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清湾泥蚶繁殖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清湾位于浙江省瓯江口的北侧,是一个葫芦形的内湾,湾长40km,平均宽度10km,全湾有水面270km~2, 标准水面以上的滩涂约200km~2。乐清湾是我国泥蚶苗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上年产蚶苗在3.0×10~8棵左右,1964年以前蚶苗除自给外还远销省内外,但从60年代中期开始,蚶苗数量急剧减少,到60年代末蚶苗趋于绝迹,每年只得从山东引进蚶苗进行养殖,严重影响了泥蚶养殖事业的发展。为了尽快恢复乐清湾的蚶苗资源,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于1981—1985年进行了“乐清湾泥蚶自然增殖研究”,围绕乐清湾泥蚶  相似文献   

2.
泥蚶(Arca granosa),生活在低潮区泥质海涂上,又因肉味甘美,而得其名。我国古书《临海异物志》记有:“蚶之大者,径四寸,肉味极佳,今浙东以近海田种之,谓之蚶田”。至今,我国沿海各省都有从事养殖泥蚶的蚶田。蚶田设置的形式虽不一样,有整畦如田,落潮千露的,也有在蚶田四周筑堤蓄水,谓之海塭的,但蚶田都不投饵或施肥,泥蚶依靠涨潮后水层中的饵料  相似文献   

3.
年龄和环境条件对泥蚶富集重金属镉和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召根  吴洪喜  陈肖肖  高业田 《生态学报》2013,33(21):6869-6875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暴露时间、水温和盐度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富集重金属Cd、Cu的影响。在海水中重金属Cd和Cu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1mg/L条件下,实验96小时后,泥蚶对重金属Cd、Cu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呈现以下规律:(1)与年龄的大小成反比,1龄组和3龄组泥蚶软体部中重金属Cd、Cu的含量分别为60.434μg/g、38.598μg/g和30.914μg/g、21.617μg/g;(2)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暴露7天后泥蚶软体部重金属Cd和Cu的含量分别达118.293μg/g和315.328μg/g;(3)与水温的高低成正比,水温15℃组与30℃组的泥蚶软体部中重金属Cd、Cu的含量分别为44.524μg/g、33.805μg/g和125.859μg/g、576.504μg/g;(4)与海水的盐度成反比,盐度10组和盐度30组的泥蚶软体部中重金属Cd、Cu的含量分别为69.958μg/g、32.226μg/g和10.191μg/g、12.564μg/g。(5)泥蚶对重金属Cd、Cu的吸收和富集量以外套膜为最高,分别达131.433μg/g、289.432μg/g;鳃次之,分别为100.817μg/g、261.571μg/g;闭壳肌最低,分别为34.812μg/g、47.759μg/g。重金属Cd和Cu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含量分别为:外套膜>内脏>鳃>足>闭壳肌和外套膜>鳃>内脏>足>闭壳肌。  相似文献   

4.
5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对 5个泥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选择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共检测到 15 4个扩增片段 ,长度在 30 0bp~ 2 30 0bp之间 ,每个个体扩增条带在 1~ 11条不等。利用Popgen3.2和PHILIP统计软件 ,获得实验数据 ,确立了 5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 :( 1)泥蚶的 5个地理群体分化不明显 ,没有形成不同的地理种群 ;( 2 )聚类分析显示 ,韩国群体与浙江群体亲缘关系最近 ,然后依次为山东群体和福建群体 ;( 3) 5个群体无论是在多态位点比例还是在平均遗传杂合度上都处于较高水平 ,说明泥蚶当前种质资源状况良好 ,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泥蚶养殖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4)与韩国野生群体相比 ,其他 4个泥蚶群体在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平均杂合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表明人为等因素已经开始影响到泥蚶的种质资源状况。因此 ,为持续发展泥蚶养殖业 ,必须加强保护泥蚶现有的种质资源并制定相应的渔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浙江乐清湾泥蚶的繁殖习性和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清湾泥蚶雌雄异体,在外形上难以区别,成熟时性腺包被整个内脏团,雌性性腺呈红色或桔黄色,雄性性腺呈乳白色,无性变现象。一般2龄性成熟,但在条件较好的蓄水塘中养殖的泥蚶也有1龄性成熟的现象。自然繁殖期为6月上旬至8月下旬。卵生,体外受精。产卵量大,一颗壳长为2~3em的亲蚶可产卵200—300万颗。乐清湾泥蚶终身生长,但生长速度较慢,且受水温、饵料、潮区、底质和养殖密度等因素影响,一般2年或3年方能达到商品规格。壳长生长前期快,后期慢;体重生长前期慢,后期快。壳长L(mm)与体重W(g)符合W=0.0004L^2.9949(R^2=0.9964)关系。  相似文献   

6.
毛蚶、泥蚶和魁蚶ITS1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蚶、泥蚶和魁蚶3种贝类的ITS1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分析,并用Mega3.1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毛蚶、泥蚶和魁蚶的ITS1序列长度分别为424、456和431 bp,3种蚶的479个序列位点中,共有330个保守位点,98个变异位点,94个单突变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毛蚶和泥蚶先聚为一支,而后与魁蚶聚为一支.ITS1分析结果显示毛蚶和泥蚶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大小个体在不同pH(6.5 ~ 9.5)静水水体中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泥蚶共3组,分别为小规格、中规格和大规格,其壳长分别为9.12 mm、22.38 mm、32.35 mm。结果表明,在pH为8.5时,泥蚶清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滤食率由高到低为中规格、大规格、小规格;吸收率由高到低为中规格、小规格、大规格。虽然大规格泥蚶有最高的清滤率,但结合吸收率和滤食率,中规格泥蚶具有更高的摄食和吸收能力。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的实验中,泥蚶受pH快速变化的影响程度均与其规格有关(P < 0.05)。随pH变化,清滤率受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为小规格(P < 0.05)、中规格(参照)、大规格(P > 0.05);滤食率受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为大规格(P > 0.05)、小规格(参照)、中规格(P < 0.05);吸收率受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为小规格(P > 0.05)、中规格(参照)、大规格(P < 0.05)。中规格泥蚶的滤食水平受pH变化的影响较大,大规格泥蚶的吸收率受pH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2+对泥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了四组镉的梯度(0、0.025、0.05和0.1 mg·L-1,分别在第12、24、48、96和144 h对各组织取样,用泥蚶内脏团与鳃制成酶样,对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酶SOD、CAT、GST、GPX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开始的12~24 h,中低浓度组SOD酶的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地提高,高浓度组SOD酶的活力变化不显著,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Cd2+浓度的增加,随后至144 h,高中浓度组SOD酶的活力降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GPX和GST活力的变化与SOD变化相似,它们的活性在12~48 h的范围内达到顶峰,然后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下降;中低浓度组的CAT酶活力在第14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一定程度的Cd2+胁迫会对泥蚶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
泥蚶(Arca granosa)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系海产的底栖软体动物,全国沿海均有分布,为我国和日本特有的养殖和捕捞的食用种类。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量呈现下降趋势,发展海洋生物增养殖的优越性已受到许多海洋国家的普遍重视,人们对于海产双壳类的诱导产卵问题亦日益关注。国内外关于鲍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泥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PCR技术对我国沿海地区7个泥蚶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在来自7个群体的38个泥蚶样本均得到660 bp的COI基因片段序列,共103个多态位点,组成17种单倍型;数据分析表明:7个群体形成了二大类群:福建以北(包括福建)的5个群体(江苏盐城、浙江奉化、浙江乐清养殖和自然群体、福建福鼎)形成一个类群,类群内的遗传距离为0.0016;福建以南的类群(广东湛江、海南海口)形成一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0006;二个类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529,表现为高度的分化。因此我国沿海泥蚶已分化形成福建以南和以北二大类群,二大类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已达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境蚶形无齿蚌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凤月  欧阳珊 《四川动物》2004,23(4):322-324,F003
对不同生境下蚶形无齿蚌壳的形态、育儿囊的类型和结构以及钩介幼虫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下,蚶形无齿蚌个体大小有很大差异,壳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育儿囊由两片外鳃构成,为外鳃类的同生型,钩介幼虫在育儿囊内呈散乱状态存在;在小同区域,钩介幼虫的大小不同,但其壳高与壳长的比例却是一致的,且不同生境钩介幼虫的超微结构相同,均为有钩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在泥蚶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泥蚶GPx基因(TgGPx)cDNA全长,其cDNA全长1195 bp,包含45 bp 5’-UTR,639 bp开放阅读框(ORF)和511 bp 3’-UTR。ORF编码21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4.3 kD,理论等电点为8.33,其中,第53个氨基酸U是由密码子202UGA204编码的硒代半胱氨酸(Se-Cys)。在3’-UTR上存在一段序列,形成一种独特的茎环结构,即SECIS元件。SECIS元件在密码子UGA翻译为Se-Cys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软体动物中也存在不同种类的GPx基因,TgGPx与GPx1和GPx2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qRT-PCR技术对TgGPx在泥蚶的不同组织以及重金属刺激后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gGPx在泥蚶的5个组织中都有表达,但存在组织特异性,在外套膜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用重金属铅、铜、镉刺激后,TgGPx在肝胰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TgGPx在维护机体正常功能方面及泥蚶抵御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养蚶业中苗种的不足,目前对泥蚶Arca(Anadara)granosa Linne的繁殖规律,特别是它的发生及幼贝生态的研究,已引起我国水产工作者的重视。但在自然海区里,与泥蚶生殖期相近的双壳类很多,它们早期发育的形态极相似,采集自然产卵发育的幼体,  相似文献   

14.
福建沿海的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蚶科(Arcidae)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科,其中有些种类是养殖和捕捞的对象,还有的种类也可发展为养殖的品种。 关于福建沿海蚶的种类,我们曾作过初步的报道。本文着重介绍福建沿海蚶的种类、生态和利用概况,并对最近整理出的种类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泥蚶几种消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年龄乐清养殖的泥蚶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经双因子方差(two—way ANOVA)分析,结果表明,季节显著影响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年龄显著影响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对纤维素酶无显著影响;季节和年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魁蚶(Arca(Anadara)inflata)俗称赤贝、血贝、瓦垄子,在分类学上属瓣鳃纲蚶科,是一种埋栖性深水贝类,潜居于3—50米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分布于菲律宾、朝鲜、日本和我国沿海。其足肥大,肉味鲜嫩,营养丰富。是我国对日出口的一种重要水产品。但我国魁蚶生产历来完全依靠采捕天然资源,由于没有计划管理,酷捕滥采,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天然资源,除了对天然资源加强管理保护,进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分析了未来海洋酸化情景(pH7.8和pH7.4)对典型滩涂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精子运动活力的影响, 并从精子运动供能角度探究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海洋酸化可以显著削弱泥蚶的精子运动速度。由于精子的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与其活力呈显著的正相关, 研究检测了不同酸化条件下泥蚶精子的ATP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酶活, 实验结果显示精子的ATP含量以及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力在酸化条件下均显著下降。此外, 精子内的Ca2+-ATP酶(Ca2+-ATPase)调节了精子的运动能力, 因此实验也探究了海洋酸化对泥蚶精子Ca2+-ATPase酶活的影响, 结果证实该酶活力在海水pH为7.4时被显著抑制。综合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 海洋酸化很可能会通过干扰精子细胞内ATP的合成及Ca2+的调控进而削弱精子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8.
双壳类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它的种类多、产量高,有些早就被用作水产养殖的对象,如牡蛎、贻贝、蛤子、缢蛏、泥蚶等,在国内外水产生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在养殖业上从靠天然、半人工采苗养殖逐渐趋向于全人工化,因而人工繁殖苗种与其工厂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发展方向。国内外学者和工作人员已经对它进行了不少的努力,并且有了一定进展,其中饵料生物与培养水质看来是两个关键问题。后一问题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表面现象的了解,对其实质还知道得很少(Wilson、Armstrong,1958;Wilson,1961),而对前一问题则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松江鲈鱼”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其他是黄河的鲤鱼,松花江的鲑鱼和兴凯湖的白鱼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在养殖着的,也有四大名鱼,叫“青鱼、鲩、鲢、鳙”),亦名“四鳃鲈”(因鳃盖上有四条鲜红的颜色).三国演义里,左慈对曹操道:“……天下鲈鱼只两鳃,惟松江鲈鱼有四鳃…….”南宋有一位诗  相似文献   

20.
泥蚶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其血淋巴液经硫酸铵二步分级沉淀后,再经Sephadex G- 100凝胶过滤和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制得泥蚶血淋巴液凝集素。经测定,该凝集素分子量约为123Kda,为两个亚基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5 KDa和16 KDa,分子中含5.02%的糖。在氨基酸组成中,天门冬氨酸(Asp)含量最高,其次是谷氨酸(Glu)和组氨酸(His),不含蛋氨酸(Met)。泥蚶血淋巴液凝集素对多种天然或经酶修饰的人或动物红细胞具有不同的凝集作用,其中对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最大。半乳糖和乳糖对其凝集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在pH7.0较稳定,热稳定性不高,在30℃-70℃时凝集效价由原来的25下降为21,当温度超过80℃以后,凝血活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