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对儿童血常规数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以6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名MP-IgM阴性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常规参数和CRP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均数或中位数升高,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LY)、淋巴细胞比计数(LY#)、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数或中位数降低;观察组患儿的CRP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感染与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计数降低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MP感染患儿的血常规参数和CRP水平均发生变化,临床医生应对这些参数给予关注和连续监测,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RMPP患儿纳入研究,记作RMPP组。另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此外,对比两组患儿各项基线资料,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MPP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比较两组患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RMPP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RMPP组年龄、发热持续时间、发热峰值、住院时间以及发热伴随症状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热持续时间、发热峰值、住院时间以及发热伴随症状均是RMPP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OR=2.773、2.344、1.058、2.515,均P0.05)。RMPP组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而支气管肺炎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MPP患儿血清IL-6以及IL-10水平均存在明显高表达,且发热持续时间、发热峰值、住院时间以及发热伴随症状均是RMPP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及分析住院患儿血清中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探讨两种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的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及季节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6%、22.4%,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3%。PIV每年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阳性率高,每一年中6-14岁感染阳性率最高;MP每年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阳性率高,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的阳性率也升高,6-14岁阳性率最高。PIV与MP在每年的四季中,感染的阳性率各不相同,并且没有相对的规律可循,但是在冬季阳性率还是较高,其次是春季、秋季,最低的是夏季。结论:掌握儿童副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了解疾病感染特点,从而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及时快速地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半乳糖凝集素-3(Gal-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水平与炎症因子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65例MPP患儿为MPP组,另选取5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P-D、Gal-3、CCL5、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MPP患儿血清SP-D、Gal-3、CCL5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P-D、Gal-3、CCL5水平对MP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组患儿的血清SP-D、Gal-3、CCL5以及IL-6、IL-8、TNF-α水平升高(P<0.05)。MPP患儿的血清SP-D、Gal-3、CCL5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P-D、Gal-3、CCL5、IL-6、TNF-α水平较高、病变类型为大片状阴影、热程较长是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P-D、Gal-3、CCL5三项联合预测MPP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明显大于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的0.842、0.794、0.771。结论:MPP患儿血清SP-D、Gal-3、CCL5水平升高,与炎症因子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作为MP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P)肺炎患儿外周血中IL-10、IL-17的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有哮鸣音分为喘息组和非喘息组,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空腹采血5ml,分离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IL-10、IL-17的表达水平,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受检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P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喘息组中IL-10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喘息组中IL-10的表达水平与非喘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喘息组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喘息组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非喘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喘息组和非喘息组中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喘息组和非喘息组中IL-17水平均高于于对照组。非喘息组较喘息组PEV1、PEF、PVE1/FVC值高,差异显著(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IL-10的水平与PEV1、PEF、PVE1/FVC呈正相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IL-17的水平与PEV1、PEF、PVE1/FVC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10、IL-17的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RMPP住院患儿设为RMPP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标准分为重症肺炎组(30例)和非重症肺炎组(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为50例对照组。并对患儿进行跟踪、随访,收集47例患儿作为RMPP恢复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IL-4、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RMPP组、RMPP恢复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4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MPP组患者血清中以上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RMPP恢复期组(P0.05);重症肺炎组有纤维化改变和无纤维化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P0.05);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内出现纤维化改变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无纤维化患儿(P0.05);PSI评分与TNF-α、IL-4和IL-10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IL-4和IL-10水平参与了RMPP的发病过程,它们高水平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RMPP及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耐药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患儿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耐药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非耐药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与健康儿童78例分别作为耐药组、非耐药组与对照组,检测三组外周血HMGB1表达水平,调查耐药组患儿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与随访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耐药组、非耐药组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耐药组高于非耐药组(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耐药组患儿的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2020年5月1日,耐药组患儿死亡2例,死亡率为2.6 %。在耐药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HMGB1与APACHEⅡ评分、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肺部病变个数存在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HMGB1、APACHEⅡ评分预测患儿死亡的最大截面积为0.872(95 %CI:0.729-0.878)和0.889(95 %CI:0.813-0.941)。结论:耐药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HMGB1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儿的APACHEⅡ评分呈现正相关性,以上结果有助于预测患儿的随访预后,并为进一步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MPP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糖皮质激素辅助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潮气量(V-T)]、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G、IgA、Ig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10、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FEV1、V-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MPP患儿,可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的同时还可缓解体液免疫紊乱,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三联疗法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 mg/(kg·d)、2 mg/(kg·d)、5 mg/(kg·d)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CD3~+、CD4~+、CD8~+、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儿的ESR、CRP、IL-6水平低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儿的ESR、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高剂量的甲泼尼龙三联疗法可促进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地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 sB7-H3)含量与细胞因子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MPP患儿共96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MPP组和重症MPP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对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NE)、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a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sB7-H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均较高(P<0.05);与轻症MPP组患儿相比,重症MPP组患儿的WBC、NE、ESR、CRP、sB7-H3、GM-CSF、IFN-γ、IL-10和IL-17A均较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B7-H3与WBC、NE、ESR、CRP、GM-CSF、IFN-γ、IL-10和IL-17A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M-CSF(β=0.103,P<0.001)、IFN-γ(β=0.121,P<0.001)、IL-10(β=0.026,P<0.001)和IL-17A(β=0.093,P<0.001)是sB7-H3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PP患儿血清sB7-H3、GM-CSF、IFN-γ、IL-10和IL-17A与MPP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sB7-H3的表达水平与GM-CSF、IFN-γ、IL-10和IL-17A的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患者炎症介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难治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介质和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治疗后,两组肺泡灌洗液中的内毒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普通肺炎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CPIS评分,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P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的CPIS评分与IL-6、IL-18、TNF-α、LPO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且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儿童特应性皮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0(Gal-10)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皮肤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纳入观察组,根据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11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Gal-10、炎症因子(IL-4、IL-13、IL-31)水平及不同部位皮肤经皮失水量,分析血清Gal-10、IL-4、IL-13、IL-31与SCORAD评分、不同部位皮肤经皮失水量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al-10、炎症因子(IL-4、IL-13、IL-31)对皮肤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Gal-10、IL-4、IL-13、IL-3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儿童特应性皮炎病情加重,患儿血清Gal-10、IL-4、IL-13、IL-31水平随之升高,血清Gal-10、IL-4、IL-13、IL-31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Gal-10、IL-4、IL-13、IL-31水平与SCORAD评分,前壁伸侧、前壁屈侧、脸颊及胫前的经皮失水量呈正相关(P<0.05);在11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发生皮肤感染43例;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al-10、IL-4、IL-13联合IL-31预测特应性皮炎患儿发生皮肤感染的敏感度为89.72%、特异度为56.9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结论:血清Gal-10、炎症因子(IL-4、IL-13、IL-31)水平与儿童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对于评估其皮肤屏障功能和预测皮肤感染均具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技术应用于儿科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对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影响及肺功能的变化,旨在为临床上SMPP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MPP患儿83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静滴阿奇霉素,研究组42例,采用静滴阿奇霉素3-5天行BALF灌洗生理盐水+布地奈德治疗。于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肺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IL-2、IL-6、IL-10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mPAP、PAWP、PVR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ALF技术可明显改善患儿炎症因子表达,对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正常有良好作用,适用于儿童SMPP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术后5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FVC、FEV1、FEV1/FVC与IL-6、IL-10、CRP均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且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反应存在密切相关,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肺泡灌洗术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炎症吸收时间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给予对照组患儿肺泡灌洗术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且联合组患儿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CRP、LDH及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炎症吸收时间,同时能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肺通气功能指标[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CRP、IL-6、PC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VT、TI、TE、TI/TE、TPF%TE、VPF%V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球蛋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