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蒸腾速率的测定”实验是植物生理实验课中的经典实验项目(张志良和瞿伟菁2003)。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按现有的实验指导内容去做的话,无论是实验内容还是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都显得比较简单,学生做了实验后印象不深,对蒸腾速率的概念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等内容掌握得不够深刻和透彻。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同时,也为了配合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对这个实验作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实验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教师只为学生准备必需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钾离子影响气孔开度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张志良先生(1998)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以下简称“指导”)一书中“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应得到的表皮气孔开度大小依次为K^+〉Na^+〉对照。但在具体实验中,我们经常见到实验组与对照组(蒸馏水)的气孔开度差异不大,或实验组中K^+的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结果相反的现象。为此,我们依据实验原理,对取材、溶液浓度、对照、处理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并用测微尺准确测量气孔的开度,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采用张志良[1] 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已多年。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对“实验 70 :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促进生根”的方法作了部分改动 ,效果较好 ,符合我们实验的要求。该实验中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是NAA溶液的配制。按实验指导是称取 2  相似文献   

4.
磺胺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是植物生理学矿质营养一章中必做的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EC.1.6.6.1)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技术方法,进一步了解NR在植物氮素同化过程中的作用(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李合生等2001;郝建军等2007)。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感到,按照几种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中介绍的方法(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李合生等2001;  相似文献   

5.
1实验仪器、材料与方法 实验方法参考张志良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160—162页“实验52-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葸酮比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相似文献   

6.
愈创木酚法测定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改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是植物生理学呼吸作用一章中必做的实验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愈创木酚法测定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不良环境中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按照几种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中的方法(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高俊风2006;王学奎2006)测定的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7.
张志良和瞿伟菁(2002)著《植物生理实验指导》中“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实验,用于观察钾离子在气孔开张中的作用,可加深学生对“气孔运动——钾离子积累学说”的理解。这一实验容易操作,效果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兰伟  蔡健 《生物学杂志》2007,24(5):70-72,19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单线式”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和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已无法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就有关“立体化”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即青年教师“立体化”培养、教材“立体化”整合以及教学“立体化”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这一实验,多年来,我们按照实验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该书修改再版后改为张志良主编)中“实验13”的步骤进行操作,未能得到满意结果。此实验设置了蒸馏水、0.5%KNO3、0.5%NaNO33个处理,以蚕豆叶片表皮为试材。根据实验原理及实验设计可推断,其结果应是用0.5%KNQ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大,而蒸馏水和0.5%NaNO3处理的气孔开度都应较小,且开度大小应一致。但由于没有注意到取材问题以及光照时间不够(按教材上只用30min)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时所要做的 1个基本实验 ,也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 1个经典实验。几乎所有的教科书或实验指导中都指明该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 ,在做该实验时经常有学生会问“能不能用别的实验材料”等问题。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笔者选择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可行的实验材料进行了比较实验。1 实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 (A.cepa L.)鳞片叶、无色洋葱鳞片叶 ,美人蕉 (Canna indioaL.)叶、水绵 (Spirogyra)、天竺葵 (Pelargonium horto…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由传统的“知识型”转变为“素质型”,更强调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植物生理实验作为高等院校农林、生物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独立应用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关键之一(卢英梅2007)。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并在科学态度、实验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2.
师范专科生物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中的溶液培养(或砂基培养)是教学大纲中必做的实验内容。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它是对矿质营养理论的验证,也是各种实验技能尤其是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该实验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在大纲和实验指导教材的范围内,将其它一些实验内容与溶液培养实验有序地结合起来,将原来一些互不相干的、分离的实验内容整合成一个系列实验。这一做法有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本文简要介绍我们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做法和点滴体会。工系列实验组合师范专科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必做…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开展植物生理学课外实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课外实验与教研室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较早地了解科研,参与科研。具体做法是:1.介绍科研课题,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讲授和实验课上.我们结合植物生理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介绍本室承担的科研课题,尤其是近几年取得的新进展,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例如在第一堂课讲述“绪论”时,教师就结合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与展望以及如何学习植物生理学而全面介绍本室的教学科研情况,并介绍前几届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参与科研活动的…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1]中的"植物的无土培养和缺素症状"以及"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甲烯蓝吸附法)"是两个经典的实验方法,目前仍然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2-5].特别是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综合实验的开设,我们认为这两个实验可共用一种植物材料,实验效果明显,并能较好地说明缺乏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对此做了一些充实和更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实验的几个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是植物生理学水分生理章节中必做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其目的是在验证钾离子促进气孔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掌握气孔运动机理中的“无机离子吸收学说”(张志良和瞿伟菁2003)。近年来,我们结合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和学科的发展及研究热点,将气孔运动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的验证性实验内容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此验证性实验内容,使之转变为综合性实验“气孔运动机理的初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分述如下,欢迎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中的几个不妥之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志良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 2版 ,1 990 )一书 ,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普遍使用的教材 ,也是综合性大学及其他有关高等院校教学参考用书。该书所涉及的内容既有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方法 ,又有较新的现代科学技术 ,实用性很强。但是书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现提出几点来与编著者及同行共同探讨。在该书的第 45页 ,实验 1 9“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中 ,列出了溶液培养的配方 (表 1 )。表 1 各种培养液 (体积为 1L)的配制贮备液 贮备液 /mL完全 -N -P -K -Ca -Mg -S -Fe缺微量元素Ca(NO3) 2 10 -10…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我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总学时数为108个学时,其中实验课为36个学时,以往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多,结合生产的少;室内实验多,田间实验少。按常规的每周2节课学时,因受时间和条件限制,很多实验学生往往无法从头到尾亲自动手完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工作,为此,我们对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课”是我们为植物生理学专业及植物学专业等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门化实验技术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初步掌握研究植物生理学所需的有关实验技术,为毕业论文及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加深讲授内容、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要求有较高精度的仪器设备,由于学生多,增添同样型号的仪器设备,在经费上有困难,本着节约原则,我们采用“循环制”进  相似文献   

19.
农业学校《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教材中的两个实验:“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光学性质”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做实验。从多年的实验情况看,这两个实验的成功率都不算太高。总结其原因,除学生主观上操作有些问题外,我们认为主要是实验方法本身存在不妥之处。为此我们对实验方法做了些改进,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本实验有以下三点不当之处:(1)加到1ml糖液的各指形管中的小圆片的水势存在差异。原因是教材没有对选取的叶片进行特别要求,而叶片的部位、厚…  相似文献   

20.
能量代谢在教学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适应当前高考“探究性实验”试题的需要,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环境温度对不同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此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性实验的全过程,复习已知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说明,并与别人交流结果等。从而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现把实验设计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