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利用13个引物对75个中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和11个美国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在78个RAPD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68个,占87.2%。RAPD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3为阈值,86个分离物被划为12个RAPD遗传组,其中J组有54个分离物,占总数的62.8%,包括44个中国分离物和10个美国分离物。在中国大豆疫霉菌群体内,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组结果未表明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病原菌毒力基因构成之间和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相关性,证明中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在与大豆品种的互作中发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DNA遗传进化方向和毒力基因演变的多样性。美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间遗传距离较近,而中国分离物在总体上与美国分离物的遗传距离较远,表明中国大豆疫霉菌具有比较独特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豆疫霉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利用13个引物对75个中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和11个美国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在78个RAPD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68个,占87.2%。RAPD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3为阈值,86个分离物被划为12个RAPD遗传组,其中J组有54个分离物,占总数的62.8%,包括44个中国分离物和10个美国分离物。在中国大豆疫霉菌群体内,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组结果未表明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病原菌毒力基因构成之间和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相关性,证明中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在与大豆品种的互作中发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DNA遗传进化方向和毒力基因演变的多样性。美国大豆疫霉菌分离物间遗传距离较近,而中国分离物在总体上与美国分离物的遗传距离较远,表明中国大豆疫霉菌具有比较独特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来自广东和广西的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从180条RAPD引物中所筛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重复性好的12条引物,对分离自两省区的96株瓜类疫霉进行了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通过对供试菌株的RAPD-PCR扩增,共获得135条DNA标记谱带,其中124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检测率为91.9%。利用NTSYSpc Version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以遗传相似系数0.81为阈值,将96个供试菌株划分为12个RAPD群,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区间菌株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分离自黄瓜的菌株遗传分化明显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RAPD群与菌株地理来源、分离寄主、致病力、交配型及甲霜灵抗性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 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13个ISSR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 共得到102个ISSR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8个, 占86%。遗传变异分析表明, 美国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度; Nei’s 遗传相似性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 中国福建群体与美国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 而福建群体与黑龙江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 聚类分析显示, 供试菌株在88%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区分为7个聚类组, 且美国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中;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明美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综合分析表明, 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关于美国的大豆疫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推测。  相似文献   

5.
安徽和黑龙江省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的分析方法,对来自安徽和黑龙江省的大豆疫霉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使用20对SSR引物对供试的83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09个SSR标记,全部为多态性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5条带。遗传变异与相似性分析表明,安徽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度,安徽群体与黑龙江群体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被区分为7个类群,且安徽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明安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黑龙江群体丰富。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关于安徽的大豆疫霉可能来源于黑龙江的推测。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侯永翠、郑有良、魏育明等研究人员对黑麦遗传多样性课题作了研究。他们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 ,对黑麦属 (SecaleL) 7个品种共 1 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发现被检测材料间RAPD标记多态性较高 ,在 4 0个随机引物中 ,有 2 5个引物约占整个的 6 2 .5 %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这 2 5个中共扩增出 1 6 7条带 ,其中 89条带约占 5 3.2 %具有多态性 ,每个引物可扩增出 1~ 1 0条多态性带 ,平均为 3~ 6条。RAPD标记遗传距离GD变异范围为 0 .1 382~ 0 .4 5 1 2 ,平均为 0 .2 71 2。通过聚类分析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树初选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娟  江昌俊  王朝霞 《遗传》2005,27(5):765-771
以中国茶树初选核心种质中的69份种质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它们的基因组DNA,并运用优化的RAPD 分析体系对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2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对全部试验材料进 行了RAPD扩增共得到348条有效带,其中多态性带为328条(占94.3%),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23~0.723。研究结果表 明中国茶树初选核心种质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基本上能较好的代表中国的茶树种质资源。同时,指出结合形 态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是构建茶树核心种质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安徽野生香菇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的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子迎  王书通 《菌物学报》2006,25(2):211-216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技术,利用13个引物对26个安徽野生香菇Lentinulaedodes菌株和6个香菇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并根据ISSR分析选择遗传距离远近不同的亲本进行组合杂交,评价了其杂种优势。在78个ISSR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61个,占78.2%。聚类分析显示,当以相异距离0.23为阈值,32个菌株被划为5个ISSR遗传组,多数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这表明供试菌株在DNA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的检测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较大的组合其杂种优势也较强。  相似文献   

9.
甜樱桃品种及其砧木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RAPD技术,从1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6个引物,对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马哈利樱桃和野生中国樱桃4个类型樱桃种,以及欧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交种共15个品种的基因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个随机引物均得到了稳定可重复的RAPD图谱,扩增出的DNA条带大小在100~2625bp之间,多态性位点数51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85%,每个随机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DNA条带数在4~23条。品种间Nei遗传距离在0.166~0.479之间,平均遗传距离0.329;甜樱桃新品种‘秦樱1号’与‘秦岭玛瑙’、‘CDR-1’等10个樱桃砧木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248~0.376,并且根据遗传距离可以相互区分,所分析的15个樱桃品种均扩增出了特有的DNA条带,每个樱桃特有标记带在2~17个之间,共扩增出149个特有标记,据此可以进行樱桃品种及砧木的RAPD鉴定。研究认为利用RAPD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甜樱桃品种及其砧木进行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啤酒大麦品种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38个啤酒大麦品种的遗传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筛选出的28个有多态性的随机引物中,共扩增出153条谱带,其中91条谱带具有多态性,占59.4%。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8条多态性谱带,平均3.3条。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GD值0.27水平上38个啤酒大麦品种可聚成两大类,下分5个亚类。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00952~0.37846。RAPD标记揭示出这38个啤酒大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1.
Phytophthora sojae causes root and stem ro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of soybean worldwide. Genetic diversity of 32 Phytophthora sojae isolat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origin from Argentina was evaluated with RAPD markers. The isol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diseased soybean plants and soil samples from Santa Fe, Buenos Aires, C6rdoba and Entre Rios provinces, in the Pampeana Region. DNA was amplified with 20 decanucleotides primers. Seven primers amplified 49 fragments, of which 35 were polymorphic, indicating high variability. RAPD analysis detected intraspecific variability even among isolates of the same geographic origin.  相似文献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了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具有差异的17个菌株的ITSI与ITS2,经过与DL2000的标准分子量DNA进行比较,得到了大约800~1000bp左右的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以USA为外类群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系统发生树,并分析了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菌株ITS1和ITS2在碱基构成上有很大差异,17个菌株大致分为4个谱系中,且来自于同一地区的菌株大都分布在同一谱系中,显示出地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AFLP分子标记检测了我国部分马铃薯主要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不同地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在200对引物组合中,利用6个菌株筛选出12对多态性好、带型清晰的引物组合。利用这12对引物组合对1997-2002年间采自我国黑龙江、河北、四川和云南4省的50株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92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标记530条,占57.5%。利用NTSYSpc软件中UPGMA算法构建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亲缘关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病原菌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交配型、生理小种和对甲霜灵的抗性无明显的相关性。用POPGENE软件计算了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表明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不高,不同地区种群间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大豆疫霉菌一个DNA指纹分析重复序列探针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豆疫霉菌指纹分析的建立和黑龙江与新疆大豆疫霉菌群体的群体遗传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中度重复序列,并对黑龙江和新疆大豆疫霉菌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分析得到一个中度重复序列,定名为PS1227。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PS1227在大豆疫霉菌基因组中约有34条可辨的介于1.5-23kb之间的杂交条带,其中21个杂交条带在49个供试菌系中表现多态性。单游动孢子分析表明PS1227指纹特征在病菌无性生殖阶段表现稳定。利用PS1227标记,本实验发现采自黑龙江HP4002、SY6和GJ0105菌系分别与新疆的DW303、71228和71222菌系具有完全相同的指纹特征。【结论】获得一个可用于大豆疫霉菌流行学和群体生物学研究的指纹分析序列PS1227,在分子水平证实了新疆大豆疫霉菌可能由黑龙江传入。  相似文献   

15.
依据GenBank中登录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近缘种及相似种rDNA的ITS区序列差异,进行多重比较后设计合成一对大豆疫霉菌特异引物,并在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包括大豆疫霉菌在内的共140个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电泳后只有大豆疫霉菌扩增出一条288bp的特异性条带。运用设计的大豆疫霉菌专用引物(专利申请号200610089105.4)及建立的检测程序对大豆疫霉菌纯培养游动孢子、接种于土壤中的游动孢子和卵孢子以及接种发病的大豆染病组织进行了检测应用,结果显示该检测程序对接种于土壤中的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和卵孢子的检测理论精度分别达0.3和0.06个孢子,对染病组织检测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相似文献   

17.
Phytophthora ro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sojae, is one of the most damaging diseases of soybean (Glycine max) worldwide. This disease can be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other Phytophthora species can infect soybean. Accurate diagnosis is important for management of Phytophthora ro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s for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P. sojae and diagnosis of Phytophthora rot. PCR assays using two sets of primers (PS and PSOJ) that target the ITS region were evaluated for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to P. sojae. Genomic DNA extracted from 11 species of Phytophthora and 19 other species of fungal and oomycete pathogens were used to test the specificity of each primer set.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PS primers amplified DNA from P.?sojae and from four other Phytophthora species using conventional PCR, indicating they are not specific for P. sojae. The new PSOJ primers amplified DNA only from P. sojae using conventional and real-time PCR and not from Phytophthora sansomeana, which has been found in soybean production areas,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specific for P. sojae. The PSOJ primers were also used to detect P. sojae in diseased soybean tissue and infested soil. The PCR assays based on the PSOJ primers are specific, rapid, and sensitive tools for the detection of P. soj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