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西京医院皮肤科近3a来每年足癣义诊患者基本情况,并对口服特比萘芬片结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足癣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a来每年夏天足癣义诊活动中就诊于西京医院皮肤科足癣患者情况。其中2007年义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I为单纯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组,外用特比萘芬乳膏2次/d×2周;Ⅱ为单纯口服特比萘芬片组,给予口服特比萘芬片(兰美抒片)250mg/d×1周;Ⅲ组给予口服特比萘芬,250mg/d×1周,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2次/d×2周。3组分别在患者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结果3a足癣义诊周患者平均真菌阳性率为75.76%;采用特比萘芬联合疗法治疗的患者,有效率高达85.26%,复发率不足6%。结论特比萘芬联合疗法治疗足癣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联合外用特比萘芬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将82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2例,口服特比萘芬片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疗程1周;B组40例,口服特比萘芬片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疗程2周。结果停药后4周,A组治愈率68.70%,有效率90.47%,真菌清除率90.48%;B组治愈率84.15%,有效率95.00%,真菌清除率97.5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周或2周疗程口服联合外用特比萘芬治疗足癣均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特比萘芬治疗足癣的疗效。探讨口服抗真菌药联合外用抗真菌药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足癣患者83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疗程2周。对照组38例,局部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疗程4周。结果治疗完成4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6%,真菌清除率98%;对照组分别为58%、68%。2组临床治愈率、真菌清除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疗法和单一外用药物治疗足癣均有效,但联合疗法起效快、疗程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137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137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应用特比萘芬口服1周(250mg/d)联合外用咪康唑霜1周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26例,显效4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4.9%,真菌清除率为95.6%。结论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咪康唑霜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的难辨认体癣。患者女,45岁,左臂伸侧多处红斑、丘疹伴脱屑、瘙痒2a余。曾多次就医诊断不明,患处皮损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倾向于"银屑病"但疗效不佳。刮取皮屑镜检见真菌菌丝,小培养见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及螺旋菌丝,尿素酶试验阳性,毛发穿孔试验阳性,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内服特比萘芬和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28d后皮损消退,复查真菌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自制双唑霜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足癣患者口服特比萘芬0.25g/d,并外用自制双唑霜(主要成分咪康唑与联苯苄唑)2次/d,疗程1周。于停药时、停药4周后分别记录患者皮损情况,不良反应,同时作真菌镜检。结果停药时临床治愈率43.86%,有效率73.68%,真菌清除率78.95%。停药4周后,临床治愈率75.44%,有效率91.23%,真菌清除率96.49%。结论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自制双唑霜治疗足癣方便、安全、起效快、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报道1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面部体癣后继发的癣菌疹。患者女,10岁,因右眶周红斑、鳞屑10 d就诊。鳞屑直接镜检查见菌丝,培养生长的菌落鉴定为须癣毛癣菌。内服特比萘芬、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8 d后面部及颈胸部出现片状红斑,考虑为癣菌疹,加服抗过敏、抗炎药物(左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卤米松/三氯生软膏14 d后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平行研究。将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中重度体、股癣和手、足癣患者随机分入A、B、C、D四组,A组口服特比萘芬片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疗程7d;B组常规口服特比萘芬片,疗程14d;C组常规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疗程14d;D组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疗程4周。对各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①真菌学疗效:停药后4周时A组手、足癣患者的真菌清除率最高为96.65%,与D组比较(65.00%)差异有显著性。②临床疗效:停药后2周和4周时A组手足癣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3%和90.00%,与D组(68%、6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③患者满意度:在本研究的四组中,A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最高,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包括对治疗费用、安全性等方面)A组最高,与C组、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D组患者对费用的接受程度最高,A组优于B组,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患者对安全性的接受程度四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特比萘芬口服加外用1周的“1 1”短程联合疗法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疗效高、疗程短、依从性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治疗足癣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涂波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2):100-103,91
目的分别评价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治疗足癣的疗效,为足癣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治疗足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有24篇文献入选,总病例数为3059例。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的疗效优于咪康唑和克霉唑乳膏;特比萘芬的疗效明显优于克霉唑乳膏;缺乏特比萘芬和联苯苄唑乳膏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献。口服特比萘芬(250mg/d,治疗2周)或伊曲康唑(100mg/d,治疗4周)均明显优于安慰剂和灰黄霉素(500mg/d,治疗4周或6周)。结论外用特比萘芬和联苯苄唑乳膏疗效均较理想;口服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特比萘芬治疗顽固性手、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特比萘芬250mg,1次/d,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2次/d,连续3周;对照组患者仅外用特比萘芬乳膏2次/d,连续3周。停药2周后评价最终疗效和不良反应,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率。结果停药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真菌学清除率为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40%,真菌学清除率为75%。停药4周后,实验组患者未见复发,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0%。结论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顽固性手、足癣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右腋下花斑糠疹误诊9年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8岁,因“右腋下反复红斑伴瘙痒9a”于2008年10月至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于9a前无明显诱因右腋下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无明显脱屑,轻度瘙痒。未予治疗,皮疹增多,融合成片状,夏重冬轻,出汗时症状加重,偶伴刺痛感。曾在外院查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考虑为体癣,口服伊曲康唑0.1g,2次/d,服药1周症状好转后停药,1个月后病情反复;口服特比萘芬2周(具体剂量不详),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报道1例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儿童以面部皮疹为主的体癣。患儿,女,6岁,以面部、胸前起黄豆至花生米大小圆形、类圆形水肿性红斑,上有丘疱疹、水疱、痒半个月来诊。曾被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多形红斑,皮疹增多来诊,真菌学检查阳性,真菌培养为犬小孢子菌,经口服特比萘芬片、外用特比萘芬软膏后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治疗足癣的较好方法。方法将临床已确诊的足癣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口服特比萘芬的同时,外用雷锁辛溶液。对照组1:口服特比萘芬。对照组2:外用雷锁辛溶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93.33%,真菌清除率为96.67%;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93.33%,治愈率为86.67%,真菌清除率为90.0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5%,治愈率为50%,真菌清除率为65%。临床治愈率和真菌清除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5)。结论联合疗法治疗足癣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报告体癣2例,经口服特比萘芬片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5.
报道2例少见的女童单次接触宠物猫致头皮脓癣,女童再传染给妊娠母亲致体癣的病例。女童因枕部头皮多发脓肿12d就诊,妊娠母亲因右腰部孤立性红斑伴瘙痒2d就诊。皮损经真菌镜检、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测序均鉴定为犬小孢子菌。女童经内服特比萘芬和强的松联合外用酮康唑洗剂6周后治愈,母亲经外用酮康唑洗剂和联苯卞唑乳膏3周后治愈。  相似文献   

16.
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红色毛癣菌肉芽肿病例。1位73岁老年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6年来一直口服小剂量的他克莫司和硫唑嘌呤,1个月前,其左小腿和足背出现豆大红色丘疹和结节,渐增大增多。患者有甲真菌病史10年,移植术后加重。病理和真菌学研究证明皮损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并通过基因分型的方法进一步证实Majocchi肉芽肿、足癣、甲真菌病都是同型别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根据药敏口服特比萘芬(500mg/d)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12周后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17.
密切接触宠物兔后幼儿鼻孔周围体癣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1例密切接触宠物兔后发生在幼儿双侧鼻孔周围及上唇部的体癣。患儿4岁,因“鼻唇部红斑、鳞屑、伴瘙痒10余日”就诊。取皮屑镜检见真菌菌丝及毳毛内孢子,培养见棒形分隔大分生孢子、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及螺旋菌丝。尿素酶试验阳性、毛发穿孔试验阳性,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内服伊曲康唑胶囊和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6d后红斑瘙痒明显减轻,34d后皮损消退。复查真菌阴性。  相似文献   

18.
<正>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丁克")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真菌谱,对临床上相应真菌的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特异高选择性的抑制真菌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作用,无严重的肝、肾副作用,具有杀菌、抑菌双重作用。对深部真菌的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为使特比萘芬更广泛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真菌病学杂志》杂志社商定,在  相似文献   

19.
<正>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丁克")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真菌谱,对临床上相应真菌的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特异高选择性的抑制真菌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作用,无严重的肝、肾副作用,具有杀菌、抑菌双重作用。对深部真菌的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为使特比萘芬更广泛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真菌病学杂志》杂志社商定,在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1岁,练习头顶足球后面部红斑,疼痛,结痂4d。真菌直接镜检发现菌丝及孢子。镜检标本室温放置3d,见孢子有生长现象。取球场草坪泥土培养发现真菌生长。诊断:面部真菌感染。经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1周治愈,随访1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