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统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细分概念,依据行为实施者的行为和动机,将食品安全问题细分为食品质量问题、食品欺诈问题、食品风险问题和食品防护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对各个细分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对策。最后,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域环境治理是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创新模式,其有效性取决于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利益共容与协同。在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中,共容利益使得各辖区政府、相关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变得必然和可能。促进长三角多元主体利益共容是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关键,国家应出台《跨域环境治理法》,完善跨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以地方政府间合作为主、集聚行业协会和环境NGO组织协同力量的立体化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兼顾各辖区利益平衡与互补,提高区域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实现长三角区域环保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王越  曾先 《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2):3195-3204
探寻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重工业区工业碳排放治理机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环境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宁重工业区为例,构建地方政府、工业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影响工业碳排放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对不同均衡点下三方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进行仿真,进而构建工业碳排放治理机制。结果表明: 不同均衡情景下,研究区工业碳排放利益主体策略选择分别符合现实和理想两种情景。在三方利益主体博弈的不同均衡情景中,地方政府和第三方核查机构在不同稳定性均衡情景碳排放策略选择中分别起主导作用。政策补贴、违规行为罚款、减排成本、核查成本和监管成本是研究区工业碳排放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工业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创新机制、约束机制、市场机制和倒逼机制4个方面构建研究区工业碳排放治理机制。完善研究区工业碳排放利益均衡分配,促进三方利益主体合作,可实现工业碳排放利益主体博弈下的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4.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分析,从目标函数、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道德风险的角度构建利益相关者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表明,政策的价值取向以及政府的投入、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是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帕累托改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内部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构的只能是否正常发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成败。内部审计是企业决策层管理企业的手段,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表现。  相似文献   

6.
张健  周侃  陈妤凡 《生态学报》2023,43(10):4024-4038
生活垃圾治理失效导致的污染胁迫已成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面临的突出威胁,精准评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的生态环境风险并科学制定应对路径,对改善人居环境品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省4306个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在定量测度城乡各类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其治理水平基础上,从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的收集、转运与处理全过程视角,综合考虑危险度、暴露度、脆弱度因子构建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TOPSIS方法和风险管控障碍度评价方法,多尺度评价生活垃圾治理生态环境风险并识别管控阻滞因子。结果显示:青海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呈整体分散、局部组团式集中分布特征,全省生活垃圾集中治理率仅62.33%;全省生活垃圾治理的生态环境风险总体处于中风险等级,属于中高风险及高风险等级的居民点占36.90%,且河湟谷地区向柴达木盆地区、环青海湖及祁连山地区和青南高原地区呈风险递增;现行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在镇级转运环节的生态环境风险最高,在祁连山脉、昆仑山脉东段以及青南高原峡谷地带转运风险突出;自然地理环境高寒性、分散式垃圾处理技术滞后性是风险管控的主要阻滞因子。建议以生活垃圾全处置和生态环境零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准确识别公立医院治理制度变革涉及的各利益相关者,厘清各方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推进公立医院治理制度改革。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政策法规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采访地方行政官员、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生等共15人,列举分析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和改革中的职权变化。结果 公立医院治理制度改革涉及14个利益相关者,改革的推进会导致各利益相关方工作量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改革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结论 利益相关者在公立医院治理制度改革中的力量不容小觑,行政决策首脑必须明确改革的方向,描绘清晰的愿景,设立权威联系人,建立联动机制,设立改革专项经费,补偿各利益相关者的额外劳务,才能保证改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徐国劲  谢永生  骆汉 《生态学报》2019,39(16):5755-576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愈显突出,而对生态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认识不足导致无法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造成生态治理成果的反复,生态事件时有发生。为解决此类问题,以美国"黑风暴"事件为研究案例,深入探讨了生态问题产生的驱动要素,系统地总结了生态治理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生态问题是经济社会系统内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生态问题本质是人类不当的逐利行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后果;政府调控手段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的发展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条件;生态治理技术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治理的需求为生态问题爆发和蔓延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对于生态问题的有效治理,应以缓解经济社会系统矛盾为主线,通过法律、法规手段约束人的不当行为并遏制生态问题的扩大;应采取政策及法律手段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生存和发展权益;要以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促进治理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经济模式的高效化、绿色化。  相似文献   

9.
马奔  温亚利 《生态学报》2022,42(8):3082-3092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人与自然耦合系统不可避免的负向产物,对冲突的治理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协调的重要路径。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冲突生成、影响、成本和治理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结果表明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对保护与发展都造成负面影响,包括社区直接经济损失、人身安全受威胁、福祉降低以及野生动物被伤害、栖息地被挤占。现有研究还存在缺乏跨学科系统研究框架、忽视冲突隐性成本以及对冲突影响研究不深入等不足,未来在科学测度冲突成本、从生态和社会经济视角对冲突影响进行评估以及冲突治理措施多元化方面研究需要深入。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野生动物冲突补偿专项基金;政府为主导,企业、社区、国际组织和高校多方利益群体参与机制;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分区管理制度;冲突损失核算和申报管理系统;多元化冲突治理模式;冲突减缓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方面提出现有研究对治理我国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公立医院公法人是一项重要的组织手段与法律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法人的身份独立与行为自主,实现公立医院的自治与绩效,使公立医院由官僚化的单位治理模式向自主化的法人治理模式的演变;使公立医院在以法人化的方式应对行政科层制的弊端的同时,须强化对公立医院的监督,实现公益性。介绍了公立医院事业法人的弊端、公立医院治理公法人化的时代背景及意义,构建了我国公立医院公法人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平衡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治理水污染效果显著且可行的技术,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还是近年来水污染治理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文章从环境生物技术的基本定位及相关研究入手,着重分析环境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利用环境生物技术更好地进行水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生态移民安置区内,不同群体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基于安置区内利益群体对风险类别、干扰强度的识别,构建相应的决策模型,是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划分出生态移民安置区4类不同利益群体,并采用参与式半结构访谈法和定性聚合法,构建了3类一级变量和13个二级变量的生态风险因子体系,进一步运用模糊认知图模型(FC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开展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识别.结果表明: 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生态风险变量认知来看,其共同点是不同利益群体对垃圾污染风险变量提及数量最多,但整体上又存在显著差异,即管理者注重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居民则关注生活水平的提高,且直接关系到其环保意识和行为;经济活动者多追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者专注于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认知图论指数结果显示,管理者和环境保护者对安置区生态风险认知较为全面且清晰.从安置区4方利益相关者的整体风险认知结果来看,生态环境风险因子显著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及满意度;公共政策对安置区风险管理起关键作用;风险变量的中心度结果进一步表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防范生态风险的关键.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生态风险感知与管理情景模拟结果来看,解决垃圾污染有助于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且关键是要完善和落实相关公共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居民生活水平和环保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景观生态格局、生物生境和多样性,同时可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分析治理结构与医院行为的关系,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北京、山东、河南三地92家大型公立医院。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治理结构与医院行为的关系。结果 治理结构与医院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4,检验具有显著意义;市场监管、问责和社会功能的加强有利于医院行为,特别是长期行为的改善。结论 问责、市场监管的加强以及社会功能的明晰是重要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花的抗性机制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作为生物技术产品, 转Bt杀虫基因棉花产生的Cry毒素对棉铃虫有高效毒杀作用. Bt棉花已在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种植, 通过有效控制棉铃虫种群数量, 而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 尽管没有发现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花产生高水平抗性, 但室内持续筛选已培育出多个高水平抗性品系, 表明存在棉铃虫对Bt棉花产生抗性的风险. 鉴于棉铃虫对Bt棉花产生抗性可能对Bt棉花利用价值的影响, 国内外近10年来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 本文综述了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的生物化学和分子机制、抗性治理与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棉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是基于对本社会管理过程中权力格局分析与判断,在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基关系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倡导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由于其对公众利益和责任表达、解决突出社会矛盾问题具有针对性和优越性,已得到普遍促进和应用。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社会治理理论进展、内涵归纳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社会治理有效路径和实践探索的梳理分析,提出了在医疗卫生领域探讨和开发其社会治理效用和适宜路径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是在天津炼油厂、天津石油化纤总厂、天津乙烯联合化学公司等的基础上,经整合、重组后又不断发展建设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由于各企业建设时间不同、隶属不同,各部的污废水均已自成体系,各自处理各部的污废水,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本文将对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污水排放的现状与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潘鹤思  李英  柳洪志 《生态学报》2019,39(5):1772-1783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影响人类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治理主体,因此研究两类群体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行为互动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财政分权的背景,从微观主体的收益函数出发,构建央地两级政府生态治理行动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两类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参与主体的演化规律,采用MATLAB仿真工具分析不同情形下演化均衡状态及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理性经济人",系统稳定均衡策略取决于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生态治理的净收益和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净收益,其中关键指标包括: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执行力度和成本、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权重系数、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监管力度和惩罚金额。据此提出"财政分权同时创新地方政绩考核机制、发展比较优势、拓宽监管渠道"等对策建议,引导央地两级政府共同促进生态治理工作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马婷  钟林生  虞虎  富礼正  桑卫国  魏锋  李在千 《生态学报》2023,43(10):3869-3881
模式的选择在自然保护地有效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适宜的治理模式是实现自然保护地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效益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包容性治理在建立多元共治、全民共享的国家公园治理体制、促进社会公平和容纳边缘群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对保护地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系统总结了全球保护地治理模式,对不同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重点从理论和实践背景阐述了包容性治理的源起;从边缘性和公平性视角两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国家公园进行包容性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中国国家公园包容性治理框架进行了阐释,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包容性治理建议和思考。以治理主体多元化、主体间的合作、促进社会公平、容纳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发展,尤其是确保边缘群体的利益为特征的包容性治理,可以成为中国国家公园协调保护和当地发展的新思路、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立场和复杂关系,以利于明晰改革的进程和可能面临的一些阻力。研究表明:利益关系是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最复杂和敏感的关系;过分依赖政府主导的利益均衡和协调机制决定了改革的非剧变性和长期性。就此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蒋莉 《生命科学》2023,(10):1388-1397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监管存在着宽松、保守和折衷等不同路径,呈现地域性、模糊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控制、技术专利争议和全球贸易管理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治理难题。本文提出应积极促进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国际法律治理,推动国际伦理规范达成,促进制定国际规范,明确国际管理规则,从而全面、系统地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