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普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薄层液基细胞学门诊普查妇女520例,其中经TCT检查结果提示ASCUS以上的妇女76例,均进一步采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将TCT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TCT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HSIL组、SCC组与LSIL组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检查作为妇科宫颈普查的方法,具有检出率及符合率高的优点;检查结果为HSIL或SCC时,应引起临床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与阴道镜检查,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道镜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及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的检出率最高.随着TCT结果的病变级别提高,HPV感染率也提高,ASCUS组与LSI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US、LSIL、HSIL病理活检的阳性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的不同病变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应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三步筛查法可大幅度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并且30-50岁的女性应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虞丰  阮玉兰  周晔  仇志琴 《生物磁学》2009,(20):3918-3920
目的: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方法,探讨其在妇科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2445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445例受检者中细胞学阳性病例196例,阳性检出率8.02%。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占5.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1.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0.6%;鳞癌(SCC)占0.1%。阳性病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符合。结论:TCT检查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妇科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宫颈癌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Thinp rep cytologic,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46例本院宫颈疾病就诊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异常涂片208例(占6.61%),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68例(2.19%),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95例(3.02%)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41例(1.31%)。鳞状细胞癌(SCC)4例(0.12%)。异常细胞涂片30-39岁80例(38.1%),40—49岁55例(26.12%),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LSIL81%,HSIL92%,SCC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T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配合阴道镜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头瘤病毒定性检测( HPV- DNA)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HPV- DNA及TCT法检测1536例患者,对TCT阳性、HPV- DNA阳性病例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随着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上升,而低危型HPV感染多见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及其以下病变,HPV混合感染在各组间未见明显趋势.HPV-DNA检测与宫颈活检的符合率为66.78%.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的感染率呈降低趋势,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组感染率亦呈下降趋势,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组和鳞癌(SCC)组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TCT检测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与HPV-DNA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001,P>0.05).结论:HPV-DNA、TCT及宫颈活检三者检测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在绥化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行TCT检查的患者,年龄23—7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一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HPV检测,后再行阴道镜宫颈活检。一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直接行宫颈盲取活检。评价TCT检查联合HPV检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作用。结果52例ASC-US患者,行HPV-DNA检测,阳性率为33.33%,HP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筛查中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首选方法。若联合阴道镜检查则更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查以及阴道镜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安康市中医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妇科诊治的80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TCT检测、HPV-DNA分型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TCT检查620例(77.5%)患者为正常及炎症,180例(22.5%)患者为宫颈病变;经HPV-DNA分型检查,546例(68.3%)患者为正常及炎症,254例(31.7%)患者为宫颈病变。TCT检查和HPV-DNA分型检查双阳性的检出率最高(χ~2=4.3902,P=0.0215),分别为45.3%、56.2%和72.5%,且对SCC的检出率为100.0%。TCT、HPV-DNA分型检查、阴道镜检查三者联合CINⅠ、CINⅡ、CINⅢ检出率分别为92.5%、95.9%、94.2%,较TCT检查联合HPV-DNA分型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925,P=0.0117)。结论联合TCT检查、HPV-DNA分型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癌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率高的方法,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筛查联合检查在宫颈癌(CC)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疑似CC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进行HR-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评价三种筛查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18例可疑CC患者中,病理学诊断炎症患者162例(50.94%),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51例(47.48%),鳞癌(SCC)患者5例(1.57%);HR-HPV、TCT及HPV+TCT联合对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8.30%、85.22%和99.37%;HR-HPV与TCT单独检测的符合率随患者病情进展呈现升高趋势(P0.05);TCT、HR-HPV检测单独进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低于联合诊断(P0.05);HR-HPV与TCT联合检测诊断CC的敏感度为98.71%、特异度100%。结论:TCT检查HR-HPV筛查联合检查C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为CC筛查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test,TCT)检测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TCT检查的受检者7340例,以细胞学诊断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者为阳性结果,并对阳性结果行病理组织学诊断,以组织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液基细胞学标本满意度高,对SCC、HSIL、LSIL的准确率分别为76.8%、97.3%、100%。结论:TCT结合TBS诊断系统是目前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筛查宫颈癌的理想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一项宫颈癌术后随访的检测指标。ASC-US患者中存在部分年轻的高危癌前病变者。  相似文献   

10.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528例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528例中行阴道镜和病理检查的有321例,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6例,经病理确诊CIN51例,诊断符合率为67.11%;这两组用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新柏氏膜式液基层细胞学检测(简称TCT)的324例患者进行分析表明,随着细胞学诊断分级的升高,阴道镜正常图像比例逐渐减少,异常图像比例逐渐增多。结论:阴道镜作为一种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它具有不与患者直接接触,对患者无任何损害,不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价格适中等优点,阴道镜可作为我国目前CIN和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但最后确诊仍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752例患者,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进行TCT检测,登记患者的年龄及宫颈外观。分别随机选取TCT阳性和阴性结果的患者144例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分析和比较TCT单独及联合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宫颈柱状上皮细胞的外移程度及患者的年龄与宫颈TCT结果均无显著相关性。单独TCT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性为58.55%;单独HPV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62.96%,特异性为81.62%;而联合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48.29%。结论:TCT联合HPV检测可显著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特殊染色法(FRD)、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1794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FRD、TCT、HPV检测,以经阴道镜取样活检结果为阳性标准,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科活检检出阳性111例,检出率为6.19%;FDR检测检出阳性114例,检出率为6.35%,漏诊率为16.22%;TCT检测检出阳性115例,检出率为6.41%,漏诊率为19.82%;HPV检测检出阳性108例,检出率为6.02%,漏诊率为19.82%;FRD检测与TCT、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D检测敏感度为83.78%,特异度为98.75%,阳性预测值为81.58%,阴性预测值为98.93%;TCT检测敏感度为80.18%,特异度为98.46%,阳性预测值为77.39%,阴性预测值为98.69%;HPV检测敏感度为80.18%,特异度为98.87%,阳性预测值为82.41%,阴性预测值为98.70%;FRD、TCT、HPV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3.69%,特异度为99.52%,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99.58%;FRD、TCT、HPV联合检测与FRD、TCT、HPV单独检测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D、TCT、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相当,而FRD、TCT、HPV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各方法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0例患者分别做HPV-DNA和TCT检测,对其中一项或两项异常者做阴道镜病理活检,对病理结果阳性患者进行HPV-DNA和TCT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其中一项或两项异常者150例,HPV-DNA检测阳性者(H组)为115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39例,符合率为33.9%;TCT检测阳性者(T组)为76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40例,符合率为33.9%;两项均为阳性者(H+T组)是56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51例,符合率为91.1%。H组与H+T组比较x2=13.95,P<0.01;T组与H+T组比较x2=4.00,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HPV-DNA及TCT联合起来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意义。方法:580例妇女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第2代杂交捕获法(HC Ⅱ)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580例受检者中病理诊断为炎症207例(35.69%),CIN Ⅰ 224例(38.62%),CIN Ⅱ 96例(16.55%),CIN Ⅲ 38例(6.55%),浸润癌15例(2.58%);②TCT检测异常者中炎症52例(25.12%),CIN Ⅰ 177例(79.02%),CIN Ⅱ 85例(88.54%),CIN Ⅲ36例(94.74%),浸润癌15例(100%),其中CIN Ⅱ和CIN 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炎症组和CIN Ⅰ组,低于湿润癌组(P〈0.01或0.05);③HPV DNA检测阳性者中炎症66例(31.88%),CIN Ⅰ 152例(67.86%),CIN Ⅱ 83例(86.46%),CINIII 35例(92.11%),浸润癌组15例(100%),除CIN Ⅱ和CIN 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HPV-DNA检测阳性组CIN和浸润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④30岁以下高危险型HPV感染率(65.53%)显著高于30岁以上34.47%感染率(P〈0.01);⑤联合应用TCT、HPV-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14%和69.28%,高于TCT或HPV-DNA的单独检测。结论:宫颈高危险型HPV感染是CIN及宫颈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并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HPV-DNA和TCT联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5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微生态、HR-HPV检测、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62例患者中,宫颈病变发生率为16.01%,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阳性率为19.93%,HR-HPV感染率为28.47%,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为30.78%,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需氧菌性阴道炎(AV)和乳杆菌减少检出率分别为24.02%、3.20%、12.28%、8.54%和28.47%。宫颈病变患者微生态失调率为67.78%,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3.73%(P0.05)。宫颈病变患者其BV、VVC、AV和乳杆菌减少检出率分别为66.67%、30.0%、22.22%和75.56%,均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5.89%、8.90%、5.93%和19.49%(P0.05);宫颈病变患者HR-HPV阳性率为75.56%,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9.49%(P0.05)。HR-HPV阳性患者BV、VVC、AV和乳杆菌减少的检出率分别为51.88%、24.38%、16.88%和62.5%,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的12.94%、7.46%、5.22%和14.93%(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变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531例病理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接受宫颈锥切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6个月及术后每6-12月随访1次,以TCT及HPV检测作为随访的检测指标,若二者有一项异常,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存在子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者视为复发。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表示TCT、HPV检测性能。结果:531例患者中10%(54例)的患者出现不同级别的病变复发。TCT在术后预测病变复发的灵敏度77%,特异度72%;HPV在术后预测病变复发的灵敏度95%,特异度60%,TCT联合HPV预测病变复发的灵敏度100%,特异性80%。术后HPV负荷量100 RLU/PC者较HPV负荷量100 RLU/PC者而言术后病变复发的风险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HPV负荷量100 RLU/PC是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使用细胞学联合HPV检测是有效的预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的方法,术后高HPV负荷量与病变复发相关,并可对术后复发高风险人群进行分流,临床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