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蛋白聚糖-agrin在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表达,探讨agrin与记忆的关系.方法用抗agrin的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成年大鼠、记忆正常老年鼠以及记忆障碍的老年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agrin的表达变化.结果 Agrin在不同动物组的表达变化明显,在成年鼠和记忆正常的老年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agrin有较弱表达,但在记忆障碍的老年鼠其表达增加明显.结论 Agrin表达可能和大鼠的记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对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缺血再灌注模型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35)、CBX干预组(n=35)和假手术组(n=10)。CBX干预组术前1h右侧侧脑室注射CBX,生理盐水组右侧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建立标准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缺血1h后再灌注6h、1d、3d、7d,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GFAP,Ki67,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BX干预组大鼠术后半暗带区GFAP的表达量减少,Ki67与GFAP双阳性细胞减少(P0.05),PCNA的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甘珀酸可以抑制缺血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3.
探讨白介素-1beta(IL-1β)、白介素-6(IL-6)在婴儿痉挛症乳鼠海马区的表达;将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注入SD(sprague-dawley,SD)大鼠乳鼠脑室内,诱导乳鼠癫痫发作,建立婴儿痉挛乳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IL-1β、IL-6在每组乳鼠海马区的蛋白表达和含量。婴儿痉挛乳鼠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乳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6棕黄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均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IL-1β、IL-6在模型组乳鼠海马区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其增高率分别为57.7%和44.4%。IL-1β、IL-6在海马区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婴儿痉挛症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表达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以下5组:对照组(Ctrl组)、手术组(Op组)、电针组(EA)、α7nAChR抑制剂 (EA+α-BGT)组、α7nAChR激动剂 (PHA-543,613组),每组12只,每组又分为1 d和3 d两个亚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含量,RT-PCR检测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α7nAChR表达,甲苯胺蓝法检测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情况,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Op组相比,EA组、PHA-543,613组术后第1 d、第3 d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 (P<0.05);与EA组相比,EA+α-BGT组术后第1 d、第3 d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Op组相比,EA组、PHA-543,613组鼠术后第1 d、第3 d血清TNF-α和IL-1β、HMGB-1含量显著降低,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亦明显下调,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表达上调、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相比,EA+α-BGT组大鼠术后第1 d、第3 d血清TNF-α和IL-1β、HMGB-1含量增加,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亦明显上调,海马α7nAChR蛋白表达上调,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中枢肥大细胞活化,上调脑内α7nAChR蛋白表达,抑制TNF-α和IL-1β、HMGB-1表达和释放,进而改善胫骨骨折术后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即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E组)、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组(E T组).腹腔注射酒精(2.5g/kg)致使大鼠急性酒精中毒,2h后,按改进的Feeney's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使其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600g.cm).各组动物术后6h、24h和48h处死.中性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N组和E组相比,T组和E T组GFAP表达显著增多(P<0.01).术后6h和24h,T组GFAP表达显著高于E T组(P<0.05);T组和E T组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出现胞体肿胀,排列散乱,但T组上述形态学改变较E T组明显.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的早期可通过减少GFAP的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减少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麻醉手术后对海马?琢-突触核蛋白表达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4只20-24个月龄SD大鼠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n=8),麻醉手术组(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手术,n=8),右美托咪定组(麻醉前30分钟,腹膜内注射25μg/ kg右美托咪定,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手术,n=8)。通过Y迷宫和爬杆测试分别评估干预措施对认知功能和运动行为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干预措施对α-突触核蛋白,S100β蛋白,caspase 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通过RT-qPCR检测干预措施对TNF-α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干预措施对ROS,MDA和ATP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干预措施对NDUFV2,MT-ND1,SDHA和SDHC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手术组试验次数和爬杆时间、α-突触核蛋白、S100β、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ROS和MDA水平均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ATP水平以及NDUFV2、MT-ND1、SDHA和SD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手术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试验次数和爬杆时间、-突触核蛋白、S100β、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ROS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ATP水平以及NDUFV2、MT-ND1、SDHA和SD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海马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以及增加α-突触核蛋白和S100β的水平,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老年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对老年雌性大鼠海马区PS-1表达和Aβ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生素E(VE)对老年雌性大鼠海马区早老蛋白(PS-1)表达和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的影响,探讨VE用于防治绝经后女性患早老性痴呆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然衰老雌性大鼠为动物模型,实验组每日注射维生素E注射液5mg/kg(小荆量组)、15mg/kg(中剂量组)、60mg/kg(大荆量组)(n=8)。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E对海马区PS-1表达的影响,用RIA检测海马邯的含量,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老年对照组鼠较成年对照组鼠PS-1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多、表达强,VE组随着剂量的增大PS-1表达逐渐减弱,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减少。邮含量变化趋势与PS-1表达的情况呈正相关;小中高剂量组邮含量均与老年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显示老年对照组海马组织突触和线粒体等结构明显异常改变,vE组则趋于正常。结论:VE可能通过调节PS-1的表达来降低Aβ的生成,从而减少神经元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同军  丁见  刘嵩  熊克仁 《蛇志》2012,24(2):93-95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成年大鼠海马CA3区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Nestin阳性细胞在眼镜蛇毒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CA3区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海马CA3区Nestin阳性细胞较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成年大鼠海马CA3区Nestin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NOS2表达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水迷宫训练3天后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A组)、中度创伤性脑损伤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中度创伤性脑损伤(AT组)。腹腔单注射25%酒精(2.5g/kg),2 h后以重物自由落体击打大鼠头部建立动物模型,存活1、3、5、7、14天。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NOS2表达,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结果:NOS2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各实验组阳性细胞数均高于N组。术后1天T组比AT组表达显著增高(P0.01);术后5天AT组比T组表达增高(P0.05);术后14天AT组比T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水迷宫实验测潜伏期,术后1天AT组比T组延长(P0.05),术后3天AT组比T组缩短(P0.05),术后14天AT组比T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大鼠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外伤后晚期,潜伏期延长,空间位置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下降;在海马CA1区NOS2表达阳性细胞增多,为继发性脑损伤致其表达上调,是酒精急性中毒合并中度颅脑外伤预后欠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BCCAO)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5亚单位(GABA_AR α5)在海马区域表达的时空变化。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30)。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在手术后3、7、28天采用免疫印迹检测整体海马中GABA_AR α5蛋白的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域空间表达变化。结果:术后3天,模型组相比GABA_AR α5表达水平假手术组下调(P0.05),而术后28天GABA_AR α5表达水平相术后3天明显回升(P0.05)。模型组术后3天CA1区域GABA_AR α5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有所下调,术后28天以上指标较术后3天显著上调(P0.05),但两组CA3和DG区域GABA_AR α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CAO可引起海马区域GABA_AR α5表达的下调,并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呈现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内低氧对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后的表达与当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当归组分别受孕,取新生鼠脑组织制片后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原位杂交。结果:当归能显著增大低氧新生鼠海马CA3区NSE mRNA和VEGF 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IOD值,减小GFAP 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IOD值。结论:当归注射液可增加低氧所致的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数量,减弱该区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进一步上调低氧后VEG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加速度( Gz)重复暴露后不同时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 Gz重复暴露后1h、6h、12h、24h和48h组,每组10只.采用动物离心机,建立 Gz引发急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 Gz重复暴露后不同时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状况.结果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在 Gz暴露后1h即显著增加,于12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Gz重复暴露导致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上调,可能对神经元的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鞘氨醇激酶1 (SphK1)和1-磷酸鞘氨醇受体2 (S1PR2) 在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探讨SphK1和S1PR2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n=48)和癫痫(PILO)组(n=60)。癫痫组腹腔注射氯化锂(127 mg/kg),18~20 h后注射匹罗卡品,首剂量为30 mg/kg,发作<IV级的大鼠重复注射匹罗卡品(10 mg/kg);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根据造模后观察时间和行为学改变,随机分为3个大组,6个亚组:急性期组(E6 h、E1 d、E3 d)、潜伏期组(E7 d)和慢性期组(E30 d、E56 d),每个亚组中对照大鼠和癫痫大鼠各8只。每组取4只大鼠麻醉取海马,另4只取大脑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检测SphK1、S1PR2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情况及SphK1、S1PR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定位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phK1在造模后急性期(E3 d)、潜伏期(E7 d)和慢性期(E30 d、E56 d)海马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S1PR2在急性期(E3 d)、潜伏期(E7 d)和慢性期(E30 d、E56 d)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癫痫大鼠(E7 d)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明显(P<0.05),SphK1和S1PR2在E7d的表达到位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结论:SphK1和S1PR2可能通过调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和影响神经元兴奋性参与了癫痫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对匹鲁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n=20)、癫痫模型组(model组,n=20)和GDNF抑制剂组(anti-GDNF组,n=20)。使用氯化锂-匹鲁卡品腹腔注射诱导癫痫模型,sham组只给予氯化锂,anti-GDNF组在造模前2 h给予大鼠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在造模后1、3、7 d观察大鼠癫痫的发作频率,7 d后采用脑电图监测(EEG)测定脑电波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CA1区域神经元数量变化(Neu N表达水平),造模后1 d时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海马CA1区GDNF、RET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Model组大鼠棘-慢波数量明显高于Sham组,anti-GDNF组以上指标较model组显著减少(P0.05);Model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凋亡,但anti-GDNF组凋亡较model组显著减少(P0.05)。与Sham组比较,在癫痫发作后1 d,model组的GDNF、RET表达水平上调,P53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anti-GDNF组大鼠海马CA1区GDNF、RET表达较model组明显下调,P53表达水平显著上降(P0.05)。结论: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能够减少癫痫发作,并对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GDNF/RET/P5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脊髓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N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电针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C组为下胸段脊髓不完全损伤.B组损伤后不治疗,C组损伤后给予督脉电针治疗.损伤后3 d、1 、2或4周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损伤脊髓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oblast acid protein,GFAP)和NGF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术后3 d,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2周后开始减少,4周时仍有较多的阳性细胞;C组GFAP阳性细胞明显少于B组,1周时达高峰.脊髓损伤后NGF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C组NGF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NGF阳性细胞大部分与GFAP阳性细胞形态相似.结论电针治疗能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促进内源性NGF的合成,从而创造了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βcatenin在成年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及其在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定位检测-βcatenin在脑组织中时空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半定量检测发育过程中皮层-βcatenin的变化。结果-βcatenin在成年大鼠脑内主要分布于皮层锥体细胞层、海马、室下层及丘脑等区域,阳性细胞多为有突起的神经元样,在密集表达的室下区及丘脑近脑室等处,-βcatenin有明显的细胞核内定位;新生大鼠脑内-βcatenin呈散在分布,P3至P20-βcatenin表达逐步增多,主要存在于新皮层、丘脑及室下层区域,尤其在扣带后皮质、纹状皮质、梨状前皮质等处。老年大鼠脑内-βcatenin的表达分布基本与成年相似,但阳性细胞数量及强度显著低于成年。Western blotting显示-βcatenin在CNS皮层生后发育过程中存在持续表达,表达高峰主要在P3和P21两个时相。结论-βcatenin在CNS生后的时空表达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同时呈现明显的部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提示-βcatenin与CNS分化发育、特别是神经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二十五味珊瑚丸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和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作大鼠衰老模型。于造模的第6周,给予二十五味珊瑚灌胃。之后取各组脑组织进行HE染色、GFAP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 blotting。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珊瑚丸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层细胞丢失较少,细胞排列较紧密、整齐;DG区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胞体较小,突起较细;海马GFAP表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细胞衰老变性且GFAP的表达增多;二十五味珊瑚丸可抑制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细胞的衰老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区周围皮质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运动组,静止组,假手术对照组.运动组造模后给予电动跑台训练,每天30min;静止组造模后置于普通笼中饲养,不予康复训练;假手术对照组仅给予麻醉及头皮切开、缝合.采用光化学方法建立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每组大鼠于术后7d,14d,21d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期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的表达结果:运动组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的表达在14d和21d显著高于静止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运动组大鼠GAP-43表达在7d为最高,14d后开始下降,但均显著高于静止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静止组大鼠GAP-43表达在7d和14d高于假手术对照组.21d时三组大鼠GAP-43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运动训练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GFAP和GAP-43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的突触发生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碘过量对后代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断乳后一个月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NI、5HI、10HI、50HI和100HI),饮用不同浓度的碘水,饲养3个月后雌雄合笼,取第二代60日龄鼠,测量血清甲状腺激素值,以NSE和GFAP为观察指标,研究后代鼠大脑的发育情况。结果各碘过量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呈下降趋势,100HI组呈明显甲低状态;NSE的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学显示:海马CA3区NSE阳性细胞的NA、VV,和灰度值随碘过量的严重程度而呈下降趋势,在100HI组呈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各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阳性显色强弱未见明显不同。结论大鼠对碘摄入量的增高,只有在100HI组可以观察到以NSE表达降低为主要特点的脑发育障碍,其发病机理可能与碘过量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青年猫与老年猫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S100蛋白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探讨导致相关变化的原因及其在动物视觉功能衰老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示S100蛋白阳性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拍照,计数外侧膝状体各层中S100蛋白阳性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外侧膝状体各层中S100蛋白与GFAP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增强(P〈0.01)。结论 动物视觉衰老进程中,外侧膝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反应性胶质化(reactive gliosis),这种胶质化与老年动物视觉功能之间关系将在文中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