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人天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人胚胎肺纤维母细胞(HEF)和Hep-2细胞系上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抑制进行比较观察。病毒包括不同型别的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HSV-I)1株,鼻病毒1株,仙台病毒1株,VSV1株。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均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TNF-α的抑毒作用能被TNF-α申抗和IFN-β单抗完全去除,被IFN-α单抗部分去除TNF-α的抗病毒效应。TNF--α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TNF抗病毒活性仍为IFN-β诱生所介导。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病毒则能编码与合成某些蛋白质以拮抗细胞因子的作用。本文综述病毒产物干扰IFN、TNF、趋化因子等因子作用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IL)1,6,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主要产生于单核/巨噬细胞的参与机体免疫的细胞因子。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以特定的方式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小鼠大脑机械损伤模型及体外培养的胶质细胞,采用同位素渗入法观察了细胞介素及其抗体对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TNF-α在浓度为10~200u/ml培养液时均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P<0.05),IL1-β在浓度为5~200u/ml培养液时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TNF-α+IL1-β其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作用更强烈,TNF-α抗体能完全阻断TNF-α的促增生作用,部分阻断TNF-α+IL1-β的促增生作用。在体实验时,IL1-β及TNF-α的作用与离体时相似,IL1-β及TNF-α亦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二者共同作用时促细胞增生作用更强。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TNF-α及IL1-β能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的细胞对于TNF-α诱志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可以有很大差别,但是多数的细胞在同时给予蛋白质合成抑制处理时会对TNF-α变得非常敏感。有学者认为有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在TNF受体活化后被诱导而传导细胞凋亡信号。近期的研究表明,一种被TNF激活的NF-κB转录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免疫增强剂对睡眠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SX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2):129-131
本文研究了几种免疫增强剂对动物睡眠的影响,并分析了免疫系统影响睡眠的物质基础。异丙肌苷、转移因子、胞壁酰二肽(MDP)在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的同时,均能延长动物的慢波睡眠时间。以MDP为代表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免疫系统影响睡眠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TNF可促进家兔睡眠;MDP可通过促进星形胶持细胞中TNF-αmRNA的表达,增加TNF的合成与释放,从而提高脑内TNF水平;TNF单克隆抗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疟疾的感染过程中有明显的双重作用。疟原虫抗原可刺激TNF释放,TNF反过来对疟原虫又具有杀伤和抑制作用,也同时导致多种病理改变。本着重综述了近几年TNF在疟疾感染中作用的最新进展,探讨TNF在疟疾感染中的利弊,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调控及在老年时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eng Y  Wang X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3):249-25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它不仅有杀伤肿瘤细胞的特性,还在炎症、休克和自身免疫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主要物质有内毒素、病毒、某些细胞因子和有丝分裂原以及神经肽等。而前列腺素E(PGE)、cAMP类似物和肾上腺素类等可抑制其分泌。很多文献报道TNF-α在老年时单核/巨噬细胞的分泌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TNF)具有广泛学活性,其作用由其细胞表面受体介导。已知TNF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表面受体,分子量分别55kD和75kD,目前均建立了其cDNA克隆,确定了其氨基酸顺序;两类可溶性TNF受体也已被分离和鉴定,并生产出重组可溶性受体。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病毒抗人肿瘤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病,主要感染禽类,对人可引起发热等轻微症状。鸡新城疫病毒感染后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鸡新城疫病毒的HN蛋白具有增加肿瘤细胞对淋巴细胞的粘附力、刺激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改变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在人类肿瘤性疾病生物防控中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TNF受体的信号传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顺友  赵寿元 《生命科学》1997,9(3):100-103,128
TN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有两种受体TNFRI和TNRII。TNFRI通过与TRADD,FADD和RIP等分子结构向细胞内传导程序化死亡的信号。TNFRI的聚合还能激活SMase。产生神经酰胺,TNFRII的细胞内区能与TFAF2和TRAF1结合,后者进一步激活NF-kB核因子。TNFRI和TNFRII通过TRADD与TRAF2的相互作用而将两者的作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核糖体进入位点连接人TNF-αcDNA和选择基因NeoR基因,使TNF-α及NeoR基因均受控于病毒LTR启动子,将两基因同时转录至同一mRNA,从而构建成人TNF-α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TNF-α.在LipofectAMINE介导下将其导入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得单克隆,病毒滴度为106CFU/ml重组病毒分泌的细胞株.经PCR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至细胞基因组,Northern印迹显示出单一LRT转录本.持续G418筛选能明显促进目的基因TNF-α的表达.用重组病毒上清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G418筛选获得的混合抗性克隆持续高表达TNF-α,40Gyγ线照射后能维持高效表达至7d.实验结果表明,含IRES的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将是一个很好的基因转移载体.  相似文献   

13.
郑海涛  陶嘉磊  袁斌 《病毒学报》2018,34(3):415-420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影响儿童和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诸多研究证实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内Th17、Treg产生变化,影响Th17/Treg之间的平衡,诱发机体病理损伤,导致疾病发生。深入研究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机体Th17、Treg及其之间平衡的作用,对理清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潜在的发病机制,寻找具有治疗作用的潜在靶标和通路,进而对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别从Th17细胞、Treg细胞的分化和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机体Th17、Treg及其之间平衡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如何作用于机体有一更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结果表明:一氧化氮(NO)在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呈现双向作用。来源于吞噬细胞的NO具有损伤作用,而其它来源的NO则具有保护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也参与了BCG+LPS诱导的肝损伤。枯否氏细胞通过释放NO及TNF而介导肝损伤。抗肝炎新药SY-801及SY-640的保肝机理与它们升高血浆NO及降低TNF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type B,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简称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乙脑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嗜神经性,它在神经元细胞中大量增殖并造成其损伤,以干扰素(interferons, IFNs)为核心的固有免疫应答在机体抵御乙脑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乙脑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后,宿主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病毒的结构成分,并经接头分子和转录因子等信号传递,介导IFN的产生。IFN随后激活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转录多种干扰素诱导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 ISGs),启动宿主对病毒的固有免疫应答反应。现就乙脑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的固有免疫相关分子,如模式识别分子、关键接头分子、转录因子及IFN信号转导过程中相关的调控分子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FasL—Fas/APO—1(CD95)系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Sun CK  Ju G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2):136-138
Fas配体(FasL)与Fas受体(Fas,即APO-1,又称CD95)分别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TNF受体(TNFR)家族,以膜分子或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哺乳类机体内。FasL或Fas单克隆抗体(FasmAb)与Fas结合可引起Fas了性反应细胞的功能增强,继而出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FasL与Fas相互作用及其所介导的信息途径是目前PCD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与感染性疾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肿瘤坏死因子(TNF)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在许多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中,TNF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另一些感染性疾病中,TNF又起着保护宿主的作用,可以通过调节体内TNF的浓度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多种组织与器官。它除了具有吞噬作用,物质代谢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外,巨噬细胞还能合成与向外释放IL、PG、IFN、TNF、NO等活性物质,起着十分广泛的信息传递作用,调节多种靶细胞的功能,因此巨噬细胞为多功能效应细胞与信息细胞。它在机体防御、个体发育和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以及诱发某些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Ms—SOD对CHO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和TNF最重要的辐射防护因子,因IL-01和TNF都能造反性诱导Mn-SOD的高度表达,因此认为Mn-SOD可能有辐射防护作用。通过转染有义和反义Mn-SODcNDA小于CHO细胞,进一步说明了Mn-SOD在抗电离辐射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是一类小型的细胞外囊泡,可以包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随体液循环到达机体各处,具有广泛的信息传递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在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病毒需要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周期并释放子代病毒,而这一过程与外泌体的产生及分泌途径有共通的部分。一方面,病毒可以"挟持"外泌体并将自身成分装入其中,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促进其在细胞间的传播。另一方面,宿主细胞也可利用外泌体传递抗病毒因子以抑制病毒感染。文中旨在从病毒与宿主两方面阐述外泌体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