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吃:不要投喂动物零食可以吃,但不能过量;动物可以看,但不要随便投喂。猴子的平均重量是8~10千克,不过泰国曼谷的这只猴子因为常常吃游客投喂的玉米、香瓜、奶昔等食物,除了体重高达15千克,更有超大的肚子,也因此有了"胖老叔"的外号。许多民众在看到过胖的"胖老叔"后相当担忧,于是通报给政府官员,希望他们能帮助这只胖猴子。  相似文献   

2.
在动物园里,游客投食是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人们认为把自己带来的食物给动物吃是出于爱心,其实它们并不需要这种东西,结果成了“错爱”,用不适当的表达方式破坏了动物园正常的生活规律,反而对它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3.
猴山是投喂最为严重的景点,游人们把各种食物投进猴山里,看着猴子麻利地剥着花生、熟练地拧开饮料瓶、利索地撕开果冻盖、甚至模仿人的样子像模像样地叼着香烟……人群中发出阵阵笑声,猴山的地面上则散落着面包、饼干、水果、火腿肠、果核、果皮、空瓶、包装纸……俨然一个大垃圾场。  相似文献   

4.
徐钦琦 《化石》2006,(3):23-2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的大海啸发生了。它在顷刻之间夺走了约30万人的生命!据报道,有一位小姑娘刚从小学的地理课上学到了一点关于海啸的常识:在一股潮水退下后,更高的一股海潮将会重新到来。于是她把这一规律告诉了她的妈妈和其他游客。许多游客正是听从了她的忠告,从而逃过了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范围内,观赏和投喂野生猿猴是最常见的野生动物旅游形式之一。其中游客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动物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者研究关注的热点。游客在娱乐的过程中,存在被猿猴威胁甚至咬伤等问题。对人猴接触行为的客观分析,是提高旅游服务管理和保障游客安全的必要措施。本研究记录了2012-2014年海南南湾猴岛景区内游客与猕猴的接触行为,并分析了景区医务室近两年的游客就诊记录,主要探讨:(1)哪些游客会参与人猴接触,及其游客的认识误区;(2)哪些猕猴会频繁参与人猴接触;(3)哪些原因会引发人猴接触行为。本文旨在了解景区内游客与猿猴的互动关系,探讨游客受伤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为完善野生动物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饵料对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筛选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幼鱼和成鱼阶段最适投喂方式, 实验将出膜5周末(日龄为35 day after hatching)的幼鱼随机分为5个组: A组投喂丰年虫; B组每周前6d (days)投喂丰年虫, 后1d投喂商业化微颗粒S3饲料; C组每周前3.5d投喂丰年虫, 后3.5d投喂饲料; D组每周前1d投喂丰年虫, 后6d投喂饲料; E组一直投喂饲料; 各组均采用饱食投喂策略。每2周统计生长、存活指标, 直至第21周(147 dah), 在17周(119 dah)取材用于观察性腺发育程度。在产卵后统计各组产卵量、孵化率和子代畸形率。结果显示: (1)E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2)从产卵量、孵化率和子代畸形率上看, B组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3)从性腺组织学上看, 不同投喂方法对精巢的成熟度无显著影响, 但投喂过丰年虫的稀有鲫卵巢发育成熟度显著优于E组。研究结果提示:适量加入丰年虫比单一投喂活饵或饲料更有利于稀有鲫的生长和繁殖。建议在标准化养殖过程中, 幼鱼和成鱼期的稀有鲫采取丰年虫与饲料投喂频次比值为6﹕1的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重尖吻蝮初生幼蛇对不同种类、重量食物的选择性,分析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因素。方法将刚孵化出的尖吻蝮幼蛇按体重抽样分组,分别投入棘胸蛙幼蛙、多疣壁虎和小白鼠进行饲喂,统计不同体重的幼蛇对不同食物的偏好性、幼蛇对不同特征食物的选择性以及不同食物的损耗率。结果尖吻蝮幼蛇总开口率达98.33%,不同食物的开口率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食物的分组开口实验中,投喂幼蛙的幼蛇开口率达95.0%,投喂壁虎的幼蛇开口率达60.0%,投喂乳鼠的幼蛇开口率仅15.0%。不同初生体重的幼蛇投喂壁虎、乳鼠的开口率差异显著,而投喂幼蛙的开口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初生体重对幼蛇的进食能力有显著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食物应以幼蛙为主,壁虎为辅。  相似文献   

8.
水螅摄食中的特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安泰  余少文  胡章立 《动物学杂志》2002,37(4):44-46,F004
取经中性红活染后的杆吻虫喂水螅,仔细观察了水螅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水螅垂唇端部能够相互识别出同类;水螅的垂唇与胃区能协力把杆吻虫吞入胃腔,触手经常随食物进入胃腔;吞食时经常出现头部内翻或外翻;个体间及其成体与芽体间常出现争夺食物的现象,当垂唇端部互不相触时,体型较大的个体常常把较小个体或芽体连同食物一起吞食;垂唇内胚层腺细胞对食物有消化作用,对同类无伤害;水螅的神经系统已有初步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秀宠楼     
<正>超级馋龟住我家文/图张泽宇我家有一只小乌龟,是我的"开心果"。我喜欢看小乌龟吃食,我把死泥鳅剪成几段喂它,看着它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有一天,我买了两条小金鱼放到龟缸里,打  相似文献   

10.
取经中性红活染后的杆吻虫喂水螅,仔细观察了水螅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水螅垂唇端部能够相互识别出同类;水螅的垂唇与胃区能协力把杆吻虫吞入胃腔,触手经常随食物进入胃腔;吞食时经常出现头部内翻或外翻;个体间及其成体与芽体间常出现争夺食物的现象,当垂唇端部互不相触时,体型较大的个体常常把较小个体或芽体连同食物一起吞食;垂唇内胚层腺细胞对食物有消化作用,对同类无伤害;水螅的神经系统已有初步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淡水养殖太平洋鲑循环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6.1%脂肪,38.1%蛋白质含量日粮饲养108尾初始重约为240g的太平洋鲑(Oncorhynchusspp.)于0.25m3的水族箱中64d,水温为15.5±3.7℃。实验分6组,分别为对照组(每天投喂),实验1组(隔天投喂),实验2组(隔2天投喂2天),实验3组(隔4天投喂4天),实验4组(隔8天投喂8天),实验5组(隔16天投喂16天)。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每箱6尾鱼。研究淡水养殖太平洋鲑多重周期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太平洋鲑成活率均为100%。实验1、2、3组太平洋鲑鱼体增重接近对照组,其恢复摄食期间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实验4、5组鱼恢复摄食期间虽摄食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其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食物转化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实验各组鱼肥满度、肝体比、肝脏脂肪和糖原含量、肌肉中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肝脏脂肪中总饱和脂肪酸比例上升,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下降;(3)实验1、2、3组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糖、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初重约240g太平洋鲑饥饿1—4d,再循环投喂相同时间64d后,获得了接近完全补偿生长效果,表现为其恢复摄食期间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明显上升,生长速率明显加快,饲料报酬明显提高,鱼体增重接近持续喂食的对照组,养殖效益明显提高。但饥饿8—16d再循环投喂相同时间后,表现为无补偿生长效应,食物转化率和生长速率明显下降,鱼体增重极显著低于持续喂鱼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幻想星球     
<正>酷想大晒台孤儿小猴被黑猩猩、大猩猩、猫以及狗抢着收养。你觉得它会选择谁当自己的新妈妈?这对靳母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昵?孤儿小猴百分之百会选择大拇哥的远房亲戚一狼。因为它看了电影《奇幻森林》,很崇拜毛克利,以为狼会让它变得像毛克利那样厉害。(难道,我是狼——人?)徐州胡东廷小猴会选大猩猩当妈妈,因为大猩猩正好也刚当了妈妈,有奶喂小猴。小猴每天都趴在大猩猩头上东游西逛,母子俩每天部很开心!(大猩猩的头好大啊!)郑州王一墨小猴被豹子收养了,结果有一天闹饥荒,豹子把小猴给吃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哈尔滨张艺嘉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5):I0002-I0003
<正>当人面对一种新体验比如在不熟悉的食物之间作选择,他们会搜索大脑过去的相关经历来决定如何作出选择。本周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大脑是如何产生新的事物联系来决定新选择的--甚至在大脑没有经历过直接体验时。Helen Barron,Timothy Behrens等人首次给受试者展示了一种他们熟悉并在实验前已经吃过的食物(比如甜菜根、蛋羹、鳄梨),然后紧接着让受试者看另一种他们不熟悉、之前也没有吃过的食物(比如加入甜菜根的蛋羹),但他们可通过回味之前吃过的食物来想象其味道如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动物园的志愿者队伍,两年来已达到300多人。他们没想到的是,大量精力陷在了这样一件事上:劝阻游客投喂。在人海中他们手持扬声器口干舌燥地呼喊,却收效甚微。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他们讲述起许多无奈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将一粒水稻或小麦的种子种在田里,它会生根、发芽、分蘖和拔节,几个月后抽穗、结实。长出几十颗甚至更多的籽粒,整个植株干重常常增加上百倍。它究竟是靠什么长大的?许多人会这么回答:“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这是由土壤中吸收养分长大的。”因为人们看到在肥沃的土壤中植物长得大,很容易凭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可是,我国明代有位宋应星却考虑得更周到些。他想人吃的主要是植物性食物,量很大,而排出的粪便量要少得多,吃下去的其余物质到哪里去了呢?看来是通过呼吸变成气散失掉了,既然吃下去的植物性食物大部分会变成气,那么…  相似文献   

16.
自然猎手     
<正>在我很小时候,常会看见比我大的伙伴,手里捉住一种绿色的虫虫,很开心地喂它食物。当时只觉得这种虫虫长得很特别,它们发达的前足来捕食昆虫,犹如圆月弯刀般锋利,让人觉得很威风,甚至敬畏!三角形的头上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头顶有一对纤细的触角,总是会机敏地竖起来,经常会做出一些可爱的动作!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螳螂,喜欢单独行动,犹如一位孤独的侠客。我想武侠小说里的螳螂拳也因此而来吧。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膳食     
食物的选择如果有人提出,“我们凭着什么条件选择每天所吃的食物?”也可能得到许多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认为是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有的人认为个人经济能力是主要的食物选择条件,也有的人会提出能够得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形下,人类的食物,是取决于食物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以花群珊瑚为材料,采用碳清除率测定、PCR分子营养标记和组织学观察的方法,研究花群珊瑚是否摄食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结果表明: 花群珊瑚对球等鞭金藻的碳清除率显著高于亚心形扁藻,分别为0.44和0.11 pg·mL-1·polyp-1·h-1。球等鞭金藻烯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在投喂组珊瑚组织中可扩增出目的片段。亚心形扁藻18S rRNA基因的引物在相应投喂组珊瑚组织中也可扩增出目的片段。组织学观察发现: 投喂组珊瑚水螅体内部隔膜较宽,隔膜与体壁的胃层都存在大量食物泡。亚心形扁藻投喂组在体壁胃层的食物泡中和口道沟处均发现未消化完全的亚心形扁藻。球等鞭金藻投喂组则在隔膜胃层和体壁胃层内的食物泡中发现所摄食金藻。因此,碳清除率、分子营养标记以及组织学观察均表明花群珊瑚对亚心形扁藻与球等鞭金藻存在摄食现象。  相似文献   

19.
贪吃的本性     
张鹏 《生命世界》2014,(3):44-45
正保健医生告诫我们不要贪吃甜食或脂肪类食物,因为贪吃和偏食都是坏毛病。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坏毛病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坏毛病呢?自然界食物本身没有"好吃"或"不好吃"的标记,但是我们大脑会自主地做出判断,将能量高或有营养的食物归为好吃,将能量低或有毒的食物归类为不好吃。这样婴儿本能地喜欢吃甜食、肉等高能量食物,不喜欢吃粗纤维、草、树叶等低能量、有毒性  相似文献   

20.
饥饿对大鳞副泥鳅不同组织糖原、ACP和AL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饥饿是鱼类在自然状况下经常遇到的不良条件,此时鱼类体内会发生各种生理变化以适应逆境.本文以大鳞副泥鳅为材料,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肝和肌肉两种组织中糖原、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特征.对大鳞副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 d不喂养食物,29~35 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 d取材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糖原和ACP的量均减少,ALP则增多.投喂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变化存在组织差异.糖原的含量可作为鱼类饥饿程度和补偿性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ACP和ALP在鱼类的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