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自噬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是细胞的一种先天免疫机制。该机制可帮助细胞对破损细胞器进行降解,并将降解后的生物大分子等营养物质重新提供给细胞进行物质的重新利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细胞启动自噬系统进行自我吞噬并以此来保护机体将病毒对机体的损害降到最低。但研究发现部分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后也可利用细胞的自噬机制来加速自身在胞内的复制。由此可见病毒与细胞自噬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且多向化的过程。为对自噬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本综述从自噬的发生机制、自噬的检测方法、自噬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何宇  臧娜  刘恩梅 《生理学报》2022,(3):419-433
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部分病毒性疾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如正在全球爆发的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然而,由于反应不足、耐药率增加和严重的不良副作用等原因,目前大多数病毒感染缺乏特定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因此,寻找抗病毒感染新的特定治疗靶点非常紧迫,其中“基于多肽的治疗方法”是一个新兴领域。因其高效力和低毒副作用,肽类可能成为很有前景的抗病毒药物。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抗病毒多肽。自1970年成功分离以来,研究证明VIP参与调控SARS-Co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virus,HIV)、水泡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 VS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7):1403-1404
<正>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研究组通过表达突变型的MAVS蛋白,构建了丙型肝炎(HCV)病毒感染可诱导固有免疫反应的新型细胞系,发现RIG-I并不是HCV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模式识别受体。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HCV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体,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病毒在感染过程中被宿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从而激活固有免疫系统产生抗病毒反应。研究表明RIG-I样受体解旋酶家族中的宿主蛋白RIG-I在肝细胞中转染HCV基因组的3'UTR RNA可以被RIG-I识别并激活干扰素的表达,是HCV的模式识别受体,但该现象从未在HCV病毒感染过程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4.
The first case of AIDS was reported in 1985 in China, but by the early 21st century, the government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840,000 citizens living with HIV/AIDS. The number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e major risk groups are injection drug users (IDUSs; 43%) and former plasma donors (27%), but rates among heterosexual groups are rising rapidly. Sentinel surveillance was initiated in 1986, and now includes IDUs, men-who-have-sex-with-me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clinic attendees, antenatal women, long-distance truck drivers, and sex worker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was slow to respond to the epidemic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it has made a vigorous response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Components of that response includ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arm reduction programs for IDUs, education to increase knowledge and reduce stigma, treatment and social support for rural and poor HIV/AIDS patients, widespread testing, and increased funding for HIV/AIDS programs. International agencies have been generous in their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o successfully combat the epidemic, China needs to develop and train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to implement its intervention programs, particularly in the rural areas, to vigorously combat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support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ther than the Chin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develop a system for efficient exchange of research and program information, and update legislation to ref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现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胜任动物模型。建立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基础上的模型,虽然可以部分复制人类疾病特征,但其经济性欠佳且与动物权益的保护有所冲突;而啮齿类动物对新现病毒的易感性往往较低,也不能很好地复制人类疾病。本文对营养、免疫及疾病易感性关系研究的进展进行文献回顾,以发现解决当前难题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始于1975年见诸报道,最终于1989年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1]。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种类间差异,HCV可划分为至少7个基因型及几十个亚型,据WHO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3%(超过1.5亿)受  相似文献   
7.
携带的病原     
发现 利什曼虫会在皮肤上造成大面积的难以愈合的皮损,即皮肤利什曼病(CL),而当这种寄生虫转移到鼻腔或者咽喉时,会造成粘膜利什曼病(MCL),造成更大的伤害。研究人员知道有许多利什曼虫携带双链RNA病毒LRV1,但不知道病毒是否也对MCL有影响。瑞士洛桑大学的Nicolas Fasel和同事们发现造成MCL的利什曼虫被病毒感染得更严重,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让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8.
屈亮  李素  仇华吉 《遗传》2020,(3):269-277
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已经成为不同领域中研究细胞异质性的有效工具。在病毒研究领域中,利用该技术分析病毒和细胞的转录组,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病毒感染的动态变化,了解病毒与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简述了scRNA-seq技术,着重介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scRNA-seq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也描述了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细胞状态等细胞异质性对病毒感染过程的影响,以及病毒变异对其本身感染过程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分析了scRNA-seq在研究病毒–宿主互作动态变化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在病毒研究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揭示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抗病毒靶标的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林琳  谢正德 《病毒学报》2021,37(4):974-982
细胞自噬是一种依赖于溶酶体的细胞内降解途径,用于细胞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中.研究发现自噬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且多向化的过程,一方面自噬能够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发挥抗病毒效应;另一方面,细胞的自噬机制也可被病毒操纵,以利于其自身复制.本文对近年来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进展,尤其是病毒如何调控自噬以促进其复制和致病的机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曾喻兵  李飞  朱玲  徐志文 《病毒学报》2021,37(4):957-96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动物传染病.由于ASFV基因组庞大,变异能力强,免疫逃逸机制复杂,至今无有效药物和疫苗.近年来,对多基因家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变区多基因家族拷贝数变化是导致ASFV变异的主要原因,且陆续发现多基因家族在决定细胞宿主范围、影响病毒毒力强弱、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抑制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和促进病毒蜱源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的ASFV多基因家族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述其在基因变异和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非洲猪瘟免疫逃逸机制的探索和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