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学术合作,交流近年来广东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情况。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有省内植物生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及研究生140余人,学会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在这次研讨会上,候学文、黄霞、黄志刚和段学武分别作了“Involvement of a cell wall-associated kinase,WAKL4,in Arabidopsis mineral responses”、“香蕉生物技术育种”、“外源氮素抑制非洲菊舌状…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于5月2—5日在建德县梅城建德林场召开了第四次学术年会。出席代表57人。会议听取了上届理事会的工作总结报告和“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毛竹生理”、“从美国植物生理学会1985年年会论文摘要内容看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三个专题报告。会上交流学术论文35篇。内容涉及水稻生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于1989年1月18~21日在长沙召开了科研、教学交流会,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37篇,内容涉及抗性生理、生理生态、教学研究、代谢生理、环境保护、组织培养、矿质营养、发育生理、试验技术、生长调节剂和技术开发等。会上郭绍川和胡笃敬教授先后作了题为“抗性生理新进展”“和“庭院经济中植物营养问题”的专题报告。罗泽民教授介绍了国务院关于改革我国食物消费政策的初步构想。大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理学通讯”这个刊物,最初是由汤佩松同志主编,在北京农业大学刊行的。它的宗旨是联络全国植物生理工作者,互通声气,交流经验,特别是在于解決植物生理学教学上的问题。在1952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会议上,始决定由植物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1985年5月25~31日,51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生理学界专家、教授、学者、研究人员及青年代表、生理仪器研制单位和厂家的代表会集成都,举行了四年一度的生理学大会。出席会议的不仅有年逾古稀的老科学家和正挑重担的中年知识分子,还增加了青年生理工作者代表,使人欣慰地看到,我国生理学确实不乏后人。会议进行了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编印了“1985年中国生理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共收入论文摘要478篇,专题报告15篇,刊题115条。分成中  相似文献   

6.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于1957年5月5—10日在布加勒斯特召开医学大会,这是一次罗国医学成就的检阅,也是国际医学交流的学术会议,应邀参加的外国代表约200人,我国亦派代表团四人参加。大会分四大组:生理学、临床科、神经内分泌学及超微生物学。生理学的主要论题为“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内分泌学为“松果腺的内分泌作用”。本文综合介绍该会生理学方面的一部分论文,特别是罗国生理学者的研究工作,内容会于去年12月10日在中国生理科学会北京分会报告。  相似文献   

7.
这次年会(8月16—18日)是在密云县农业局和科委的支持下召开的,到会会员近百人。共收到论文81篇,以墙报的方式进行了交流。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就“2000年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展开讨论。在大会上娄成后、崔激、曹宗巽和匡廷云分别就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从现在到2000年的工作重点、当前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植物生理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学术年会于1990年12月20~21日在广州举行。与会代表约有110人。收到论文共50篇,内容涉及光合和呼吸、代谢和种子生理、激素调节和生长发育、环境生理及植物生理学教学等。会上听取了学会三年来的工作报告,并传达了全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会议的情况。会上由莫熙穆、梅庆超、王小菁、彭新湘和王晓峰分别作了“宏观与微观的综合研究——发展南方固氮生物资源”、“发展外向型  相似文献   

9.
1987年12月6~8日在泰安举行了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成立大会。大会收到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兄弟省市植物学会或植生学会的贺电、贺信20多份。大会听取了周光裕和王熊分别所作的“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草地”和“兰花组培技术及生育规律”的专题报告。大会收到交流材料200多篇,内容涉及水分生理、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22~25日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理事会,选举李德全为理事长,孟庆伟、夏光敏、王宝山、陈振德和刘家尧为副理事长,董新纯为秘书长,高辉远等19人为常务理事,邹琦和赵可夫两位先生为“荣誉理事长”。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许大全和中国农业大学巩志忠两位先生以及其它20位先生分别作大会主题与交流报告。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焕新先生莅会并向大会表示祝贺。山东省科协为大会发来贺信。(山东省植物生理…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于1983年5月24~28日在苏州市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暨1983年学术年会。参加会议代表共70余人,大会收到论文58篇。会上,高煜珠教授作了第一届理事会的会务工作报告。会议并安排了从国外学习归来的周燮、张荣铣等同志分别作了关于“植物放氨量与含氨量关系”与“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专题报告;仲崇信老教授作了关于“大米草的生理生态及其经济利用”方面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理学会第18届大会共收到循环生理论文近180篇,其中包括“循环系统内分泌功能”、“细胞钙利用障碍与高血压”、“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在调整心血管功能中的作用”和“内皮素”等五篇专题报告,反应了我国循环生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栽培生理学组主持,江苏省作物学会、江苏省植物生理学尝及江苏农学院共同承办,第四次全国作物栽培生理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22日至2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164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收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运输、营养生理、环境生理及作物高产栽培生理等方面的论文共170余篇,其中15O篇被编入大会沦文摘要汇编。会议首先回顾了栽培生理学组  相似文献   

14.
10月20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生理学会联合举办的“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在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性生理学学术盛会。此次大会主题为“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架设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庆祝《植物生理学报》创刊30周年《植物生理学报》三十年倪晋山(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1963年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在北京成立,大会建议出版《植物生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在筹备过程中罗士韦、崔做了大量工作。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  相似文献   

16.
王韵 《生理通讯》2004,23(4):101-102
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北京大学医学部承办的“首届海内外华裔生理科学家学术大会-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理科学”会议于2004年7月14-17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大会主席由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姚泰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第35届国际生理学大会(2005年,美国圣地亚哥)组委会主席、原美国生理学会主席钱煦教授共同担任。国际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生产合理化的基础。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在中国科学院设置了植物生理研究所,在各农林院校开设了植物生理课程。时至今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虽然有的大学已将植物生理列为选修课,但农林院校始终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在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单独设立植物生理部门始自1953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前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作物生理研究室。1960年中央农业部为推动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研究部门的发展,委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生理研究室代办“全国植物生理训练班”,将农业研究部门在职科研骨干百余人加以培训,…  相似文献   

18.
《应用植物生理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生理学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应用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生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通向植物生产的“桥梁”,在讨论《应用植物生理学》前,回顾植物生理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是有必要的。一切知识都来自实践,远在科学的植物生理学诞生之前,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实践,总结出有关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其控制的朴素经验,悠久农业历史的我国在这方面有其贡献。古籍中记载有用各种汁液和粪水处理种子“溲种法”和“粪种法”等,起到催芽、防虫、壮苗、抗寒和抗旱的效果。在改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工作者于4月12日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到会者约六十人,由于志忱教授代表筹委会报告筹备经过,并正式宣布学会成立。于教授在发言中结合国内形势和地区特点,希望会员们发挥比学赶帮的精神,向先进地区学习,争取广东省成为我国亚热带植物生理的研究中心。王洪同志代表  相似文献   

20.
北京植物生理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生理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8月24日在北京大学联合召开了1991年年会。与会代表150人。收到论文共104篇,内容涉及植物生长物质,光合作用,分子生物学,核酸、蛋白质和酶,代谢和贮藏,细胞和组织培养,生长和发育及环境生理等领域。会上总结了学会两年来的工作,听取了由吴相钰、匡廷云和胡志昂教授分别作的“植物生理学发展的战略”,“挑战和机遇”及“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