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龟脑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乌脑龟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脑垂体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对性成熟雌黄颡鱼的脑垂体进行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黄颡鱼的脑垂体由垂体神经部和垂体腺部组成,垂体腺部又由前叶、间叶和后叶三部分构成.舍有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组成腺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组成腺垂体间叶,腺垂体后叶由促黑色素激素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4.
垂体后叶激素对腺垂体某些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门脉是神经垂体与腺垂体联系的桥梁。腺垂体存在加压素(VP)受体。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的部分轴突终止在正中隆起,其末梢释放VP和后叶垂体肽类入垂体长门脉中。垂体门脉中含有高浓度的VP和催产素(OT)。VP可促进ACTH释放,OT能刺激CRF活性,间接影响ACTH释放。OT直接作用于腺垂体,特异地促进PRL释放,并具有剂量相关关系。VP对腺垂体也有直接作用,提高血浆PRL浓度。VP可提高假孕或孕酮处理的动物中垂体LH的含量,使LH更易释放。内源性OT参与抑制LHRH释放。  相似文献   

5.
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功能受多种促进和抑制其分泌因子的调节。近来发现,腺垂体内还存在多种分泌ACTH的细胞亚型。一种新合成的试剂——CRF靶细胞特异性细胞毒结合物CX,可特异性引起腺垂体CRF靶细胞死亡。利用它来研究腺垂体内细胞信息与ACTH分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贝氏高原鳅脑垂体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氏高原鳅的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构成,属于背腹型,但神经垂体稍偏向背部.腺垂体从前到后又依次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前外侧部由ACTH细胞和PRL细胞组成,中外侧部由GH细胞和大小两种嗜碱性细胞组成,中间部分布有MSH细胞和另一种嗜碱性细胞.神经垂体分枝丰富,遍布于腺垂体的各个部分,在中间部尤为丰富.垂体内血管发达.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分在体和离体两部分实验。(1)给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第三脑室内微量注射0.5和2.0μg的胰多肽(PP),观察到PP显著抑制前叶垂体β-内啡肽(β-EP)和催乳素(PRL)的静息分泌,抑制效应随PP的剂量增加而增大。此外,0.5μgPP能部分抑制限制性应激引起的PRL的释放;2.0μgPP只部分抑制此应激引起的β-EP的释放,并显著抑制应激时PRL的释放。(2)离体实验于体外培养的前叶垂体细胞中,分别加入0.05,0.625.1.00μgPP,一起孵育1h,看到0.625和1.00μg的PP显著抑制PTL的释放,抑制效应依PP的剂量增加而增大;上述三种剂量的PP对前叶垂体细胞β-EP的分泌均无影响。这些结果提示,PP可能通过某种下丘脑机制抑制前叶垂体β-EP和PRL的释放,也可直接作用于前叶垂体细胞抑制PRL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尼罗罗非鱼神经垂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展强  何艾文 《动物学报》1990,36(4):352-359
尼罗罗非鱼神经垂体存在A_1、A_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其终端与腺细胞、毛细血管、组织间隔、基板或脑垂体细胞形成直接轴——腺突触联系、间接轴——腺联系和直接轴——脑垂体细胞突触联系,构成下丘脑对脑垂体腺细胞支配的三种联系形式。在神经垂体组织中还存在Ⅰ型和Ⅱ型两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脑垂体细胞。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CT)是哺乳动物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一种有32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对CT的生物学功能过去主要集中在其稳定血清钙浓度方面。最近的研究则表明,CT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更为广泛的作用。有人发现CT可刺激或抑制腺垂体激素的基础分泌以及适当刺激后的反应性分泌;并发现大鼠腺垂体细胞存在CT特异性的饱和结合位点。应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培养,进一步观察了体外CT对腺垂体激素释放的  相似文献   

10.
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分泌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组成。神经分泌纤维主要是无髓鞘神经纤维,也有一些是有髓鞘神经纤维。神经垂体中还有一些多层体构造。神经分泌纤维有两个基本类型:A型纤维含有直径为1250—1750Å的神经分泌颗粒;B型纤维含有直径为450—1000Å的颗粒状囊泡。腺垂体的分泌细胞按其超显微构造的特点和所含的分泌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区分为六个类型:催乳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后腺垂体的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1.
胎盘含有生物活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有人曾提出,二者在妊娠时都能由胎盘生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发现,CRF 定位于足月胎盘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利用人类胎盘细胞的单层培养,作者还发现,CRF 能促进胎盘中含有 ACTH 顺序(11-24)的肽分泌。CRF 促进胎盘内 ACTH 分泌的 EC_(50)约为35.5nM,高于 CRF 促进离体培养脑下垂体前叶细胞 ACTH 分泌的 EC_(50)此活性可被 CRF 拮抗剂所逆转,也可被二丁酰 cAMP 和 fosrkolin(能促进腺苷酸环化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的腺垂体是一种至少有五种不同分泌细胞类型的非均一性细胞复合体。由于技术上的困难,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垂体促性腺细胞的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一直未能阐明。作者用羊腺垂体结节部(PT)离体制备,作为促性腺细胞的自然富集源,并证明GnRH 诱导细胞Ca~(2 )通道的活化,Ca~(2 )内流为启动这种细胞分泌激素所必需。实验用胰蛋白酶分散了的羊PT 细胞作原代体外单层培养,4~7天后,用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技术观察  相似文献   

13.
前文(方永强等,1981)探讨了罗非鱼脑垂体促性腺细胞的生理活动与雌鱼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相互关系,对比注射LRH-A后2、4和10小时对促性腺细胞的影响。根据促性腺细胞核的形态和细胞质中分泌颗粒数量的变化,以及DNA、RNA、酸碱性蛋白和酸碱性磷酸酶等一系列反应,初步阐明了LRH-A的作用机制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代谢变化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较详细观察了LRH-A对垂体促性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目的在于从亚细胞的水平上,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GnRH相关肽在大鼠垂体前叶的细胞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特异性抗GnRH相关肽(GAP)N端11个氨基酸的抗血清和六种垂体前叶激素的抗血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GAP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的定位。结果发现,GAP样免疫反应性物质存在于LH细胞和FSH细胞,而未见于GH、PRL、TSH和ACTH细胞。本文首次证明GAP存在于正常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为GAP调节LH和FSH的分泌提供了形态学证据;也支持GAP的功能序列在其分子的N端,或GAP进一步裂解出N端片段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的脑垂体间叶中存在有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rolactin release inhibiting factor,PIF),它能抑制垂体前叶细胞释放催乳素。Samson等(1990,1991)曾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及其前体能够抑制培养的雌性大鼠垂体前叶细胞释放催乳素。最近Samson等(1992)进一步证明了存在于垂体间叶的PIF就是ET或ET样肽。  相似文献   

16.
南方鲇脑垂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不同发育阶段南方鲇脑垂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南方鲇脑垂体由两个不同部位的胚胎细胞形成。源自胚胎原始口腔顶壁的上皮细胞团构成垂体的前、中腺垂体和部分后腺垂体 ;从间脑腹面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神经垂体和部分后腺垂体。受精后 32h ,原始口腔上皮细胞增生 ,口腔顶壁细胞群内凹 ,开始向内迁移 ;受精后 38h ,上皮细胞与口腔顶壁分离 ,形成实心细胞团 ,并沿着前脑腹面向间脑方向迁移 ;受精后4 5h ,细胞团迁移到间脑底部下方 ;初孵仔鱼原始口腔顶壁上皮细胞团位于间脑底部 ,与漏斗体接触 ;出膜后 36h ,上皮细胞团与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结合 ;出膜后 4 8h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清晰可辨 ;出膜后 4d ,腺垂体可区分前、后两部分 ;出膜后 6d ,GH细胞开始分化 ;出膜后 10d ,前、中、后腺垂体分化形成 ;出膜后 4 8d ,除GTH细胞外 ,其他分泌细胞均已分化 ;6月龄 ,分泌细胞分化完成。 1冬龄和 2冬龄幼鱼脑垂体仅前、中、后腺垂体体积及分泌细胞比例和部分细胞的超微结构与成鱼不同。  相似文献   

17.
颈外静脉预置硅橡胶导管的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静脉内注射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MR-2266-BS,观察它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催乳素静息分泌和限制性应激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mg/kg/0.5ml的MR-2266-BS显著阻断限制性应激时血浆ACTH水平的增加,但有进一步升高应激时血浆催乳素水平的趋势;对两种激素的静息分泌均无影响。给MR-2266-BS的剂量达6mg/kg/0.5ml时,则显著增加血浆ACTH的静息水平,对催乳素的静息分泌仍无影响;此剂量使应激时血浆中两种激素的水平,均呈现进一步上升。这些结果提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可能参与垂体前叶激素释放的调控。其中κ-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对ACTH的释放既有兴奋也有抑制性作用;对催乳素的影响似乎只抑制其应激时的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18.
北京鸭产卵期输卵管管状腺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子显徽镜对北京鸭输卵管管状腺细胞进行观察。鸭输卵管由五部分组成:漏斗、蛋白分泌部、峡部、壳腺和阴道。蛋白分泌部的管状腺细胞有四种类型。A型细胞有电子密度深色颗粒;B型细胞充满了无定型低电子密度物质;C型细胞具有非常明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D型细胞是由致密的颗粒和低电子密度的颗粒所组成,腔内充满分泌颗粒。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蛋白分泌周期的四个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9.
用HE、尼氏染色和Holmes银染法对长鬣蜥脑垂体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其脑垂体分腺垂体、神经垂体两部分,为背腹型.HE染色观察到腺垂体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类型,另外还观察到室管膜细胞和神经垂体内的垂体裂;尼氏染色显示神经垂体的赫令氏体以及排列致密的腺垂体中间部细胞;Holmes银染法显示神经垂体的无髓神经纤维、垂体门脉系统的血管.首次发现垂体裂与中脑视叶的水管系统相连通.  相似文献   

20.
(1)用35只不同年龄的家兔(自15天胚胎到2年余)和8个不同年龄的人(自出生到8岁)的脑垂体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切成4微米厚的连续切片,用五种不同的染色法(包括富尔根氏染色法和甲绿和派啷咛方法),观察脑垂体前叶中实质细胞核仁外移的现象。 (2)9只不同年龄的家兔的脑垂体前叶,用铁苏木精明矾和玛罗里复染在切片上计数了其中实质细胞的数目和有核仁移出的细胞数目,发现有核仁移出的细胞的数目平均占细胞总数的21.8%。 (3)凡有核仁外移的细胞,绝大部分为嫌色细胞,而在嗜色细胞中,尤其是在嗜酸性的细胞中极少见到这种现象,因此核仁外移和细胞的种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4)一部分外移的核仁能穿过脑垂体前叶的血窦而进入血流中。在小的血窦中通常仅可见一个核仁,但在大的血窦中,尤其是在边缘的海绵窦中往往有成群的核仁。这种进入血窦中的核仁可能与脑垂体前叶的分泌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