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发生MCI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M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观察组结合临床表现并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对其中医体质进行判定和评估,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生MCI的影响因素。结果:60~70岁和71~80岁MCI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为主,80岁以上MCI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居住情况、家庭关系和中医体质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情况、家庭关系和中医体质是发生MCI的影响因素(OR值=1.923、2.002、1.964,P<0.05)。结论:80岁或以下的老年MCI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为主,80岁以上老年MCI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且患者居住情况、家庭关系和中医体质是影响MCI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女性居民的主要膳食模式及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辖区内460名18~70岁女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饮食行为习惯、家族病史、慢病史、治疗史等情况,分析饮食行为对常见慢性病的影响。结果:北京市白纸坊社区女性居民共有4种主要膳食模式,分别为:“传统膳食模式”(占43.1%)、“以肉类为主膳食模式”(占27.9%)、“水果蛋奶膳食模式”(占16.4%)和“主食、酒类和饮料膳食模式”(占12.6%)。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以肉类为主膳食模式”和“主食、酒类和饮料膳食模式”与社区女性居民高血压呈正相关性(OR=1.314和1.995,P<0.05)。“传统膳食模式”和“主食、酒类和饮料膳食模式”与社区女性居民糖尿病呈正相关性(OR=1.239和1.332,P<0.05)。“以肉类为主膳食模式”和“主食、酒类和饮料膳食模式”与社区女性居民血脂异常呈正相关性(OR=1.902和1.557,P<0.05)。“以肉类为主膳食模式”与社区女性居民冠心病呈正相关性(OR=1.338,P<0.05)。结论:社区女性居民膳食模式构成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且与主要慢性病的发生相关,应控制相关影响因素,促进健康、合理的膳食模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活高危因素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生活高危因素量表对219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生活高危因素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结果:女性患MCI风险高于男性(P=0.03);文盲组患MCI风险高于小学组,小学组高于初中及以上组(P=0.00);农民组患MCI风险高于工人组,工人组高于管理人员组(P=O.01);农村居民患MCI风险高于城市居民(P=O.01);运动影响MCI发病,不运动组患McI风险高于运动组(P=0.00),运动频率〈4次/周高于运动频率≥4次/周(P=0.00),运动年数≤10年组高于运动〉10年组(P=O.01);业余爱好影响MCI发病,无业余爱好组患MCI风险高于有业余爱好组(P=O.00),业余爱好史≤10年组高于业余爱好史〉10组(P=O.00)。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O.05);吸烟、饮酒、喝茶等不同年数及频率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午休及不同午休频率和不同每晚睡眠时间的老年人其MCI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俨(〉O.05)。结论: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运动时间及频率、业余爱好时问等因素与老年MCI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CP-1)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以期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发生MCI提供辅助预测指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167例为HT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7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MCI将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分为MCI组(n=71)和非MCI组(n=9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MCP-1水平。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MC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MCP-1水平对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MC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T组血清25(OH)D水平降低,MCP-1水平升高(P<0.05)。16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MCI发生率为42.51%(71/1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MCP-1升高为影响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MCI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孕妇的饮食行为,探讨妊娠糖尿病发病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孕期妇女提供科学 合理膳食指导。方法:采用多阶段连续等比例抽样,选取确诊GDM的孕妇150 例为病例组,同期就诊非GDM孕妇150 例为对照 组,利用24 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饮食行为和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 回归筛选GDM 饮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 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怀孕年龄( OR=1.157)、孕前BMI(OR=1.780)、糖尿病家族史(OR=2.448)、产次(OR=1.157)、总能量、水果 摄入量(OR=4.109)、豆类(OR=0.998)与妊娠糖尿病发生相关(OR=0.998)。采用多变量模型具体分析水果的摄入量,同时调整与妊 娠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与水果摄入量小于200 g/d 相比,水果的摄入量200 ~ 400 g/d,400 ~ 600 g/d 和超过600 g/d 其OR值分别为0.38、2.48、2.63(P<0.01)。结论:除高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外,饮食行为与GDM存在一 定的相关性。针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同时对孕期妇女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食物摄入量,以减少GDM 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以及饮食因素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防控不可逆性认知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844名武汉市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并探明饮食和生活方式与认知功能的关联,识别其中潜在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 结果:年龄、职业、饮茶、睡眠、坚持兴趣爱好情况、摄入家禽类、鱼肉类、蔬菜、豆类、坚果、菌藻类、营养品和食用油情况对疾病的分布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认知损害组与正常组老年人相比,以上类别食物皆摄入较少。饮茶、体力活动频率、肉类、蔬菜、坚果、营养品和食用油情况有利于认知功能的多个区域(P<005)。 结论: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相关的娱乐活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多食用蔬菜、坚果、白肉、豆类和菌藻类丰富的饮食,选择植物油并适当补充维生素或鱼油等营养品将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认知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黄山地区居民的超重/肥胖与膳食结构的关系,为当地居民超重/肥胖的膳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黄山地区居住时间超过10年的家庭中选择200户,称重法记录包括1个休息日在内的连续3日膳食摄入情况,根据标准人日数求出平均每人每天膳食摄入量。从每个家庭中选1名40岁以上者,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及健康状况,规范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膳食因素的关系。结果:居民超重率为23.5%、肥胖率5.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蛋白质供能比过低(OR=1.325,95%CI=1.011~2.948)、脂肪供能比过高(OR=1.749,95%CI=1.064~3.699)、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过高(OR=1.238,95%CI=1.057~2.853)以及食盐摄入量(OR=1.493,95%CI=1.270~1.755)具有统计学意义。脂肪供能比过高(OR=1.281,95%CI=1.110~2.716)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膳食因素对该地区居民超重/肥胖和腰围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膳食模式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相关性,探索视力不良特异膳食模式及其关键膳食构成因子。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9-10月选取湖北省城乡不同地区23所中小学5 541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视力检测。采用简化的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过去1年膳食摄入情况,共调查11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及消费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降秩回归(RRR)两种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视力不良的相关性。结果:PCA方法得到5种膳食模式(PCA模式)-零食模式、杂粮模式、肉类模式、传统模式、素食模式,膳食摄入变异累积贡献率为40.0%;RRR方法提取1种膳食模式(RRR模式)-高摄入红薯、豆腐、胡萝卜、菠菜、虾/蟹、软体动物类等,膳食摄入变异累积贡献率为3.6%。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肉类模式得分越高,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越高(OR值:1.32,95%CI:1.07~1.62);RRR模式得分越高,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越低(OR值:0.70,95%CI:0.57~0.87);零食模式、杂粮模式、传统模式和素食模式得分与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无显著性相关。 结论:摄入较多的猪肉、牛肉、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等,摄入较少的红薯、豆腐、胡萝卜、菠菜、虾/蟹、软体动物类等可能是中小学生罹患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相比PCA方法,RRR方法提取的膳食模式更有行为意义,联合采用PCA和RRR方法有利于研究膳食模式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肥胖发生风险与膳食因素的关系,为大学生肥胖的膳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青岛大学开展横断面调查,经纳入排除标准共5 509人纳入本次分析,所得资料采用软件STATA 12.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奶类、红肉类摄入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2,95% CI:1.04~2.00;OR=1.54,95% CI:1.09~2.18),蔬菜、适量茶摄入是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0,95% CI:0.41~0.86;OR=0.61,95% CI:0.42~0.89)。结论:饮食对于肥胖的发生风险有一定影响,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合理的茶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减少肉类摄入量,对于预防大学生肥胖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哈密市某地区1 8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90±2.29、5.55±1.31、3.54±1.38分;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β=0.313,P<0.01),其次是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193,P<0.01);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292,P<0.01);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亦为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233,P<0.01)。结论: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总体水平一般,表现为态度现行,知识和行为相对滞后,营养健康教育和文化程度是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今后应该重点加强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合肥市中年人群的膳食质量,探讨膳食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年龄为45~60周岁的体检者580名,按照是否患有MS将调查对象分为MS组和非MS组。采用半定量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1年内的食物摄入情况,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计算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评分。2组的膳食平衡指数比较及食物摄入评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膳食摄入不足(LBS-DBI)、膳食摄入过量(HBS-DBI)和膳食不平衡(DQD-DBI)与MS的风险升高有关,OR值分别为1.034(95% CI∶1.007~1.062)、1.078(95% CI:1.029~1.130)和1.054(95%CI:1.027~1.082)。结论:膳食摄入不足、膳食摄入过量和膳食摄入失衡与MS的高风险相关。预防MS的发生,需要注重膳食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IL-17Frs763780多态性与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OV-ID、CBM、WanfangData和CNKI,筛选出发表至2013年10月与IL-17基因多态性和癌易感性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比值比(ORs)和95%可信区间(95%CIs)评价关联强度。结果最终纳入5篇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407例肿瘤患者和2164例健康对照。然而,分析后发现IL-17Frs763780多态性和癌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TT+TC vs CC:OR=0.85,95%CI=0.46~1.57,P=0.60;TTVSTC+CC:OR=1.00,95%CI=0.76-1.33,P=0.99;TC vs CC:OR=0.83,95%CI=0.44—1.55,P=0.55;TT vs CC:OR=0.85,95%CI=0.46-1.59,P=0.62)。按肿瘤类型亚组分析提示在胃癌和其他肿瘤存在相似的结果。结论IL-17Frs763780多态性可能并不增加肿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老年肩痛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10名中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筛查、复查、确诊、随访等。并对所搜集信息进行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15.274, P<0.001)、性别(x2=10.401, P=0.001)、病程(x2=16.410, P<0.001)和是否进行功能锻炼(x2=6.293, P=0.012)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年龄≥70岁(OR=1.292, 95%CI 0.953-1.750)、女性(OR=1.672, 95%CI 1.348-2.074)、病程>1个月(OR=1.470, 95%CI 1.021-2.116)和未进行功能锻炼(OR=1.844, 95%CI 1.175-2.894)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女性、病程>1个月和未进行功能锻炼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尽早快速甄别高风险患者,及早给予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老年体检人群机体铁过载与膳食营养及生活方式的关系,为深入探讨铁过载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120例铁过载人群和183例铁营养状况正常人群进行营养健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以及膳食结构等。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铁过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研究的中老年人群中,病例组吸烟者(30.0%)、饮酒者(52.5%)、喜食红肉者(27.5%)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5.8%、33.3%、14.8%),而病例组饮茶者(54.2%)和运动锻炼者(47.5%)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5.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2组饮食习惯发现病例组进食畜肉类频率高于对照组(Z=3.500,P<0.001),而进食杂粮、薯类、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蛋类、蔬菜和水果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3.911、2.664、3.255、2.335、2.089、5.791和6.689,P<0.05)。对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吸烟(OR=2.040,95% CI:1.057~3.935),每天进食畜肉类食物(OR=2.473,95% CI:1.368~4.469)是铁过载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天进食蔬菜(OR=0.240,95% CI:0.115~0.500),每天进食水果(OR=0.448,95% CI:0.245~0.819)是铁过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中老年人群铁过载与膳食营养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中老年人群应做到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加强运动锻炼和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预防和减少铁过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岛市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水平及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通过3d膳食回顾法调查428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状况、用眼卫生等。结果:BMI、家庭人均月收入、月生活费、睡眠时间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量有关(P<0.05);性别、专业、食欲、锻炼时间与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量无明显相关(P>0.05);视疲劳眼部症状检出率为 76.2%,眼睛酸胀(46.3%)和视力下降(39.7%)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眼睛酸胀的发生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平均日荧屏光暴露(OR=1.635)、不良用眼习惯(OR=3.369)是视疲劳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OR=0.062)及维生素A摄入(OR=0.350)是视疲劳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量较低,大学生视疲劳检出率较高,应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和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地中海饮食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1期)、CBM、CNKI、VIP 、WanFang Data,以获得关于地中海饮食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由2 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非随机研究偏倚风险评估方法(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 CI),检验异质性并寻找其来源,应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其中病例对照研究5项、队列研究6项。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对降低结直肠肿瘤风险有统计学意义(OR=082,95%CI∶076,088)。按性别亚组分析显示,对不同性别人群而言,坚持地中海饮食对降低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均有意义,似乎对男性的保护作用更强(男:OR=076,95%CI:065,088;女:OR=086,95%CI:077,097)。结论:坚持地中海饮食可能会降低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这将为结直肠肿瘤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安市高校学生膳食模式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抽取西安市某高校303名在校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膳食摄入,利用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对视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下视功能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对象289人,男性110人(381%)、女性179人(619%)。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三部分(一般健康及视力情况、活动受限程度、视力问题的反映程度)得分分别为679±152分、890±124分和845±167分。经因子分析提出“高脂肪酸”膳食模式、“高糖”膳食模式和“谨慎”膳食模式。 “高糖”膳食模式在三部分得分分别为596、862和819,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模式,在活动受限程度和视力问题的反应程度两个部分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糖”膳食模式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降低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通过调整膳食模式,均衡膳食营养,减少糖类物质摄入对改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前期患者膳食多样化评分与 目的:探究膳食多样化评分(DDS)与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在2011—2017年期间,对广州社区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确诊新发糖尿病。根据DDS评分进行分组,比较组别间膳食摄入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结果:膳食多样化是糖尿病前期进展成为糖尿病过程的保护因素,DDS>7的组别相对于DDS≤7的组别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0.70,95%的置信区间为(0.50,0.97),P值为0.031。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贲门癌患者102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将患者分成营养风险组(n=45)、无营养风险组(n=57),分析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NRS2002评分与SF-36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102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4.12%。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914,95%CI:1.718-8.917)、术前血红蛋白异常(OR=2.522,95%CI:1.124-5.659)、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3.447,95%CI:1.519-7.822)、家庭月收入≤1000元(OR=2.974,95%CI:1.415-6.251)均是贲门癌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0.941,95%CI:0.897-0.987)、家庭月收入>5000元(OR=0.947,95%CI:0.901-0.995)均是其营养风险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NRS2002评分与情绪角色功能(r=-0.811)、心理健康(r=-0.627)、躯体功能(r=-0.524)、躯体疼痛(r=-0.619)、躯体角色功能(r=-0.587)、总体健康(r=-0.718)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需尽早对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sST2)、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联合检测对心血管事件(CV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49例、Ⅲ级72例、Ⅳ级29例,根据随访6个月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n=34)和非CVE组(n=116),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影响因素,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与超声心功能指标和NYHA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CTGF、suPAR对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结果:CHF组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和LVESD、LVEDD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 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SD、LVEDD、NYHA分级呈正相关(P均<0.05)。NYHA分级≥Ⅲ级(OR=2.318)、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升高(OR=1.104)、sST2升高(OR=1.641)、CTGF升高(OR=1.644)、suPAR升高(OR=1.892)为老年CHF患者CV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升高(OR=0.839)为其独立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ST2、CTGF、suPAR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782、0.771、0.936。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异常和CVE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对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