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特性。扦插繁殖中使用IBA处理的最适浓度为25ppm,最适处理时间为05h。适用IBA处理插枝比IAA处理的生根效果更好。上段茎作材料比中段茎的生根效果更好。贮藏根分根繁殖中使用IBA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ppm,最适处理时间为05h。扦插繁殖可以比自然繁殖速度提高4~5倍。贮藏根分根繁殖比自然繁殖速度提高2~3倍。经适当浓度、适当时间的IBA处理,扦插繁殖和贮藏根分根繁殖是加快红芽大戟药材生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综述影响木犀科植物扦插繁殖的重要因素,包括插穗的选择、扦插时期、激素处理、扦插基质和主要外部环境因子等。探讨目前木犀科植物扦插繁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其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进一步促进木犀科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猪笼草(Nepenthes)是一类集科普、观赏及科研价值于一体的植物,资源日渐短缺。针对猪笼草扦插繁殖技术的难点,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的猪笼草,分别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基质、不同生长素处理对猪笼草扦插生根的影响,优化得其扦插繁殖的适宜栽培条件。结果显示,猪笼草扦插生根最适温度为25℃~30℃,最佳基质为泥炭∶赤玉∶兰石=1∶1∶1,最优生长素为NAA 200~300 mg/L,生根率分别为20.00%~60.00%、20.00%~40.00%、40.00%~77.78%。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种子产量低,休眠期长,自然存有量和栽植数量少,人工造林种苗需求量大。为促进南方红豆杉的可持续利用,对南方红豆杉不同扦插时间繁殖作进一步探索。通过试验,插床的蔽光度为60%,用清水沙做基质、一年生枝条做插条,经过药剂处理,湿度保持在70%~80%,得出南方红豆杉以11月下旬扦插繁殖效果较好,成活率达78%。能批量生产,满足人工造林的种苗需求。  相似文献   

5.
白花三角梅(Bongainvilla glabra Choisy cv. ‘Snow White’)原产于巴西,为紫茉莉科叶子花属的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洁白如雪,花期长,既可作盆栽观赏,又可用于庭园绿化,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在福州地区白花三角梅的种植远不如其他三角梅品种普遍,究其原因,除了气温较低和栽培上的因素外,更主要是扦插繁殖较难生根。为此,笔者于1985-1986年进行了生长素处理插条以及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硬度(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不同扦插基质等试验,以期找出扦插繁殖的最适条件,为白花三角梅苗木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鹃花属植物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有着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但有关其繁殖应用的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种子育苗耗时长,组培育苗成本和技术要求高,都不适于杜鹃花属植物的大面积生产。扦插繁殖快,还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从插条的选择,准备,插条的生根激素处理,扦插基质的选择,外界环境条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及扦插后的养护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杜鹃的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推进杜鹃花属植物,尤其是中国野生杜鹃的引种驯化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白凤菜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白凤菜扦插繁殖的适宜条件,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成熟度插条及不同萘乙酸(NAA)浓度三个因素进行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萘乙酸、插条成熟度和基质组成对白凤菜插条生根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萘乙酸处理对白凤菜插条生根数量的影响最大,枝条成熟度其次,扦插基质影响较小,结果表明扦插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000mg/kgNAA×幼嫩枝条x泥炭土:珍珠岩=1:1,NAA极显著地促进插条生根,数量增多,同时又极显著地抑制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8.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头菜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处理树头菜插穗,了解其扦插生根机制并筛选出适宜扦插繁殖的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为其扩大繁殖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树头菜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AA、NAA、ABT-1)的3种不同质量浓度进行正交试验,清水处理(CK)作为对照,扦插3个月后对其芽生长量及生根性状(生根率、生根量、最长根长、平均根长等)进行测定并综合分析。本次试验筛选出的树头菜扦插最优方案为A1B2C2,即ABT-1质量浓度为50 mg·L-1、NAA质量浓度为200 mg·L-1、IAA质量浓度为200 mg·L-1,该处理生根率(83.33%)、平均根长(24.03 mm)、最长根长(46.13 mm)、平均根数(24条)、根系效果指数(19.06)为CK的2.27、2.97、3.03、4.50、12.79倍,根系发育较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适宜的浓度下混合利用可以显著增加树头菜的生根能力,进而加快生长并提高其扦插生根率。  相似文献   

9.
张佐玉 《植物学报》2000,17(3):225-231
红豆杉属([WTBX]Taxus[WTBZ])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其紫杉醇的大规模开发应用加剧了资源短缺。本文概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区域分布、生境和群落学研究结果,重点综述了幼苗培育途径及技术关键。种子繁殖的关键是破除休眠和苗期遮荫;扦插繁殖的关键是插条年龄及长度、药剂品种与处理时间、扦插基质与季节、圃地荫棚与保暖设施的优化配套;组培繁殖的难点是根系诱导和幼苗芽丛形成。现阶段红豆杉属植物的规模化发展宜以扦插供苗为主、辅以种子育苗、攻关组培苗繁殖。  相似文献   

10.
红凤菜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红凤菜扦插繁殖的适宜条件,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成熟度插条及不同萘乙酸(NAA)浓度进行三个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萘乙酸、插条成熟度和基质组成对红凤菜插条生根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萘乙酸处理对红凤菜插条生根数量的影响最大,枝条成熟度其次,扦插基质影响较小,结果表明扦插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 000 mg/kgNAA×幼嫩枝条×泥炭土∶珍珠岩=1∶1,NAA极显著地促进插条生根,数量增多,同时又极显著地抑制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11.
温光对稻米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研究水稻结实期的温、光条件对稻米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作为早季栽培时,稻米氨基酸含量比作晚季栽培时低,分期播种时,以结实期日平均气温为24℃时蛋白质含量为最高;不同海拔高度种植时,以800m处蛋白质含量为最高;结实期人工高温处理,稻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降低,低温(21/20℃)处理时,粳稻的氨基酸含量增加而籼稻则有所降低,籼稻氨基酸形成的适温在24 ̄26℃之间,弱光下,糙米  相似文献   

12.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牛粪、土壤等基质诱导捕食线虫真菌指状节丛孢产生孢子捕食器官。孢子捕食器官形成过程与正常情况下捕食器官的形成基本相似;不同基质诱导孢子捕食器官的能力不同, 同种内不同菌株间形成孢子捕食器官的能力也有异别。预培养实验,温度处理实验的结果表明基质中诱导孢子捕食器官的主要诱导因子可能是某些化合物,这些物质在100℃下基本上丧失诱导活性;在诱导孢子捕食器官的过程中,基质中的微生物所起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4.
The bee''s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to a movement of its visual field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ritical frequency of flicker and illumination. The 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 varies with illumin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with increasing flicker frequency the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must be increased to produce a threshold response in the bee. The illuminations required to give a response in a bee at different flicker frequencies closely correspond to the intensities for threshold response in visual acuity tests. This is due to the different thresholds of excitability of the elements of the ommatidial mosaic. An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values for threshold intensities at the several flicker frequencies shows that the variation depends upon flicker frequency and upon the number of elements functioning at different intensities.  相似文献   

15.
甘蓝RiT—DNA转化体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用紫外线照射四季豆根瘤菌(R.Phaseoli)、豌豆根瘤菌(R.Leguminosarm)和花生根瘤菌(R.Peanut),然后观察其形态特征,并将不同形态特征菌落的菌株接种于不同pH值YEM培养基和不同NaCl浓度的YEM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突变株的抗酸碱性和抗盐性随根瘤菌不同而异,并与其菌落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江西熊蛛的幼蛛共蜕皮5次,有6个龄期。对幼蛛各龄期和卵袋的特征作了较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19.
外生菌根菌不同接种方法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提高外生菌根真菌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苗木促生长效果为目的,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菌株配对培养的方法对获得的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进行混合接种菌株组合筛选; 采用苗木截根-菌液浸根和沟施接种方法分别对2年生和3年生樟子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研究外生菌根真菌不同接种方法、菌株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供试菌株及菌株组合对樟子松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菌株GT005和菌株035为供试菌株中对樟子松苗木促生长效果最佳的菌株。采用苗木截根-菌液浸根方法接种2年生樟子松苗木130 d, GT005接种的苗木高生长提高54%, 地径生长提高15%, 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8%, 而根系活力降低3%; 菌株035接种的苗木高生长提高42%, 地径生长提高56%, 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7%, 根系活力提高11%。沟施接种方法接种3年生樟子松苗木100 d, GT005接种苗木高生长提高10%, 地径生长提高15%, 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90%, 而根系活力降低34%; 菌株035接种苗木高生长提高7%, 地径生长提高9%, 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6%, 而根系活力降低46%; 菌株组合044/GT001和GT001/GT005 接种的苗木高生长仅比对照提高3.47%和2.07%, 而菌株组合 044/025 和044/009 接种的苗木高生长低于对照; 混合接种的苗木其地径生长高于对照0.16%~7.98%。综上所述, 苗木截根-菌液浸根接种方法对苗木的促生长效果显著高于沟施接种方法; 外生菌根菌高效菌株与一般菌株混合接种会弱化高效菌株自身接种效果; 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苗木根系活力与苗木的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硬蜱哈氏器嗅觉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崇艳  姜在阶 《昆虫学报》1989,32(4):445-450
研究了五种硬蜱的哈氏器在不同虫期(若虫和成虫)和不同营养状态(饱或饿)对不同浓度的弱酸、弱碱以及对低温刺激的电生理反应.此外,比较了四种硬蜱成虫对五种驱避剂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硬蜱哈氏器能够感受氨和醋酸蒸气的刺激,反应的相对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蒸气浓度而变化.哈氏器还能感受温度的变化.从行为反应见到驱避剂对不同种类硬蜱的驱避强度不同,每种蜱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截肢试验证明哈氏器是驱避剂的感受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