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时制备小白鼠五种组织细胞染色体法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有关染色体的实验一般是让学生观察现成的染色体标本或仅做小白鼠的一种组织细胞染色体,几年来,我们在学生实验中用小白鼠同时制备5种组织细胞染色体,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材料所用试剂有:PHA(植物血球凝...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例推测由于慢性辐射引起的男性不育患者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畸变。在患者的精液中有44.4%的减数分裂异常细胞,睾丸染色体标本的畸变细胞占50.0%,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16.0%。本工作表明,精液染色体技术简便、可靠、可以得到良好的减数分裂图象。利用该技术可以不经睾丸活检术检查男性不育患者的减数分裂异常,其结果和睾丸活检标本中观察到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很多。在动物材料中,蝗虫精子形成中的减数分裂是比较好的材料。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性2n=23,×0;雌性2n=24,××),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在同一玻片标本上能同时观察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还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及精子的变态过程。其方法简介如下: (一)取材蝗虫雌雄个体易于区别,一般雄体成虫较小,其腹部末端如船尾状,雌体较大,腹部末端分叉。捕捉成体雄蝗,活体取其精巢。先将翅及附肢从基部剪去,沿腹  相似文献   

4.
丁海燕 《植物研究》2017,37(5):797-800
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植物材料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获得良好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以供原位杂交研究、遗传学实验教学等方面研究使用。以植物材料小麦、黑麦花药为材料,卡宝品红染色,冰冻揭片法制得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这些用快速简便的方法获得的标本效果良好,染色体图像清晰,可较好的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染色体分带、原位杂交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大葱花药为实验材料,在学生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点的观察,自主构建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实现减数分裂内容的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优化”的实验材料是遗传学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蝗虫精子形成中的减数分裂是比较好的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之一。分别从蝗虫品种、捕捉时间、精细管取材位置等方面优化实验材料,同时通过改进染色技术提高染色体制片效果,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以及各个分裂时期染色体特征,牢固掌握遗传学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7.
以紫竹梅根尖和花药为材料,分析鸭跖草科紫竹梅的染色体组型,并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紫竹梅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由12对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2n=2x=24m。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在第一次分裂中期观察到12个二价体,与观察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教材中,一般是用蝗虫做动物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本文介绍一种用雄性小鼠细胞制作减数分裂标本的方法,整个制作过程用时较短,方法也很简单,一般生物教学实验室都能完成。1方法和步骤(1)选雄性成年小鼠1只,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约2μg/g体重)。2~...  相似文献   

9.
简化常规染色体滴片的操作程序,对牛蛙精巢进行染色体制片,基本观察到精巢组织中细胞行减数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牛蛙精巢制备染色体能相对简捷稳定的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是一种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梦豪  杨大祥 《遗传》2012,(12):1637
蝗虫材料易得,染色体大,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少,双线期和终变期交叉明显,可以用于分析染色体交叉的结构、分布和频率,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变化的理想材料。在蝗虫的曲细精管中同时存在精子发生的3个过程,即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子形成。  相似文献   

11.
性细胞减数分裂是一个复杂的有丝分裂。在动物方面,雄性蝗虫是很好的材料,因为它的染色体数目少(■:2n=23,xo),蝗虫的种类很多,用任何一种都可以,从精巢里一般可得到大量减数分裂的图像。观察减数分裂的方法多采用临时压片法,其操作简便,染色体不易丢失,但标本不能长期保存,所以必须制备永久玻  相似文献   

12.
以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Boisduval为材料,全面比较了雌雄蓖麻蚕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细胞学角度证明了雌蚕减数分裂染色体完全连锁,而雄蚕发生连锁交换;详细观察了雌蚕减数分裂I双线期过程中性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发现其存在着自身配对的过程,进而对其起源进化假说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可能来源于一对同源常染色体片段的易位融合。  相似文献   

13.
药蒲公英减数分裂异常行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药蒲公英减数分裂各期进行了观察,研究得出药蒲公英花蕾直径大小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期之间的关系(花蕾直径在2-7mm时为减数分裂期)。并发现药蒲公英减数分裂中出现许多异常行为。如后期桥和落后染色体;药蒲公英花粉粒空瘪,这些异常行为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倒位和重复缺失等染色体结构变异出现以至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常行为也说明药蒲公英是多倍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3种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川鄂淫羊藿(E. fargesii Franch)、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 Stearn)和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的花粉母细胞进行了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构型和行为特征也非常相似,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但也发现一些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如二价体的提前分离、染色体桥、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染色体断片和二次分裂不同步等异常现象。这些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可能在一定度上推动了淫羊藿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形成。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细胞分裂期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精巢组织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染色体数目为n=31;染色体为弥散着丝粒染色体,2条染色体上存在次缢痕;晚偶线期出现染色体互锁现象;从早粗线期到晚粗线期联会复合体逐渐伸长;终变期同源染色体形成环状、端部交叉、尾尾相对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研究中,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在急性辐射损伤的有关实验中,从细胞染色体观察的需要出发,常选用小白鼠。由于应用外周血细胞体外培养一般费时较长(需3—5天),加上培养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带有一定局限性。同时,由于人为培养条件常引起一些不应有的染色体变化,如间隙、断裂和其他结构异常等;或由于培养过程中细胞死亡,和随后生长过程中自然修复,而使某些染色体畸变丢失,会影响一些研究的真实性。我们参考部分资料,  相似文献   

17.
同源四倍体矮牵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源四倍体矮牵牛06P-12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明同源四倍体矮牵生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结果显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终变期染色体的构型复杂,有四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和中期Ⅱ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丢失染色体、染色体桥及不均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出现一分体、二分休、三分体以及含微核的异常三分体、四分体、多分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细胞平均达78.6%,异常细胞频率平均为21.4%.研究表明,同源四倍体矮牵生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18.
许重阳  王君  叶粟  康向阳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2):2454-2458
通过醋酸洋红压片等方法观察毛新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以探讨杂种三倍体雄配子的育性及其细胞学机制.结果显示:(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观察到部分染色体提前分向两极、落后染色体、微核等一系列染色体异常行为,表明该三倍体存在染色体的高度不平衡性.(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胞质分裂提前现象;减数分裂产物中发现有少量二分体、三分体的存在,同时毛新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花粉粒的直径变化范围为22.6~62.6 μm,呈现双峰分布,由此推测有一定数量的具可育性的未减数花粉产生.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的必需过程.在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其染色体复制1次,但启动分裂后,细胞进行二次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重组以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减数分裂特异事件的按时、依序发生则有赖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程序性D N A双链断裂(D S B)的产生和以同源染色体为模板进行的同源重组修复.本文将对减数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Ⅰ前期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简要综述,并就其分子基础和机制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晶  田苗  冯立芳  缪炜 《动物学杂志》2016,51(1):126-136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的关键步骤,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贯穿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近些年来,借助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学实验手段,通过对突变细胞株的筛选和评价,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减数分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嗜热四膜虫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伴随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相关基因的功能,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嗜热四膜虫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