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伴随《生理科学进展》成长 我1952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医学院生理系高级师资进修班,师从吴襄教授学习生理学。1953年又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理系做助教工作三年。1956年调到北京,在卫生部直属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任教。次年(1957),《生理科学进展》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悼念吴襄老师韩济生吴襄教授是我从事生理学工作的启蒙老师。他的去世是中国生理学界的巨大损失。对我个人来说,是夺去了一位极其尊敬的老师,对我谆谆教导的长者。1952年9月我从上海医学院结束临床实习,到大连医学院参加生理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学习,吴襄教授是进修...  相似文献   

3.
<正>《生理学报》是中国生理学会官方期刊。该刊的前身是1927年由林可胜教授创办的《中国生理学杂志》,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之一。1953年改名为《生理学报》。今年迎来了她创刊90周年的大喜日子。《生理学报》是我心目中极为仰慕的刊物。我也担任《生理学报》编委多年,对她有着很深的感情。《生理科学进展》是1957年由吴襄教授创办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我认识王先生是在 4 0年前 ,那时吴襄教授 (我的生理学启蒙老师 )在与王先生合作编写生理学教科书时邀我去做助手。两年以后 ,王先生借助中央“为专家配助手”的政策 ,通过卫生部 ,把我调入北医。我很惭愧 ,调入北医生理系后只帮王先生带了1~ 2个研究生 ,即应国家号召离开消化研究室从事针麻原理研究。迄今不觉三十余载 ,没有为王先生做好消化生理的科研助手 ,只是在生理学教学上尽了微薄之力。但在学术思想上 ,我亲身领受王先生的教诲 ,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在多方面影响了我的一生。东西方哲学的完美结合  王先生为人处世宽以…  相似文献   

5.
吴襄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在血液、循环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尤其在确立我国人的生理水准方面贡献更为突出。在我国生理学教材建设工作中,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日转星移,春秋飞度,50余年来,虽历经坎坷,但对党、对社会主义忠贞不渝。他把全部精力付诸生理学教学研究和培养年轻师资上,勤勤恳恳,笔耕不辍,《生理学大纲》的重写出版是他晚年对医学教育事业所做的又一贡献。其著作具有独特风格。应本刊特约,他欣然撰文叙述他对教学、科研等问题的看法,我们从中可了解其生涯的侧面与功绩,读罢倍增对他的崇敬。  相似文献   

6.
许寿生 《生理通讯》2007,26(6):153-154
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于11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体育大学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及运动生理学知名专家80余人参加了大会。11月17目上午8:30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楼报告厅准时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副主任沈岩教授,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973首席科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范明教授,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教授,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973首席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池建教授、程建平副校长,90岁高龄的中国运动生理学开拓者王义润教授以及全国多所体育院系的专家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  相似文献   

7.
沉痛哀悼冯德培院士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冯德培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4月10日20时20分在上海逝世,终年88岁。冯德培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生理学家,是我国近代生理学研究开拓者之一,对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8.
《生理通讯》2007,26(2):37-37
2007年3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生理学系教授、生理学会常务理事陈小章教授被授予裘槎基金会2007.2008年度“优秀科研者奖”,以表彰她在生物医学方面所取得的杰出贡献。颁奖礼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9.
吴襄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生理学家,他编著的《生理学大纲》于1947年初版问世后,相继干1950、1952、1954和1957年又作了四次修订。在1957年前,这本书曾被全国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及其它高等院校用作教材。由于本书具有篇幅适中、逻辑性较强、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文字流畅和便于自学等优点,历来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本书虽然停印长达25年之久,但广大的生理科学工作者却对之记忆犹新,殷切期望能有新版《生理学大纲》再次问世。现在,经过第五次全面修订后的《生理学大纲》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们作为吴先生的学生和本书的读者,感到由衷的高兴。新版与老版本比较,总的印象是,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更新,反映了新进展,插图和篇幅亦有较明显的增多和扩大。因此,虽说是修订,实际上是一部新作,但新作仍保持和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3蔡子微,康白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羲教授生前曾预言:“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1]。这一预言激励着众多的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  相似文献   

11.
《生理通讯》2005,24(5):136-136
2005年海南省生理科学学会学术交流会于2005年7月1516日在海口市召开。来自我省高校及中专学校的32名生理科学工作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世民教授主持,理事长沈行良教授致开幕词。副理事长谢新民教授主持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2.
倪鑫 《生理通讯》2007,26(6):155
由上海生理科学会主办,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承办的第七届长三角生理科学论坛暨两省一市生理学学术研讨会在第二军医大学科技馆于2007年12月9日顺利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江苏、浙江、上海生理学同行会议。上海生理科学会理事长袁文俊教授首先代表上海市生理科学会发言,并衷心希望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对增进长三角地区生理学专家学者之间的友谊与沟通,提升地区整体科研水平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随后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建军教授代表江苏省生理科学会、杨秋火教授代表浙江省生理科学会发表讲话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最后由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许金廉主任代表承办方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于8月6-8日在大连医科大学举行。会议由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席会议主办、辽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和大连医科大学承办。会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沈岩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孙志贤教授  相似文献   

14.
《生理通讯》2007,26(6):149-150
近期,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已经揭晓。三位在基因敲除技术方面进行了卓越、开拓性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的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们是美国盐湖城犹他州大学的Mario Capecchi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Oliver Smithies教授以及英国加蒂夫大学的Martin Evans教授。  相似文献   

15.
景向红 《生理通讯》2006,25(1):25-26
2006年中国生理学会北京春节联谊会于元月22日在北京医科大学举行,北京地区的生理界同仁5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宪教授筹备了这次活动并主持了会议。副理事长许荣煜、范明教授,秘书长王晓民教授出席会议。生理学前辈,91岁高龄的刘曾复教授,韩济生院士,陈孟勤、邓希贤、吕国蔚、吕永达、周曾铨教授等也参加了会议。大家欢聚一堂,回顾了生理学会的过去,展望生理学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洋孕育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中海洋放线菌能够产生各种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对海洋放线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实验对筛选自大连海域的30株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的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海洋放线菌中13株分属于放线菌目链霉菌不同种或亚种,说明大连海域的海洋放线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经上海市声学会理事会同意并审核,“上海生理声学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16日正式成立,上海生理研究所梁之安教授主持了会议,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玉琰主任作了筹备工作报告,市声学学会负责同志到会祝贺。生理声学专业委员会由市六医院耳科陈玉琰主任、生理研究所梁之安教授、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科医院吴学愚教授、盛今蕙主任、文艺医院顾立德主任、海军医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朱妙章教授是我国著名生理学家,主要研究心脏功能的评定、心脏和冠脉的神经体液调节、心肌缺血时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研究心房钠尿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血管钠肽的生理作用等。主编的《大学生理学》(第3版)被评为总后精品教材、军队精品教材和国家级精品教材,也是第四军医大学首部精品教材;主编的《心血管生理基础与临床》为国内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朱妙章教授严谨认真、勇于奉献,一生致力于中国心血管研究的发展以及生理学科的建设,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与癫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态与癫痫大连医科大学丹东分校于日升大连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张万琴,王静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研究所蔡之宣,康白癫痫症(EpiJepsy)的特征是长期反复自发出现癫痫发作(se:Jure)。因此,癫痫症的治疗也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继澍 ,男 ,中共党员 ,194 1年 10月生于天津市静海县。 196 3年 7月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植物生理学教师 ,一直从事植物生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1986~ 1987年赴日本留学 ,进修果树生理 ,进行柿树果实发育生理研究。张继澍教授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教授、植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植物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张继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衰老和采后分子生理机制及调控。张继澍教授现兼任农业部第二届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生物学科组成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兼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