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硅胶和反相C18柱层析方法,首次从瓦宁木层孔菌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运用NMR波谱法分析和鉴定为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hispolon。并通过建立体外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羟自由基(·OH)发生体系,研究了5个化合物对·DPPH、·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浓度达到100μg/mL时,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92%和93%,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90%和95%,而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70%和77%,略低于清除·DPPH和·OH的能力;二氢莰非素对·O2?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9%,强于清除·OH和·DPPH的能力;而樱花亭和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低于30%。2个多酚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3个黄酮类化合物。5个化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大豆肽的体外抗氧化的作用。采用邻二氮菲-Fe^2+检测大豆肽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邻苯三酚检测大豆肽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的含量,用比色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度,来研究大豆肽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大豆肽可以清除·OH和·O2^-,抑制·OH所致的丙二醛的产生,减少H2O2所致的红细胞溶血,在2~15g/L内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表明大豆肽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昌勇 《生物技术》2010,20(1):59-60
目的:提取迎春花黄色素研究其抗氧化性能。方法:利用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研究迎春花色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随着迎春花色素量的增加,其清除OH-·和O2-·的能力逐渐提高,最高分别可达31.5%和91.0%。结论:迎春花色素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桃提取物体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桃果中提取得到三种提取物为匀浆提取物、蛋白提取物和多糖提取物。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这三种提取物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实验结果:匀浆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H2O2的活性大小相近,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较小,其IC50约为前两者的4倍。蛋白提取物清除O2–·和·OH的活性大小相近,而清除H2O2的活性明显小于前两者,IC50约为前两者的9倍。多糖提取物清除.OH的活性明显大于清除O2–·和H2O2的活性,其IC50约为O2–·的1/22,约为H2O2的1/65。结果表明,杨桃果具有清除O2–·、·OH和H2O2的作用,不同提取物对这些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库克诺你果汁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对诺你果汁多糖、乙醇溶出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体外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DPPH和脂质过氧化(LPO)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超氧阴离子(O2·)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羟自由基(·OH)由Fenton反应产生;利用Fe2 诱发卵黄脂蛋白产生丙二醛(MDA),TBA法测定。所有测定均为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与已知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相比,乙醇溶出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有明显的捕捉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而多糖捕捉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很低,且对O2·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会增加其生成速度。  相似文献   

6.
红车轴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Fenton 反应产生·OH,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O·-2模型,研究了红车轴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结果显示红车轴草总黄酮在6.25~200 mg/mL范围内具有清除Fenton 反应产生·OH的作用,在6.25~100 mg/mL浓度范围内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具有清除作用,二者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对·OH和O·-2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44.06 和54.57 mg/mL.  相似文献   

7.
染料木素、槲皮素及其化学修饰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Fenton反应.邻菲罗啉显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染料木素、槲皮素及其化学修饰物清除·OH、·O2-和DPPH自由基能力.结果显示,槲皮素铬配合物清除·OH、·O2-和DPPH自由基能力大大高于其母体槲皮素,同时,其稳定性和抗自氧化的能力亦得到提高;染料木素铬配合物清除·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高于其母体染料木素,其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最为显著;染料木素糖苷修饰物清除三种自由基能力与其母体相比无显著提高.因此,染料木素铬和槲皮素铬配合物是一类高活性、高稳定性自由基清除剂或与自由基相关疾病新药的候选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羟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膜的影响及硒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H2O2和FeSO4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作用于大鼠心肌线粒体后,其膜脂双层内产生了脂类自由基。在观测时间内,其脂类自由基与自旋捕捉剂形成的自旋加合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信号强度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加强。一定浓度的硒代蛋氨酸(Se—Met)或Na2SeO3可明显清除OH·并抑制脂类自由基的产生。在OH·的影响下,荧光探针DPH在心肌线体膜脂中的荧光寿命和膜脂流动性的测试结果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心肌线粒体膜的能量转换过程(氧化磷酸化效率和呼吸控制率)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1.0μmol/L的Se—Met或2.3μmol/L的Na2SeO3可明显拮抗OH·的上述影响。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药地榆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三种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药地榆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所得各部分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BHT为参照.结果表明:中药地榆提取物各萃取部分除石油醚层外,其它各萃取部分对·OH自由基都有清除作用,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清除率逐渐增高;对O2-自由基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呼吸链与活性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树森 《生命科学》2008,20(4):519-527
已知有氧真核生物细胞吸收的氧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在线粒体呼吸链末端细胞色素氧化酶上通过四步单电子还原生成水。但同时也有1%-2%的氧可在呼吸链中途接受单电子或双电子被部分还原生成超氧(O2·^-和过氧化氢(H2O2)作为呼吸作用的正常代谢产物。此种来源于线粒体呼吸链的O2·^-和H2O2不但在多种病理的氧化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同样它们也是正常生理条件下对多种细胞过程具有基本调控意义的氧还信号。基于Chance实验室约自20世纪70到90年代的早期研究贡献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其他各实验室的研究新进展,我们聚焦于下述四个相关问题的评述和讨论:(1)由于线粒体内膜面积及其含有的呼吸链复合体酶活力远远高出细胞中所有膜系数量和相关酶活力之总和,因而线粒体呼吸链产生的O2·^-和H2O2构成生物体内最大数量ROS的恒定来源;(2)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II的Q循环中Qo位点中半醌自由基(UQH·)已明确是O2·^-的单电子来源;还原细胞色素C-P66^SHC是生成H2O2的双电子供体。虽然复合体I也是产生线粒体基质内O2·^-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其确切生成位点尚未明确,在invivo条件下能否产生大量O2·^-也尚有争议;(3)线粒体呼吸链产生O2·^-后的分配和跨膜转移涉及其生理病理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等复杂而重要的问题,直到目前尚未意见一致。“质子和O2·^-循环双回路解偶联模型”整合了目前提出的几种假说的联系点,指出H^+和O2·^-相互作用生成HO2·及其跨膜很可能是这一复杂问题的中心环节,并与O2·^-对“脂肪酸shuttling model”或O2·^-对“UCPS激活”模型形成了内在的联系;(4)线粒体呼吸形成的△P(△ψ和△pH)能直接控制呼吸链的ROS生成,并以非线性(非欧姆)相关方式通过影响Q循环中的Qo半醌的氧还态和寿命来调节O2·^-生成的急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青海沙棘果粉的品质,助其实现规模化生产,从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体系、羟基自由基(·OH)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体系和亚硝酸盐(NO-2)的清除效果方面着手,研究了其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青海沙棘果粉对DPPH·、·OH、O-2·和NO-2均有清除作用,且对DPPH·、·OH的清除能力优于O-2·和NO-2。  相似文献   

12.
鸟苷酸二钠体外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鸟苷酸二钠(GMPNa2)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同时建立了H2O2氧化损伤体外培养脾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GMPN%的修复及增殖作用,并分析了GMPNa2对细胞抗氧化体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GMPNa2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体外抗氧化和清除活性氧能力,10mmol/LGMPNa2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高达96.644%,但DPPH清除率为6.589%。GMPNa2清除羟自由基与同浓度Vc相近,而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很弱。添加0.5、1、5和10mmol/LGMPNa2均能显著修复H2O2诱导的脾细胞氧化损伤(P〈0.05),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类活力(P〈0.01)。GMPNa2添加量大于1mmol/L时,可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说明GMPNa2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探讨了酶法制得的甘油葡萄糖苷(αGG)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对紫外辐射致细胞损伤保护修复的促进作用.通过测定对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研究αGG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αGG对3种自由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且抗氧化性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当αGG为2...  相似文献   

14.
沙棘果皮多糖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海容 《植物学通报》2005,22(6):703-707
沙棘(Hippophae rhamnosides)果皮经80℃恒温水浴提取,乙醇沉淀得粗多糖.Sevag法去蛋白,经50%和70%乙醇分级,得3种级分沙棘多糖H1、H2和H3;以Fenton反应,即H2O2/Fe2 /水杨酸为·OH产生和检测体系;以邻苯三酚/EDTA/Tris-HCl为O2-.产生体系,对沙棘多糖H1、H2和H3进行抗氧自由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对·OH和O2-.有较显著的清除能力.不同级分多糖H1、H2和H3浓度达200μg·mL-1时,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44.9%、49.0%和26.4%,抗O2-.活性分别为36.9%,15.4%和23.1%.多糖质量浓度增大时,两种自由基清除率增加,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外源乙烯在一定的条件下明显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了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H2O2)的产率,从而有效地诱导了内源乙烯产生的增加;外源和H2O2对乙烯产生的促进作用及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对乙烯产生的抑制作用也为此提供了证明。乙烯对植物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之一就是通过影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从而调节各种活性氧在体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在NaCl胁迫初期,离体小麦叶片内O2含量较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自由基产生速率逐渐增加,第4天达最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随着NaCl胁迫强度增加,叶片内O2浓度升高,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膜透性增加、SOD活性下降。外源自由基处理的叶片中自由基含量增加,O2产生高峰提前,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纤维二糖脱氢酶生成羟自由基和还原各种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研究了纤维二糖脱氢酶(CDH)生成·OH和还原各种自由基的能力.以纤维二糖为电子供体时,CDH可以生成·OH.·OH生成量与CDH、Fe3+和O2的浓度有关.加入过氧化氢酶可使·OH的生成明显减少.CDH可以还原自旋加合物[PBN-OH]·、氮氧自由基和天然木素分子中的自由基.结果表明,CDH具有生成·OH和还原各种自由基的能力.对该酶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n Bobr.)果实花色苷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了其对超氧阴离子(O-2·)体系、羟基自由基(·OH)体系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的清除效果,并与抗坏血酸(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花色苷对O-2·、·OH、DPPH·均具有清除作用,且与浓度呈量效关系.对·OH和DPPH·清除效果相对较好,优于Vc.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金樱子总黄酮(RLTF)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抗氧化作用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分别测定RLTF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Hoechst染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结果显示,在20~200μg范围内,随着样品加入量增大,RLTF对·OH和DPPH·的清除率逐渐增大,而对O-·2的清除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少;RLTF对O-·2的清除作用偏低,对·OH的清除率与芦丁相当,对DPPH·的清除能力则强于芦丁而弱于Vc。Hoechst染色观察结果表明RLTF预处理细胞后,能明显提高细胞的抗凋亡作用。与H2O2损伤组比较,不同浓度RLTF预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RLTF预处理组细胞中的SOD、CAT和GSH-Px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RLTF具有较强的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能有效提高氧化损伤HUVEC细胞中SOD、CAT、GSH-Px的酶活性,其可能通过清除细胞内自由基和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茶多糖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老绿茶经弱碱性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柱层析分级,得到以酸性糖为主的多糖样品ATPS.将ATPS与金属离子Ca2+、Fe3+络合,制备得到ATPS-Ca(Ⅱ),ATPS-Fe(Ⅲ)络合物.研究发现茶多糖对不同的金属离子配位能力大小不同,ATPS-Ca(Ⅱ)的络合程度远高于ATPS-Fe(Ⅲ).红外光谱扫描发现茶多糖可能以仲羟基和羧基的C-O配位为主.采用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自由基模型,以比较经金属离子络合后的不同结构的茶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发现:ATPS及其络合物清除·OH活性远高于O2-,且ATPS-Ca(Ⅱ)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比ATPS减弱很多,ATPS-Fe(Ⅲ)清除羟自由基活性与ATPS接近,一方面,这可能与茶多糖ATPS与二价钙的络合程度远远强于与三价铁的络合程度,其清除·OH活性很大程度与络合金属离子位点的数目及络合强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OH相比,茶多糖与O2-的反应活性很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