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银杏叶片的光抑制和光保护机制:温度,CO2和O2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间条件下,夏季晴天中午银杏(GinkgobilobaL.)叶片经常遭受强光(超过1400μmol·m-2·s-1)和高温(35℃左右)胁迫,气孔导度和CO2同化速率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在一天中随着光强而变化。在室内分析了强光和高温交互作用对银杏叶片光抑制的影响。在15~35℃温度范围内和1400μmol·m-2·s-1光强下,银杏叶片分别在空气中、低CO2浓度(80μL·L-1)和2%O2条件下处理2h。银杏叶肉CO2导度低(约31mmol·m-2·s-1),导致羧化部位CO2浓度低,光呼吸较强。在空气中,电子传递与固定CO2之比较高(16e-/CO2,25℃)。此比率在2%O2条件下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仅用光呼吸的变化不能解释。在15~35℃温度范围内和不同CO2浓度下,降低O2虽然导致电子传递速率下降,但对光抑制程度无影响,表明强光条件下光呼吸对银杏叶片无保护作用。依赖叶黄素循环的非幅射能量耗散是银杏叶片防止强光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多胺对裸大麦离体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裸大麦离体叶片分别在光照和暗诱导下,以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等3种多胺,分别用2mmol/L,0.5mmol/L,和0.2mmol/L3种浓度处理,均使丙二醛累积减少,延缓过氧化氢酶和SOD活性的下降。以CaCl2(5mmol/L)+Spd(0.5mmol/L)处理,可降低Spd(0.5mmol/L)的效应,因此多胺延缓离体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有关,并且进入细胞时,与Ca发生竞争。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藉精(MV)O-1mmol/L在1500μmol m^-2a^-1光下处理C3植物花生、水稻和C4植物玉米、甘蔗的叶圆片30mm,O2^2+产生速率随MV浓度提高而加快MV浓度超过10μmol/L,光合放氧出现负植并持续增大。光氧化作用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和qp,而qN则或提高(C3植物,MV10μmol/L)或几平下)。热耗散系数KD的变化与QN相似。秘C4植物相比,C3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氢对蚕豆气孔运动和质膜K^+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不同浓度H2O2可使蚕豆(Vicia faba L.)叶片气孔关闭,抑制气孔张开,10mmol/L的H2O2最有效,10μmol/L的H2O2仍明显使气孔关闭。且10μmol/L的H2O2抑制气孔张开作用能被EGTA所消除,表明Ca^2+参与低浓度H2O2使气孔关闭的过程。2mmol/L的H2O2可使质膜内向K^+通道电流明显减小而外向K^+通道电流显著增加。因此,H2O2促进蚕豆气孔关闭主要是通  相似文献   

5.
强光及活性氧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强光及活性氧对大豆( Glycine max L.) 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在强光(2000 μmol·m - 2·s- 1) 下照射2 h 后,净光合放氧速率下降。随着处理光强的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Fm/Fo、Fv/ Fm 、ΦPSⅡ、qP 和qN 均呈下降趋势。在强光处理大豆叶片时,加入外源活性氧H2O2 、O-·2 、·OH 和1O2 后,大豆叶片受到伤害。其中1O2 和·OH 的破坏作用十分明显,表现为Fv/ Fm 和ΦPSⅡ的明显降低。抗氧化剂DABCO、甘露醇、抗坏血酸和组氨酸对强光下的大豆叶片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不强。在暗处理叶片时,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抑制剂DDC对Fm/ Fo 和Fv/Fm 的影响不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的抑制剂NaN3 使Fv/Fo、Fv/ Fm和ΦPSⅡ下降明显。强光处理大豆叶片时,DDC明显降低Fm/ Fo、Fv/ Fm 和ΦPSⅡ,NaN3 降低Fm/ Fo、Fv/ Fm 和ΦPSⅡ的作用则更大。据此推测,在强光下大豆发生了光抑制,光抑制的发生与活性氧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甲基紫精(MV)处理水稻植株能快速诱导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rbisco,EC4.1.1.39)及其它可溶性蛋白的降解。MV浓度越高,降解速率越高。MV能诱发叶片内源H2O2迅速积累。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DCMU(150μmol/L)能显著抑制MV(100μmol/L)诱导的Rubisco及其它可溶性蛋白的降解;活性氧清除剂抗坏血酸(5mmol/L)、甘露醇(10mmol/L)、苯  相似文献   

7.
大豆叶片CO2补偿点和光呼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CO2 补偿点 (Г)与光呼吸 (Rp)的关系 ,用CI 30 1光合气体分析系统观察了光强等因素对大豆叶片CO2 补偿点的影响。在高于生长光强的强光下 ,Г和Rp随着光强的增高而升高 ,实验表明这可能与强光下发生的无机磷限制有关 ;经 10mmol/L的甘露糖、0 .2 %PEG 6 0 0 0和 10mmol/L的DL 甘油醛处理后 ,Г显著上升 ,前两者使Rp下降 ,而后者使Rp上升 ;给叶片喂 5mmol/L的KH2 PO4 后 ,Г和Rp都降低。并且 ,衰老叶片的Г比刚完全展开的叶片高 ,但前者的Rp却比后者低。这些结果表明 ,光呼吸是影响CO2 补偿点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 ,CO2补偿点总是随着光呼吸速率与羧化效率比值的变化而在同一方向上变化  相似文献   

8.
10-8mol/L的DON毒素加入小麦根质膜制剂中可促进K+刺激的ATP酶活力,10-6mol/L开始呈抑制效应,抑制程度随DON浓度加大而提高。根尖(5cm)离体根段于0.5mmol/L的KCl中,10-8mol/L的DON能促进根段K+吸收,10-6mol/L以上浓度则K+吸收呈抑制,10-2mol/L浓度下根段的净吸收为负值,表明组织中K+大量外渗。根段置蒸馏水中6h,4mmol/L的DON即导致振段K+渗漏。用DON处理整株小麦根,浓度在0.25mmol/L以上可促进K+从植株其它部位向根运输,而浓度在8mmol/L时即抑制K+向根富集,且根内K+明显渗漏。  相似文献   

9.
泡桐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4个提取泡桐叶片蛋白质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用UKC(9.5mol/L尿素,5mmol/LK2CO3,1.25%CTAB,0.5%二硫苏糖醇,2%两性载体电解质pH3.5~10,5%TritonX-100)提取由10%冷(-40℃)三氯醋酸(丙酮配制,内含0.07%的巯基乙醇)处理的泡桐叶片干粉提取出的蛋白质总量和种类最多。这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泡桐叶片蛋白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两个品种的大豆叶圆片经10-4mol/L和10-3mol/L的H2O2处理12h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增加,但10-2mol/L的H2O2处理却使这些酶活性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小粒豆1号较抗旱性较弱的鲁豆4号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高的SOD、CAT及GR活性,对H2O2的抗性较强。50μmol/L的亚胺环已酮(CHM)能消除H2O2对SOD、CAT与GR活性的刺激作用,而同样浓度的放线菌素D(AMD)则不能。  相似文献   

11.
活性氧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肽链断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活性氧所致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肽链断裂的情况。将过氧化氢或抗坏血酸-Fe(Ⅲ)分别作用于马来酰亚胺标记的SOD,然后用高效液相反相色谱(RPHPLC)分析,经1mmol/LH2O2处理后SOD用RP-HPLC分离出二个肽段,用顺磁共振检测显示只有一个肽段具有马来酰亚胺信号,经5mmol/LH2O2处理后SOD有四个肽段生成,其中有一个肽段具有马来酰亚胺信号,用5mmol/L抗坏血酸和0.01mmol/LFeCl3处理后SOD有三个肽段生成,用50mmol/L抗坏血酸及1.0mmol/LFeCl3处理后SOD也产生相同的三个肽段,只是肽段的量多.结果提示H2O2所致SOD肽链断裂无“定点”现象,而抗坏血酸-Fe(Ⅲ)所致SOD肽链断裂呈“定点”断裂。  相似文献   

12.
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对外源H2O2的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两个品种的大豆叶圆片经10^-4mol/L和10^-3mol/L的H2O2处理12h后,超氧化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增加,但10^-2mol/L的H2O2处理却使这些酶活性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小粒豆1号较抗旱性较弱的鲁豆4号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高的SOD、CAT及GR活性,对H2O2的抗性较强。50μmol/L的亚胺环已酮(CHM)能消除  相似文献   

13.
LHRH—A2及无机离子促进草鱼脑垂体离体分泌GH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培养瓶(皿)培养法研究LHRH-A2、Ca^2+、K^+对草鱼脑垂体器官分泌GH的影响。结果表明,1nmol/L、10nmol/L、100nmol/L和1000nmol/L的LHRH-A2都能显著促进GH的分泌;随着Ca^2+浓度(0.1、1、3mmol/L)的增高GH的分泌增强,在1mol/L和3mmol/L Ca^2+条件下的GH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在0.1mmol/L Ca^2+条件下的GH分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NaHSO3促进田间水稻的光合磷酸化和光合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1~2mmol/L NaHSO3喷施于水稻(Oryza ativa L.)叶面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并能持续3d以上。在此条件下,光下叶片中的ATP含量明显增高,叶片的叶绿素毫秒延迟荧光加强,反映与光合磷酸化活力有关的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增加。乳熟期喷施2次1mmol/L NaHSO3后,水稻产量提高约10%。研究表明NaHSO3的主要作用和PMS(phenazine methosulfate)  相似文献   

15.
几个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大白菜群体光合速率(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白菜结球初期群体光合速率随光强和CL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大幅度降低。群体光合的CO2的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128和1400mg/L,光补偿点为110μmol/m^2s。  相似文献   

16.
钙提高玉米种子活力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钙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在0—40mmol/LCa(2+)的浓度范围,低浓度的Ca(2+)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最适浓度为10mmol/L,超过此浓度Ca(2+)的促进作用减弱.Ca(2+)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原因可能是Ca(2+)促进胚和胚乳中α-和β-淀粉酶的活性,加速胚乳中贮藏物质如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动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EGTA和EDTA能降低种子活力,2.5和10mmol/LCa(2+)能部分解除EGTA和EDT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电泳迁移分析方法研究了21nt脱氧寡核苷酸G3TG2TGT2G5TG2TGT(CP1)与129bp的乙肝病毒(HBV)核衣壳启动子(Cp)片段内一位点结合形成的三链DNA的特异性及稳定性.在克隆有HBV基因组的质粒pCP10的酶切产物中,CP1仅与含Cp的129bp片段结合.在20mmol/LMg2+溶液中其解离常数(Kd)为1.4×10-7mol/L.不同离子稳定三链DNA的效果依次为sp4+(精胺)>Mg2+>Zn2+>Na+>K+,离子之间存在相互竞争作用.比CP1多一误配碱基的脱氧寡核苷酸G2TG2TGTG3TG2TG2TG2T(CP2)在20mmol/LMg2+溶液中与Cp结合的Kd值约为CP1的1/7,而在60mmol/LK+或5mmol/LZn2+溶液中检测不到它与Cp的结合,这进一步显示了三链DNA形成的特异性.细胞的生理离子浓度被认为是:Sp4+1mmol/L,Mg2+10mmol/L,K+140mmol/L,因此,CP1在细胞内将能特异地与Cp结合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用蛙胫前肌小束为材料,研究了提高胞外钾[K+]O对咖啡因挛缩的作用。[K+]O从2mmol/L提高到10或25mmol/L,由3mmol/L咖啡因引起的挛缩明显增强。以PKC/PC(PKC和PC分别为在高钾和正常钾条件下的咖啡因挛缩)表示的咖啡因挛缩增强,依赖[K+]O和高钾作用时间。随着10mmol/L[K+]O作用时间延长,直至10min,增强逐渐增加。但是,25mmol/L[K+]O作用1min时增强达到最大,然后下降到对照。PKC/PC变化时程不能用高钾引起的去极化解释,而与由相似[K+]O引起的胞浆自由钙变化时程相符。提示,至少在蛙骨骼肌,高钾引起的咖啡因挛缩增强主要是由胞浆自由钙升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6—BA诱导的带正电荷的葡萄叶过氧化物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岸葡萄叶的带正电荷过氧化物酶可受6-BA诱导,但盐,H2O2或Fe^2++H2O2均使叶片COPD活性明显下降,而高浓度的无机盐明显刺激纯COPD活性增加。在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CPOD最适pH为4.60-5.75,对H2O2的表面Vmax和Km值分别为110U/mg蛋白和1.15mmol/L。  相似文献   

20.
Wang TH  Yang D  Liu PQ  Gong SZ  Lu W  Pan JY 《生理学报》2000,52(6):479-482
利用小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作为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BAECs一氧化氮(NO)释放、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和细胞内钙(〔Ca^2+〕i)的影响,以及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tamoxifen和NOS抑制剂(L-NAME)的作用。结果显示,E2(10^-12 ̄10^-8mol/L)呈尝试依赖性促进BAECs中NO的释放,以10^-8mol/L浓度E2处理BAE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