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将中空纤维膜过滤器与5升自动控制搅拌发酵罐耦联进行大肠杆菌AS.1.183的过滤培养,大肠杆菌细胞的最高浓度可达250g/l(湿重,含水70%),细胞内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活性可以稳定在80u/g菌左右,发酵罐的体积生产效率比分批发酵提高近10倍。  相似文献   

2.
发酵法生产鸟苷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鸟苷生产菌Bacillussubitilis2066为生产菌株,经摇瓶、20L自控发酵罐、500L发酵罐和25000L生产罐逐级放大试验,分别达到15.6g/L,17.7g/L,13g/L和11g/L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灵芝深层发酵生产四环三萜酸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灵芝深层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三种四环三萜酸,命名为灵芝酸M1,M2,M3,在25L发酵罐上研究了发酵条件对灵芝酸产量的影响,以及灵芝酸的代谢形成特征。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是:温度30℃;通风量1:0.75v/v/m;搅拌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80h,此时灵芝酸的最高产量是0.36g/L发酵液。抑菌实验表明上述灵芝酸能够抑制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肠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本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组建的IL-6工程菌E.coilDH5a(pBV-hlL-6),在选定的培养基及pH值下,采用30升发酵罐进一步观察了工程菌的生长和rIL-6的表达,确定了发酵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连续进行了三批次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工程首的生长密度达到2.51±0.02g[干重]/L[发酵液],rIL-6产率为182.4±2.0mg/g[干重]。rIL-6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细胞中,破菌后选用非离子型去垢剂或尿素等变性剂提取包涵体中的杂蛋白,可使rIL-6的纯度达到70.1±1.3%,收率为71.9±1.9%。洗涤后的包涵体,经过凝胶柱纯化和复性,rIL-6纯度达到95%以上,柱纯化的收率为72.3±0.9%;采用依赖IL-6,小鼠杂交瘤细胞系7TD1及MTT比色法测定生物活性,rIL-6比活性达2×108U/mg。  相似文献   

5.
采用天津短杆菌T6-13经多年经后的328^#菌株,以淀粉糖为糖质材料,生物素亚适量,当发酵残糖约为60g/L时,流加糖,效果好。在200m^3发酵罐生产中,流加糖浓度分别为300g/L和450g/L发酵周期32小时,平均产酸分别达102.3g/L和115g/L,糖酸转化率55.5%,提取收率95.8%;单罐产理论谷氨酸由16.24吨提高至18.20吨。  相似文献   

6.
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对酵母菌Lipomyces starkeyi HL进行了小型发酵罐的分批和分批补料发酵及其发酵动力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后期补料既可明显地延长菌体脂类合成期,减缓油脂比合成速率的降低,又可增加菌液的细胞密度,最终提高了整个发酵罐的油脂产量和平均容量产率。发酵结果如下:发酵时间120h;油脂产量11.0g/L;菌体生物量19.4g/L。油脂百分含量 56.5%,显然比分批培养84h所得的11.2g/L细胞生物量和 6.1g/L油脂产量分别增长了73%和80%。此外,通  相似文献   

7.
人胰岛素原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甲醇营养型酵母Pichia pastoris在近十几年已被人们广泛用作外源基因表达的系统。表达的是可溶性蛋白,且胞外分泌。本研究系将外源基因(胰岛素原基因)连接到穿梭质粒PHIL-S1上,再通过同源重组到酵母染色体,筛选表达株。用1 升发酵罐在甲醇诱导下可获得0.3g/L胰岛素原的产率。  相似文献   

8.
人胰岛素原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醇营养型酵母Pichia pastoris在近十几年已被人们广泛用作外源基因表达的系统。表达的是可溶性蛋白,且胞外分泌。本研究系将外源基因(胰岛素原基因)连接到穿梭质粒PHIL-S1上,再通过同源重组到酵母染色体,筛选表达株。用1升发酵罐在甲醇诱导下可获得0.3g/L胰岛素原的产率。  相似文献   

9.
噬菌蛭弧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保护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建立了致病性大肠杆菌E0111 感染昆明小鼠动物模型,用噬菌蛭弧菌进行保护试验。致病性大肠杆菌E0111 攻击前3 天,用噬菌蛭弧菌预先保护,小鼠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存活率高(P< 0.05) 。致病性大肠杆菌E0111 攻击后1 小时,用噬菌蛭弧菌保护与对照组比较生存时间,存活率无差异(P> 0.05) 。并证明噬菌蛭弧菌8 ×105CFU/ml 小鼠腹腔注射0.02ml/g 对小鼠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D-核糖发酵过程参数的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7L自控发酵罐进行D-核糖发酵实验,对D-核糖发酵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对数生长后期接种,溶氧控制在40%左右,以葡萄糖酸补料并调节pH值在7.2左右,可使罐的发酵单位由45g/L提高至65g/L左右。  相似文献   

11.
真养产碱菌利用甜菜糖蜜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以廉价原料甜菜糖蜜培养真养产碱菌H16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可行性。对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菌体产量可达20g/L,PHB产量达9.8g/L,糖转化率为27.5%。用2升自控发酵罐进行验证,在良好的供氧条件和特定的pH值自控条件下发酵周期从48小时缩短到40-42小时,菌体和PHB量都有提高。菌体最高产量26g/L,PHB最高产量13g/L,糖转化率为20.4%。PHB占细胞的含量,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超速离心纯化时,固定一次溴化钾密度梯度比例,选择不同的二次溴化钾梯度比例对下一步SepharoseCL-4B柱层析纯化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分析不仅能揭示纯化的最佳条件,即,二次溴化钾超速离心时溶液由240ml(1.04g/ml):800m1(1.28g/ml):600ml(1.32g/ml):50ml(1.34g/ml)构成时柱层析收率最高。而且还能解释层析纯化中出现的异常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重组大肠杆菌FB讲/pSV-04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产量,减少代谢副产物乙酸的生成,考察了比生长速率和无机盐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影响。在确定了合适的比生长速率和无机盐浓度之后,乙酸积累很少,L-色氨酸的产量为53.4g/L,比优化前提高了141.6%。经30L发酵罐初步放大,L-色氨酸的产量达53.6g/L,发酵结果稳定,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福建秋茄红树林碳氢氮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文教  薛雄志  林鹏 《生态学报》1995,15(3):229-234
本文主要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20a生人工秋茄红树群落C、H、N素的含量、贮备及年动态。结果表明:(1)秋茄植物体不同组分C、H、N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C43.81%─51.22%、H4.50%─5.68%、N0.23%─1.80%,组分间差异程度顺序为C<H<N。原子数率为C(1)H(1.11─1.48)N(0.004─0.034)。(2)群落C、H、N素现存总库量分别为7457.53g/m ̄2、837.48g/m ̄2和73.61g/m ̄2,其中地上部分别占59.31%、58.40%和59.54%,地下部分别占40.69%、41.60%和40.46%。(3)群落年净固定C素、结合H素和吸收N素分别为1113.41g/m ̄2、124.37g/m ̄2和16.83g/m ̄2,其中用于群落自身增长而存留的分别为684.88g/m ̄2、77.15g/m ̄2和6.65g/m ̄2,经凋落物年输出的分别为428.53g/m ̄2、47.22g/m ̄2和10.18g/m ̄2。(4)群落年能量净固定量为43544kJ/m ̄2,年O_2净释放量为2969g/m ̄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优化重组大肠杆菌产5-氨基乙酰丙酸(ALA)的条件,提高大肠杆菌发酵生产AL气的产量。在测定重组大肠杆菌GT48的生长曲线的基础上,确定诱导时间,优化摇瓶发酵条件。然后,进一步在5L发酵罐上进行间歇和流加发酵研究。摇瓶实验表明,细胞培养最佳初始pH为6.5,最佳诱导时间为稳定期前期,最佳接种量为2%,过高的葡萄糖浓度对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5L发酵罐间歇发酵中,重组菌产ALA能力达到47.8mg/L。采用流加发酵可以进一步将产物产量提高到63.8mg/L。构建的过量表达自身的hemA基因的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产ALA能力,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和采用流加发酵可以提高AL气产量。  相似文献   

16.
雨生红球藻混合营养与异养培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雨生红球藻混合营养生长与异养生长对碳源及碳源浓度的需求,并对两种生长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酸钠较葡萄糖等碳源更能维持红球藻进行混合营养民异养生长。红球藻混合营养型生长与异养型生长的适宜乙酸钠浓度范围分别是0.5 ̄1.0g/L和1 ̄1.5g/L。混合营养型及异养型的平均速率分别是0.72d^-1和0.53d^-1,培养8d的细胞干重分别是0.65g/L和0.32g/L。与光养型(对照)相比,混  相似文献   

17.
1988年Olins[1]发现T7噬菌体基因10的先导序列(T7g10L)具有明显的促进基因翻译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含T7g10L的表达载体pSC34,并尝试表达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基因.1材料与方法1.1菌株大肠杆菌菌株TAP106为本室储存.TAP10...  相似文献   

18.
天竺葵花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天竺葵花粗担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用分光不镀法研究了它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0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花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粗提物清除O2^-分别为3.5μg/ml(红花),3.0μg/ml(粉花),1.6μg/ml(浅粉花),与茶多酚(IC50=1.1μg/ml)相近,清除OH的IC50分别为5.7μg/  相似文献   

19.
外源激素诱导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L.)同一发育时期花被外植体不同部位细胞再生花芽的实验表明∶1. 诱导花被外植体细胞再生花芽,外源激素是必需的;2. 仅有细胞分裂素就可以诱导花芽再生,生长素并不是必需的;3. 花被外植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再生花芽时,需要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 单独加6-BAP或玉米素2 m g/L可以诱导花被下部的细胞再生花芽;6-BAP或玉米素2 m g/L和2,4-D 0.1 m g/L的组合有利于花被中部的细胞再生花芽;6-BAP或玉米素2 m g/L和2,4-D 1.0 m g/L的组合能促进花被上部的细胞分化花芽  相似文献   

20.
对表达人骨形成蛋白2A(BMP2A)的重组大肠杆菌YK537/pDHB2m在500ml摇瓶中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实验,继后用5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培养和分批补料培养,以获取rhBMP2A。两种培养方式结果比较表明,在培养过程中保持30%~40%左右的溶解氧和限制性流加葡萄糖可以使BMP2A的含量达到278g/L,最终菌体密度为OD60053(相当于干菌212g/L),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5%。该培养技术的关键是:(1)在培养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溶解氧;(2)限制性流加葡萄糖;(3)42℃起始诱导的时间控制在对数生长中期,持续表达时间为4h;(4)细菌持续生长的比生长速率控制在03h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