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病变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及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将患者按住院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82例采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78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术后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3.7%低于对照组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非随机性对照研究,比较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美容效果上的不同,探讨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手术,其中46例患者采用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内镜组,40例行传统甲状腺手术为传统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发生术后大出血、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无显著差异。与传统组比较,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明显降低(P<0.05),功能恢复即术后自行下床洗漱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显著增加(P<0.05),手术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相对传统甲状腺手术,经胸前壁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比较充气与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26例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行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充气与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均安全可靠,免充气术式略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腔镜甲状腺手术组102例(腔镜组),传统开放手术组98例(传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及6个月美容效果评分(numerical score system,NS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0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总量,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则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腔镜组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颈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而皮下积液和皮下气肿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腔镜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NSS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出血较少,神经损伤率低以及美容效果优异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需严格按照其适应证对患者进行选择,尊重患者自主选择权,增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行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行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围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略高于对照组的9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改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2005年10月10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医疗效果。结果:94例痊愈,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复发。结论:改良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主观满意度,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苏醒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4例接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IVA组与静吸复合麻醉(VICA)组,每组各37例。比较两组诱导麻醉前(T0)、切皮后1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30 min(T4)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白介素(IL-6)水平的变化、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T1时刻,两组GLU、COR、IL-6水平均呈现出不同程度升高,而TIVA组T1~T4时刻各指标均较VICA组明显降低(P0.05)。与VICA组比较,TIVA组丙泊酚的术中使用量显著减少,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较VICA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 h切口疼痛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VICA组(P0.05)。结论:TIVA应用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全麻药剂量,改善苏醒期质量,但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受采取必要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A)的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辅助下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关预后。结果:头颅CT表现主要为幕下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或二者兼有(除1例未破裂)。其中经全脑数控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手术路径为枕下旁正中16例,枕下正中入路1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在MVD的辅助下行脉瘤夹闭术27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动脉瘤夹闭并动静脉畸形切除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并小脑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3例意识障碍致死亡或自动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伤或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辅助MVD下,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完全夹闭动脉瘤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对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VA)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TE)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创伤-免疫指标及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7,经ETE治疗)和B组(n=53,经TOETVA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创伤-免疫指标、美观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后第1 d颈部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 CD8+、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 CD4+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B组的温哥华疤痕评定量表(VSS)评分、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与经ETE相比,经TOETV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获得与其相当的手术效果,且经TOETVA可更好地减轻术后疼痛、术后创伤,提高美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2001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600例初次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中175例再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再次手术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92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72例,甲状腺癌根治术为11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气管和喉返神经损伤、出血以及缺钙引起的手足抽搦等概率高,与首次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复发12例(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再次手术应谨慎选择术式及术中精细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26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24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无死亡患者,手术时间为30~170 min,平均103 min,术中出血5~70 mL,平均45 mL。平均住院时间3~11天,平均6.46天。随访3月~36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获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探查并治疗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我院42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良性粘连性肠梗阻14例、肿瘤复发16例、原发性结肠癌1例、恶性肠粘连11例。结果:4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18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13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6例患者腹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腹手术治疗,5例患者腹腔广泛转移行保守治疗。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5~290min,平均住院日9.2±1.7d。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下床活动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仍需手术治疗,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下,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3例,均采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气腹15 min、30 min、60 min及放气腹15 min的氧代谢。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的氧供(DO2)较麻醉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耗(VO2)、摄氧率(ERO2)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HCO3-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混合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vCO2)、动脉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浓度(SaO2)及混合静脉血氧浓度(SvO2)与均呈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腹后15 min各项参数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但对患者的氧代谢有一定影响,手术中应注意检测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对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8例和开腹组37例,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及术后48h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D-二聚体(D-D)的含量。自动血细胞技术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T)。结果:①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前24h及术后48h血浆PT、APTT、TT、FIB、PLT、D-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病人术后24h血浆PT、APTT均缩短,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2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T及PLT在术前24h及术后24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FIB、D-D两组术后24h均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特殊的二氧化碳气腹的建立,头低臀高的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的全麻协同作用,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流速度减慢,同开腹手术一样,均可使患者术后血液呈现不同程度高凝状态,从而均可增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组医生施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体重指数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影响,评估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直肠癌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体重指数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BMI24.0 kg/m2143例、超重组:24.0=BMI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回顾性对比经胸乳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两种入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141例单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83,经胸乳入路)和B组(n=58,经口腔前庭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创伤应激指标、手术相关指标、美容满意度、并发症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A组,术后第1 d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术后第1 d颈部VAS评分、切口总长度小于A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术前、术后2 d,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水平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2 d,WBC、PGE2、CRP、Co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B组的美容满意率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为0,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可获得与经胸乳入路治疗PTMC相当的手术疗效,但经口腔前庭入路清除中央淋巴结数目更多,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同时美容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微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7.82±9.57)min,术中出血量为(296.48±33.24)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1.12±1.33)d,下床活动时间为(6.05±1.85)d,住院时间为(8.44±1.63)d,复发率为1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8.16±8.94)min,术中出血量为(482.32±24.21)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8.18±1.09)d,下床活动时间为(8.47±1.23)d,住院时间为(11.28±1.91)d,复发率为19.44%,并发症发生率为30.55%;腹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本院妇产科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及挤压法清除输卵管妊娠胚胎,患侧输卵管系膜下注射甲氨蝶呤(MTX)50mg及稀释垂体后叶素3IU。结果: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下的保守手术均取得成功,均顺利保留了输卵管。无中转开腹的病例,术后未发现有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手术所需时间为(52±14)min,手术过程中出血量(28±16)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5.5 d。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达88.75%。结论: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差别。方法:随机将8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传统开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排气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等特点,可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