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间,可测到Z、ZR、IAA、ABA、GA3 。生理分化期( 花芽诱导期) ,GA3 、ABA含量降低,Z、ZR、IAA 增加;形态分化期,IAA 降低,GA3 、Z、ZR增加,ABA初期降低,后期增加。在分化期间,Z/GA3 、ZR/GA3 、Z/ABA、ZR/ABA、IAA/ABA比值均增高。  相似文献   

2.
苹果犁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间,可测到Z、ZR、IAA、ABA、CA3。生理分化期(花芽诱导期),GA3、ABA含量降低,Z、ZR、IAA增加;形态分化期,IAA降低,GA3、Z、ZR增加,ABA初期降低,后期增加。在分化期间,Z/GA3、ZR/GA3、Z/ABA、ZR/ABA、IAA/ABA比值均增高。  相似文献   

3.
Ri T-DNA转化对黄瓜毛状根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酶联免疫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发根农杆菌R1000转化黄瓜子叶产生的三种毛状根内源IAA、ABA、iPAs、ZRs、GA1+3、GA4+7和乙稀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ABA和GA1+3含量都以Ⅲ型毛状根最高,Ⅱ型毛状根次之,I型毛状根最低;但GA4+7含量顺序恰好与之相反,Ⅲ型毛状根GA4+7含量低检测不出。黄瓜对照根和毛状根的GA1+3和iPAs含量都分别比GA4+7和ZRs高得  相似文献   

4.
菊苣薄层培养花芽,营养芽分化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苣(Cichorium intybusL.)花梗薄层细胞培养于MS附加NAA 和BA 或IAA 和BA 的MS培养基上有花芽或营养芽分化. 花芽分化中内源IAA、DHZ+ DHZR、iPA 含量明显增加,而Z+ ZR变化不明显.营养芽分化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明显,而IAA 在培养前7 d 含量下降,随后有所增加,在原基形成时含量达原初水平的2/3. 可见,花芽分化比营养芽分化所需内源IAA/CTK 比值要高  相似文献   

5.
以甜玉米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雌、雄花序发育过程,并用ELISA 和HPLC 检测雌、雄花序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PAs 、ZRs、DHZRs、ZT、IAA、GA3) 和内源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 含量,分析激素含量变化与玉米性别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花序经过了无性、双性到单性的发育过程,在茎尖伸长和小穗原基突起时期,雄花序中内源iPAs、ZRs、GA3 和ZEN 含量最高并高于雌花序;在玉米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即花器官原基突起到雌、雄性器官选择退化阶段,雄花序中iPAs、ZRs、ZT 和ZEN 含量明显增加并高于雌花序,此时在两种花序中的GA3 含量差异不明显。正常果穗上、中、下不同部位果穗内源iPAs、ZRs、ZT、GA3 和ZEN 含量无明显差异,顶端小穗雄性化的果穗顶部内源iPAs、ZRs、ZT、GA3 和ZEN 含量急剧增加。这些结果说明高水平的细胞分裂素、GA3 和ZEN 可能有利于玉米雄性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ELISA) 分析方法测定中熟品种玫瑰红与晚熟品种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盛花期两个品种幼果中的GA4/7 、ZRs 及iPA含量较高,盛花后第5 周,玫瑰红种子的iPA、GA1/3 、IAA 含量明显较高。至盛花后15~17 周的采收期,玫瑰红果肉及种子内的iPA、IAA、GA和ABA含量均较高。红富士中iPA、IAA、GA和ABA变化趋势与玫瑰红相似,但时间进程落后于玫瑰红。  相似文献   

7.
酶联免疫(ELISA)分析方法测定中熟品种玫瑰红与晚熟品种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盛花期两个品种幼果中的GA4/7、ZRs及iPA含量较高,盛花后第5周,玫瑰红种子的iPA、GA1/3、IAA含量明显较高。至盛花后15~17周的采收期,玫瑰红果肉及种子内的iPA、LAA、GA和ABA变化真挚与玫瑰红相似,但时间进程落后于玫瑰红。  相似文献   

8.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玉米(Zea m aysL.)及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 L.)杂交后,由于胚乳组织不能正常形成,从而导致胚很难在母本小麦植株上发育至成熟。通过对杂交后的胚不同发育时期的子房内源IAA、玉米素(Z)及玉米素核苷(ZR)和ABA 的ELISA 分析,发现远缘杂交后的胚发育过程中子房内源IAA 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发育的子房;而且Z+ ZR 和ABA 的含量的动态变化也和正常自交发育的子房不同,然而IAA/(Z+ ZR)和IAA/ABA 的比率变化在远缘杂交与正常自交的子房之间有某些相似趋势。IAA、Z+ ZR和ABA 与这3 种激素之和的比率变化在上述两类子房中也有相似之处。可以推断,植物胚胎的正常发育需要多种激素的动态平衡及某一时期某一激素的主导性作用。远缘杂交后的胚之所以不能够顺利发育至成熟,除了缺乏胚乳组织的营养保护之外,或许也和其内源激素的水平及多激素平衡体系偏离常规动态变化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诱导同一花被不同部位细胞分化花芽的影响,测定了花被上部、中部、下部切块离体培养前后的内部IAA和Z+ZR含量。结果表明,风信子同一花被不同部位细胞均能分化花芽,当MS培养基中附加2.0mg/L的zeatin或6-BAP时,随着外源IAA浓度从0升高到10.0mg/L,花芽分化部位由花被下部向上部移动。  相似文献   

10.
4PU—30对水稻叶片衰老与内源激素的调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4PU-30能显著地延缓水稻叶片衰老。根据叶片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可明确减缓水稻叶片衰老期间内源ABA含量的增加和内源ZRS,GAS和IAA含量的减少,使叶片中保持有较低水平的ABA与较高水平的ZRs,GAs和IAA,是4PU-30延缓水稻叶片衰老的主要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1.
喷施烯效唑对苹果顶芽激素水平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烯效唑(uniconazol,S3307)1 g/L喷洒“红富士“苹果树降低了顶芽IAA、GA1,3,4,7含量,提高了ZR、ABA含量,从而提高了ZR/IAA、ZR/GA1,3,4,7、ABA/IAA和ABA/GA1,3,4,7比值.烯效唑处理增加了花芽形成百分率,加速了花芽分化的进程,缩短了花芽形成的延续时期,但对花芽生理孕育临界时期长短没有影响.烯效唑处理对花芽的节位数没有影响,但使叶芽节位数增加了1节.  相似文献   

12.
棉花花芽分化时期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实验结果表明,从子叶展平后到肉眼可花芽(现蕾),所测几种激素(ABA、IAA、GA3、iPA、ZR)的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而且在花芽分化临界期表现出最显著的变化(出现高峰或出现低峰)。推测所测几种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其中ABA、GA3和CTK(iPA、ZR)在花芽分化临界期时,其含量变化均呈现出一个高峰;而IAA则在花芽分化临界期时出现一个低峰。经比较分析得知,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ABA/IAA、GA3/IAA、CTK/IAA均表现一个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即从子叶展平时起,其比值开始上升,到花芽开始分化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显然,ABA/IAA、GA3/IAA、CTK/IAA在棉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由此推测,增加植物体内的ABA、GA3、CTK的含量或降低IAA的含量,都可以促进棉花的花芽分化;反之则抑制棉花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results of the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in Ficus carica L.‘Brunswick', we quantified certain plant hormones, including ZR, ABA, GA1+3 and IAA, in the developing flower bud at the differentiation stageon the seventh or the eighth node of the new shoots, and found that at the stage of floral receptacle and floscule formation, the buds contained high level of ZR and ABA, and low level of GA1+3 and IAA, leading to a high ratio of ABA to IAA, ABA to GA1+3 ZR to GA1+3 , and ZR to IA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香荚兰花芽分化至萌发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香荚兰 (Vanillafragrans)为材料 ,研究不同栽培条件下花芽分化和萌发期内源激素变化 ,分析和探讨内源激素在花芽分化和萌发中的作用 ,香荚兰花芽分化时期茎里的激素含量降低 ,芽里激素含量升高 ,其中相对高的ZR和ZR ABA有利于分化 ,IAA和IAA ABA的一定增加也利于分化 ,过高或没有IAA的增加则不利于花芽分化。大多数花芽形成于倒垂茎蔓上 ,花芽分化期 (11~ 12月 ) ,倒垂茎蔓的茎里生长类激素含量降低大于竖立茎蔓 ,芽的激素含量增高则多于竖立茎蔓 ,倒垂茎蔓的这种变化可能是有利于花芽分化。香荚兰生长中顶端优势明显 ,去顶后侧芽里ZR、GA、IAA增高 ,这与 11~ 12月去顶促进倒垂茎蔓开花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4个无性系为材料,结合油茶成花的动态观察和花芽分化过程的石蜡切片形态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花芽中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 4种内源激素含量,探讨油茶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油茶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时期:前分化期(10 d)、萼片形成期(20 d)、花瓣形成期(30 d)、雌雄蕊形成期(20 d)、子房与花药形成期(10 d)和雌雄蕊成熟期(20 d),历时3~4个月。油茶不同无性系的花芽分化时间略有不同。油茶花芽中ZR含量相对较低(5.102~16.412 ng·g–1 FW),ABA含量相对较高(76.815~137.648 ng·g–1 FW)。其中,粤华5号和湘林8号的ZR、AB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岑软3号和岑软2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油茶花芽中IAA含量相对较高,为49.072~135.622 ng·g–1 FW,随着花芽分化进程,IAA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GA含量相对较低,为5.616~13.720 ng·g–1 FW,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其中,不同无性系的IAA、G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ZR、ABA含量变化趋势有所差异。ZR有利于花器官形成;高浓度IAA促进油茶花芽分化,低浓度IAA有利于开花;花芽中IAA与ABA存在明显的颉颃作用;GA抑制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6.
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花芽分化期对罗汉果雌株二级蔓上的腋芽(花芽)进行了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罗汉果花芽分化进程中,低水平的IAA、GA3和高水平的ABA、ZR可能促进花芽分化;在激素平衡中,ABA/GA3和ZR/GA3比值的变化起主要的影响作用,高比值的ABA/GA3和ZR/GA3可能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阶段。雄蕊原基分化期前,3种花芽分化过程无明显差异,各时期形态特征均依次为:茎端呈圆锥状(花芽未分化期)→茎端经半球形变成扁平状(花芽分化初期)→距茎端5~7节位处分化出穗状花序(花序分化期)→小花原基周围形成5个萼片原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内侧形成5个花瓣原基(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3种花芽分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雄蕊原基内侧出现雌蕊原基后,雄花芽雄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雄蕊,雌蕊原基停滞生长,退为一个小突起;雌花芽雌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雌蕊,雄蕊原基生长缓慢,退化为小花丝;两性花芽雌蕊和雄蕊原基均继续发育,形成外观正常的雌蕊和雄蕊。(2)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即AB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GAs和ZR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吲哚乙酸(IAA)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雌花芽IA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逐渐降低,而雄性和两性花芽的IAA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ABA/GAs、ABA/IAA、ZR/IAA和ZR/GAs激素含量比值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ABA/GAs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BA/IAA、ZR/IAA和ZR/GAs则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认为,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经历一个"两性期",高ABA含量和ABA/GAs比值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IAA可能对罗汉果花性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sectioned thin cell layers (TCL) of flower stalk of Cichorium intybus L. were cultured i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NAA and BA or IAA and BA where floral and vegetative buds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explant. Endogenous IAA, DHZ+DHZR, iP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floral bud formation, while Z+ZR remained changed. The levels of cytokinins, DHZ +DHZR, iPA, and Z-f-ZR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vegetative bud formation, however IAA level was reduced during the first 7 days of culture and increased to two-thirds of initial values on the day when the bud primordia were form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nitiation of floral buds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IAA/CTK ratio, whereas the induction of vegetative bud differentiation was related to a low IAA/CTK ratio.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与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苗龄18~20个月的蝴蝶兰(Phalaenopsis)成熟苗为试材,通过夜温17℃/日温27℃处理诱导其成花,并研究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显示:低温诱导蝴蝶兰成花的临界期为第15d,芽重、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均在第15d出现明显的消长规律;较低含量GA3、ABA,高含量ZR、Spd,高比值ZR/GA3、ZR/ABA和Spd/Put状态有利于成花;相对高含量的内源ZR是成花的关键因素;内源多胺与激素含量动态具有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