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I起胆囊收缩的最主要的激素,ccK通过作用于胆囊收缩素受体(cholecystokininreceptcr,CCK.R)影响胆囊动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胆囊动力减弱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对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对胆囊动力的影响以及它们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中枢神经系统中胆囊收缩素 8(CCK8)受体的信号传递机制 ,以分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为材料 ,观察了CCK8对细胞内钙调素 (CaM)、3′ ,5′ 环腺苷酸 (cAMP)、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CCK8可刺激大脑皮质细胞CaM、PKC活性的增加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但CCK8在 10 -12 ~ 10 -6mol L范围内 ,细胞内cAMP含量无显著变化 利用受体亚型L 364,718和L 365,2 60的研究表明 ,两种拮抗剂均可抑制CCK8引起的CaM和PKC活性变化 ,但两者IC50 不同 对于CaM ,CCKB 受体拮抗剂L 365,2 60的IC50 比CCKA 受体拮抗剂L 364,718低 4 0倍 ;而对于PKC ,L 365,2 60的IC50 比L 364,718低 60倍 因此认为 ,CCK8主要是通过CCKB 受体介导了CaM和PKC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胰和胆囊是胆囊收缩素(CCK)在胃肠道中的主要靶器官。鉴于CCK受体存在于整个胃肠道,并且存在于胃、胆囊、小肠和结肠的平滑肌细胞上,因而有理由认为CCK不仅具有刺激胰、胆分泌的生理作用,而且亦可能调节胃肠运动。新近面世的CCK受体拮抗剂loxiglumide(Lox)系抗溃疡新药丙谷胺(proglumide)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肽类很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控制摄食的作用。过去曾认为,胆囊收缩素(CCK)能引起饱感,即在进食后CCK释放入血,并输送到脑内作为调节摄食的信号,但近来发现,CCK以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采用制备有 Jones 胆囊插管、Thomas 胰瘘和胃瘘的狗,以胆囊压为指标,探讨盐酸注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收缩的机制。结果如下:(1)盐液注入十二指肠使胆囊压升高后,静脉注射阿托品、六烃季铵和苯海拉明可使胆囊压下降;注射酚妥拉明、心得安和纳洛酮无效。上述各种受体阻断剂均不影响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作用。(2)普鲁卡因阻断颈迷走神经,可抑制盐酸的效应;阻断解除后,盐酸效应可完全恢复;而阻断或切断颈迷走神经均不影响 CCK8的作用。(3)预先注射新斯的明可易化阈下浓度盐酸的效应,但不影响阐下和阈上剂量 CCK8的作用。(4)肠道灌流利多卡因-盐酸溶液可抑制盐酸的效应,而灌流阿托品-盐酸溶液则先加强而后抑制盐酸的效应。上述结果提示,盐酸引起的胆囊收缩,除体液因素 CCK 外,尚有胆碱能神经因素参与,其感受器在肠粘膜,其作用环节在肠道,可能对盐酸引起的 CCK 释放起易化作用。此外,还和组织胺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1928年,Ivy等在狗的胃肠道中发现了一种能使胆囊收缩的物质,称之为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70年代初,Mutt等从猪小肠组织中将此物质分离。不久,Yander haeghen在脊椎动物脑内发现了CCK样免疫活性物质,继而由Dockary从羊脑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之一是外周应用胆囊收缩素(CCK)可以产生类似于中枢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所引起的饱食和焦虑的作用。问题的焦点在于CCK能否激发CRH的功能,其途径如何?后来人们发现,外周应用CCK还可以引起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急性释放,对此曾提出假设,认为CCK可能是通过外周迷走神经将信息传入中枢的,只是由于当时对于CCK受体的了解还不够多,以及缺  相似文献   

8.
肠道激素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刺激胆囊收缩。这是生理学教科书中的典型描述。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种一般性描述,  相似文献   

9.
胆囊收缩素(CCK)既在中枢神经系统又在胃肠道内存在。据报道,由中枢或外周给予CCK可以在动物和人类引起饱感;但产生这一作用的部位一直有争论。中枢给予CCK-8(CCK羧基端八肽),推测是作用于脑内CCK受体。以前认为外周给予CCK-8通过血循环也作用于大脑,特别是下丘脑腹内侧核区域(简称VMH)。但也有资料报道,损毁大鼠两侧下丘脑VMH区后,由外周给予CCK-8仍可引起饱作用。最近G.P Smith等用大鼠观察了外周给予CCK-8引起饱作用的部位。他们先把大鼠分为两组:一组大鼠毁损两侧下丘脑VMH区;另一组大鼠施行腹腔内迷走神经切除术。然后分别向两组大鼠腹腔内注  相似文献   

10.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o XY  Ling YL  Meng AH  Shan BE  Zhang JL 《生理学报》2002,54(3):239-243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8)对麻醉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实验监测了左心室收缩压(LVP)、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期内压变化的最大速率 (±LVdp/dtmax)、心率 (HR)和平均动脉压 (MAP)。结果如下 :小剂量CCK 8(0 4 μg/kg)可引起心动过速 ,MAP、LVP和±LVdp/dtmax轻度上升 ;中剂量CCK 8(4 μg/kg)和大剂量CCK 8(4 0 μg/kg)可引起心动过缓 ,MAP、LVP和±LVdp/dtmax显著增加 ;应用CCK 受体 (CCK R)拮抗剂丙谷胺 (1 0mg/kg)抑制以上变化 ;由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到心肌组织有CCK A受体 (CCK AR)和CCK B受体 (CCK BR)mRNA表达。以上结果提示 :CCK 8可激活心肌组织的CCK R ,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功能增加和心率改变。  相似文献   

11.
Yang X  Liu R  Dong Y 《生理学报》2006,58(3):275-280
女性患者在孕期及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常有腹痛、腹胀及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本文探讨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和孕酮(progesterone,P4)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及胃组织内胆囊收缩素受体A(CCKA)、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胃组织内其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卵巢激素调节胃肠道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机制.给予卵巢切除大鼠EB和P4替代治疗,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CK、CGRP的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内CCKA受体的表达量,用125I-CGRP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胃组织内CGRP受体的表达量.EB可以升高血浆CCK的浓度,同时引起胃组织内CCKA受体表达增高.P4对血浆CCK的浓度以及胃组织内CCKA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P4可以升高血浆CGRP的浓度,上调胃组织内CGRP受体的活性.EB、P4联合作用升高血浆CCK、CGRP的浓度,增加胃内CCKA、CGRP受体的表达.因此EB通过促进CCK的分泌以及上调胃内CCKA受体的表达,抑制胃排空;而P4可以通过增加CGRP的释放上调胃内CGRP受体的活性,从而增加肠神经系统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结果提示,可以利用CCKA、CGRP受体的拈抗剂治疗女性患者中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如腹胀、早饱、腹痛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枢胆囊收缩素(CCK)的研究开始于1975年,Vanderhaegher首先发现大鼠脑内存在胃泌素样免疫活性物质。次年Dockray等在此基础上证实脑内的胃泌素样物质就是CCK,1980年Dockray等又进一步证明脑内的CCK主要是含硫的羧基末端八肽  相似文献   

13.
徐珞  唐明  陶尚敏 《动物学报》2000,46(4):416-421
采用核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分析及荧光分光测定等实验方法,探讨了大鼠癫痫发作过程中胆囊收缩素-8、β-内啡肽和多巴胺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结果表明:(1)海马内注射胆囊收缩素-8,大鼠癫痫发作作用显减轻;海马内注射L-365和胆囊收缩素-8,胆囊收缩素-8压抑癫痫发作的作用消失;(2)癫痫发作后海马内β-内啡肽含量显著降低而胆囊收缩素-8含量显著增加;(3)大鼠海马内注射胆囊收缩素-8,海马内β-内啡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和其受体(Cholecystokinin receptor, CCKR)基因在摄食活动中的功能, 研究通过克隆得到CCK1、CCK2、CCK1R和CCK2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 其长度分别为414、387、1368和1359 bp, 分别编码137、128、455和452个氨基酸。荧光定量结果表明CCK1和CCK2基因均在脑组织中高表达, 其次为肠道组织, 而CCK1R和CCK2R基因分别在胆囊和脑组织中高表达。在摄食后24h内, CCK1、CCK2、CCK1R和CCK2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 其中CCK1、CCK1R和CCK2R基因在摄食后3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而CCK2基因在摄食后12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P<0.05)。禁食过程中CCK1、CCK1R和CCK2R基因相对表达量在禁食14d时显著升高(P<0.05)。复投喂后CCK1、CCK1R和CCK2R基因的相对表达趋势与餐后表达趋势相似, 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在禁食和复投喂过程中CCK2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 研究结果推测CCK1基因可能与CCK1R、CCK2R基因结合, 作为饱腹信号因子, 通过抑制食欲调控大口黑鲈摄食、消化等生理过程; 而CCK2基因可能作为短期食欲因子调节摄食活动。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摄食活动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最初人们观察到8肽胆囊收缩素(CCK-8)能增加大鼠海马锥体细胞神经元放电,该作用可被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所抑制,因而推测苯二氮革类抑制CCK对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它抗焦虑作用的一个环节。换言之,激动CCK受体有可能引起焦虑行为。经过10年来的研究已初步确证CCK能造成焦虑,但该效应是  相似文献   

16.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广泛分布在脑内,特别在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中含量很高。其中枢作用目前较明确的有抑制摄食和对疼痛的调制作用,即对抗吗啡和内啡素的镇痛效应。它还可影响脑内多巴胺和垂体前叶多种激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胆囊收缩素(CCK)作为神经肽类物质,其作用已被阐明:(1)调节饱感;(2)调制儿茶酚胺活性;(3)调节下丘脑肽类物质释放。目前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CCK的作用与阿片类物质的作用相反,例如:摄食、多巴胺更新速度、应激性摄食,遗传性肥胖的小鼠脑内β-内啡肽的含量增高而CCK含量减少。最近,Faris等又报道,CCK可颉颃阿片源性镇痛。用前足电击测定甩尾潜伏期的方法作为阿片源性镇痛的模型。给大鼠腹腔分别注射0.75、1.5、3.0、6.0μg/kg(体重)的八肽CCK,以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30分钟后,给予前足电击。结果极低剂量的CCK-8即可减弱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引起的镇痛作用。另外,用前足电击作为非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的动物模型上,CCK-8也能减弱此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血管灌流大鼠离体胃制备,研究五肽胃泌素(G5)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胃窦收缩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血管灌流G5和CCK8都能显著兴奋胃窦收缩运动,并有量效关系;(2)抗胃泌素血清(1:100)可完全取消G5对胃窦收缩运动的兴奋作用;(3)CCK受体阻断剂双丁酰环磷鸟苷和抗CCK8血清(1:100)都能完全取消CCK8对胃窦收缩运动的兴奋作用;(4)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能完全阻断G5对胃窦收缩运动的兴奋作用,部分阻断CCK8对胃窦收缩运动的兴奋作用。上述结果提示:(1)G5可特异性兴奋血管灌流大鼠胃窦收缩运动,该作用通过壁内胆碱能神经系统介导;(2)CCK8对血管灌流大鼠胃窦收缩运动亦有特异性兴奋作用,该作用只是部分与壁内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组织灌流培养和静态培养是肠道组织体外培养最常见的两种方法,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两种培养方法哪种更适合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的研究。以猪十二指肠组织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L-精氨酸下两种体外培养方法对组织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分泌和组织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分泌的影响;并进一步与体内十二指肠L-精氨酸灌注对血液CCK的变化水平进行比较,确定更适合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组织灌流培养下培养液CCK浓度随时间增长呈平稳波动,LDH浓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而静态培养下CCK浓度随时间增长呈累积效应,LDH浓度则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此外,组织灌流培养CCK的分泌过程与血液CCK的变化非常相似。以上结果表明组织灌流培养更适用于体外胃肠激素分泌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73年,J.Gibbs就曾提出,在摄食过程中,动物小肠释放的内源性胆囊收缩素(CCK)可能是终止摄食的机制之一。此后的大量研究工作表明,从大鼠出生至成年期,外周给予CCK均可减少摄食并引起饱食反应,在人类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后来又有人提出,在成年大鼠,外周给予CCK引起的饱食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