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丽欣  徐菲  白凤瑞  王岩  杨春亮 《生物磁学》2013,(26):5091-5093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之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纳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血糖患者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糖尿病患者60例,并对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种类型的患者FPG、2hPG、TG、HOMA-IR、HOMA.B、IgE、CRP比较具有显著地的差异(P〈0.05)。并且以上指标除了HOMA—β外,其余的指标数值均是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正常血糖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HOMA-β是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并且随着HOMA—IR的不断增加,患者发生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并且随着HOMA-β的不断增加,发生发生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几率将大大降低。结论:临床中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孕妇的饮食行为,探讨妊娠糖尿病发病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孕期妇女提供科学 合理膳食指导。方法:采用多阶段连续等比例抽样,选取确诊GDM的孕妇150 例为病例组,同期就诊非GDM孕妇150 例为对照 组,利用24 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饮食行为和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 回归筛选GDM 饮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 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怀孕年龄( OR=1.157)、孕前BMI(OR=1.780)、糖尿病家族史(OR=2.448)、产次(OR=1.157)、总能量、水果 摄入量(OR=4.109)、豆类(OR=0.998)与妊娠糖尿病发生相关(OR=0.998)。采用多变量模型具体分析水果的摄入量,同时调整与妊 娠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与水果摄入量小于200 g/d 相比,水果的摄入量200 ~ 400 g/d,400 ~ 600 g/d 和超过600 g/d 其OR值分别为0.38、2.48、2.63(P<0.01)。结论:除高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外,饮食行为与GDM存在一 定的相关性。针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同时对孕期妇女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食物摄入量,以减少GDM 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膳食蛋白质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年龄与性别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在西安市某社区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288例和对照552例。采用膳食频率调查表,根据食物摄入频率及数量计算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和供能比。通过健康危险因素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等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统计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膳食蛋白质与成人T2DM的相关性。结果: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2.0±9.8岁,膳食总能量和蛋白质日均摄入量分别为(2 204.3±852.5)kcal/d、(81.7±38.1)g/d。在总人群中,校正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总蛋白及动物蛋白供能比最高分位组T2DM罹患风险是最低组的1.92倍。动物蛋白与女性T2DM风险的比值比为2.33,而与男性T2DM无关。植物蛋白与T2DM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膳食总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与T2DM罹患风险正相关,植物蛋白与T2DM没有显著关联性。在糖尿病防治中应考虑饮食蛋白质的比例及种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T2DM)患者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的关系及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T2DM住院患者252例,年龄≥65岁,采用食物频率表(FFQ)、简易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NA-SF)、肌肉衰减风险表(SARC-F)现场调查;检测空腹血总蛋白(TP)、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结果:按MNA-SF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09例(43.3%)、营养不良组18例(7.14%)、营养不良风险组125例(49.6%);3组TC、TG、LDL-C、HDL、HbA1C%水平有差异性(P<0.05);3组患者膳食结构有统计学差异(P<0.05);膳食结构与HbA1C%水平相关联(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BMI(体质指数)、HbA1C%、并发症、情绪、运动、肌肉衰减是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半数以上老年T2DM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制订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调整膳食结构,控制HbA1c水平,同时提供心理干预和运动指导,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威市结核病(TB)患者膳食多样化水平及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选取武威市结核患者826名,由统一培训的结核病防治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应用食物频率表收集调查对象消费的食物种类;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采用9大类食物评价膳食多样化,每周食用一种食物计1分,最多为9种食物计9分。结果:膳食多样化评分(DDS)结果显示,分值为7分及以上的人群达到了51.5%,其中得分7分的人群达到总人数的33.3%,有48.5%不足7分,即没有达到膳食多样化。鱼虾类和豆类消费率最低,分别仅为6.7%和44.3%。能量及营养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563.9kcal和60.6g,仅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65.16%和80.67%,除了铁、锰、磷元素的摄入量达到了RNI之外,其余维生素及矿物质每日摄入量均不足,尤以视黄醇(122.2μg)和钙(224.7mg)最低,分别为RNI的15.28%和28.09%。膳食纤维、抗坏血酸和核黄素的摄入水平均不足RNI的50%。结论:武威市结核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均衡。建议积极改善营养、调整膳食结构,加强膳食营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有效防治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维生素D的膳食摄入状况,为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按年龄分成人组(26~64周岁)和老年人组(>65周岁)。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就诊前一天的膳食情况,参考美国农业部发布的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膳食总能量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同时采用简化食物频率法调查过去1个月内患者高维生素D食物的进食频率,同时调查含维生素D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的摄入。结果:糖尿病患者机体维生素D的缺乏普遍存在,且更加严重,成人组和老年人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409±114、362±155nmol/L。由于营养治疗限制了富维生素D食物的应用,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的总摄入(2717±913、3326±1113U)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每日推荐量(400、600U),这对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出了挑战。结论: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摄入明显不足,体内维生素D普遍缺乏,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除户外活动动外可能需要膳食补充剂或强化食品额外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id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carbohydrate-diet Score,LCD)得分与妊娠糖尿病患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代谢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邀请北京某两家综合医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122名GDM患者(妊娠27~37周)参与研究。通过问卷调查、24 h膳食回顾法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膳食摄入状况,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和LCD评分标准计算LCD得分。同时收集受试者的空腹血液样本进行血脂组分检测。另外,通过临床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膳食调查时的空腹血糖结果。将LCD得分分为三分位组,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CD得分对GDM孕妇血脂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最终纳入99位GDM患者,调整相应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LCD得分与GDM患者的血脂水平无关(P>0.05),而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β=0.10;95%CI:0.01~0.20)。随着LCD得分的增加,GDM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越高(趋势性检验P=0.03)。结论:孕期LCD得分与GDM患者较高的血糖水平有关,建议GDM患者适量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在推荐范围内增加较高复杂类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期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其每天膳食中热能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将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孕期膳食、孕前体重、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患妊娠糖尿病孕妇孕中期每日膳食中水果与油脂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总能量摄入略低,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4.2%、脂肪供能比为33.9%;每日饮食中,除钾、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外,其他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偏低;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157,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GTT)2h血糖值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2,P<0.05),与摄入的脂肪量成正相关(r=0.17,P<0.05),空腹血糖值与孕前体质指数成正相关(r=0.209,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妊娠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合理,同时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妊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 36量表评价1 74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调查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习惯、疾病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平均为71.48±19.86分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PF、RP、BP、GH、VT、SF、RE、MH),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PCS、MCS)2个领域的得分均低于中国糖尿病常模(P<0.05);与中国一般人群比较,除MH外的7个方面以及2个领域(PCS、MCS)的得分均低于中国一般人群(P<0.05)。多元线性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CS评分模型中运动习惯(B=-5.458)、合并其他慢性病(B=8.443)、年龄(B=-4.395)、家庭人均月收入(B=-5.131)、婚况(B=5.895)等5个因素纳入方程,该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决定系数R2为0.120;MCS评分模型中运动习惯(B=-4.998)、家庭人均月收入(B=-4.837)、婚况(B=6.041)、年龄(B=-2.596)、腰围(B=-3.042)和合并其他慢性病(B=3.397)等6个因素纳入方程,该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决定系数R2为0.086。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受损严重,运动习惯、婚况、年龄、家庭收入和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是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2~3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并将患者分为焦虑组(SAS评分≥50分)和无焦虑组(SAS评分<50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C肽、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AS评分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SAS得分36~67分,平均(48.35±9.18)分,其中22例SAS评分≥50分,焦虑发生率为27.50%。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6000元、糖尿病病程≥8年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焦虑组患者的FPG、2hPG、FINS、C肽、HbA1c水平均高于无焦虑组患者(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SAS评分与FPG、2hPG、FINS、C肽、HbA1c水平均呈正相关(r =0.468、0.509、0.538、0.609、0.637,均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焦虑发生率较高,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糖尿病病程是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焦虑情绪会影响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临床应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感染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模式特点,为合理膳食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山东某医院选取1 140名(≥18岁)完成13C 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的检查者,根据13C 尿素呼气试验结果(DOB)和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DOB≥4)596名和非感染组(DOB<4)544名。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相关临床检查指标;采用3d连续24h膳食回顾法收集研究对象近期膳食情况,分析两组人群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供能来源。根据食物频率表收集研究对象过去约6个月内的食物种类及平均每天的食物消费水平,并累计每位研究对象1周内消费的食物种类来计算膳食多样化评分(DDS),每消费1类食物计1分,两类食物计2分,最高为9分。结果:营养状况分析显示,感染组患者营养不良率达7.9%,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0%(P<0.05)。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显示,感染组人群能量摄入水平为1 980kcal/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1 823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287.51g/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253.81g/d)(P均<0.05)。膳食种类分析,感染者DDS评分为6.65分,显著低于非感染组的7.58分(P<0.05)。感染组蔬菜和水果的平均摄入量(291.39 g/d和92.46 g/d)显著低于非感染组(330.09 g/d和119.10 g/d)(P<0.05)。经偏相关分析,校正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饮酒史3项混杂因素,Hp感染与营养状况和膳食多样化均呈负相关。结论:Hp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膳食结构不合理,每周食用的食物种类较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而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应加强Hp感染人群的营养不良风险监测,及时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合肥市中年人群的膳食质量,探讨膳食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年龄为45~60周岁的体检者580名,按照是否患有MS将调查对象分为MS组和非MS组。采用半定量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1年内的食物摄入情况,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计算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评分。2组的膳食平衡指数比较及食物摄入评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膳食摄入不足(LBS-DBI)、膳食摄入过量(HBS-DBI)和膳食不平衡(DQD-DBI)与MS的风险升高有关,OR值分别为1.034(95% CI∶1.007~1.062)、1.078(95% CI:1.029~1.130)和1.054(95%CI:1.027~1.082)。结论:膳食摄入不足、膳食摄入过量和膳食摄入失衡与MS的高风险相关。预防MS的发生,需要注重膳食平衡。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与社会支持和自我医学应对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所有受试者的生存质量予以评估,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此外,将所有受试者按照生存质量评分高低分成A组(≤80分)79例和B组(>80分)21例,分析不同生存质量评分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自我医学应对能力的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和自我医学应对能力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遵医嘱用药、遵医嘱饮食、运动次数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35岁、病程>5年、有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未遵医嘱用药、未遵医嘱饮食、运动次数≤3次/周均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B组患者的各项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均P<0.05)。B组患者的宿命、逃避评分低于A组患者,其它各项自我医学应对能力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评分以及面对、乐观、支持、情感宣泄、姑息、依赖自我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宿命、逃避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为其制定良好的日常生活方案,重视年龄较大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此外,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和自我医学应对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脏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DCM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如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心肌炎症和纤维化是DCM发病的基础,这些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于DCM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DCM的有效药物,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开发靶向治疗药物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当前DCM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DCM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尿路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9例)和无感染组(209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女性、2型糖尿病病程≥10年、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10 d、糖化血红蛋白(HbA1c)≥7%、血肌酐(Scr)≥110 μmol/L的患者比例高于无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HbA1c≥7%、留置导尿管是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高龄、女性、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留置导尿管是其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以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俊燕  谭英姿  冯国鄞  贺林  周里钢  陆灏 《遗传》2012,34(12):1537-154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不同种族的发病率分析和家族聚集性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3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关联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一些候选基因与糖尿病肾病显著相关, 包括ACE、AGT和PPARG等基因; 连锁分析及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发现多个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染色体位点;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成为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虽然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但还不能完全解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 因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然而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可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以及药物治疗靶点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苦荞作为主食对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成分、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以109名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人完成4w的营养指导和健康培训,试验组55人除接受健康培训以外,采用纯苦荞食品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制米面,完成了为期4w的主食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体成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仅接受营养指导和健康培训的患者相比,超重患者和肥胖患者食用苦荞后,膳食结构中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显著升高。同时,TC和LDL-C显著降低,且呈现显著的组间差异。此外,肥胖患者的腰围和腰臀比在干预后显著降低,且呈现显著的组间差异。结论:苦荞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制米面,每天食用量高于100g/d可以增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改善膳食结构,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腰围,控制血液中胆固醇浓度。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认知衰弱对患者执行功能和跌倒恐惧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的3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将患者分为认知衰弱组(31例)和无认知衰弱组(31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学评价(BAD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分别评价执行功能和跌倒恐惧,比较认知衰弱组、无认知衰弱组BADS、MFES评分以及跌倒恐惧发生率。结果:认知衰弱发生率为8.86%。单因素分析显示:认知衰弱组年龄≥7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初中、家庭月收入<3 000元/月、未婚或离异、丧偶、运动次数<3次/周、睡眠时间<6 h、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营养不良、合并抑郁比例高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营养不良、抑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认知衰弱组转换卡片、动作计划、找钥匙、时间判断、动物园分布图和修订六元素测验得分和BADS总分、MFES评分低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跌倒恐惧发生率高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结论:年龄≥70岁、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营养不良、抑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认知衰弱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执行功能,增加跌倒恐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西安市居民膳食磷摄入状况及其与高血压罹患的相关关系,为制定高血压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调查西安市某社区18岁以上在该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共1 474人,采用健康危险因素问卷和膳食频率调查表获取个人基本信息、膳食磷摄入及高血压患病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膳食磷摄入和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联。结果: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1%,其中男性为30.9%、女性为22.7%。调查对象膳食总能量和磷的日均摄入量分别为(2 260.1±866.0)kcal/d和(1 404.1±646.2)mg/d。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体重指数(BMI)和饮酒均会影响高血压患病和膳食磷日均摄入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以上混杂因素及膳食因素后,膳食磷摄入与高血压罹患风险正相关,磷摄入最高分位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最低摄入组的1.86(95%CI:1.01~3.46)倍。结论:西安市成人膳食磷摄入量与高血压罹患风险的增加相关,适量降低膳食磷摄入量对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