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会议2.第七届全国环境生理学术研讨会——植物抗旱生理与节水农业3.《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50周年座谈会4.中德青年科学家双边研讨会5.2001年全国光合作用学术讨论会5月下旬,上海(暂定)8月下旬,陕西杨凌(征文通知见《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第1期)9月,上海市9月下旬,上海市10月下旬,桂林市(征文通知见《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2.
我订阅《植物生理学通讯》已六年了。回顾六年的工作收获,甚感离不开《植物生理学通讯》。她内容丰富,在交流信息、经验和技术方面发挥了指导性和桥梁作用。我们黄务镇1985年建立了全国乡镇级第一个以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办植物组培  相似文献   

3.
承《植物生理学通讯》编缉部约我为它的第100期出版写几句话以示庆祝,我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一任务。首先我以热烈的心情祝贺《通讯》这32年(1951~1983)来在历届编缉人员辛勤工作和我国植物生理学界全体工作者的支持和爱护下茁壮成长,祝它“长命百岁”,与日俱新,为我国植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期望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一日到十九日在河南省鸡公山举行了第三次全国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讨论会(以下简为“第三次会”)。会议开幕式上,植物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潘瑞炽先生号召大家踊跃向《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为《通讯》)投写关于植生教学方面的文章,并且赞扬了五十年代中期《通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植物生理学通讯》是在1981年,当时我在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上学。我的植物生理学老师张学明付教授(现在湖南湘潭师范学院任教)给我们上植生课时所列的参考书中就有《植生通讯》、《植生学报》等。但由于自已刚入大学不久,知识浅薄,  相似文献   

6.
值此《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40周年之际,作为早期便是读者与作者的我,抱着十分兴奋的心情来祝贺这个时刻。早在1951年以前,我便与汤佩松教授开始了书信往来,当时虽未谋面,但对汤老为发展祖国科学事  相似文献   

7.
大约10年以前,植物生理学教师在推荐参考读物时,我初闻《植物生理学通讯》这一刊名。由于学习不太用功,时过境迁,逐渐忘却了老师的忠告,而未曾翻阅《通讯》。后来为参加一次遗传学读书报告会,我准备了“真菌四分子分析在研究基因重组的意  相似文献   

8.
我与《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的渊源,可以说是相当深的。打从《通讯》正式公开发行的第1期起,我便订阅;中经停刊,1979年下半年复刊后,我又立即订阅。至今40年,从未间断。记得开始的几期,是32开的小册子,以后才改为现在的16开大册。《通讯》之于我,几乎是与菽粟布帛一样的不可一时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     
为前进而回顾,为未来而总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植物生理学命名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植物生理学通讯》,如同历史运动要经历迂回和反复一样,在其前进过程中曲折地度过了40年。回顾《通讯》的历程,它每前进一步和变化一次,都是和植物生理学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密切联系的。所以现  相似文献   

10.
我是《植物生理学通讯》的忠实读者。值此《通讯》创刊40周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刊物繁荣昌盛,祝愿它为推进我国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不但是《通讯》的读者,而且在刊物创始之际,曾尽过一点微薄的力量。因此,我对于刊物有着更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植物生理学教师,现在正用杨学荣同志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以下简称〈杨本〉)作为三年制师范生物专业植物生理课教材。从《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4期上看到石文同志的〈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书〉(以下简称〈评文〉)一文后,得到很多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主要是辨清了一些过去〈杨本〉中作为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内容,这在教学上很重要,对师范学生意义更为深远。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杨本〉中一些欠妥或差错之处,但对〈评文〉中指出的多数问题没有发觉,说明我们自己在认识上也  相似文献   

12.
1951年8月20日由汤佩松教授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1期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手刻油印出版。共印二三十份,寄发国内大约15所高等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同志。担任刻板、印刷、邮发等事务的有阎龙飞、韩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第1期刊登了王天铎同志的一篇书评,深受教益。恰巧,《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第5期发出征文,即将开辟“讨论专栏”。我想利用这块园地,谈一谈阅读《书评》后的粗浅想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王天铎周志收到译本之后,将译文与原文进行了仔细核对,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向出版社和译者反映外,还通过刊物与广大读者见面。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负责精神,而且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今天,在科技战线上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14.
生物体内脂肪酸降解所发生的能量转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由于研究和讨论这个过程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有一定意义,教学中常把它作为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来处理。现对《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年第2期中刘恩举同志“推荐一个计算  相似文献   

15.
内皮层跳跃     
一、前言关于内皮层跳跃(endodermis depres—sion或 endodermis jump)的问题,笔者曾在1955年《植物生理学通讯》第四期提出来过。当时倪晋山先生曾摘译了T.Weever著《植物生理学五十年》中的一些资料,介绍了国外老一辈植物生理学家对此问题的看法与解释。到今天为止,不觉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段时间内,就笔者所知,有关这个问题的新资料很少。笔者由于种种原因,也很久没有过问这个问题。最近偶尔在苏联Φизио—  相似文献   

16.
虽然汤佩松先生在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的时候,我已经是他的助手,但那只是在研究工作方面,却没有参加《通讯》的任何工作。我参加《通讯》工作,除了曾经担任过编委,偶尔审查一两篇稿件以外,主要是在1981~1983这三年里。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会:你刊在1988年第1期第34页上刊登了王熹同志“关于《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及其增产效果》一稿两投问题的说明”一文,阅后认为与事实不符,特此来信说明。1986年年中,我向王熹同志提议两家合编一本“多效唑应用”专辑,作为《中国水稻科学》或《江苏农业科学》的增刊。并  相似文献   

18.
我很喜爱《通讯》,她伴着我度过数十年光阴。祖国的成就,五洲的信息,多姿多彩,像走进植物生理学的仙境。  相似文献   

19.
也谈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第4期发表了刘国栋同志《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浅释》一文。本文也想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同行。在目前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中,对植物矿质营养一章中的“生理酸性盐”和生理碱性盐”的讲述都含糊不清;对于供给植物不同类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6):1232-1239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42卷第1~6期(总第233~238期)总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