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标本馆的起源和发展植物标本馆又称植物标本室,顾名思义是收藏植物标本的地方。这些标本通常是经过干燥后,小心装订在硬台纸板上,贴上有关的资料(包括记录采集时间、地点和采集人姓名的采集标签,以及由植物专家鉴定的定名签)。  相似文献   

2.
植物标本馆防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害是植物标本保藏的最大威胁。防虫一直是植物标本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70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标本保藏技术上不断改进,探索出一些实用的防虫措施和方法,如:驱虫剂、低温冷冻净化法、熏蒸法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与标本的研究, 本文重新梳理和考证了中国植物采集先行者钟观光先生的采集历史。钟观光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 已知其最早的标本采自1912年(采集于北京), 最晚的是1933年(采集于浙江)。目前能够确定的钟观光采集的馆藏标本计10,228份, 其中大部分保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PEY, 4,584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 2,966份)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BNU, 2,032份), 共计9,582份, 约占钟观光馆藏标本总数的93.7%。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标本馆、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亦存有少量钟观光采集的标本(16份)。  相似文献   

4.
经典植物分类学家与植物标本馆密不可分,标本馆所藏标本为其研究提供材料,而分类学家在野外标本采集则丰富标本馆馆藏。中国许多植物分类学家既做深入研究,又做艰辛之采集,秦仁昌便是其中一位,只是其蕨类植物研究名声过大,以致掩盖了他对标本馆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植物标本数字化的标本馆,其标本数字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尝试的标本文字信息数字化的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的标本图像数字化和文字信息数字化规范阶段; 2004年以后的标本批量数字化与信息网络共享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后的标本数字化信息维护与优化阶段。这一过程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植物标本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此外,近年来开始了发掘和利用江苏植物标本的数字化信息工作,包括建设江苏省级数字植物标本馆、开发江苏省维管植物标本时空分布可视化系统、开展标本采集-入库过程数字化等。今后,将不断深化标本数字化的工作,以期形成有NAS特色的数字化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经典植物分类学家与植物标本馆密不可分,标本馆所藏标本为其研究提供材料,而分类学家在野外标本采集则丰富标本馆馆藏。中国许多植物分类学家既做深入研究,又做艰辛之采集,秦仁昌便是其中一位,只是其蕨类植物研究名声过大,以致掩盖了他对标本馆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艳艳  史志远  李家美 《广西植物》2022,42(Z1):110-115
高校标本馆作为重要的科普和教学实践基地,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桥梁,在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和加快高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标本馆普遍存在经费少和缺乏管理等问题。如何立足高校现状,有效解决标本采集和标本数字化过程中耗时耗力的难题,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植物标本馆,是高校标本馆建设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以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新馆建设为例,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标本馆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让学生通过实验课或野外实习积极参与新型植物标本馆的建设,基本实现了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和数字化的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效锻炼了学生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植物形态的认识,发挥了植物标本馆在教学、科学研究及科学普及中的积极作用,又极大地丰富了标本馆馆藏量,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新型植物标本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植物标本馆标本数字化信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了解广西植物标本馆概况与各类标本构成情况,该文以标本馆信息数据库的标本信息为基础,分别从标本的种类、石山植物标本、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在统计的20万份维管植物标本中,共隶属314科2504属11452种;石山植物标本份数占45.35%,含205科1021属2700种;广西采集的标本份数最多,共100372份占总份数的50.19%;在50年代标本采集量最大,达87997份占总份数的44.00%。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础科学研究的服务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除了服务科研和承担科普任务外,还面向公众,如为国家执法部门、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植物标本/样品鉴定服务,这些都大大拓宽了标本馆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谢丹  刘慧圆  覃海宁 《广西植物》2022,42(Z1):46-51
命名模式是分类群名称永久依附的成分,在分类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复杂的植物采集历史以及对中国植物标本开展研究的单位各异,导致我国植物模式标本零散分布于全球各大标本馆,给分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标本数字化的开展为模式标本数据整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人名和地名标准化以及模式类型确认等方面的挑战。我国于2006年开始对模式标本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迄今已完成国内外20余家标本馆9万余条标本数据的收集。模式考证和模式类型清理是我们下一步亟须开展的工作,同时我们应将地名变更资料、人名考证资料进行整合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推动模式标本数据的标准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摸清中国模式标本的家底。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在鄂西北竹溪县发现的湖北蕨类和种子植物28个新记录种、1个新记录亚种及1个新记录变种。其中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 filchnerae Knuth)曾被植物界视为可能灭绝的植物,为国内植物学者在野外首次重新发现,刺棒南星[Arisaema echinatum(Wall.)Schott]出现长距离间断分布新格局。文中引证的标本收藏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12.
曹子余   《广西植物》1993,(3):289-293
<正> 1981年至1990年十年间世界植物标本馆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标本数量的增加。从统计数字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标本增加的也越快。如瑞典自然博物馆十年间增加标本160万份,以年均增加16万份的速度发展,十年增加的数字等于我们北京植物研究所标本的全部。因此其规模也由原来的第8位跃居第4位。如果以一个国家总体来说,美国则发展的最快,标本馆系统也最发达,他们占据了几个第一:大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标本是植物信息的主要保存者。植物标本馆承担着植物标本资源的收藏、植物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责任,并且为标本馆数字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对延边大学农学院长白山植物标本馆发展的历史以及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数字化标本馆建设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方式,并对今后标本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主要的子平台和最早的共享网站,植物标本子平台及其共享网站“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发展经历了试点期、发展期、验收考核期、整改服务期和创新发展期5个时期。植物子平台和CVH的建设组织100多家标本馆完成近800万份标本的数字化表达和实现网上共享。这一成果对我国分类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信息的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子平台和CVH也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合作的重要项目和平台。参建标本馆数字化建设能力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馆名变迁西南大学植物标本馆的前身为西南植物标本馆,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教授向西南行政委员会申请,于1952年4月创建,馆址在重庆北碚夏坝,直属西南农学院。方文培教授于1951年4月从成都四川大学到北碚后,就立即筹建西南植物标本馆且任该馆馆  相似文献   

16.
杨永 《生物多样性》2012,20(4):512-516
植物标本是物种存在的永久凭证,模式标本在保障命名体系稳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本馆藏量和模式标本数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积累。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标本馆藏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模式标本馆藏量也相对较少,历史积累不足。在数字化本土馆藏模式标本基础上,标本数字化平台项目应将国外馆藏的中国植物种类的模式标本"引渡"回国。今后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加强空白地区和国外标本采集,提高馆藏标本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00,(3):11-11
中国古植物馆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的一个分馆 ,于1996年落成 ,1998年经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 ,由中国科学院前任院长 ,现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题写了馆名。该馆位于北京香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 ,是该所古植物学研究室的化石标本保存之处。它集植物化石采集、保藏、陈列、国际交换和科学研究为一体 ,已收藏中国各地质时期珍贵植物化石标本7万余号 ,并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波兰及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该馆是我国古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为我国古植物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起源、陆地植…  相似文献   

18.
葛斌杰  陈彬  钟鑫  陈建平  李晓晨 《广西植物》2022,42(Z1):116-126
21世纪已进入第三个十年,世界范围内的维管植物系统发育研究工作的大框架已基本完成,属级、种级和群体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正在深入。但是,自地球进入人类世以来,大片原生森林遭到破坏,地表植被发生了深刻变化,多个植物种群萎缩甚至濒于灭绝,这使得野外第一手材料的采集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国内外对于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这虽有利于植物保育,但也给正常的科研交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经过4个多世纪的发展与积累,全球标本馆馆藏标本已达3.97亿份,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背景下,这些系统性收集与科学馆藏的标本正在成为开展属级、种级和群体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科研材料。因此,当下探讨当代植物标本馆体系建设如何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恰逢其时。该文通过回顾世界与中国植物标本馆概况,结合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建设的经验,提出6个方面的思考:(1)革新标本管理者的理念,转变“等人来”的被动式服务习惯,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业内外人士来访,提升标本馆的人气。(2)规范合理规划标本馆功能区域,为标本提供安全的馆藏环境,为来访者营造舒适的研究氛围。(3)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馆藏物数字化覆盖率,注重数据标准化,保证数据的科学有效性。(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替代重复性工作岗位,让标本馆工作更富成效和吸引力。(5)按照国家级平台要求不断提升馆藏物收藏多样性和馆藏环境,时刻为能在国家级或国际平台展示馆藏资源做好准备。(6)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让标本馆成为集信息咨询、资源服务、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机构,成为国家或地方的植物资源科技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9.
报道1种中国新记录苔类植物——尖齿鞭羽苔Chiastocaulon fimbriatum S. D. F. Patzak et al.。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其中包括蕨类植物59科253属210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裸子植物11科64属 55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被子植物284科5496属4604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标本分别采自中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其它107个国家或地区(98个国家,9个地区或岛屿);国内标本采自广东省的最多,国外标本采自美国的最多。其中模式标本6351号,隶属于194科938属4373种。还对标本馆今后的采集工作提出了建议。这些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