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辽宁棋盘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棋盘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69科187属264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23种,被子植物65科178属241种;植被类型多样,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区内具有一定数量的重点保护植物,但特有现象不...  相似文献   

2.
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媚珍 《生态科学》1999,18(3):71-73
说明了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背景, 在分析其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 对其发展生态旅游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湖南涟源县龙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涟源县龙山森林公园是湖南省中部的一座孤山,位于华中植物区和华东植物区的分界线上,生境多样,植被类型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158科、687属、1486种(含种下等级)。植物区系总体性质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大量热带成分的混杂,具有较强的过渡性质。但是,在科、属级水平上均表现出较强的热带地理亲缘性。优势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统计上占有突出位置。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比较,科、属、种相似性最大的是湖南古丈县高望界,与距离其最近的南岳衡山相似性最小,说明该区虽为孤山地貌,但孤山区系特征不显著,缺乏地方特有属、种,受武陵山脉的影响较大,应归属于华中植物区,并且兼有向华东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甘肃森林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流溪河降水离子浓度与电导率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年7月~2008年5月在流溪河地区采集的106次降雨水样(雨量范围0.7~268.6 mm)进行化学测试,研究了降水中几类主要离子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通过各化学离子含量计算的电导率与对应实测的电导率之间存在-2.94%的平均相对误差。(2)H+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水样中pH<5.6时是正相关,在水样中pH≥5.6时呈现负相关规律。(3)电导率随离子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样的总离子浓度相同或者H+和总离子浓度相同时,由于样品之间存在显著的其他化学组成差异,致使电导率的不一样。(4)将水样分成pH≥5.6和pH<5.6的两组后,每组中各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存在更好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pH值、电导率的测定并利用回归方程来预测水中的其他化学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苗儿山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光照   《广西植物》1985,(3):315-318
<正> 苗儿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天然林保存较好、并有一定代表性的林区之一。它的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古老孑遗植物丰富。研究其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点,对进一步研究广西乃至我国的植物区系,及开发利用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使之更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农架维管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9  
本文为神农架维管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结果,扼要报道了本区系现知的2638种(包括种下等级),分隶193科850属;粗略分析了850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本区系以温带分布特别是北温带分布为主要成份的性质;介绍了本区系一些主要的古老属种,世界单种属47属,在中国为单种属的有33属,分布于该地区的中国特有属43属及中国列入珍稀保护植物49种。通过对木本植物的统计(有99科290属1103种,其中乔木属128属),显示出该地区是中国北温带木本植物,特别是乔木属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乐昌县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华谷  张桂才  邹滨   《广西植物》1992,12(4):372-380
本文通过对乐昌县维管束植物科属的分析研究,试图探讨本区系的基本组成、特征与分布,为研究广东植物区系,乃至中国植物区系提供基本资料。 乐昌县地处广东的最北部,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4°57′—25°31′,东经112°51′—113°34′之间,面积达239100 ha。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03种(包括变种及变型),分隶205科,781属。其中蕨类植物37科,75属,147种;裸子植物8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60科,692属,1438种。 从科的分析表明,本区系的表征科由猕猴桃科、安息香科、山矾科、茶科、木兰科、壳斗科、冬青科、水龙骨科等组成。 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本区与世界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以泛热带、北温带、东亚、热带亚州的成分最多,而地中海、温带亚洲、旧世界则很少联系。 与邻近地区比较,与湘南联系最高,其次是广西大瑶山,黑石顶低一些。  相似文献   

9.
陕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静艳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8,18(1):11-18
陕西约有种子植物3907种,隶属于177科1115属,其中热带属328属(2944%),温带属645属(5811%),中国特有属53属(475%)。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北温带分布属是其植物区系的核心,反映出区系的温带性质。然而这些温带区系成分并非起源于北方,而是亚热带山区起源,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北向延伸,其与亚热带和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有着共同的起源,是华夏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之地,并表现出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此外区系中单、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体现出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10.
山西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论述山西植物区系地理成份与外界的联系,并根据山西植物区系成份与邻近植物区系共有种的分析,研究与其它植物区系的亲密程度,探索其发生的历史、现代分布规律和分化趋势。其目的不仅要在理论上探讨山西植物区系的性质、分类地位和起源,而且要在生产上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多种经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商丘森林公园蚂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下旬和8月下旬,在河南商丘森林公园选择林区、灌丛、草地、果园、人居区5种生境,采用陷阱诱捕法和样方调查法采集蚂蚁,共获蚂蚁7680头,隶属6亚科17属21种。优势种为铺道蚁Tetramoriumcaespitum(L.)和中国厚结蚁Pachycondyla chinensis(Emery)。蚂蚁多样性指数均以林区最高,人居区最低。各生境蚂蚁群落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在0.4706~0.8000之间。结果显示,蚂蚁的多样性受多种环境因子影响,蚂蚁群落在人为干扰的各种生境中已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泰国的主要森林植被大致可分为常绿林和落叶林两大类(森林植被型组)和热带雨林、山地常绿林、半常绿林、针叶林、红树林、干旱龙脑香林及落叶混交林等七亚类(森林植被型).本文简要阐述了各类森林的地理分布、层次结构和主要树种组成.  相似文献   

13.
郭柯  郑度 《植物生态学报》1997,21(2):105-114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植物区系组成比较贫乏,在东经90˚以西仅有高等植物约827种,分属于60个科272属。其中,蕨类植物仅3科3属5种,禾本科植物最多,有136种。菊科、豆科、十字花科、莎草科和藜科分别排列在第二至第六位,均含50种以上。区系地理成分组成以中亚的为主,青藏高原成分居第二位。但是,不同的地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昆仑山主脊南侧高原和中昆仑库木库勒山间盆地青藏高原成分占有的比例高于中亚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区系地理成分的组成也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中亚成分占有的比例下降,适应高寒气候的青藏高原成分占有的比例急剧升高,在海拔4250m左右两者占有的比例相等,在海拔5000m以上青藏高原成分显著超过中亚成分。对该地区8个地段的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显示,昆仑山主脊南北两翼植物区系的差异远大于东西方向的差异。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组成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以及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异规律说明,昆仑山脉作为中亚植物亚区与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之间的分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龙脑香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3):233-252
  相似文献   

15.
广州流溪河降水化学成分及其海洋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6年6月~2008年5月在广州流溪河地区采集的106次降雨水样(雨量范围0.7~268.6 mm)及其化学测试,论述了几类主要离子在降水中的含量特征、季节变化、物质的海洋来源以及雨水中离子平衡等.结果显示:(1)流溪河周边没有明显的点污染源,但酸雨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9.5%,说明降水中的污染物来自该地南部和北部污染区的中距离传输;如夏季和秋季时,台风等海洋气流把珠三角南部更多的NOx传输至该地,使得雨水中NO-3含量在夏季和秋季最大.(2)降水中的年平均F-、Cl-、NO-2、NO-3、PO3-4、SO2-4、NH+4、Ca2+、Mg2+、K+、Na+和Al3+离子浓度分别为3.76、22.80、0.45、25.22、0.86、62 9、41.5、35.77、2.93、5.45、14.8和0.943 μeq·L-1;且单个降水事件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3)流溪河雨水酸度主要来自SO2-4、NO-3和Cl-1,且主要靠中和因子较大的NH+4、Ca2+、K+等阳离子起缓冲作用;该地降水沉降中的强酸酸量为2 053 keq hm-2 a-1,NH+4、Ca2+、K+、Mg2+、Al3+的缓冲量分别为0.865、0.745、0.114、0.061、0.020 keq hm-2 a-1.(4)降水化学的月和季节波动明显,酸雨主要集中于雨季,而旱季雨水酸度较低,这和重庆及北京的情况相反.(5)在雨水中化学成分Na+全部来源海洋的假设前提下,分析得出:绝大部分Mg2+和部分Cl-(80.07%)、SO2-4(2.91%)、Ca2+(1.86%)、K+(6.19%)来自于海洋,而F-、NO-3来自海洋的贡献率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Chiapas Highlands, a tropical mountain region wher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actices have resulted in a mosaic landscape of forest fragments embedded in a matrix of secondary vegetation and crop fields. The question addressed was how may woody species richness be affected by forest fragment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land-use patterns. Species inventories of total woody species, canopy and understorey trees, and shrubs were obtained in 22 forest fragments (5 h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size, matrix, isolation and shape of the forest fragments on richness of these species guilds. Fragment size was correlated with shape (r = 0.75) and isolation (r = –0.69), and isola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shape (r = –0.75). Total species richness, and number of shrubs and understorey trees in fragments were related to isolation; moreover, additive effects of fragment shape were found for shrubs. The number of canopy species was not related to any fragment variable. Matrix did not help to explain species richness, possibly due to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created by the traditional land-use patterns. In addition to size and isolation, we point out the need of considering shape and matrix as additional fragmentation attributes, along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f we are ever going to be successful in our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actions.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ree and liana communities along a successional gradient in a seasonally dry tropical forest. There was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ree richness and all tree structural traits from early to late stages, as well as marked changes in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ominance. This pattern is probably related to pastur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ploughing, which remove tree roots and preclude regeneration by resprouting. On the other hand, liana density decreased from intermediate to late stages, showing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ree density. The higher liana abundance in intermediate stage is probably due to a balanced availability of support and light availability, since these variables may show opposite trends during forest growth. Predicted succession models may represent extremes in a continuum of possible successional pathway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land use history, climate, soil type, and by the outcomes of tree–liana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南岭山地地质历史较为古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孕育了比较丰富的植物资源,计有维管束植物3831种.隶属1184属.248科.蕨类植物以亚热带及亚热带至热带分布科属为主,起源古老;裸子植物多数为原始古老的子遗成分;被子植物大多数科属的分布中心都在中国或华夏的亚热带及其附近热带地区.研究表明.南岭山地植物区系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由热带性区系成分向温带性区系成分过渡的特点;亚洲热带、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在发生上是统一的;北美植物区系和华夏植物区系有着共同的起源,是在联合古陆漂离之前通过欧洲一北美古陆发展过去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陕西省化龙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文中采用了数量分类结合对群落生态特点及区系组成的分析,划分出森林植被垂直带如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600m以下;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600—2200m;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200—291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