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经清创处理后,取前正中切口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观察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0~1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板、断钉、平台塌陷及骨折再移位情况,骨折均愈合,且无延迟愈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周.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总体优良率为80.9%.结论 前正中直切口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仅可以实现充分、直接的暴露,方便直视下复位,且骨折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指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的应用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20年7月共收治的80例指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微型螺钉、肌腱缝线或拉力螺钉进行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并针对患者合并软组织损伤情况应用石膏外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围术期指标、Jamar握力、TAM、DASH评分、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AM与Jamar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指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常规克氏针内固定的基础上,应用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再进行石膏固定,手术步骤、手术时间虽增加,但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出院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对比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的疗效及对血清应激因子和疼痛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和B组(n=50,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Majeed功能评分、血清应激因子和疼痛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B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A组,但X线暴露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1年Majeed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7 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A组,皮质醇(Cor) 、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术后7 d 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A组(P<0.05)。A组、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相比,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减轻、应激反应轻等诸多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卞敏凯  金永  徐志宏  陈东阳  蒋青 《生物磁学》2013,(34):6661-6664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后内和后外侧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3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后内和后外侧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HSS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于16周内愈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5~18分,平均17.4分,其中优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4.7%。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73~97分,平均91.4分,其中获优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采用膝关节后内和(或)后外侧切口、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显露清晰、直视下复位骨折及关节面、固定牢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闫永  徐耀增  耿德春  李荣群  邹俊  杨惠林 《生物磁学》2013,(9):1714-1717,169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加压钢板(DVR-Anatomic)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切口进行切开复位、DVR^TM-Anatomic内固定,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远期功能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3个月(3~20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5d(56~84 d),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伸指受限等并发症。运用DASH调查表和PRWE评分了解上肢的症状及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且在末次随访时两种评分系统的平均值分别为9.58±14.87和13.73±18.42。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入路DVR-Anatomic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LP)与半肩关节置换(semi-shoulder arthroplasty,SSA)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8例,女性43例,年龄60~84岁,平均69.3岁。其中采用LP治疗者40例,采用SSA治疗者2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Neer评分情况,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12~20个月)。LP组手术时间(105.6±20.4 min vs 80.6±18.2 min,t=2.650,P=0.01)多于SSA组,两组在手术出血量(188.5±25.2 ml vs 200.5±31.6 m L,t=1.666,P=0.1)、Neer评分优良率(92.5%vs 90.5%,X2=0.075,P=0.784)和并发症发生率(4.8%vs12.5%,X2=1.351,P=0.245)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的治疗上,SSA手术时间短,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优良率与LP相似,临床应根据病情及需要灵活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运用前路锁定钢板联合加压螺钉与单用锁定钢板行踝关节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固定方式分为锁定钢板联合加压螺钉组(A:n=27)和锁定钢板组(B:n=2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关节融合时间、AOFAS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关节最终都获得骨性融合,A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3.0±2.1)周,B组为(16.0±4.6)周,较A组明显缩短(P0.01);A组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评分为(81.8±5.19)分,B组为(78.3±6.94)分,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单用锁定钢板相比,锁定钢板联合加压螺钉用于踝关节融合术可获得更加坚强的固定,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负重,缩短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90例因肱骨骨折入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内固定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44例,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为46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且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等级。结果:获得有效随访资料共79份,占87.8%。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获得有效随访的数量为39,占43.3%;解剖型钢板组获得有效随访的数量为40,占44.4%。根据Neer评定标准,A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定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B组87.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对肱骨近端骨折预后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进行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dma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运用疗效。方法:采用Codma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对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经6-14月门诊复查或随诊,全部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颈椎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植骨全部融合,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结论:Codma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是一种操作较为方便、安全、有效,固定牢靠的颈椎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pilonⅢ型骨折选择更好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pilonⅢ型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优良率、手术时间、血肿吸收和恢复时间以及后遗症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4.29%、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吸收和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有缩短,其中以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差异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疗效优于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能缩短手术及恢复所需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