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u HM  Wang TH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3):258-260
微囊蛋白家族是近年来引人关注的细胞膜信号转导调节因子,在多条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其标志性的结构蛋白caveolin对许多关键信号分子的活性状态起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微囊蛋白表达异常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肿瘤、糖尿病、膀胱功能异常、肌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主要表达微囊蛋白-1(caveolin-1),提示它可能参与平滑肌细胞膜内外的重要信号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Di Y  Xia SH  Tong CQ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63-265
AGS3蛋白是影响受体到G蛋白的信号转导或直接影响非受体依赖型G蛋白激活的蛋白质之一。AGS3蛋白在脑、睾丸、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及PC-12细胞中普遍分布。它不仅具有不依赖受体的Gβγ信号转导激活物的作用,也能作为二磷酸乌苷(GDP)的解离抑制剂,并负向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对G蛋白的激活。AGSl、AGS2、AGS4是AGS家族的其它几个成员,能选择性激活不同类型的G蛋白。LGN和PINS蛋白是AGS3的同系物。AGS3蛋白与信号转导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植物GRAS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文军  刘习文  张治礼 《生命科学》2013,(11):1045-1052
GRAS蛋白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蛋白家族,是许多重要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蛋白,如赤霉素信号转导、光信号转导、根的发育、根瘤和菌根形成以及分生组织形成等。从蛋白分子结构、分类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植物GRAS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瘦蛋白(leptin)介导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转导途径在脂肪代谢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瘦蛋白与其受体结合使AMPK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最终激活肉碱脂酰转移酶-1,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而参与脂肪代谢的调节。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瘦蛋白介导的AMPK信号转导途径的组成、活性调节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分子,通过双向信号转导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的粘附以及细胞的迁移.整合素αⅡbβ3(GPⅡb-Ⅲa)特异表达于巨核/血小板系,并且是其含量最多的膜糖蛋白,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伸展、聚集等.G蛋白在整合素αⅡbβ3双向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较受关注的是:异源三聚体G蛋白和小G蛋白Rap1参与整合素αⅡbβ3的内向外信号转导;小G蛋白(Rho A、Rac等)和Gα13参与整合素αⅡbβ3的外向内信号转导.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层面,本文总结了G蛋白的结构、分类、功能以及近年来G蛋白在整合素αⅡbβ3双向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G蛋白信号通路是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导信号的功能涉及广泛的细胞生物学活动。G蛋白的信号转导特性与结合GTP的α亚单位和βγ亚单位异二聚体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βγ亚单位在维持信号转导的保真度和信号转导途径交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7.
瘦蛋白(leptin)通过结合瘦蛋白受体,启动信号转导,发挥控制摄食和调节能量代谢等重要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肥胖症患者血浆瘦蛋白水平普遍升高,存在瘦蛋白抵抗,瘦蛋白抵抗是导致肥胖症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瘦蛋白信号转导作用及瘦蛋白抵抗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Gab家族蛋白(Grb2-associated binder family proteins)是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的结合蛋白。在哺乳动物中,Gab家族蛋白包括Gab1、Gab2和Gab3。该家族蛋白可通过介导膜受体与信号转导蛋白间的耦联及各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信号转导,其主要是通过激活SHP2/RAS/ERK和PI3K/AKT两条经典的信号通路,进而参与一系列的生物应答。研究显示,Gab蛋白的表达或功能异常与肿瘤、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Gab蛋白结构、参与信号转导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肿瘤、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Gab家族蛋白(Grb2-associated binder family proteins)是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的结合蛋白。在哺乳动物中,Gab家族蛋白包括Gab1、Gab2和Gab3。该家族蛋白可通过介导膜受体与信号转导蛋白间的耦联及各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信号转导,其主要是通过激活SHP2/RAS/ERK和PI3K/AKT两条经典的信号通路,进而参与一系列的生物应答。研究显示,Gab蛋白的表达或功能异常与肿瘤、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Gab蛋白结构、参与信号转导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肿瘤、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综述了GA信号转导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G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正向和反向作用因子;GA受体,G蛋白和第二信使,GA信号转导途径的模型,以及与其他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参与植物细胞红光信号转导的三个信使系统(钙信使系统、cGMP信使系统和双信使系统),以及G-蛋白在红光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并对不同于上述三信使系统的一些独立的蛋白因子的结构及它们在光信号转导中的功能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RGS蛋白是近年来不断发现的新的蛋白家族,它们的结构中都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RGS结构域。目前从RGS结构域的结构及其同源性出发,对RGS蛋白与Gα亚单位及Gβγ二聚体的相互作用、RGS蛋白的调节活性及其动力学过程、RGS蛋白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效应等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发现,由于高度保守的RGS结构域的存在,几乎所有的RGS有GAP活性,并对G蛋白信号转导发挥负性调节作用。G蛋白信号转导是很多胞外信号引发细胞生理功能改变的共同途径,RGS蛋白的深入研究对于充分阐明该信号转导体系的构成及其调节机制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傅剑,查锡良(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关键词整合蛋白,信号转导,粘着斑激酶整合蛋白(Integrin)是介导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粘附的主要细胞表面受体家族,某些整合蛋白还介导细胞—细胞粘附作用。各种整合...  相似文献   

14.
茉莉酸信号转导及其与脱落酸信号转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植物体内茉莉酸诱导蛋白,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与脱落酸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植物异三聚体G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信号转导分子,通常与G蛋白偶联受体一起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胞质中。许多研究表明植物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光、激素、糖等响应过程中发挥着精细的调控作用。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植物G蛋白在复合体组成、生化特性及其工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钙调素及钙调素相关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快飞  梁承邺  叶秀粦 《广西植物》2005,25(3):269-273,244
植物对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刺激所产生的反应都与细胞内Ca2+信号转导有关,而钙调素、钙调素相关蛋白则是Ca2+信号转导的下游靶蛋白。该文介绍了钙调素的结构及其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钙调素及钙调素相关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邹文娇  葛磊  予茜 《植物学报》2021,56(5):627-640
膜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 也是参与信号转导的重要信号分子。不同脂质分子在细胞膜上的不均等分布需要特殊类型的通道蛋白和运输蛋白来实现。氧化甾醇结合蛋白相关蛋白(ORPs)是一类非常保守的蛋白分子, 能够对磷脂酰肌醇和固醇等脂类分子进行识别并转运, 参与细胞中的许多生理过程, 包括信号转导、囊泡运输、脂类代谢和非囊泡运输等...  相似文献   

18.
脂筏是细胞上富含特殊脂质和蛋白质的微结构域.随着脂筏作为细胞膜上信号传导的平台的认识,这个特征化的区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已经显示脂筏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通过精细的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和下游信号效应物等信号元件的活性,脂筏可以影响信号转导的专一性和信号偶联的效率.本综述主要介绍脂筏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钠钾ATP酶的信号转导功能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en YJ  Li XM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59-162
钠钾ATP酶不仅是主动跨膜转运钠钾离子的载体蛋白,而且可能作为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受体参与信号转导。它通过在质膜上与小窝蛋白、Src激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细胞内借助Src激酶反式激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组装信号转导的复合物激活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从而介导内源性洋地黄物质增加心脏和血管的收缩性、促进正常细胞肥大或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等作用。研究内源性洋地黄物质与钠钾ATP酶结合后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将有助于明确它在病理生理条件下的重要性,有可能为治疗高血压和肿瘤提供新思路,并深化对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了解蓝光受体信号转导组分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着重地阐述了蓝光受体的信号转导组分中的Ca~(2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阴离子通道和G蛋白,以及植物如何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调节其形态和发育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