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抑菌素菌株SM—A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市售酸乳酪中分离到一株乳球菌SM-A菌株。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素能抑制或杀死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链球菌、棒杆菌和梭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和酵母无效。SM-A菌株多为链球状,也有成对存在。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2℃,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和鞭毛,不运动;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酪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胨化,生长温度范围10~43℃,DNA中G Cmol为36.4%。经鉴定,SM-A菌株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  相似文献   

2.
从豆腐废水为原料的厌氧降解反应器中,采用亨盖特氏厌氧技术,分离到两株厌氧生芽孢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通常为阴性。直杆或稍弯杆形,以周生鞭毛运动。芽孢椭圆或卵圆形,不膨胀细胞,通常次端生,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45℃不生长。在pH 4.5或9.0也不生长。6.5%NaCl抑制其生长。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在PYG培养液中从葡萄糖产生大量的H2和CO2中量的乳酸和少量的乙酸、丁酸、乙醇和丁酵。不利用柠橡酸盐和丙酮酸盐。DNA中G+C含量为41.2mol%。经鉴定为棱菌属(又名校状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产气梭菌(Clostridium aerogenes sp.nov.)。  相似文献   

3.
嗜树木甲烷短杆菌和甲酸甲烷杆菌的分离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沼气池污泥样品中,采用改良的亨氏操作技术,分离出TC713和TC708两株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的杆菌。TC713菌株呈短杆状,往往两个相连成双杆菌,个别呈链杆状,菌落圆形透明。TC708菌株培养后期呈长杆状,弯曲,菌落圆形,周边呈现丝状。 两菌株均只能利用H2/CO2作为碳源和能源,不能利用CH,COONa、CH,NH。、CH,OH。利用甲酸较慢,且利用率不高。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酵母膏、瘤胃液或酪素水解物均能刺激1c713菌株的生长,但该菌株不需要外源辅酶M。Tc713和Tc708菌株生长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35—40℃在45℃生长不良。适宜生长的pH值分别为6.5—8.5和6.8—9.20在含有o.I%酵母膏的培养液中,以H,/∞,为碳源和能源,37℃下振荡培养,其菌数倍增时间分别为6—7小时和8—10.5小时。Tc713菌株经荧光免疫测定,仅对甲酸甲烷杆菌抗体有微弱的反应。DNA中G+c克分子含量为27.83士0.26%。根据Tc713和Tc708两菌株的性状,分别确定为嗜树木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arboriphilus)和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和广东热泉采集的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12株嗜热或微嗜热的嗜酸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或不定,营异养生长,最适pH为3.5-5.5,最适温度为43℃-52℃。测定其16SrDNA序列表明这些菌株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其形态、生理等特性,鉴定这些菌株属于脂环酸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链球菌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君子兰(Clivia miniata)软腐病病株的叶片病灶中分离到两株致病菌。经鉴定其中一株(85—2)多为双球状,也有呈单个存在,极少为四个细胞相连的短链。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均为阴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凝固、胨化;生长温度范围为15—53℃,DNA中G+C含量为41.7mol%。由于其性状与链球菌属的各已知种均不相同,故定为一个新种,命名为君子兰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niatus Zhou,Ping et Shao sp. Nov.)。  相似文献   

6.
云南和广东部分热泉Alicyclobacillus分布及系统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云南和广东热泉采集的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12株嗜热或微嗜热的嗜酸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或不定,营异养生长,最适pH为3.5~5.5,最适温度为43℃~52℃。测定其16S rDNA序列表明这些菌株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其形态、生理等特性,鉴定这些菌株属于脂环酸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付瑞燕  陈坚  李寅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6):1057-1065
基于gshB基因同源性分析设计引物,从采集的菜园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谷胱甘肽(GSH)合成能力的乳酸乳球菌菌株CCSYU10100。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根据16S rDNA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在进化关系上的地位最近。电镜分析表明,菌株CCSYU10100与乳酸乳球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菌株CCSYU10100属于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CCSYU10100。HPLC法鉴定出该菌株胞内除GSH外,还存在半胱氨酸-甘氨酸。乳酸乳球菌CCSYU10100的部分gshB基因与假单胞菌属的gshB基因高度同源,这是gshB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甚至是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8.
柞蚕空胴病病原菌是一种新发现的柞蚕病原菌。该菌系革兰氏阳性球菌,多成对排列,无芽孢。发酵葡萄糖产乳酸,但不产气。接触酶阴性。在10℃和45℃均生长。其生理生化特性与粪链球菌和鸟链球菌相似,但又有不同之处。血清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生的抗体与Lancdield D群和Q群抗原都有低滴度的交叉反应,反之亦然;此外,它还具有未确定的其它抗原结构。由于其形本、生理生化和血清学特征不同于已知的链球菌,而确定为链球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柞蚕链球菌(Streptococcus pernyi sp. Nov.)。  相似文献   

9.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纤维素降解细菌和纤维素粘附的方法分别从新鲜牛粪、高温堆肥和本实验室保存的纤维素降解富集物中分离得到4株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分离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直的或稍弯曲杆菌,菌体大小为0.4μm~0.6μm×3μm~15μm,严格厌氧,不还原硫酸盐,形成芽孢。多数芽孢着生于菌体顶端。分离菌株能利用纤维素滤纸、纤维素粉Whatman CFII、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粉MN300和未经处理的玉米秆芯、甘蔗渣、水稻秸杆。分离菌株在pH6.2~8.9、温度45℃~65℃范围内利用纤维素,最适pH为7.0~7.5,最适温度为55℃~60℃,发酵纤维素产生乙醇、乙酸、H2和CO2。分离菌株还可利用纤维二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山梨醇作为碳源。部分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EVAI与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具有99.8%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嗜热菌的耐热L-乳酸脱氢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广东各地的热温泉(55—95℃)水样中,分离到200余株最适生长温度高于70℃的极端嗜热菌。其中一株编号为HG25,具有耐热胞内L-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ase EC.1.1.1.27.,简称LDH),有栖热菌属(Thermus)的特征,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好氧,不运动,产黄色素,最适生长温度为65—75℃,最高生长温度为85℃,最低为40℃,不水解淀粉,不从葡萄糖产酸,DNA的G+c百分含量为65mol%,L-乳酸脱氢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生层析作了初步提纯,比活提高7倍,LDH还原丙酮酸反血的最运温度为6 0℃,最适PH为8 0,酶在70℃稳定,保温10分钟后,仍保留85%的原始酶活力。失活半寿期(t1/2)为85℃10分钟。  相似文献   

11.
从土壤中筛选出来一株产纤维素酶的细菌,编号X10-1-2.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可生成芽孢,好氧.最高生长温度为35~45℃,最低生长温度为10~20℃.在实验室根据其个体形态、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作为分类依据,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12.
【目的】D-乳酸脱氢酶是催化丙酮酸合成D-乳酸的关键酶。由于其不耐热,从而限制了D-乳酸高温发酵菌株的构建。本文从詹氏乳杆菌中克隆新型D-乳酸脱氢酶研究其酶学性质,为构建D-乳酸高温发酵菌株,进一步降低D-乳酸生产成本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克隆詹氏乳杆菌的D-乳酸脱氢酶,将其进行体外表达,并与来自植物乳杆菌中的D-乳酸脱氢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动力学参数及热稳定性和热失活性相比较,研究詹氏乳杆菌D-乳酸脱氢酶的耐热性。【结果】詹氏乳杆菌的D-乳酸脱氢酶最适温度(45 °C)比植物乳杆菌中的D-乳酸脱氢酶的最适温度(30 °C)高很多,热失活的时间和温度均要比植物乳杆菌中D-乳酸脱氢酶高很多。同时其催化效率(kcat/Km)是植物乳杆菌D-乳酸脱氢酶的3倍左右。【结论】詹氏乳杆菌的D-乳酸脱氢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更高的催化活力。  相似文献   

13.
动物微生态制剂猪肠源乳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64株菌株。通过对这6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出9株进行了乳球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这9株属于乳球菌属(Lactococcus)。再通过糖醇类发酵产酸鉴定,确定2株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lactissubsplactis),3株为植物乳球菌(L.plantarum),4株为棉籽糖乳球菌(L.raffi-nolactis)。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乳球菌属和相应种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背景】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是应用于生产最多的益生菌,但不同菌株间的生长特性均不相同,因此了解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菌株,以保证菌株生产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活化后鉴定5株乳酸菌和3株芽孢杆菌并对其形态进行观察,探究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及最适生长条件,测定菌株的抑菌活性和产酶性能,同时探究菌株的益生性和安全性。【结果】五株乳酸菌分别编号鉴定为干酪乳杆菌R1、副干酪乳杆菌R2、香肠乳杆菌R3、福莱乳杆菌R4和唾液乳杆菌R5;3株芽孢杆菌分别编号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Y1、枯草芽孢杆菌Y2和地衣芽孢杆菌Y3。八株菌形态结构均不相同但都为杆状,均在2–10 h为对数生长期,18–24 h为稳定期,培养24 h时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均保持在109和108 CFU/mL,最适生长温度为37.0℃。乳酸菌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和抑菌活性,芽孢杆菌有较强的产酶性,在人工胃液中都有较强的耐受性。八株菌都无溶血活性、无毒力基因、对抗生素都保持中度敏感以上;其中唾液乳杆菌有四环素耐药基因,但对四环素抗性为中度敏感。【结论】八株菌生长繁殖速度快,乳酸菌产酸能力和抑菌活性较强,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产酶性能,在体外具有较好的益生性和安全性,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白蚁栖息环境中有无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利用刚果红染色,根据透明圈大小进行筛选。通过显微形态、革兰氏染色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DNS法测定菌株产纤维素酶与生长周期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纤维素酶性质。【结果】从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栖息环境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革兰氏阳性菌株TT15,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Gd2T)。菌株培养前12 h没有纤维素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增大;当生长达到稳定期(48 h),酶活性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菌株TT15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pH和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和50°C。【结论】从白蚁栖息环境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的蜡状芽孢杆菌TT15,可作为产细菌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富集、驯化培养及平板划线等微生物分离技术,从长期生产丁草胺的山东省某农药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了三株以丁草胺为唯一碳源或氮源的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SD-1、SD-2和SD-3。通过革兰氏染色可以判断,SD-1被染成蓝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球菌,SD-2被染成蓝紫色为革兰氏阳性杆菌,SD-3被染成红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随后,通过糖发酵及IMVIC等生理生化实验对菌株的基本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同时,通过单因子优化实验确定了三株丁草胺降解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最适p H均为7.0,所需的最适丁草胺浓度SD-1为100 mmol/L,SD-2和SD-3均为300 mmol/L.  相似文献   

17.
菌株H255原油发酵液乳化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兰州炼油广油污土样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阳性、无芽孢、不分枝、不运动、不抗酸、能发酵原油形成稳定乳化液的杆菌菌株H255。 该菌DNA的G十C含量在SSC系统中为60.0mol%。经鉴定,其细胞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基本上与喜甘氨酸棒杆菌(Coryae-bacterium glycinophilum)一致,可视为同一种。  相似文献   

18.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是革兰氏阳性益生菌,作为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它在当今社会的多个方面得到运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将多种外源蛋白质表达并展示在乳酸乳球菌的表面,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得以展示,进而应用于工业和农业。又由于乳酸乳球菌不产生脂多糖和其他毒素,所以也能很好地运用于医学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株硅酸盐细菌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从南京地区黄棕壤中分离的一株好氧、革兰氏阴性、产芽孢的硅酸盐细菌NBT菌株,能产生丰厚的荚膜,具有鞭毛,能水解淀粉、产生吲哚、液化明胶,全细胞脂肪酸为硬脂酸C16∶0、软脂酸C18∶1(Δ9)和anteisoC15,DNA的G+C mol%为537%。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胶质芽孢杆菌B7519(Bacillus mucilaginosus)、土壤芽孢杆菌B7517(B. edaphicus)亲缘关系最近。该菌株与B. edaphicus B7517的总DNA杂交率为69%,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上有差异,故可把NBT菌株定为Bacillus edaphicus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20.
从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污水厂的污泥中,分离出马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mazet)C一44菌株。这是继Mah(1980)首先获得纯培养物后,又获得的另一纯培养物。我们对其生理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在滚管及液体培养中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此菌株可以利用甲醇、醋酸、三甲胺生长并产生甲烷。利用甲醇生长最快。利用‘I:/。Oz生长很慢,而且菌体在H2/CO2 上生长较弱。不利用甲酸、乙醇、丙醇和丁薛。革兰氏染色阴性到可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