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黔南州56科122属213种5571株古树资源的数量分布、种类组成及区系成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州古树资源以三级古树为主,占古树总量的79.7%,胸径多在2 m以下,最大胸径4.9 m;城镇、单位庭院、农村宅院及寺庙分布极少,95.7%的资源分布在乡村,且多为散状分布;以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榆科Ulmaceae、松科Pinaceae等为种类组成优势科,以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榆科、柏科Cupressaceae、樟科、银杏科Ginkgoaceae等为数量组成优势科,优势种有枫香Liquidambar formosona、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榉木Zelkova schneiderian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银杏Ginkgo biloba等;有较多的孑遗种、中国特有种和保护树种;科、属、种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多样,科和种的热带性质较为明显,而在属的层面上,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比重无明显差异,科的热带性质偏向于泛热带分布,属和种则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重;科的温带性质偏向于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变型,属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为重,种则以北温带分布为重。  相似文献   

2.
广州从化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当地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从化市街口、城郊、江埔、太平、鳌头、良口、吕田、温泉和东明9个管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从化市古树名木分布范围广,9个管护区均有分布,但种类数和株数有较大差异;古树和大树主要分布在风水林中,并以群落的形式存在。从化市有古树名木2 104株,隶属于41科72属90种;其中,含5种及以上的科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和柏科(Cupress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和壳斗科的古树名木株数较多,分别有553和451株;锥属〔Castanopsis(D.Don)Spach〕的古树名木种类最多(9种);在从化市的古树名木中,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A.DC.)的株数较多,分别为500和301株;绝大多数古树名木为乡土树种,种数达到89种。树龄在100 a以上的古树共有2 000株,其中,树龄为100~199、200~299、300~399、400~499和500 a以上的古树分别有1 394、434、162、4和6株。62.95%的古树生长表现良好,生长表现一般的古树占总株数的30.80%,而生长较差和濒死的古树分别仅占总株数的4.65%和1.60%。根据调查结果,对从化市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古树资源特征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对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共有古树1482株,隶属于35科63属78种,古树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 Moraceae)、无患子科( Sapindaceae)、桃金娘科( Myrtaceae)、大戟科( Euphorbiaceae)、樟科( Lauraceae)和榆科( Ulmaceae)等优势科和榕树( Ficus microcarpa Linn. f.)、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 Linn.) Presl〕、龙眼( Dimocarpus longan Lour.)、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和朴树( Celtis sinensis Pers.)等乡土树种为主;深圳古树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从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结构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 a,平均树龄为145.2 a;树高主要集中在8.0~16.0 m,平均树高为12.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1.5 m,平均胸径为1.1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20.0 m,平均冠幅为15.8 m。从空间分布状况看,深圳市古树分布广泛,但不同区域古树的种数和株数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深圳市的中南部和东南部。从生长状况看,生长良好(Ⅰ级)、一般(Ⅱ级)、较差(Ⅲ级)和濒死(Ⅳ级)的古树分别有729、616、100和37株,分别占古树总株数的49.19%、41.57%、6.75%和2.5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古树的树高与胸径、树高与冠幅、胸径与冠幅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古树树种丰富度与古树数量和土地性质极显著正相关;古树生长状况与所处环境的近自然程度和树池的有无极显著正相关,与树龄则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性质是影响古树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本和文献查阅以及野外调查,对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雁荡山共有蕨类植物37科71属156种(含种下分类群);以单种和寡种分布的科和属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5.7%和91.5%.该区域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型和泛热带分布型为主,分别有14和20科,占总科数的37.8%和54.1%;热带成分总计22科,占总科数的59.5%,而温带成分仅1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9类型2亚型,包含世界分布型17属、热带分布型47属、温带分布型7属;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数量最多区28属),占总属数的39.4%.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分布型最多(93种),其中,中国-日本分布亚型有65种,占总种数的41.7%.中国特有种有21种(占总种数的13.5%),其中2种为仅分布于本区域的特有种,分布类型以华东-华南分布最多.由分析结果可见: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具有组成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热带区系特征明显及特有种数量匮乏等特点,但与周边区域蕨类植物分布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对广东荷包岛植被全面踏查的基础上,结合其植物区系成分及组成特征分析,对该区系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岛共有维管束植物135科370属541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28属40种,种子植物113科342属501种;野生种子植物共有465种,栽培植物共有36种。在属级水平上,荷包岛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性质属占野生植物非世界广布属的87.80%;在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74种,占非世界总种数的15.91%。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分布4种分布类型构成了该植物区系的主体。将荷包岛与我国东南沿海其他岛屿(澳门、香港东平洲岛、浙江舟山群岛、上海崇明岛)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发现,该岛植物区系表现出更强的热带性质,与澳门植物区系性质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戈壁针茅(Stipa tianschanica var. gobica)草原主要分布于荒漠草原区的石质丘陵或石质山坡, 向东可以分布在典型草原区的石质丘陵或山地, 向西也可以分布在荒漠区的石质山坡上。该研究调查了中国戈壁针茅草原的主要植被类型, 通过对115个样地的样方数据分析, 量化描述了这一草原类型的主要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戈壁针茅草原共有维管植物272种, 隶属于38科127属; 其中裸子植物3种, 隶属于1科1属; 被子植物269种, 隶属于37科126属, 物种数大于等于10种的科为: 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藜科、石竹科; 戈壁针茅草原植物区系的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为主, 共178种植物, 占总种数的65.44%; 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植物为主, 共120种, 占总种数的44.1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以东古北极分布种和亚洲中部分布种(含其变型)最多, 分别为82种和80种, 占总种数的30.14%和29.41%; 盖度等级划分上以0.1%-1.0%的盖度最多, 共174种, 占总种数的63.97%; 恒有度等级划分上以I级(0-20%)的物种数最多, 共258种植物, 占所有植物种数的94.85%。基于群落调查数据, 按照群落-外貌分类原则, 将戈壁针茅群系划分为8个群丛组106个群丛。  相似文献   

7.
海南铜铁岭地区植被和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铜铁岭地区植被类型为热带低地雨林,其垂直分布变化不太明显。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1科、664属、1243种(含变种)。该区系热带性质强烈,其中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各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属)的28.64%和28.01%;在种级水平上,热带成分占绝大多数;本地区中国特有种279种,占总种数的22.65%,其中海南特有植物121种,占该地区中国特有种的43.37%。讨论了该地区与临近4个不同纬度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曾宪锋 《植物研究》2000,20(3):282-285
秦皇岛市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093种,隶属于122科, 513属。其中非中国特有种847种,占总种数的77.4%。中国特有种246种,占总种数的22.6%。本文对非中国特有成分作了区系分析,其中世界分布36种;热带分布55种,占5.2%;温带分布510种,占48.2%;东亚分布242种,占22.9%;中亚东部至华北分布(古地中海成分)2种,占0.2%。因此,秦皇岛植物区系属于东亚和温带亚洲区系,与热带和古地中海区系有微弱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古树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对广东省古树资源进行研究,在保护和利用好广东省古树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广东省域范围内的一级古树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建档在册的一级古树有755株,隶属36科63属82种。其中数量占比前5的科分别是桑科(Mo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科与属的热带分布区类型均约占总科或属的70%,表明这些古树具有典型的热带区系特征。从属的水平分析,一定数量的属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成分,反映出这些古树受到温带区系成分的影响。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北多南少,现存古树株数前5的地级市分别为韶关市、茂名市、惠州市、清远市和河源市。从生长情况分析,75%以上的一级古树为正常株,生命力旺盛,生长环境较为良好。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特征、分布区类型以及生长情况,并分析了导致古树生长情况差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全面踏查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海南文昌地区维管植物组成、区系成分、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文昌地区共计有维管束植物201科777属1397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46属67种,种子植物170科731属1330种;野生种子植物634属1183种(包括珍稀濒危植物25种,海南特有种49种)。在属级水平上,文昌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亚热带成分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93.23%。在种级水平上,热带亚洲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是该地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分布种最多,占非世界广布种的47.26%;中国特有种占非世界广布种的12.01%。此外,村落风水林保存了大量当地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当地政府加强对村落风水林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论述了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特有植物共859种,隶属于119科303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科22属42种,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101科277属810种。这些特有种中,以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440种,灌木、乔木类型次之。(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分布交错混杂。种子植物科包含9个分布类型,属包含14个分布类型。种则依据在广西区内地理分布可划分为5个分布亚型,其中以桂西南分布种类最多。(3)科属种的水平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的热带-亚热带性质。4.区系成份兼具古老性和年青性,并表现出岩溶地区特有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西横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对横县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横县有野生种子植物1 269种,隶属于163科658属,以被子植物占优势,而裸子植物则贫乏。在科属种组成上,以大科、区域单型属和少型属为主;生活型组成反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兼备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与邻近地区相比较,横县种子植物区系与广东紫金县相似性较高,区系成分组成则与广东新会区、紫金县相近。因此,横县地区野生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热带性质明显,呈热带至亚热带过渡性质,起源古老,具有一定特有现象,与广东地区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基于Phylomatic建立时间树并综合多学科证据,探讨了该区系种子植物科属起源的时间特征。结果发现,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裸子植物占中国华中山地分布中心属和种的67%和74%,是中国裸子植物分布中心之一;被子植物科的基部类群科占中国的85%;种子植物单型科(仅含1属1种)占中国的42%;拥有中国特有属56属,占中国特有属总数的23%,很多为古老特有属;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还分布有中国超过50%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这些事实表明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且有连续的传代线,是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嵩山野生观赏植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1985-1991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嵩山野生观赏植物63科、132属、253种及变种。其中行道树、庭园树及风景林树种63种,花灌木74种,草本花卉48种,草坪及耐荫植物38种,垂直绿化植物28种,树桩盆景植物22种,切花植物25种。最后,对嵩山野生观赏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高黎贡山南段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之一,迄今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92科878属2 807种.这一区域不仅植物的种类丰富,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其中东亚特有科8个、中国特有属17个、中国特有种1 085个、云南特有种305个、高黎贡山南段特有种82个.特殊地质历史和生态环境,使得高黎贡山南段既保留了许多古老特有成分,又孕育了许多新生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武鸣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对其野生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武鸣县有野生种子植物2 542种,隶属于184科898属,以被子植物占优势,裸子植物贫乏。从科属组成上看,以大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体。科、属和种分布区类型丰富,含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兼具温带成分,呈热带至亚热带过渡性质。与邻近地区比较,武鸣县植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植物区系成分与广西横县最相近。因此,武鸣县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热带性质明显、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同时聚集了一些特有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体现出北部湾植物区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江西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位于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史悠久,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相当丰富.初步统计江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4057种,隶属于193科1082属,其中裸子植物7科18属29种,被子植物186科1064属4028种.科属区系研究表明:(1)区系组成丰富,优势科、属明显;(2)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性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3)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众多;(4)珍稀植物和特有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18.
新疆科古琴山高山流石坡植被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对新疆科古琴山高山流石坡植被的植物区系特点、植物群落特征和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论述。初步查明该地有种子植物17科27属34种、藓类5种、地衣9种。说明该地种子植物种类贫乏,特有种少,植物区纱成人年轻,温带特点突出。植物生长稀疏,盖度小,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分化不明显、季相单调。植被因坡度,坡向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其植物具有株矮、叶小,根系发达,丛生、莲痤状、体被茸毛、生长期短,以营养繁殖为主,多年生、耐寒等特性。应加强对高山流石坡植被及其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