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产沼气的厌氧消化器中分离到两株甲烷氧化菌。对这类菌在厌氧消化器中的数量变化及其对产甲烷菌生成甲烷活性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产沼气的厌氧消化器中分离到两株甲烷氧化菌。对这类菌在厌氧消化器中的数量变化及其对产甲烷菌生成甲烷活性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规模的多级厌氧消化器处理豆腐废水的实验结果。消化器总容积5L,进水COD为f4000—28000m g/L,发酵温度30℃,COD去除率可达98%左右,每去除lg c0D可产沼气o.42~0.65L,其中甲烷含量53%以上。  相似文献   

4.
厌氧消化器中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一套自行设计的以豆腐废水为原料实验性的半连续化的厌氧消化器可将甲烷发酵的各个阶段分开。从中分离到占优势和重要的水解和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艰解和发酵性细菌经鉴定是乳杆菌盾、链球菌属、双岐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和螺旋体等属的细菌,其中有些菌株是上述属中的新种。产氢产乙酸细菌是氧化丁酸盐菌,初始分离时与氧化丁酸盐菌相配合的利用氢的细菌是消化器中的一种特有的产甲烷球菌。分离到的产甲烷细菌中有4个已知的种,还发现一个新种。本文还对上述细菌利用豆腐废水生成甲烷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进行了归纳小结。从豆腐废水厌氧消化器中发现了一些未报道过的细菌新种,说明这样的微生物生态系是前人未曾研究过的。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对于采用生物沼气厌氧废水处理法来处理废水越来越引起重视。生物沼气系统实际是一种升流或厌氧污泥覆盖法。在消化器的顶部具有取得专利的网状挡板,以便使固相、液相和气相得以分离。据报道,近年来按生物沼气法已经建成和正在建成的装置共有25所,其反应器的体积为6~5500立方米。厌氧处理法的特点能够产生沼气,其活性微生物都是厌氧菌,其中关键性微生物是甲烷菌。对有机物的厌氧性降解是分阶段进行的,即  相似文献   

6.
硬脂酸降解菌与产甲烷球菌共培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Hungate厌氧技术,从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管道消化器中分离到产氢产乙酸的硬脂酸降解菌与产甲烷球菌的共培养物(LDB1-M1),LDB1菌株为专性厌氧,呈弧状,不产芽孢,革兰氏反应阴性。该共培养物能降解c4C20 直链脂肪酸,但必须加一定量的CsC12。经初步研究认为LDB1菌株可能是互营单胞菌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7.
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代文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4):245-252
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凌代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厌氧微生物是整个微生物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枝原体,厌氧真菌尚见于个别的报道。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人类生活的环境和人体...  相似文献   

8.
921582采用生物膜反应器大规模厌级一好权处理复杂的工业废水〔英〕/Heijnen,J.J。…了Water Sei.Teehnol一1991,23(7~9)一142了一1436〔译自DBA,xggi,10(15),91一10832〕 在厌氧两段流化床消化器内,以中试规模和实际工业规模处理废水,产生甲烷,在好氧空气提升式悬浮发酵罐中处理厌氧排出液(含有镶和硫化物),生产硝酸盐和硫酸盐。处理过程的各阶段都在悬浮载体物上形成生物膜。厌氧消化器完全密封,避免有害物质的散发。消化器含分布、消化、分离以及气体积累各部分(在。.sbar压力下),产生的生物气排人锅炉房。载体是由砂状物构成。大观…  相似文献   

9.
含易降解有机物的对苯二甲酸有机废水在厌氧处理时,其中的易降解有机质通过甲烷发酵被优先利用,其中间代谢物对对苯二甲酸的降解有抑制作用,同时,对苯二甲酸自身的降解也存在底物抑制现象。本文建立了有易降解有机质存在时对苯二甲酸厌氧降解的抑制动力学模型方程:q=qmax SS+Ks[1+(I-0.86)/KI,s,并利用非线性回归,确定了模型参数qmax=1972.0mgTA/gVSS·d;Ks=20.2844gTA/L;KI,I=2.041gCOD/L;KI,s=0.0108 gTA/L,实验数据对该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拟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段厌氧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由处理啤酒厂废水的厌氧消化器颗粒污泥中分离和纯化了一个能厌氧降解丁酸产生甲烷的共培养物BF2。共培养物BF2可降解包括异丁酸在内的含4~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7.7。以巴豆酸为底物,成功地将共培养物BF2分离为专性质子还原产乙酸细菌沃尔夫互营单胞菌嗜脂肪亚种菌株CF2和产甲烷细菌甲酸甲烷杆菌菌株MF2两个纯培养,将它们再组合后仍可降解丁酸。菌株CF2与亨氏甲烷螺菌、布氏甲烷短杆菌菌株1125、甲酸甲烷杆菌菌株1535和普通脱硫弧菌G11组合成人工共培养物,可以厌氧降解丁酸。  相似文献   

11.
啤酒废水的厌氧发酵产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热处理后的厌氧污泥利用啤酒废水厌氧产氢的影响因素(温度、初始pH值和有机物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初始pH值对厌氧产氢过程均有显著影响。最佳温度为35℃,此时,比产氢速率、氢气产率、VFA含量与总糖降解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0.16mL/g-VSS.h、0.1673mL/mg.COD、4640.0mg/L和95.20%。最适初始pH值为6.0~7.0,在此范围内氢气产率、VFA含量、总糖降解率均可获得最大值。一个半经验模型适用于描述初始pH值与氢气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35℃、初始pH值6.5的条件下,有机物浓度COD1000mg/L~2000mg/L时,总糖降解率与VFA产率均获得最大值。底物抑制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OD1587mg/L时,氢气产率(0.1935mL/mg.COD)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由处理啤酒厂废水的厌氧消化器颗粒污泥中分离和纯化了一个能厌氧降解丁酸产生甲烷的共培养物BF2。共培养物BF2可降解包括异丁酸在内的含4~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7.7。以巴豆酸为底物,成功地将共培养物BF2分离为专性质子还原产乙酸细菌沃尔夫互营单胞菌嗜脂肪亚种菌株CF2和产甲烷细菌甲酸甲烷杆菌菌株MF2两个纯培养,将它们再组合后仍可降解丁酸。菌株CF2与亨氏甲烷螺菌、布氏甲烷短杆菌菌株1125、甲酸甲烷杆菌菌株1535和普通脱硫弧菌G11组合成人工共培养物,可以厌氧降解丁酸。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当前研究严格厌氧菌用的厌氧技术和经典的Hungate厌氧技术的原理及操作,并立足国内介绍了所需器材。还阐述了厌氧箱的原理及使用。  相似文献   

14.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因其具有有机负荷高、污泥产量低、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中。厌氧颗粒污泥具有沉降性能好、微生物浓度高、有机负荷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尤其在处理含高氨氮废水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对反应器的高效生物脱氮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厌氧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形成及废水处理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鉴于此,总结了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论述了厌氧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生长的模拟,最后介绍了厌氧颗粒污泥在国内外的主流应用。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对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每个因素都需要认真对待,可为在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培育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酸盐还原菌在硫元素的地球生物循环及环境保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比较了厌氧袋、厌氧罐、厌氧工作站、厌氧管等方法的应用,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硫酸盐还原菌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旨在为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纯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厌氧颗粒污泥(anaerobicgranularsludge,AnGS)是由多种功能微生物组成的自固定化聚集体,具有容积负荷高、工艺简单、剩余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潜力,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低碳废水处理工艺。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从微生物学角度讨论了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及稳定的影响因素,并对今后厌氧颗粒污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厌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厌氧氨氧化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微生物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厌氧氨氧化菌(AnAOB)是Anammox的功能载体。不同于大部分原核微生物,AnAOB具有独特的细胞器——厌氧氨氧化体,它是进行Anammox代谢的场所。研究厌氧氨氧化体有助于探明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特性。本文综述了厌氧氨氧化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期为从事Anammox研究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厌氧菌检验中,培养器材的选择是厌氧菌分离培养成败的关键之一。本室采用简易厌氧培养皿和厌氧罐两种不同器材进行对比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器材简易厌氧培养皿为两个磨砂面边缘的玻璃平皿,高2cm,直径85cm;厌氧罐选用高17cm、直径14c...  相似文献   

19.
高等植物厌氧适应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厌氧适应的研究进展,对从无氧呼吸、平衡代谢、抗氧化、通气组织形成的关键性机制,到相关酶蛋白及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血红蛋白、钙离子在厌氧信号转导中的可能作用和厌氧适应研究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硝基苯(NB), 结果显示, Fe0与厌氧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硝基苯的降解效果随零价铁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最佳pH值为5.0~6.0;添加少量共代谢初级基质(葡萄糖), 可以大幅度提高硝基苯的降解;较高浓度铁离子对硝基苯的降解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添加0.5 mg/L的Fe3+或Fe2+可以加快硝基苯的降解。硝基苯降解的主要产物为苯胺, 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值随硝基苯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