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甜菜渣、果胶、海藻酸钠为原料 ,与表氯醇在碱性条件下交联 ,制备了果胶酶亲和吸附剂并应用这几种亲和吸附剂对草酸青霉果胶酶和黑曲霉果胶酶进行亲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 :用小于 60目的甜菜渣粉末和海藻酸钠制备的果胶酶亲和吸附剂 (分别简写为SBP吸附剂和SA吸附剂 )具有较好的纯化果胶酶性能 ,其中SBP吸附剂性能稳定 ,而SA吸附剂膨胀系数较大 ,在流动相改变时引起流速不稳。  相似文献   

2.
将糖化酶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曲霉菌渣作为一种复合吸附剂进行了染料吸附研究,以挖掘其吸附潜力。首先对菌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臧红T为模型染料,考察了几种因素(接触时间、溶液温度、吸附剂量、初始浓度和盐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将所得数据用等温吸附方程、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进行了模型拟和。结果表明,吸附可在2 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膜扩散模型比内扩散模型更适合解释吸附行为;温度对吸附有促进作用,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通过Langmuir方程可计算出最大单分子层吸附容量为166.67 mg/g,但Freundlich能更好的描述吸附行为,说明菌渣表面存在多个不同的吸附位点。此外,菌渣投加量和钠离子浓度均可影响吸附效果,染料去除率最高可达91%。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ms(Ae.kotschyi)-77(2)和ms(Ae.variabilis)-77(2)低、高世代和在转育、组配中单倍体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在不同胞质间、核型间存在的变异。结果表明:(1)粘、易型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遗传机理是由于1B/1R卵细胞与粘、易胞质的专一互作,并在花粉蒙导下而导致孤雌生殖的结果;(2)1B·1B/1R杂合核型比1B/1R·1B/1R纯合核型产生的单倍体频率高,1B/1R·1B/1R纯合核型世代间单倍体诱导频率相对稳定;(3)在同一核背景下,诱导单倍体频率粘质高于易质;(4)用不同来源的1B/1R易位系来转育粘、易型不育系及用不同核型的父本与其组配杂种,诱导单倍体频率明显不同;依此差异进行亲本选择,分别可选出与组配出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单倍体的粘、易型1B/1R不育系和F_1杂种。此外,分析了粘、易型1B/1R不育系一般恢复度不高的内在原由,认为与1B·1B/1R杂合核型中的易位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否正常联会配对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区沙棘气孔导度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依据 1 998年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塞的观测资料 ,对沙棘适应该地区生境的气孔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沙棘气孔导度日均值为 2 1 4.47mmol· m- 2 · s- 1,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2 )沙棘气孔导度与 CO2 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为0 .96 3 5 ;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水势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为 0 .70 3 3~0 .8971 ;但与相对湿度间相关性不显著。 (3 )沙棘适应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境的气孔调节机制为反馈式反应 ,即由于叶水势降低导致气孔导度减小 ,从而减少蒸腾耗水 ,达到节约用水 ,适应干旱的目的 ;(4)沙棘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气孔限制值的增大而减小 ,二者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为了解沙棘的抗旱机理 ,选育节水抗旱品种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柠檬渣对磷的吸附,利用H_2SO_4和CaCl_2溶液对柠檬渣进行了改性,并采用L_(16)(4~5)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测试了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容与孔径等性能,并利用电镜和能谱(SEM/EDS)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为CaCl_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溶液pH值为8.5、吸附时间为120min和吸附温度为25℃,在此最优条件下柠檬渣吸附磷的吸附率可达到93.6%,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CaCl_2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值,且CaCl_2溶液的质量浓度具有显著性。柠檬渣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增加了近4倍,孔容、孔径和碘吸附值变化不大,灰分率减少了近70%;吸附后柠檬渣中含有P元素,但形成的峰都不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金针菇菌渣和醋渣2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采用固态发酵法对金针菇菌渣和醋渣进行发酵。通过单菌发酵实验和多菌发酵实验探究其固态发酵的最佳方式及菌种组成,并摸索其最优的原料配比和发酵时间,随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和pH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研究表明,金针菇菌渣和醋渣固态发酵的最佳发酵方式为多菌发酵,且混合菌种的组成及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热带假丝酵母=1∶1∶1;发酵原料金针菇菌渣和醋渣的配比为7∶3,发酵3 d,粗蛋白质含量达到峰值;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结果显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6℃、接种量7%以及pH 7.5,在该条件下发酵3 d,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7.90%。研究结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固相酯化法制备一种具有羧基的柠檬酸改性麦草阳离子吸附剂.用批次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pH值、吸附剂量、吸附质浓度和吸附时间)水溶液中铜离子和亚甲蓝在酯化麦草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40时,铜离子和亚甲蓝达到最大吸附值.≥2.0 g·L-1的酯化麦草能去除铜浓度为100 mg·L-1溶液中96%的铜及亚甲蓝浓度为250 mg·L-1溶液中99%的亚甲蓝.酯化麦草对铜离子和亚甲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其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79.37 mg·g-1和312.50 mg·g-1.铜离子和亚甲蓝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75 min和5 h,准一级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分别描述酯化麦草对铜离子和亚甲蓝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玉米淀粉渣是淀粉厂用玉米加工提取淀粉后的下脚料 ,它含有残留淀粉和纤维素。由于根霉菌能分泌糖化酶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酵母菌可利用葡萄糖和添加到淀粉渣中的尿素和硫酸铵作为营养而生长并大量繁殖起来 ,并把尿素与硫酸铵迅速转化为酵母蛋白质、酶和维生素等活性物质 ,从而提高了淀粉渣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商品价值。1 酵母和根霉麸曲的制备1.1 麸皮载体的制备 把小麦麸皮过筛 ,后在清水中洗一次 ,用纱布捞出滤去水分 ,晒干或烘干备用。1.2 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葡萄糖 2 %、蛋白胨 0 .5%、酵母膏 0 .2 %、KH2 PO4 0 .1%、Mg SO4 · …  相似文献   

9.
植物-《植物育种的生物化学基础》(The Bioehemieal Basis of plant Breeding)volumesl和25C.A.Neyra主编,los6CRC press.《涉及到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的基因》(Genes involved in Microbe一pla“t Interactions)D.P.S.Verma和T.Hotin主编,1954 Springer一verlag.《植物传染源》(Plant Infeetions Agents)viruses,Airoids,virusoids and SatlliteK(系分子生物学现代通讯)H.D.Robertson等主编,2954 spring Harbor《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plant一Mierobe Interaetions)T·Kyosuge和E·W·Nester编,1 985 Maemillan.《植物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三种方式在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插管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插管手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的老年患者(65~85岁)120例,随机分为环甲膜穿刺组(H组)、咽喉表面麻醉组(Y组)、静脉注射组(J组)及对照组(D组)。H组进行环甲膜穿刺注射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Y组使用喉喷管对咽喉部喷洒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J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预防插管反应;D组为不给予利多卡因处置的对照组。监测各组患者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和插管后1(T2)、3(T3)、5 min(T4)时收缩压(SBP)和心率(HR),比较四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同同组T0时刻比较,四组T1时刻SBP和HR均显著降低(P0.05);同同组T0时刻比较,D组T2、T3、T4时刻SB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另三组T2、T3时刻SBP显著升高(P0.05),T2时刻HR显著升高(P0.05);与D组比较,H、Y、J组SBP和HR在T2、T3、T4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三种方式的效果相当,均可用于预防老年患者的全麻插管反应;但环甲膜穿刺法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咽喉喷雾法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且提升了病人的费用,而静脉注射法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号,圆点后是页码)麦蚜种间竞争研究初报··········”·····4·····……杨效文(1。1)准噶尔盆地荒漠生物类群与环境的关系···……黄培佑(1.6)割草后施用氮肥的生态效应············……仲延凯等(1.11)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种植业子系统生态功能分析 ..........................................……马成泽等O.15)黄土丘陵半干早区不同作物生态效能研究 .................................·.....……”·…高旺盛等(2.1)茶园冬季乔木落叶的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 .................……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药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蒸后烘干、烘干和晒干等6种干燥技术对大白期金银花花蕾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冷冻干燥所获得的金银花外观品质好;(2)从水溶出物量和醇溶出物量上看,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晒干技术所获得的溶出物量高;用比色法和HPLC法检测显示,蒸后烘干样品中有效成分———绿原酸、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微波干燥法,而烘干样品中含量最低;(3)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中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因此金银花作为药材使用时应选择蒸后烘干技术进行初加工;(4)晒干、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金银花挥发油主要组分种类没有产生影响,但相对质量分数仍有明显差异,只有晒干的金银花挥发油中检测出了9,19-环化-羊毛甾烯醇,而微波干燥的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挥发油中γ-5-谷甾烯-3-醇、5,2-豆甾二烯-3-醇、菜籽甾醇相对含量较其它方法明显高出很多.因此,蒸后烘干和微波干燥技术可作为规模化干燥加工金银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kJ·m-2(对照)、8.82kJ·m-2(处理1)和12.6kJ·m-2(处理2)3种剂量的紫外线B辐射下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变化。紫外线B辐射导致了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Hill反应的抑制、膜脂肪酸组分配比的改变和不饱和度指数(IUFA)的下降、膜流动性的降低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分析表明,紫外线B辐射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是叶绿体膜系统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受天气和劳动力限制,小麦拔节肥不能及时施入时有发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较长的养分供应期,但能否缓解小麦拔节期低氮胁迫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16S rRNA和ITS测序技术,分析推迟拔节肥下有机无机肥配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根际氮矿化的关系,为小麦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依托于有机无机配比定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单施化肥(T1)、15%、30%和45%羊粪配施化肥(T2、T3和T4)。施拔节肥前一天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拔节肥推迟20天施入),测定根际土壤氮矿化势,细菌和真菌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氮矿化势,T2、T3和T4处理分别是单施化肥处理的2.0、1.7和2.2倍;各处理根际土壤细菌丰度无显著差异,配施有机肥降低了真菌丰度;与单施化肥相比,T2、T3和T4处理细菌的Chao1指数分别显著增加了5.1%、7.0%和8.6%;真菌Shannon指数随有机肥配施比例增加呈降低趋势,与T2处理相比,T4处理真菌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18.9%。相关分析表明,氮...  相似文献   

15.
本目锋所包括期刊的原名和湃名ArPo6班。几or只只登巢生物鬃B的x“Mn分生物化擎B班ox“M瓦只sePHa敦粒生物化擎BoTaH·狱yPHa几植物擎摊豁B刃几.f几aB.6oTaH.ea及a.德植物圈公辍B刃几几Beeeo幻3H.H一宜·只H·Ta qa兄班ey6, TP0n·Ky几bTyP· 全陈梁集及亚熟带植物研究所公辍B幻几.EPeBaH.6oTaR·ea及a· 挨里温植物圃公毅B玲几.MoeK.06·Ba月en班T.np且Po及班,OT及· 6 HO万.莫斯科自然科攀研究者镶舍公毅,生物 擎部分(科协公报生物)BecTH·AH CCCP·珠哪科李院通报BeeTa么K AH Ka3ax.CCP哈隆克科擎院通报BecTH…  相似文献   

16.
移栽基质对赤桉试管苗移栽成活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试管苗由本校组培室提供.花盆以0.1%高锰酸钾消毒,用塑料薄膜保湿.用4种移栽基质移栽:(1)黄土:河砂=5:3,(2)黄土:珍珠岩=2:1,(3)黄土:火土灰:珍珠岩=1:1:1,(4)黄土:河砂:腐殖土=3:1:1.每花盆装半盆基质,重复4次.  相似文献   

17.
胰島素B鏈中C-端十肽的衍生物,即cbz·(γ-OCH_3)glu·(N~G-NO_2)arg·gly·phe·phe·tyr·thr·pro·(ε-Tos)lys·ala·OCH_3(B_(21-30))曾从cbz·(γ-OCH_3)glu·(No-NO_2)arg·OH(B_(21-22a))和H·gly·phe·phe·tyr·thr·pro·(ε-Tos)lys·ala·OCH_3(B_(23-30b))用碳二亚胺法于DMF中縮合而得。其中B_(23-30b)由cbz·gly·phe·phe·tyr·thr·pro·(ε-Tos)lys·ala·OCH_3(B_(23-30))經催化氫化而得,B_(21-22a)系由cbz·(γ-OCH_3)glu·ONP和硝基精氨酸縮合而成。B_(21-30)經皂化所得的保护的十肽,cbz·glu·(N~G-NO_2)arg·gly·phe·phe·tyr·thr·pro·(ε-Tos)lys·ala·OH(B_(21-30a)),能为腎羧肽酶所全部水解,而为胰羧肽酶消化时只释放出C-端的丙氨酸,这与N-苄氧羰基八肽(B_(23-30a))或胰島素链經同样处理所得的結果相符。B_(21-30a)經較長时間的催化氫化可以脫除N~α-的苄氧羰基和N~G-的硝基,获得N~ε-对甲苯磺酰化的自由十肽,但用B_(21-30)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催化氫化所释放出的α-氨基很容易消失,估計它和γ-甲酯縮合,形成四氫吡咯酮?木烹难苌铩T谖⑺嵝匀芤褐杏?0℃的长时期的暴露,短时期的热水浴的处理或在微碱性溶液中进行层析的放置,均能促使此种环化。任何胍基已游离的十肽衍生物,不論其中的α-氨基已否环化,均能定量地被胰蛋白酶水解成八肽和二肽的衍生物,因而肯定了十肽的光学純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对金霉素菌渣的降解调控作用。【方法】选用同一天收集的黑水虻虫卵培育至3日龄幼虫,转入麦麸与金霉素菌渣不同质量配比(麦麸∶金霉素菌渣=1∶0, 1∶1, 2∶1, 5∶1, 10∶1和20∶1)混合养殖料中饲养,测定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体长与体重,依据幼虫和养殖残料中金霉素含量计算不同日龄金霉素降解率。【结果】金霉素菌渣在混合养殖料中的含量对黑水虻幼虫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产生显著影响。麦麸与金霉素菌渣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的黑水虻幼虫体长与体重在11日龄前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13日龄时体长与体重出现下降趋势。麦麸与金霉素菌渣5∶1, 10∶1和20∶1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时幼虫体长和体重大于对照(纯麦麸饲养组)。通过计算不同质量配比养殖料饲养的不同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发现金霉素初始含量是影响降解率的重要因素,麦麸与金霉素菌渣5∶1质量配比混合养殖料饲养的7, 9, 11和13日龄黑水虻幼虫对金霉素降解率分别为39.21%, 68.94%, 66.53%和68.26%,显...  相似文献   

19.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山西运城和陕西商洛的5个种源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法对不施氮素(对照),仅施用NO3--N(T1)或NH4+-N(T2),混合施用氮素也n(NH4+-N):n(NO3--N)=75:25(T3)、n(NH4+-N):n(NO3--N)=50:50(T4)和n(NH4+-N):n(NO3--N)=25:75(T5)页以及仅施用CO(NH2)2(T6)条件下各种源菘蓝的单株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根折干率,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含量,以及单株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总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条件下不同种源间菘蓝根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差异;而与各自的对照相比,不同施氮条件下同一种源菘蓝根的各项指标也有一定差异。总体来看,安徽亳州和山西运城种源菘蓝根的生长指标均在T6组中较高,甘肃张掖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则在T2组中相对较高,安徽阜阳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在T5组中最高,陕西商洛种源根的生长指标在T4组中较高。各施氮条件下安徽亳州种源菘蓝的单株根中游离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氮总量均低于其对照,并在T6组中相对较高;甘肃张掖和陕西商洛种源根的上述3项指标分别在T2和T3组中最高,而安徽阜阳和山西运城种源根的上述3项指标则分别在T5和T1组中较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氮素形态和配比对菘蓝根生长和根中含氮成分积累的影响效应存在种源间的差异,并且对同一种源根生长和根中含氮成分积累有益的氮素形态和配比也不同。因此,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板蓝根药材,建议在菘蓝的栽培过程中针对不同种源采取适宜的施氮措施,并兼顾生长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两个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即A基因和B基因〔1.2〕,分别与表达载体pwR450·1重组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使其表达〔3.4〕。经筛选获得了pwR/A·7和pwR/B·164两个表达较高的克隆菌(经扫描测定表达融合蛋白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8.8%和11.O%)。叉将A基因和B基因串连后与pwR450·l重组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l03株,经筛选鉴定获得了上述两个基因串连的pwR/AB·20克隆菌(表达融合蛋白量为35.8%)。为了进一步研究这3个克隆菌表达蛋白的免疫功能等活性,用8.0mol/L脲处理包涵体,离心沉淀上清液进行DEAE-ephacel柱层析,用Tris梯度缓冲液洗脱,但分离效果不好,而应用PAGE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则可得到电泳纯、稳定又具有免疫原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