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D163、α-L-岩藻糖苷酶(AFU)、微小核糖核酸202(miR202)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同期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疾病对照组,门诊健康体检者113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CD163、AFU、miR202,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CD163、AFU、miR202。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CD163、AFU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2低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疾病对照组血清CD163、AFU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iR202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血清CD163、AFU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2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好转组血清CD163、AFU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2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好转组血清CD163、AFU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miR202高于治疗前(P<0.05),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CD163、AFU、miR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D163、AFU、miR202能够辅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又可为TACE的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疼痛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到2022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下肢静脉曲张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泡沫硬化组各30例。联合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泡沫硬化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治疗,观察与记录患者疼痛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联合组也显著低于泡沫硬化组(P<0.05)。两组术后1 d的血清缓激肽(BK)、P物质(SP)含量都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联合组也显著低于泡沫硬化组(P<0.05)。两组术后1周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都低于术前1 d(P<0.05),联合组也显著低于泡沫硬化组(P<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100.0 %,明显高于泡沫硬化组的86.7 %(P<0.05)。结论:相对于泡沫硬化,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对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胸苷激酶1(TK-1)、可溶性B7-H3(sB7-H3)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PHC合并PVTT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ACE治疗,60例)和联合组(TACE结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60例)。观察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TSGF、TK-1、sB7-H3。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均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FP、CYFRA21-1、CEA均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TSGF、TK-1、sB7-H3均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联合组的O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肝功能损伤,延长患者OS并调节血清TSGF、TK-1、sB7-H3水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减联合微波消融术(MWA)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不可或不愿手术切除或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ⅢB-Ⅳ期并同意MWA治疗的NSCLC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减联合MWA治疗,60例)及对照组(MWA治疗,60例)。对比两组中医主要证候总评分、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Th17/Treg失衡、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主要证候总评分、EORTC QLQ- C3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和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联合MWA对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调节Th17/Treg比例失衡和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TACE治疗)和研究组(49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生存率、生存质量改善率、血清AFP、AFP-L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FP、AFP-L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CE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改善其短期预后及生存质量,降低其血清AFP、AFP-L3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肝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生存率、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9.84%(44/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79%(32/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性较好,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机体免疫抑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DEB-TACE治疗,n=40)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经肝动脉灌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n=40)。对比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D8+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CD3+、CD4+、CD4+/CD8+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的OS(中位OS为13.3个月,2年生存率30.00%)、PFS(中位OS为8.2个月,2年生存率17.50%),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DEB-TACE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行DSA引导下TACE化疗的肝癌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行常规治疗的肝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6.00%(28/50)高于对照组的34.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CD8+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CD3+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CA)242、CA724、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0.00%)、研究组(24.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DSA引导下TACE化疗治疗肝癌患者,疗效可靠,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同时减轻化疗所致的肝损伤和细胞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白介素7受体(IL-7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射频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IL-7R、TNF-α、I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射频术和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较高的疗效,但脉冲射频术的治疗周期更短,更快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上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sTim-3)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行TACE治疗2个月,采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疗效,根据不同疗效分为疗效不良组(n=32)和疗效良好组(n=62)。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治疗前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联合血清AFP、VEGFR-2、sTim-3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经TACE治疗,62例患者疗效良好、32例患者疗效不良,治疗有效率为65.96%。疗效良好组术前超声造影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显著长于疗效不良组(P<0.05)。疗效良好组术前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显著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血清AFP、VEGFR-2、sTim-3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灵敏度为84.85%,特异度为82.1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可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疗效,且联合诊断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实时虚拟导航系统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CNKI、CBM、VIP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12月。由两位评价员分别独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包括1845例患者。试验组为实时虚拟导航系统(Real-time Virtual Navigation System, RVS)辅助超声引导下(Ultrosound, US)/(Contrast Enhanced Ultrosound, CEUS)消融治疗肝癌组,即RVS+US/CEUS组,对照组为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肝癌组,即US/CEUS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肿瘤消融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S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在提高肿瘤消融率方面优于传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活性因子、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RFA治疗,研究组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肿瘤活性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预后。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3.85%(28/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17/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氨基酸转氨酶(AST)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TBIL、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活性因子水平,未加重肝功能损伤,且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和血清唾液酸转移酶1(ST6Gal1)、血管生成素-2(ANG-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7,TACE治疗)和研究组(n=57,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血清凋亡分子[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存活素(Survivi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4(Caspase-4)]和血清ST6Gal1、ANG-2、HGF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AFP、CA199、CEA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Bcl-2、Survivin水平更低,Bax、Caspase-4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ST6Gal1、ANG-2、HGF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调节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和血清ST6Gal1、ANG-2、HGF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转复情况,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监护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清MMP-1和MMP-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及血清TIMP-1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安全有效,早期窦性心律的转复率高,且可改善患者血清TIMP-1、MMP-1、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切除患儿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试验组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行为状况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BCL量表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抑郁、社交退缩、多动、违纪及攻击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试验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对患儿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胃癌肝转移患者胃肠功能、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downstream of tyrosinekinase3, DOK3)、酪氨酸激酶下游蛋白(downstream of tyrosinekinase2, DOK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原发灶和肝转移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给予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率,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DOK3、DOK2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 %,高于对照组的71.11 %(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DOK3、DOK2低表达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DOK3、DOK2低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低于对照组的26.67 %(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胃癌肝转移患者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改善DOK3、DOK2的表达水平, 降低并发症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及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此外,将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成超声造影组31例和常规超声组30例。超声造影组微波消融治疗前后均予以超声造影配合,常规超声组微波消融治疗前后均予以常规超声配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造影情况以及术后1年结节复发情况。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增强强度为低增强、增强模式为不均匀、无环绕增强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均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78.69%、准确度为84.00%。治疗后超声造影组甲状腺结节最长径、体积均低于常规超声组(均P<0.05)。超声造影组术后1年结节复发率为0.00%,低于常规超声组的16.67%(P<0.05)。结论:超声造影应用于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较高,且结合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结节的效果明显,预后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