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荆芥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及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正交设计方法,以萃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土荆芥精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土荆芥精油的杀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土荆芥精油的较佳萃取条件为:粒度为60-80目,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55℃,解析压力为6 MPa,解析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65 min,CO2流量为34-36 L.h-1,在此条件下的萃取率为7.92%,而水蒸气蒸馏法仅为0.45%;此外采用熏蒸方法,土荆芥精油对家蝇成虫和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6102和1.3232 mg.L-1,采用点滴法,触杀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66.4336和306.8287μg.头-1。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鸢尾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鸢尾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的影响顺序为:压力〉时间〉温度;当原料的颗粒度为60-80目、CO2流量为20.0m^3/h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鸢尾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6.0MPa,萃取温度55.0℃,萃取完成时间为2.5h,此条件下鸢尾香根中鸢尾油的萃取率高达12.71%,得到的精油中鸢尾酮的含量为39.95%,与索氏法和微波提取法相比,超临界萃取具有提取率高和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_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119.55 mg/L和78.27 mg/L. 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 ,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  相似文献   

4.
以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根为材料进行甲醇超声波提取,粗提物以水/氯仿(1:1,v/v)萃取获得杠柳根氯仿萃取物。测定了萃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3龄幼虫的胃毒和触杀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50μg/头剂量处理下24h和48h后,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死亡率分别为82.22%和92.59%,显著高于触杀死亡率58.89%和68.15%。这一结果表明,杠柳根中含有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胃毒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精油的工艺,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薰衣草精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工艺条件,各因素对薰衣草精油得率影响程度是萃取时间>压力>CO2温度>流量。薰衣草精油得率为3.26%-4.50%。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2 MPa、温度45℃、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20 m in。经GC/MS分析结果显示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顺式氧化芳樟醇2.75%;反式氧化芳樟醇0.75%;桉叶油素0.4%;芳樟醇14.53%;乙酸芳樟脂25.40%;乙酸薰衣草酯7.93%;薰衣草醇2.0%;龙脑1.05%;丁酸己酯1.44%等。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永州香樟叶为原料,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制备香樟叶精油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临界CO_2萃取香樟叶精油的最适工艺条件为:CO_2流量20 L/h,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1.6 h,在此工艺条件下永州香樟叶精油萃取率可达到98.37%,高出索氏提取法42.97%,高出水蒸气蒸馏法26.69%。当加入0.6%CO_2流量的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时间缩短了26 min,可进一步节省能耗。同时研究了永州香樟叶精油在一年内各季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夏秋两季精油含量水平较高,而春冬两季较少,在1月含量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百合花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百合花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工艺,重点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主要因素为C3〉A2〉B2(A为萃取压力,B为萃取温度,C为萃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SC-CO2萃取压力为18MPa,温度为50℃,时间为90min,流量为25L/min,所得百合花挥发油的出油率高达2.92%。  相似文献   

8.
正交实验优选八角茴香油的超/亚临界CO_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16(45)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优选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以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作为考查指标,以各实验方案所得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作为茴香油质量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7 MPa、萃取温度为22 ℃、解析压力Ⅰ为7 MPa、解析温度Ⅰ为30 ℃、解析压力Ⅱ为5 MPa、解析温度Ⅱ为25 ℃,萃取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可达12%以上,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可达91.2178%.采用亚临界CO2萃取,即保持了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高品质和天然芳香的优点,又能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成产成本,更有利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土荆芥精油预处理后小菜蛾幼虫对氟虫腈敏感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精油预处理前后氟虫腈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2龄幼虫的触杀作用,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土荆芥精油预处理前后小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比活力。研究结果表明,1μL·mL^-1和10μL·mL^-1的土荆芥精油预处理可增加小菜蛾幼虫对氟虫腈的敏感度,LC50分别为氟虫腈单用时的0.66倍和0.44倍;当用1μL·mL^-1和10μL·mL^-1土荆芥精油预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2h后,再用氟虫腈致死中量点滴处理,小菜蛾存活幼虫体内AChE、CarE和GSTs比活力均低于氟虫腈单独处理组。研究结果说明土荆芥精油预处理对氟虫腈的增效作用可能与主要抗性相关酶系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微孔草籽油,并对籽油进行了HPLC/MS分析。实验确定的最佳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条件是: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为35-40kg/h,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白刺籽油的萃取率为16.12%。利用HPLC/MS对微孔草籽油分析,发现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达73.19%。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微孔草籽油油样和石油醚萃取微孔草籽油油样的理化性质,发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籽油质量优于传统溶剂萃取的籽油。  相似文献   

11.
黄荆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及对成虫的产卵忌避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系统地研究了黄荆种子和叶片的二氯甲烷、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及其对成虫的产卵忌避作用.结果表明,6种提取物中,以二氯甲烷种子提取物对幼虫的毒力最高,二氯甲烷叶片提取物次之,甲醇叶片提取物的毒力最低.二氯甲烷种子提取物对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分别是甲醇叶片提取物的2.62倍和3.09倍,对4龄幼虫的毒力达辛硫磷的0.73倍,杀虫活性较高.甲醇叶片提取物和二氯甲烷种子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有较高的产卵忌避作用,在4 000 mg·L-1浓度下,处理后24 h,产卵忌避率分别为60.6%和55.2%,且持效性也较好,处理后72 h忌避率仍分别达50.9%和46.1%.  相似文献   

12.
杠柳根皮乙醇提取液对蔬菜害虫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95%乙醇对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根皮进行热提取,以叶片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了提取液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结果显示,杠柳乙醇提取液稀释100倍处理对小菜蛾3龄和4龄幼虫24 h后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7.3%和96.3%;100倍液浸叶饲喂处理对小菜蛾2龄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80%,对小菜蛾3龄幼虫24 h和48 h后的生长抑制率为100%.杠柳乙醇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方式包括拒食作用、胃毒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此外,乙醇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还有一定的触杀和内吸效应,并对小菜蛾成虫产卵有明显的忌避活性,但对小菜蛾卵没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昆虫的生活活性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25  
用GC/MS分析和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2个化 的,单萜和倍半萜及其醇和酮的衍生物是其主要成分,并研究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昆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5-10μl·株^-1的用量时,它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毒力,在500、750、1000mg·L^-1浓度时,对萝卜蚜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0.0%、59.86%和62.51%,然而,在500mg·L^-1浓度时,对萝卜蚜、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不同受试虫态却无熏蒸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GC/MS分析了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2个化合物,单萜和倍半萜及其醇和酮的衍生物是其主要成分,并研究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昆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5~10μl·株-1的用量时,它们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毒力,在500、750、1000mg·L-1浓度时,对萝卜蚜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0.0%、59.86%和62.51%.然而,在500mg·L-1浓度时,对萝卜蚜、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不同受试虫态却无熏蒸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缨丹总岩茨烯对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易之  张茂新  凌冰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361-2364
从马缨丹叶片中提取总岩茨烯,测定总岩茨烯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斜纹夜蛾1、2龄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中,1.6 mg·ml-1的总岩茨烯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斜纹夜蛾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8 h的拒食率分别为62.%和31.1%;在选择性试验中,0.4 mg·ml-1的总岩茨烯即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拒食作用,0.4、0.8和1.6 mg·ml-1浓度处理下的拒食率分别为52.7%、55.5%和78.9%;总岩茨烯只有在高浓度(1.6 mg·ml-1)时,才对斜纹夜蛾1龄幼虫有拒食作用,拒食率仅为33.0%.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中,总岩茨烯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均无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茉莉花蕾获得精油的最佳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实验考察了夹带剂用量、原料颗粒大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动态萃取时间对茉莉精油产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以GC-MS分析挥发油组成及相对含量,并测定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及还原铁离子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夹带剂乙醇用量为0.2mL/g,花粉颗粒为40目,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6℃,动态萃取时间1.6h。在此条件下茉莉精油的产率为13.67%,远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2.87%)和超声辅助提取(2.45%)。超临界萃取精油的主要香气成分与茉莉鲜花基本一致,并且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能力。实验证明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茉莉花蕾得到茉莉精油品质高,可为其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叶片精油化学成分以及其对3种害虫的生物活性,以应用于生物防治。【方法】马缨丹叶片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产率为0.21%。经过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从马缨丹叶片精油中检测出主要的26种化合物,其中α-姜黄烯(α-curcumene,32.76%),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16.36%),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12.22%),桉油烯醇(Spathulenol,10.48%)含量较高,并对3种不同害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马缨丹精油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成虫和Ⅳ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幼虫的触杀效果显著,LC50分别为0.92 mg/cm2和32.33μg/m L。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白蚁驱避作用增强,白蚁死亡率增加;高浓度精油对白蚁有触杀作用,但较低浓度对白蚁无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证明马缨丹叶片精油对3种害虫有良好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