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问,你害怕么?我回答说,我很快乐……又有人问,你快乐么?我回答说,我有点害怕……这个看似答非所问的对话,却深含营许多生态摄影师真实的心声。对于未知,难免有些本能的恐惧,但正是这种恐惧激发了内心深处探索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10,(3):85-85
在牛吃东西的时候,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样吗?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自己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然而,这个问题现在却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正>马儿你昨天吃的啥?这个问题看似荒唐——马儿吃的什么,它又不会回答你,这当然得问饲养员啊。可是,如果我要问的并非是动物园里被圈养的马儿,也不是牧民家里作为牲畜的马群,如果我要问的,是生活在数百万年前,因偶然原因变成了化石的马儿们,它们在死亡之前到底吃了怎样的最后的晚餐,又该由谁来回答我呢?化石不需说话,信息自然流露。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想要知道这些化石马儿死亡之前吃了什么,自然得看化石上面留下了哪些痕迹,尤其是,牙齿。在古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之中,有一  相似文献   

4.
地球问人造卫星:你日夜环绕我旋转,不知探索到了什么? 人造卫星回答:我探索得很深、很深,我获取到极多、极多—知道你有多少山脉,知道你有多少湖泊,知道你有多少森林,知道你有多少沙漠……哦,关于你的某些奥秘,恐怕连你也从未听说。 地球挺有兴趣地提问:你说的是哪些奥秘呢?譬如,关于考古? 人造卫星又回答:对了!我正想告诉你,我靠神目—遥感技术,发现了隐藏的古城废墟— 地球急忙插话:详细情况如何,请你细细叙述。 人造卫星自信地回答:那是在南墨西哥的密林中,有你古代的玛雅城两座。两座古城里既有金字塔,又有千姿百态的石头建筑。这永不消…  相似文献   

5.
张松 《植物杂志》2009,(5):98-99
一、为什么要让课堂充满“农”味 2006年我曾对初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先给出3个问题:①如果你初中毕业,毕业后你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②如果你高中毕业,毕业后你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③如果你大学毕业,毕业后你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如厨师、木工、工人、个体业主、导游、教师、演员、医生、数学家、电脑工程师等等,就是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做农民。后我又给出了第4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做农民?学生的普遍理由是:  相似文献   

6.
张松 《生命世界》2009,(5):98-99
一、为什么要让课堂充满“农”味 2006年我曾对初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先给出3个问题:①如果你初中毕业,毕业后你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②如果你高中毕业,毕业后你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③如果你大学毕业,毕业后你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如厨师、木工、工人、个体业主、导游、教师、演员、医生、数学家、电脑工程师等等,就是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做农民。后我又给出了第4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做农民?学生的普遍理由是:  相似文献   

7.
人是从那里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困难——人是从古猿变来的;甚至你还会进一步说,在这个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现在看来比较明了的道理,恰是经历了多么漫长的认识过程才达到的呵!现在让我们首先来谈谈,远古的人们是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的。最初的原始人可能还想不到自己的起源在人类诞生的最早时期,“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恩格斯:《反杜林论》),这些最初的原始人为艰苦  相似文献   

8.
实验I—A 研究不同浓度的糖液对马铃薯块大小有什么影响。当你把一小块马铃薯块茎在不同浓度的糖液中浸泡24小时后,薯块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是皱缩、膨胀,还是保持不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得做实验,从实验中去获得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资料。这些资料就是:浸入不同浓度糖液中马铃薯块的第一天的和第二天的体积。这个实验将向你提供一个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也使你学习使用一些测量工具。大多数科学家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公制的,也就是说,长度单位是厘米而不是英寸,重量单位是克而不是磅。下面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可帮助你搜集一些能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资料。在以后的实验中,你就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材料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步骤了。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刀片、米尺、天平、标签、吸水纸、打孔器(直径5—10毫米),量筒,解剖针,10%的糖溶液(90%的水),20%的糖溶液(80%的水),蒸馏水(100%的水),铝箔或蜡纸,大试管或小烧杯若干。主要步骤用打孔器从同一个马铃薯块茎上取三块样品,分别测量其长度、直径、体积和重量,得到起始数据。然后将这三块样品放入10%和20%的糖水以及蒸馏水中。24小时以后再测量其长度、直径、体积  相似文献   

9.
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种。我是1993年的夏天就在青藏高原上认识了。那次我看到的鹤正处于繁育期,所以我们人类很难靠近,拿着望远镜才能看清楚它们。不过,那次也幸运地看到了它们从我们头顶上匆匆飞过时那修长的身体。 第二次看到它们,是1996年在美国的国际鹤类基金会。在那里我被告知,全世界15种鹤中,国际鹤类基金会最后得到的一种鹤是黑颈鹤。它很珍贵,国际鸟类红皮书上,榜上有名。并将它们列为全球急需挽救的珍稀物种。 做为一个广播记者,我很想录到全世界15种鹤类的鸣叫。可美国科学家告诉我,黑颈鹤最不爱叫,能不能录到,要看你的运气。说来也好玩,在国际鹤类基金会,这最不爱叫的黑颈鹤的叫声,是我最先录到的。当地的科学家开玩笑地对我说,它们一定是知道老乡来了,想和你诉诉乡情。在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我不知道黑颈鹤住在那儿想不想家,但可以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千差万别的生物是怎么来的?生物是否永远一个样子?它们会不会变?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今天,当你在人民公社的田野里看到那粒壮穗满的五谷、丰盛的蔬菜、瓜果和膘肥体壮的家畜;或者劳动之余来到公园里观赏那群芳斗艳的百花,五光十色的金鱼时,你一定会为我国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而感到自豪,同时对于上面的问题,你一定会回答说:这是自然界进化和人类有意识地选择、培育的结果。然而,在生物进化的问题上,几千年来始终贯穿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这也是阶级斗争的必然反映。虽然真正成体系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小动物糖妹说.她想养只小动物。糖兄隔天就送来了一只。可她上下打量了半天,也没见着小动物的影儿。"你不是在逗我吧?""当然不是。"原来.小家伙正在糖兄的手指头上趴着呢。"天哪.这变色龙……也太小了吧!""你不就是要养一只‘小’动袖吗?"世界上最小的变色龙看看图中这个小家伙,体形是不是太小了?它从头到尾算下来不超过3厘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变色龙。正因如此,科学家于2012年首次在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它时,便给它起了"迷你变色龙"这个超级写实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也说熊胆     
张焱 《生命世界》2012,(10):90-91
有人问我:你能从中医经典中找到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熊胆粉入药的记录吗?我当时回答说:《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着"熊脂",就是熊背部的脂肪,也叫熊白,有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后来《本草纲目》中加了熊掌、熊胆等,列于兽部,没有什么特别的,还不如说猪、鸡、鸭等功效多呢。然后,我就此相关问题查阅了一下相关书籍,就把我对于熊及熊胆的了解和认识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位学员给我电话,问我如何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她告诉我很讨厌这个人,因为不能摆脱这种讨厌的心理,所以很烦恼。我问她以前这个人在不在你的世界里。她说不在,只是刚认识一年多。我说,是的,你们只是在这一段时间相遇而已,接下来,不是你走过她,就是她走过你,要不就是岁月走过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目标,谁先走过谁就先获得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很多人就会想到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如两边的气候、地形等等。研究我国南、北不同的许多问题,对了解我国远古时期的情况,对寻找矿产、对改造大自然等,都有帮助。我国南方和北方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追溯到久远的地质年代,目前可以说至少是6亿年前的震旦纪就开始了。我国科学家早就发现在那远古的时期,我国南北方虽然都淹没在浩瀚的大海之中,但两边在海底堆积下来的泥沙、钙质数量和特征都不一样,更奇怪的是当时海底世界相当茂盛的最低等植物——藻类,在两边也很不同。到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是负责审计生物风险企业的注册会计师,哪些项目计入销售额,哪些项目不计入销售额.对于这些问题经常会与企业方面产生分歧。即使是会计师之间,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也绝不少见”。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接受采访的注册会计师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有关这个问题,具有象征意义的案例就是2005年3月在名古屋证券交易所增长公司市场(Centrex市场)上市的Effector细胞研究所2004年5月期的决算报告。  相似文献   

16.
知识果味派     
正最近一些哥迷来信说,希望火狐狸姐姐少回答一些高冷的问题。他们还解释说,大家就是想看我天马行空地回答一些接地气的问题。好……吧,火狐狸姐姐这就满足你们。企鹅走起路来为什么老爱摇摆?答案显而易见。企鹅摇摆着走路是因为它们腿太短、身子太长啊!不然你以为呢?大家都知道企鹅是一种鸟,却不会飞。不过,除此之外,它们会的东西还蛮多的。  相似文献   

17.
我最早认识王应睐先生是 194 6年。当时我有幸考取公费去英国留学 ,而王先生那时刚从英国回国担任前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王先生在英国学习和工作 8年 ,对英国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情况非常熟悉。因此 ,我求见王先生向他请教 ,去英国学习生物化学在选择学校和导师等方面请他指点。王先生热情接待了我这个年青的学生 ,详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他强烈建议我去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认为 ,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活跃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之一 ,不仅在生物化学各个分支领域都有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在各相关学科 ,也都实力雄厚 ,加以…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南美洲东岸的巴西向东凸出去的那一部分,移至非洲西岸尼日利亚凹进去的地方,你一定会发现,这两块大陆能很好地相互吻合。地理上的这个有趣的现象,曾经触动过科学家的灵感,由此而创立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古地磁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兴起,从更广泛的角度证明了大陆漂移说的正确性,使得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大陆漂移假说获得了戏剧性的复苏。就这样,该假说创立的最初经过也就随之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个有趣的地理现象,同样也曾触动过另一些科学家的灵感,由此创立了地球膨胀的假说。对于这一段历史,了解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9.
艾先立 《生命世界》2008,(10):68-71
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始终是人们理想世界的代名词。 人们害怕黑暗,说它象征着昏暗和苦难。 直到现在科学家才发现原来“灯火辉煌”也有毛病。 过强的人工光不仅会改变禽类动物的基本生物节律,甚至导致人体激素的严重失调。 科学家警告说:“这个世纪我们正处于失去整个夜空的危险之中。” 我们恐怕都忘了,本色夜空也可以是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和保护伴随人类的发展持续到今天,然而越来越壮大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冲突也在快速升级。森林减少的速度让自然保护人士感到窒息。保护的努力越来越多,但成效却远未达到目标。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首席科学家皮特·卡瑞瓦将数学家的逻辑带到了关于人与自然问题的辩论中:"世界上已经没有纯粹的自然了,一旦你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在完全不同的框架内考虑自然保护。"他这样说可不是意味着"放下武器,承认失败"。他强调:"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前提下服务于自然,并让自然为我们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