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综合征。是比较少见的,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并发症[1,2]。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在70-80%。1临床资料我们自1983年至2003年治疗羊水栓塞9例,现报告如下。表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23456789日期83.290.1092.195.999.1102.502.1003.803.9年龄223134433526304132孕周133940274140384111分娩方式钳刮术产钳剖宫产中引晚期引产剖宫产剖宫产剖宫产钳刮术发病时间术中四产程术中四产程临产前术中术中术中术中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羊水性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等.结果:347例ICP中轻度278例,重度69例.羊水污染89例(Ⅰ级19例,Ⅱ级14例,Ⅲ级56例),羊水污染率为25.6%.重度ICP中羊水污染46例,发生率为66.7%.89例ICP羊水Ⅱ级及Ⅲ级病例中出现3例新生儿窒息.结论:ICP的羊水性状与病情程度基本一致,羊水污染预示着不良的妊娠结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羊水性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等。结果:347例ICP中轻度278例,重度69例。羊水污染89例(Ⅰ级19例,Ⅱ级14例,Ⅲ级56例),羊水污染率为25.6%。重度ICP中羊水污染46例,发生率为66.7%。89例ICP羊水Ⅱ级及Ⅲ级病例中出现3例新生儿窒息。结论:ICP的羊水性状与病情程度基本一致,羊水污染预示着不良的妊娠结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产妇分娩后大出血的对措施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之间于我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41例,发现大出血后立即实施抢救,明确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应多措施,若处理后无显著疗效则行导管动脉栓塞术,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治疗效果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及时给予应对措施与基础治疗,38例患者均停止大出血,其余3例经治疗无效的患者行导管动脉栓塞术,均停止大出血,所有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妇分娩后发生大出血危害较大,很可能威胁母婴安全,必须尽快明确出血原因,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若仍无显著效果需进行介入治疗,使产妇能够及时止血,保障其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娩期是妇女一生中最特殊的时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既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又是产妇痛并快乐着的事。产程中产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疑虑等心理反应,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于分娩知识的缺乏,本身没有经验,更容易产生这些心理;所以在产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是围分娩期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只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产妇的信赖与配合,使之顺利经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难产率和剖宫产率[1]。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位对矫正胎方位的效果。方法选择在第一产程中阴道检查发现胎方位异常,辅以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产妇24例及枕横位产妇52例为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过程中逐渐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至枕前位而自然分娩,并与以往未做体位护理的62例进行对照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66例胎儿经阴道娩出,占87%;剖宫产10例,占19%。对照组62例中,仅13例经阴道分娩,占21%;剖宫产49例,占79%。结论临产后尽早发现胎方位异常,并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矫正胎方位异常,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姬秀玲  李晓霞 《蛇志》2005,17(3):198-198
产后出血,尤其是胎儿娩出后2h之内的急性子宫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是产科工作者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2004年1~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晚期妊娠分娩合并产后大出血患者16例,均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全肌层缝合治疗方法,现将手术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曹海莲 《蛇志》2006,18(2):136-13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后24h内出血量超过400ml者,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产后2h,占我国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生命。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入住我院的29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预防、监测、抢救的方法,以供同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孕产妇8156例…  相似文献   

9.
何素梅 《蛇志》2016,(2):172-173
目的探讨活跃期后通过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计划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40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均确诊为枕横位或枕后位且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观察组根据枕横位或枕后位枕部位置,协助产妇取对侧侧俯卧位;对照组根据产妇喜好取舒适随意卧位。观察两组产妇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耗时、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可有效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缩短产程,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孔德英 《蛇志》2008,20(1):77-78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0%~30%,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之内.常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王锐 《生物磁学》2006,6(1):86-87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综合征。是比较少见的,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在70-80%。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任何一位妇女而言,妊娠分娩是她们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怀胎十月的这段时间内,其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变化。在孕妇分娩过程中,除了产程中出现的产科合并症,如难产、胎位不正等生理原因造成的影响外,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妇的影响也非常大。由于很多产妇缺乏相应的生育知识而产生烦躁、恐惧、精神失常等负面心理,不仅影响分娩过程,严重时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针对产妇分娩后的心理护理展开讨论,分析产妇分娩期间存在的心理表现,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 0 1%布比卡因及芬太尼 5 μg/ml混合液硬膜外分娩镇痛的 30 0例产妇作为镇痛组 ,将未用任何镇痛药的 30 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及缩宫素应用等。结果 :镇痛组 30 0例产妇中显效 90 33% (2 71/30 0 ) ,有效 9 6 7% (2 9/30 0 ) ,总镇痛有效率 10 0 % ;镇痛组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镇痛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剖宫产率则以对照组为高 (P <0 0 5 ) ;两组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缩宫素应用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理想的、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兰林秀 《蛇志》1998,10(3):53-54
我院1996年对120例头位产妇实施综合性计划分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计划经阴道分娩,年龄20~30岁,孕期37~42周。估计胎儿体重≤4000g或≥2500g,B超提示羊水正常。胎头双顶径≥8.5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医院剖宫产的现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整理分析了南京某大型医院2009年共1411名入院产妇的病历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信息、身体状况、产时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医院2009年度剖宫产产妇为608人,占总产妇的43.09%。剖宫产产妇的年龄和体重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P0.01),既往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入院时多无产兆、宫口未开,且产妇宫高、腹围、胎心率明显较高(P0.05或P0.01)。B超检查也显示,羊水异常(过多或过少)、巨大儿、胎位不正(主要为臀位)以及脐带绕颈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高龄(35岁)、入院产兆、胎位不正、产妇腹围过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超重等皆为剖宫产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发现19.24%的剖宫产产妇无临床指征(即社会因素)。结论:该医院剖宫产的比例不低,要根据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剖宫产,尤其要有效控制无指征的剖宫产选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和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分娩产妇中发生胎盘早剥9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I度51例,II度26例,III度21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53%。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腰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胎动异常等。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因素、机械因素、羊水过多、双胎、子宫畸形、不明原因等。母婴结局:98例孕产妇中经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60例。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为2.04%;围生儿死亡17例,病死率为16.60%;产后出血16例,占15.31%;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9例,占9.20%;出现子宫卒中10例,占10.20%;子宫次全切除2例,占2.04%。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评价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并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00例,均无硬膜外镇痛禁忌证,根据分娩镇痛要求,将其纳入镇痛组(P组,100例)及对照组(C组,100例)。记录两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P组较C组的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显著延长,催产素使用率P组明显高于C组;两组第一产程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延长、催产素使用率增加,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器械助产率,明显降低了社会因素手术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非药物分娩镇痛仪(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伴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产科住院传统方式分娩的45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9月应用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5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活跃期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初乳分泌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中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总产程明显缩短,经阴分娩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112.3±38.6 m 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7±80.5 m L,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12.8%,P0.05),初乳分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倾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药物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了产后出血,也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产妇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28例,占同期双胎分娩的1.63%,占同期双胎胎盘送检的4.33%。6例孕28周,14例孕28~34周,8例孕周34周。全部孕产妇均无出血倾向或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年龄23~45周岁,平均31.3周岁;初产妇23人,经产妇5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5例,自然受孕23例;剖宫产7例,顺产21例;确诊一胎儿死亡时间为孕12周余~34周余。主要致死原因为脐带因素13例次(46.43%),胎盘因素12例次(42.86%),双胎输血综合征及纸样胎共5例次(17.86%),胎儿畸形4例次(18.18%)。结论: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4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单绒毛膜囊双胎34周后可以分娩,双绒毛膜囊双胎可妊娠至36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苏大附一院分娩的初产妇400例,其中剖宫产、阴道自然分娩各200例,对两组产妇产后42天心理状况、恶露持续时间、泌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42天发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阴道自然分娩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有抑郁、焦虑情绪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长于正常产妇,24h泌乳量显著少于正常产妇(P<0.01).结论:剖宫产对产妇身体生理创伤大过阴道自然分娩,应严格控制剖宫产的适应症,鼓励阴道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