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益生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从发酵制品及人体肠道内分离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降胆固醇乳酸菌,并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为今后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优良菌种。方法应用MRS.胆固醇培养基液体发酵法进行目的菌株筛选,并测定其耐酸及耐胆盐等能力。结果筛选出4株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其降解率分别为DM8403163.1%、DM8403470.3%、DM850381.1%、DM8605663.1%;同时4株乳酸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酸及耐胆盐能力,其中DM86056能力最强,其他3株乳酸菌次之;经鉴定,DM84031为保加利亚乳杆菌、DM84034为嗜热链球菌、DM8503为詹氏乳杆菌、DN86056为屎肠球菌。结论经上述实验综合比较,DM86056降胆固醇能力比较强且耐酸及耐胆盐等能力也较强,因此有待于将其应用于动物体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通过添加溴甲酚紫的MRS培养基分离得到98株土著乳酸菌。以降胆固醇的效率和模拟肠道环境的耐酸和耐胆盐的耐受力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了2株降胆固醇以及耐酸耐胆盐综合能力都较强的菌株4J1和4J17,经16S r DNA鉴定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两株乳酸菌均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本研究结果扩宽了降胆固醇的益生乳酸菌的种质资源,同时为金针菇的发酵加工产品提供良好的益生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7株乳酸菌各项生理特性,筛选高效、安全降解胆固醇的益生菌株,为后期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选定菌株依次进行体外降胆固醇、胆盐水解酶(BSH)活力、人工胃肠液及胆盐耐受性、细胞粘附性能的测定和比较,并分析抗生素耐药性和抑制病原菌活性,最后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细菌种属。结果不同菌株各项生理指标存在差异。其中菌株ZL-2、JQI-7和PC-26的BSH酶活分别为0.010、0.015和0.030 U,可高效清除体外胆固醇,3株菌体外降解胆固醇率在58%以上;并且耐酸、耐胆盐,具备较好的HT--29细胞粘附性,不存在抗生素耐药性,可有效抑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生长。结论菌株ZL-2、JQI-7和PC-26满足降胆固醇益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浆水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获取高降胆固醇菌种并明确其功能特性。【方法】以浆水为实验材料,利用高降胆固醇培养基筛选出降胆固醇的乳酸菌,并研究高降胆固醇菌株的耐酸、耐盐等功能特性,而后采用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的方法鉴定高降胆固醇菌株的种属。【结果】所分离的乳酸菌都有一定的降胆固醇能力,其中有4株菌对培养物中胆固醇的降解率大于75%,经鉴定发现有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1株,乳酪短杆菌(Brevibacterium casei)2株,棉籽糖乳球菌(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1株。【结论】从浆水中筛选出4 株高降胆固醇乳酸菌,且其功能性质良好,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体肠道益生菌体外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健康儿童和青年人肠道分离并鉴定了21株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连同6株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了体外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汁盐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实验菌株都能从培养基中去除胆固醇,5株去除率可达40%以上,同时去除效力也较高。胆汁盐耐受性和耐酸性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Bm26同时具有较高降胆固醇能力和耐胆汁盐及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6.
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益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选择性培养基MRS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2株细菌,经鉴定一株为双歧杆菌,另一株为乳酸杆菌.按照益生菌标准对上述2株菌的耐酸、耐胆盐、抗药性、抑菌等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均可作为益生菌用于降胆固醇产品.  相似文献   

7.
泡菜、传统腊肠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晓辉  励建荣?  于平 《微生物学报》2009,49(11):1438-1444
摘要:【目的】筛选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乳酸菌菌株,为乳酸菌体外、体内的降胆固醇生理特性和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碳酸钙-MRS选择性培养基(Calcium Carbonate-Man Rogosa and Sharp Medium)从中国传统食品泡菜、腊肠中筛选乳酸菌,应用改良的胆固醇筛选培养基筛选具有较高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耐酸性,耐胆盐活性,生长曲线及产酸特性;结合菌落形态学、接触酶反应、革兰氏染色、碳水化合物微量鉴定管及16SrRNA寡核苷酸碱基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筛选得到的两  相似文献   

8.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利用皂化-比色法检测了22株屎肠菌株体外降胆固醇的能力,结果显示屎肠菌株的胆固醇去除率在85.93%~21.25%之间。选取3株胆盐耐受能力较好的菌进行后续研究,其中,屎肠球菌SP5-6L的耐酸能力较差;JS2和ML13-5菌株具有一定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3株菌株的胆盐水解酶活性都很高。在0.3%胆盐培养基中,屎肠球菌的胆固醇去除率不同,其中ML13-5菌株的去除率由52.71%增加到68.01%。此外,屎肠球菌无溶血性,但其抗药性各有不同。本文对屎肠球菌降低胆固醇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其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和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诱变获得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优良嗜酸乳杆菌新菌株。利用亚硝基胍(作用浓度为1 g/L)对嗜酸乳杆菌进行诱变。突变菌株测定其耐渗透压和抗胆盐能力后,在含有0.3 g/L胆固醇的培养基中培养48 h,测定降胆固醇率。挑选优良突变菌株制成酸奶并喂养高脂大鼠模型,28 d后测定血清及粪便胆固醇指标。嗜酸乳杆菌突变后获得的60个突变菌株中有8株具有良好的耐渗透压和抗胆盐能力,其中突变株Y48的清除胆固醇能力最高,清除率达到(61.44±1.8)%。Y48发酵酸奶喂养高脂大鼠模型28 d后与对照大鼠模型相比,血清中TC、TG明显减少(P<0.05),粪便TC明显增加。通过诱变获得了优良的嗜酸乳杆菌突变菌株,为今后获得优质降胆固醇乳酸制品提供良好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0.
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筛选益生乳杆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乳杆菌作为保健型酸奶的候选菌株。【方法】从健康人肠道和奶豆腐中分离筛选出耐受人工胃液的乳杆菌,对其进行体外益生特性(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性、抑菌活性及胆固醇降解能力)研究。【结果】从在乳杆菌分离培养基上有溶钙圈的41株菌株中筛选出5株耐酸、耐人工胃液较强的菌株,经16S rR NA基因测序鉴定,其中3株为乳杆菌,分别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p MT-3、植物乳杆菌Lp MT-5和唾液乳杆菌LsA F-7。在人工胃液中3株菌的耐受力均强于商品化的对照菌株LGG(鼠李糖乳杆菌GG);转入肠液4 h后直至26 h,Lp MT-5存活率基本稳定在45%左右,仅次于LGG。胆盐浓度为0.10%时,3株乳杆菌的耐胆盐能力均强于LGG;胆盐浓度为0.20%时,Lp MT-3和LsA F-7仍能存活。3株乳杆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对粪肠球菌的抑制最明显,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差。3株乳杆菌对胆固醇的清除效力依次为Lp MT-3LpM T-5Ls AF-7;清除率依次为Ls AF-7Lp MT-3LpM T-5。【结论】筛选出3株适应人体胃肠液环境、耐胆盐、抑菌及降胆固醇活力强的乳杆菌,可作为进一步开发新的益生菌产品和保健型酸奶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从厦门同安海域的黄鳍东方豚(Fugu xanthopterus)卵巢组织中分离纯化出59株菌株,通过小鼠试验筛选出11株产毒菌株,并对其中产毒能力较强的EL10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初步认定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同时对EL10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相似文献   

12.
从藜麦茎叶样品中筛选分离出乳酸菌株,测定菌株脱除游离棉酚能力,通过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耐受实验、抑菌实验、抗生素敏感实验及表面特性研究菌株各项性能,并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高效游离棉酚脱除乳酸菌LR002,其游离棉酚脱除率为62.87%,该菌株具有高效的耐人工胃液、肠液效果,且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抗生素不敏感,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游离棉酚脱除乳酸菌菌株,为棉粕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分离自猪肠道粘膜、食糜和粪便的乳酸菌,通过产乳酸能力、生长性能、耐酸和耐胆盐性能及抑菌能力评价,筛选适应养猪生产的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方法】共分离获得155株乳酸菌纯菌株,从中筛选出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及细菌16S rRNA测序鉴定其种属,评价候选乳酸菌的生长情况、耐酸、耐胆盐及抑菌特性。【结果】综合变色时间(8 h)、pH值(3.9)和乳酸含量(100 mmol/L),筛选出4株(L45、L47、L63和L79)候选菌株,经鉴定依次为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该4株乳酸菌均可在体外快速生长;L47和L79能够耐受pH 2.5的酸性环境,L47能够耐受0.5%胆盐环境;各乳酸菌上清液与指示菌共培养,发现对E coli K88和沙门氏菌均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L47上清液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L47具有较好的产酸性能与生长性能、可耐受猪胃酸和肠道胆盐环境,对E.coli K88和沙门氏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说明该乳酸菌具有潜在的益生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具有潜在益生功能的双歧杆菌,本研究采用改良MRS培养基,从婴幼儿粪便中分离到5株菌株:AR499,AR667,AR668,AR669和AR610。通过16S r DNA测序分别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假小链双歧杆菌。对其耐酸耐胆盐能力和黏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菌株AR499耐酸性较好,菌株AR610有较强的耐胆盐能力,菌株AR499的自动聚集能力和细胞表面疏水性都较高。实验表明,菌株AR499可作为一株耐受性和黏附性能较好的益生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应用于优良双歧杆菌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益生菌功能性评价出发,探讨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的耐酸、耐胆盐性能及其相关的表型和基因型信息.结果 LP-Onlly在耐酸、耐胆盐性能方面,优于其他实验室保存菌株,在pH 3、37 ℃培养3 h后,LP-Onlly活菌存活率达95%以上.在1.0%胆盐的MRS培养液中生长24 h后,LP-Onlly活菌存活率达95%以上.经表型及分子鉴定,LP-Onlly为植物乳杆菌,其16S rDNA序列保存于GenBank, 登录号为AY 590777,与实验室保存的其他植物乳杆菌的基因DNA指纹图谱相似率达7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铝毒及耐铝机制提供更好的模式生物材料和进一步研究耐铝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云南龙陵县茶园土壤耐酸铝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纯化,筛选出一株Y31耐酸铝酵母。结果经D1/D2区域克隆测序获取全长26S rDNA区域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Y31为长形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ongus)。在LPM培养基及GM培养基上耐铝水平检测表明Y31分别能耐100 mmol/L和50 mmol/L铝。用不同铝浓度处理酵母菌后,进行FDA PI双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当铝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过程。结论本研究为铝毒和生物体耐铝机制提供了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春锋  张兰威 《微生物学报》2010,50(12):1590-1599
本文对益生菌在动物及人体上的降胆固醇功能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的活体微生物。现已发现某些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属的一些菌株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能力。由于实验动物和人体在生理学上存在差异,因此同一菌株在实验动物和人体上获得的结论可能不同。关于益生菌降胆固醇功能的机理,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这些假说包括:(1)益生菌将胆固醇吸收至细胞膜或细胞质中;(2)益生菌将胆固醇吸附到细胞表面;(3)胆固醇和游离胆盐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共沉淀;(4)结合胆盐被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水解成了游离胆盐,后者具有较低的溶解度,不易被肠道回收;(5)胆酸被益生菌的荚膜胞外多糖黏附到了细胞表面;(6)益生菌发酵肠道食源性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丙酸,后者能够抑制肝脏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7)益生菌通过下调NPC1L1蛋白基因表达来降低小肠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8)益生菌抑制胆固醇乳化胶束的形成。这些假说将为我们认识益生菌的降胆固醇机制及潜在降胆固醇功能菌株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黑加仑干酒酵母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几百份样品中分离到185株酵母菌,经筛选得到了适用于黑加仑干酒发酵的横酒1号菌株。本文重点报道了菌种的分离、筛选与鉴定,测试了菌种的产酒力,耐SO_2能力,耐乙醇能力,耐酸力,并用气相色谱法,对比了有关菌株的产酯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评价六株乳酸菌耐酸耐胆盐能力、细胞黏附能力以及抗炎能力,筛选出一株同时具有耐酸耐胆盐、高黏附以及抗炎能力的乳酸菌AR281。结果表明,AR281在p H为2.5、3.5和4.5或胆盐浓度0.1%、0.2%和0.3%的条件下处理后,存活菌数均高于107CFU/m L;AR281对HT-29细胞的黏附数量高达350.60个/100细胞;同时AR281处理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后,细胞NO的产量降低了20.64μmol/L。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这株乳酸菌对机体钙磷吸收的调节作用发现,补充乳酸菌AR281后,摘卵巢后小鼠体内骨钙和骨磷的含量分别增加了8.51%和19.14%,同时尿钙的水平下降了47.54%。经16s r DNA菌株鉴定,确定AR281为短乳杆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的14种菌株的生长特点及产酸能力,筛选出具有较强耐胆盐能力,并能在人工胃肠液中存活的菌株。方法对10株乳酸菌和4株酵母菌进行生长曲线、pH、耐胆盐能力和耐人工胃肠液检测。结果 10株乳酸菌和4株酵母菌具有良好的生长曲线和产酸能力;马乳酒样乳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胆盐能力;希氏乳杆菌、马乳酒样乳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和东方伊萨酵母具有较强的耐人工胃液能力;乳酸乳球菌、哈尔滨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马乳酒样乳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和东方伊萨酵母具有较强的耐人工肠液能力。结论 10株乳酸菌和4株酵母菌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有望成为益生菌制剂的备用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