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间,分别于北江中上游及流溪河上游支流采集侧条光唇鱼样本358尾及522尾,对两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群雌鱼及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1 龄,北江种群雌性由1 ~5 龄组成,雄性由1 ~4 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73;而流溪河种群雌性由1 ~4 龄组成,雄性由1 ~3 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40。北江种群繁殖群体的各年龄组体长及体重均较显著大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的繁殖期约为2~10月份,高峰期为3~7月份;而流溪河种群繁殖期为2~8月份,高峰期约为每年的5~7月份;繁殖期内,北江种群雌性及雄性的成熟系数均高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各年龄组或体长组的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重相对生殖力均极显著地大于流溪河种群。本文结合北江和流溪河在营养状况、捕捞压力及溪流级别上的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流溪河水库敞水区轮虫多样性与群落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溪河水库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大型峡谷型供水水库,于2013—2014年对该水库敞水区轮虫群落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观测,分析敞水区轮虫多样性与群落动态特征。流溪河水库介于贫营养到中营养水平之间,丰水期(5月—9月)的总磷、透明度均高于枯水期(10月—4月),两年的总磷的平均值为0.019mg/L,透明度为2.55m。两年共检出轮虫40种,单月检出物种数波动范围为8—19种,月均检出轮虫13种。螺形龟甲轮虫、真翅多肢轮虫、沟痕泡轮虫和胶鞘轮虫是主要优势轮虫。2013、2014年轮虫年均总丰度分别为68.9、66.9个/L,两年物种丰富度在丰水期大于枯水期,但枯水期轮虫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大于丰水期。采用Bray-Curtis距离测度群落之间的相异性,计算表明两年的枯水期轮虫群落之间的平均距离均大于丰水期,即丰水期时轮虫群落相似性较高,枯水期时轮虫群落变异较大。丰水期的水温和水质参数的变化相对稳定,种类的优势度更为明显,导致丰水期群落之间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表明,无柄轮属、胶鞘轮属、多肢轮属、异尾轮属、泡轮属、晶囊轮属和皱甲轮属的主要种类的全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而其余多数轮虫种类全年分布差异较小,反映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水温全年变幅小,可维持较多的全年性种类共存。群落的方差解析与RDA分析表明,相对于生物与化学变量,物理环境变量主导了流溪河水库敞水区轮虫群落的变异,就单个变量而言,水温和食物是影响流溪河水库敞水区轮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降雨则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变异的宏观因素。绝大多数轮虫为滤食性的,处于食物链底端,个体小、生活史短,轮虫群落在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上与浮游植物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流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溪河位于我国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其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掌握该地区的物种组成特征及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是建立生态监测与评估方法的基础。于2018年的枯水期(3月、12月)和丰水期(6月、9月),自流溪河上游至下游共计20个段面对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采样,同时测定了相应的环境因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流溪河水环境与群落结构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共检出底栖动物76个分类单元,隶属于7纲20目50科,其中水生昆虫相对丰度最高,占69.39%。在4个优势分类单元中,摇蚊族(Chironomini)相对丰度为20.19%,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短沟蜷属的一种(Semisulcospira sp.1)、双突细蜉(Caenis bicornis),相对丰度在7%-9%之间。底栖动物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均与浊度呈显著负相关;枯水期底栖动物丰度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丰水期则呈显著正相关。在丰水期,不同河流级别上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较强的分布格局,而在枯水期这种分布格局不明显。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在丰水期,影响或解释流溪河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为pH、溶解氧、水温、电导率和硅酸盐,而在枯水期则为pH和硝态氮。受电站与采沙的影响,部分河段发生非自然断流和底质的显著改变,导致底质与水深等数据的异常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该河流生境与环境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州流溪河降水化学成分及其海洋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6年6月~2008年5月在广州流溪河地区采集的106次降雨水样(雨量范围0.7~268.6 mm)及其化学测试,论述了几类主要离子在降水中的含量特征、季节变化、物质的海洋来源以及雨水中离子平衡等.结果显示:(1)流溪河周边没有明显的点污染源,但酸雨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9.5%,说明降水中的污染物来自该地南部和北部污染区的中距离传输;如夏季和秋季时,台风等海洋气流把珠三角南部更多的NOx传输至该地,使得雨水中NO-3含量在夏季和秋季最大.(2)降水中的年平均F-、Cl-、NO-2、NO-3、PO3-4、SO2-4、NH+4、Ca2+、Mg2+、K+、Na+和Al3+离子浓度分别为3.76、22.80、0.45、25.22、0.86、62 9、41.5、35.77、2.93、5.45、14.8和0.943 μeq·L-1;且单个降水事件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3)流溪河雨水酸度主要来自SO2-4、NO-3和Cl-1,且主要靠中和因子较大的NH+4、Ca2+、K+等阳离子起缓冲作用;该地降水沉降中的强酸酸量为2 053 keq hm-2 a-1,NH+4、Ca2+、K+、Mg2+、Al3+的缓冲量分别为0.865、0.745、0.114、0.061、0.020 keq hm-2 a-1.(4)降水化学的月和季节波动明显,酸雨主要集中于雨季,而旱季雨水酸度较低,这和重庆及北京的情况相反.(5)在雨水中化学成分Na+全部来源海洋的假设前提下,分析得出:绝大部分Mg2+和部分Cl-(80.07%)、SO2-4(2.91%)、Ca2+(1.86%)、K+(6.19%)来自于海洋,而F-、NO-3来自海洋的贡献率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流溪河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植物区系地理学的角度,讨论了流溪河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科属地理成分、与邻近植物区系的联系.以及在中国植物区系研究中的作用.本区系位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南地区。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有明显的优势,并具有向古热带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本区系和鼎湖山、黑石顶区系联系密切.具有相似的典型南亚热带区系成分.研究流溪河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点.对于进一步研究华夏植物区系以及我国植物区系和其它植物区系的联系.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流溪河降水离子浓度与电导率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年7月~2008年5月在流溪河地区采集的106次降雨水样(雨量范围0.7~268.6 mm)进行化学测试,研究了降水中几类主要离子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通过各化学离子含量计算的电导率与对应实测的电导率之间存在-2.94%的平均相对误差。(2)H+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水样中pH<5.6时是正相关,在水样中pH≥5.6时呈现负相关规律。(3)电导率随离子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样的总离子浓度相同或者H+和总离子浓度相同时,由于样品之间存在显著的其他化学组成差异,致使电导率的不一样。(4)将水样分成pH≥5.6和pH<5.6的两组后,每组中各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更好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pH值、电导率的测定并利用回归方程来预测水中的其他化学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流溪河水质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镇  邓熙  顾继光 《生态科学》2004,23(3):231-235
流溪河是广州市的一条重要河流,广州市60%的供水都来自于该河。为探讨流溪河水质的动态特征,沿河设立7个监测断面,于2003年1~12月,每月进行一次采样,对主要水质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良口断面全年的水质状况明显好于下游的南岗断面。除pH值外,全年南岗断面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和总磷均不同程度地超二类水标准,其中以溶解氧超标最为严重,最高值仅为4.94mg·L-1。污染源分布较多的河段,其枯水期的水质要较丰水期差。从良口断面到南岗断面,pH值和溶解氧呈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和总磷呈上升趋势,表明流溪河下游水质较差,有机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流溪河水库丰水年与枯水年营养盐动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溪河水库是一座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大型山谷型水库,典型的热带-亚热带过渡区水体。为了解该水库的营养盐动态特征,于2008-2009年对水库的营养盐状况和环境因子进行了逐月监测,分析了其丰水年(2008)和枯水年(2009)营养盐动态的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两年的降雨量分别为2660mm和1583mm,降雨主要集中在季风期(4-9月)。丰水期初期(4-5月)是全年营养盐浓度最高的时期,该时期丰水年与枯水年的营养盐空间分布相似:营养盐浓度沿入库河流至水库大坝方向递减,地表径流带来的外源输入是这个期间营养盐变化的主要因素。河流区的营养盐主要受地表径流带来的外源输入的影响,湖泊区营养盐主要受水位变化导致的内源输入的影响。较大的降雨量差异导致两年不同的营养盐季节动态,丰水年有着更高的营养盐水平,更小的DIN/TN与DIP/TP值。河流区较高的营养盐水平会带来湖泊区较高的TN浓度,但不会导致湖泊区更高的TP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