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以强化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较大,为治疗效果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饮食提示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行PCI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提示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情况,饮食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试验组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饮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的依从性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饮食提示卡能使PCI术后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改善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加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GQOL-100)评分结果:治疗2周和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住院DM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慧  王丽  杨梅  周佳  马芳 《生物磁学》2011,(17):3349-335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鼻饲营养健康教育、咳嗽方法健康教育、吞咽功能健康教育、语言训练健康教育等健康教育措施。结果: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8.8±5.3)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5±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增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尊重、信任,增加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联合周林频谱仪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9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全身情况评估以及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对照A组30例予以玻璃酸钠20mg关节腔内注射,观察A组30例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周林频谱仪患处照射,平均时间(19±4.5)min,照射距离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宜。观察B组30例在观察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三组均以15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B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较观察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2)治疗后三组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中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周林频谱仪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疗效肯定,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科学良好的康复护理干预是促进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管理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全面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饮食管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面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管理组患者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效果,并在干预前后检测血液胃动素(motilin,MTL)的浓度。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MTL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TL浓度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药热敷疗法能有效的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体内胃动素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23%(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Nmss评分为5.63±3.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4.75,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为50.62±1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5±12.16,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患通平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4例冠心痛行PCI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患通平台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情况,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实施干预后,试验组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两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有所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O.01),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医患通平台能有效地让PCI术后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降低MACE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是较好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况、遵医态度、实际需求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3个月后观察患者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表(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hPG、FPG、HbAlc分别为(9.3±1.4)mmol/L、(6.9±2.1)mmol/L、(5.1±1.3)%,低于对照组的(11.3±1.8)mmol/L、(8.4±2.6)mmoUL、(6.9±1.5)%(P〈0.05);观察组完全从医率为65.00%,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观察组护理后总体健康评分为(92.84+7.19)分,高于对照组的(84.62±6.91)分(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从医性,提高血糖控制效率,改善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全程综合护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开展全程综合护理.出院随访1年,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期间服药日比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全程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服药日比率(81.1±6.2%vs.60.9±5.9%,P<0.05),并减少患者心肌梗死及PCI术后再狭窄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降低二次心梗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为心梗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舍曲林辅助治疗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舍曲林口服,每次504100mg,每日1次,疗程24周。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0%VS32.5%,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血清hs—CRP、TNF一双及IL-6水平显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舍曲林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随机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TC、TG、LDL.C、HDL.C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出现下降,HDL-C水平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治疗前的hs.CRP为(3.86±1.12)mg/L,对照组治疗前的hs—CRP为(3.82±0.84)mgm,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均出现下降,治疗组的hs—CRP为(2.57±0.66)mg/L,对照组的hs—CRP为(3.23±0.66)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症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两组差异不显著(x2=0.497,P=0.780〉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值得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会  王东  杨红俊  赵延新  陈宜 《生物磁学》2012,(28):5476-5479,5503
目的:比较老年二尖瓣腱索断裂(RMCT)患者与中青年RMCT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为老年RMC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RMCT患者53例定义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中青年RMCT患者57例定义为中青年组,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各组的心腔尺寸,观察二尖瓣活动形态以及腱索断裂的部位和程度,记录瓣膜的返流情况。结果:老年组中风心病仅占5.66%,而中青年组风心病患者占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21,P=0.000)。老年组多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者占83.02%,合并冠心病者占60.38%,合并2型糖尿病者占37.74%,均高于中青年组,其中合并高血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59,P=0.000)。老年组中心功能Ⅳ级的比例远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89,P=0.001)。老年组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的例数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心扩大:XZ=11.376,P=0.001;肺动脉高压:X2=-20.362,P=0.000)。老年组中二尖瓣细小腱索断裂的例数多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99,P=0.002),粗大腱索断裂的例数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8,P=0.001)。结论: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RMCT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同时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PCI术后scr、hsCRP及NGA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r、hsCRP及NGAL水平之间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hsCRP水平为(6.7±1.5)m∥L,72hhsCRP水平回落至(5.7±1.0)mg门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NGAL水平为(59.1±12.3)ng/L,72hNGAL水平回落至(47.8±10_3)ng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PCI术后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且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辛延  姜华  刘美娇  赵伟娟  封蕊 《生物磁学》2014,(8):1559-1561,1568
目的:对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后表现的不同心理反应,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面对顽症,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方法:12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选取60例为观察组,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化疗前两天均填写SCL-90量表。化疗期间对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一周后两组患者均填写SCL-90量表。结果:观察组经过心理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这五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段明  方艳  匡琴  聂晚年  贾维迪 《生物磁学》2014,(9):1734-1736,17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肾穿刺术后患者血肿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肾脏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穿刺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血肿感染的发生;将下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尿潴留、肉眼血尿及轻度腰疼的发生率两组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直径及穿刺点渗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血肿及重度感染的人数分别占25.00%、24.00%,明显高于观察组,血肿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较观察组重(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术血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情绪的康复作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并出现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入院以后给予脑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日常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并根据病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用SCL-90量表、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总体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病人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