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人数多,波及范围广,已成为老年医学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临床上AD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副作用。目前,物理干预AD的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表明,物理干预如嗅觉干预、光疗法、脑电刺激、声光刺激、温度干预等能通过提高神经发生、神经保护、调控神经元兴奋性和可塑性、提高脑血流量、改善代谢、减少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从而改善AD症状与认知功能。本文综述了不同物理干预对AD的作用机制以及疗效,为物理干预用于实施预防和延缓AD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化教育改革大潮对初中教学的影响,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对于初中生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寻找一种基于物理理念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初中生灌输"物理理念"的方式,来让他们对整个物理教学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本文就从如何加强初中物理理念教学的方法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确定生物基因型的遗传学方法归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而生物的基因型是无法通过肉眼分辨或物理、化学的方法鉴定的.它只能由一定的遗传学方法加以分析,其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的载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相应性状的显隐情况等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对再分娩时宫颈裂伤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经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足月阴道分娩56例与同期足月阴道分娩且无物理治疗史的158病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是否进行物理治疗发生宫颈裂伤治疗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方法只要操作正确,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物理课程改革是当下中学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如何找到有效的物理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改善当下的物理教学模式是现在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物理课程要引入新时代的特点,运用高科技手段,吸引学生的关注,要进一步重视物理课程的实验环节,甚至进来建立高科技的实验园,给予学生亲身参与实验,体验实验的机会。同时有效的物理教学要求物理教师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去实现有效的物理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探讨的永恒话题,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线的初中物理老师所关心的主题,本文中以"生活与物理"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从三个角度阐述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服务于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供同仁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威  李其斌  陈岚岚 《蛇志》2009,21(4):276-278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分别为三磷酸腺苷(ATP)治疗组、物理方法治疗组、物理方法+普罗帕酮治疗组、普罗帕酮治疗组和普罗帕酮+物理方法治疗组,记录给药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改变.结果物理方法+普罗帕酮治疗组心律转复成功率为86.36%,高于其他4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显著高于其他4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治疗PVST不良反应率高。不提倡作为临床上PVST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应首选物理方法+普罗帕酮法治疗PSVTI普罗帕酮治疗PSVT失败后应用兴奋迷走神经方法仍有成功复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氨基酸营养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无菌培养技术,评述了常用的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方法以及用于完全无菌和局部无菌培养试验的几种代表性装置和无菌培养室。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时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电磁学实验教学为例,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过程的规划、实验教学方法的创设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有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硬结一般多由于肌肉注射药物后因吸收不良所致,也有由于其他原因,如外伤,手术后或炎症等,也可以引起在局部形成硬结,发生硬结的局部组织坚硬,有的还有局部肿胀;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局部硬结,物理治疗方法应用较多,是进行物理治疗的适应症,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光疗、电疗、磁疗等,而磁疗较其他物理治疗方法较多,而且通  相似文献   

11.
非洲爪蟾:模式生物里的青蛙王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是实验胚胎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采用各种胚胎手术或物理、化学的方法来处理动物胚胎,观察、分析其发育的各种现象。那个时间流行的动物模型有蝾螈、蜥蜴、青蛙和海胆等。比如著名的德国胚胎学家施佩曼主要是以蝾螈为实验材料。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是实验胚胎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采用各种胚胎手术或物理、化学的方法来处理动物胚胎,观察、分析其发育的各种现象。那个时间流行的动物模型有蝾螈、蜥蜴、青蛙和海胆等。比如著名的德国胚胎学家施佩曼主要是以蝾螈为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2.
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的化学》1997,17(3):1-2
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0233)关键词水稻基因组物理图我国是水稻栽植国家,约有一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地球上大约也有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根据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国家科委于1992年8月正式宣布在我国...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是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化学性质优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显著不同就是,并未使用已知的氨基酸残基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是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有益于相互作用预测的物理化学性质数值.对真实的数据集测试表明,优化得到的物理化学性质比现有的物理化学性质更有益于提高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性能,与其它方法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说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薛婷婷  沈永宝 《植物学报》2016,51(6):863-871
种子物理休眠是由种皮不透水层引起的一种休眠类型,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进程中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该文简述了种子物理休眠的定义与概念;从不透水层、种皮的特殊水孔器结构以及胚的形态特异性等方面,综述了物理休眠种子的形态特征、物理休眠与综合休眠的解除方法以及物理休眠的可能解除机制;利用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Ⅲ(APG Ⅲ)系统分析了种子物理休眠的植物在系统发育中的位置;最后提出了今后种子物理休眠有待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理屏障预防白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白蚁预防主要为化学屏障和物理屏障2种方法。但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生效,采用化学屏障预防白蚁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文章阐述了物理屏障预防白蚁的研究历史、屏障材料类型及相应规格、屏障实施程序、国内外应用现状,并对物理屏障预防白蚁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预防白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物理因素与出生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逐年上升,出生缺陷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环境中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对生殖细胞的形成以及胚胎发育的潜在威胁均可导致出生缺陷。为提高人口素质,深入了解环境中对生殖及胚胎不利的物理因素,可有效干预出生缺陷,对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以及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力学观点阐明了生物的颜色和发光,讨论了生物在各种光化学的物理过程。这包括环境对发光的影响,分子内部的质子转移和异构化;血红蛋白的变构效应,激发态电荷转移的合成物,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光分解和复合等,讨论了超快过程激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这包括激光拉曼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及偏振光谱法。  相似文献   

18.
褐藻胶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是褐藻胶降解而形成的一种功能性寡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褐藻胶寡糖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酶解法。不同的方法制备出的褐藻胶寡糖结构亦有所不同。介绍了化学法、物理法和酶解法等各种褐藻胶寡糖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学是自然学科中相对比较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初中物理的知识奠定了在高中以及大学的学习基础。初中物理课程重点需要给予学生们对于物理学科的一些启蒙知识,此外还要教给学生们物理思维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采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加强了物理教学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本文重点解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对苯二甲酰氯(PPTC)和己二胺(HD)的缩聚物作为固定云芝漆酶的载体,研究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偶联两种方法对漆酶固定量、固酶比活力、固定漆酶的热稳定性、重复使用性的影响。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固定策略对固定漆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物理吸附法或是化学偶联法都具有较高的固酶量和固酶比活力。两种方法的固酶量和固定漆酶的比活力分别为:物理吸附法-126 mg/g,1.65 U/mg;化学偶联法-92 mg/g,0.65 U/mg。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固酶策略对固酶热稳定性、重复使用性及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后发现:化学偶联法固定漆酶的热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能均优于物理吸附法,但此种方法固酶的表观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常数kcat低于物理吸附法固定漆酶的kcat。综合比较,以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缩聚物为固酶基元采用化学偶联法固定漆酶应为固定游离漆酶的一种较好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