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仕训  骆文华  唐文秀  王燕  陈泓   《广西植物》2006,26(4):429-433
从迁地保护的内容、适应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桂林植物园迁地保护稀有濒危植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迁地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科学性强,96%以上的物种有科学记录,除了银杏等少数几个种属于“保护性收集”外,其它都是“具有保护意义的收集”;75%的种适应或基本适应迁移地的环境,原分布于广西的种明显比分布于广西区外的种适应性更强。按照最小存活种群的标准,该园有73种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有效。  相似文献   
2.
广西紫金牛属野生观赏植物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观赏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三大约束因素共14个指标,对分布于广西的29种紫金牛属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开发利用价值的高低,可将29个种(变种)根据轻重缓急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开发利用价值高的种类,5个;Ⅱ级: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种类,9个;Ⅲ级:开发利用价值一般的种类,9个;Ⅳ级:开发利用价值较低的种类,6个。研究结果将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广西紫金牛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山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适应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青檀、桂林紫薇、东京桐、掌叶木、任木、小花异裂菊和海南椴 7种石山稀有濒危植物迁移到酸性红壤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对珍稀濒危植物毛花轴榈的形态特征、分布、繁殖栽培及适应性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园林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毛花轴榈是优良的庭园绿化和室内观赏植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火桐(Firmiana kwangsiensis)和丹霞梧桐(F. danxiaensis)是我国南方特有物种, 其分布范围狭窄, 种群数量少。为了解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生关系, 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广西火桐和丹霞梧桐的浅层基因组数据,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组装, 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广西火桐和丹霞梧桐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60,836 bp和161,253 bp, 具有典型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环状四分体结构, 包含长度分别为89,700 bp、90,142 bp的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 长度分别为19,970 bp、20,067 bp的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及长度分别为25,583 bp、25,522 bp的2个反向重复序列区(inverted repeat sequence, IR)。两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共注释得到131个基因, 包括86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广西火桐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出26个正向重复序列、2个反向重复序列、21个回文重复序列、21个串联重复序列和98个简单重复序列; 丹霞梧桐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出23个正向重复序列、5个反向重复序列、21个回文重复序列、30个串联重复序列和107个简单重复序列。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5种梧桐属(Firmiana)植物构成两个强烈支持的分支(支持率100%), 一个分支为广西火桐、美丽火桐(F. pulcherrima)和火桐(F. colorata), 其中广西火桐与美丽火桐构成姐妹群; 另一分支是互为姐妹群的丹霞梧桐和云南梧桐(F. major)。综上所述, 广西火桐和丹霞梧桐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基因排列及重复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系统进化树将5种梧桐属物种分为两个分支, 其中广西火桐和美丽火桐最近; 而丹霞梧桐与云南梧桐关系最近。本研究鉴定的SSR位点可为梧桐属物种系统发生、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6.
1植物名称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Hsue)Hsue]。2材料类别幼嫩茎段。3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MS+6-BA 1.0 mg·L~(-1)(单位下同)+IBA 0.05+3%蔗糖;(2)增殖培养基:MS+6-BA 3.0+IBA 0.5+0.1%活性炭+3%蔗糖;(3)壮苗培养基:MS+6-BA 2.0+IBA 0.5+0.1%活性炭+3%蔗糖;(4)生根培养基:1/2MS+IBA1.0+0.1%活性炭+2%蔗糖。以上培养基均加0.6%琼脂,pH 5.8。  相似文献   
7.
以狭叶坡垒叶片为材料,对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改良CTAB法、高盐低pH法和改良SDS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狭叶坡垒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且硅胶干燥30 d的叶样和新鲜叶样所得的DNA几乎没有区别.再对改良CTAB法的水浴时间进行探索,发现150 min是较为合适的水浴时间.对比酚纯化法和试剂盒纯化法,发现试剂盒纯化损失的DNA少,得率高,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稀有树种任木种子繁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木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采自石灰岩土和酸性土上的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差别。(2)种子用80℃热水浸泡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达到80%~90%。IBA等生长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3)种子耐贮藏,干藏3年后与新鲜种子的发芽率相差不多。(4)全光照条件下,幼苗的生长速度比林荫下快。(5)任木幼苗在石灰岩土和园土上生长比酸性红壤上好。  相似文献   
9.
石山稀有濒危植物在迁地保护后的性状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比研究了7种石山稀有濒危植物在石灰岩土壤以及迁移到酸性土壤后的外形特征,生长发育习性及化学元素含量,结果表明,7种石山稀有濒危植物迁移到酸性土壤后发生了以下变化:1)外形变化主要表现为叶片变大变薄,有的植物种子或叶形有变化;2)迁移后开花,结实,落叶期晚1周以上,在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营养生长期没有变化;3)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N,Zn,B,Al的含量增加20%以上,而Ca含量减少10%;4)Al的含量虽增加很多,但仍远低于酸性土壤中的植物;Ca的含量虽然减少,但仍高于酸性土壤植物;5)元素K,B的生物吸收系数在石灰岩土壤高于酸性土壤,其他元素N,P,Ca,Mg,Fe,Al,Mn,Zn的生物吸收系数则是酸性土壤高于石灰岩土壤。  相似文献   
10.
狭叶坡垒生物生态学特征及致濒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是我国热带季节性雨林的代表性树种之一,目前仅零散分布于广西十万大山,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及乱砍滥伐而遭到严重破坏.作者对十万大山狭叶坡垒的生存环境、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并对迁地保存的狭叶坡垒定期观测其物候及生长特征,采集种子进行了繁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狭叶坡垒的致濒原因.结果表明:(1)狭叶坡垒种群结构整体上为增长型,有些样地为稳定型;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径级增大,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2)个体间以种内竞争为主,幼苗幼树之间竞争高于成年树之间的竞争,种内竞争高于种间竞争;(3)狭叶坡垒生长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栽培地区的植株开始开花结果时间也不同.(4)种子无休眠期且寿命短,保湿及低温条件可以延迟种子的萌发时间.人类活动导致的种群数量下降和生境丧失是致濒的主要原因之一,种子寿命短及生长缓慢是其遭破坏后难以恢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