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发生孕周及病因,为临床处治提供指导。方法:10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患者按孕周分为两组,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组在患者平均年龄及反应感染的血指标没有明显区别,均未提示入院时存在感染。103例PPROM患者破膜孕周主要发生在孕32-36+6周,双胎及生殖系统微生物感染为破膜的主要原因,终止妊娠原因主要为羊水过少。宫颈管微生物培养菌主要为GBS,其余可见的有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弓形虫,及其他厌氧菌。结论:生殖系统炎症尤其是GBS感染是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双胎也是导致PPROM发尤其是生的高危因素,减少胎膜早破,也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改善胎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牛RXRG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萌  许尚忠  昝林森  张路培  高雪  陈金宝 《遗传》2008,30(2):190-194
以视黄素X受体基因g(retinoid X receptor-gamma, RXRG)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运用测序法寻找牛RXRG基因SNPs, 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A1941G, 该位点位于3′UTR。运用PCR-RFLP法验证并分析该位点在鲁西牛双胎群体和单胎群体及中国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西蒙杂交牛单胎群体间的多态性, 结果表明, 在鲁西牛双胎和单胎群体中分布A、B两个等位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经χ2适合性检验, 鲁西双胎牛群体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将鲁西牛群体的A1941G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与双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 卡方独立性检测结果显示, 基因型分布在鲁西单、双胎牛群体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  相似文献   
3.
牛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双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 ,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 .结果发现 ,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 6 0 % (6 10 ) ,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 2 0 % (2 10 ) ;在荷斯坦奶牛中 ,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 2 5 % (5 16 ) ,单胎母牛突变率为 6 6 7% (1 15 ) ;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 .这表明 ,选择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序列分析发现 ,在FSHR基因的第 15 0 6位碱基发生了突变 (T→C) ,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2年0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后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宫颈环扎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根据宫颈环扎手术时间,将行宫颈环扎的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分为孕周≤16周组和孕周>16周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别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分析宫颈环扎术对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和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PCOS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67例行宫颈环扎手术,47例未行宫颈环扎手术。手术组晚期流产率低于非手术组,胎膜早破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活产率高于非手术组(P<0.05)。两组妊娠合并症、早产、足月产、新生儿结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16周有33例,孕周>16周有34例,孕周≤16周组的延长妊娠时间长于孕周>16周组(P<0.05)。结论: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PCOS患者发生双胎妊娠,在任何孕周发现宫颈扩张并进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均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晚期流产的发生,提高活产率,但会增加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同时在孕周≤16周时行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延长妊娠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28例,占同期双胎分娩的1.63%,占同期双胎胎盘送检的4.33%。6例孕28周,14例孕28~34周,8例孕周34周。全部孕产妇均无出血倾向或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年龄23~45周岁,平均31.3周岁;初产妇23人,经产妇5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5例,自然受孕23例;剖宫产7例,顺产21例;确诊一胎儿死亡时间为孕12周余~34周余。主要致死原因为脐带因素13例次(46.43%),胎盘因素12例次(42.86%),双胎输血综合征及纸样胎共5例次(17.86%),胎儿畸形4例次(18.18%)。结论: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4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单绒毛膜囊双胎34周后可以分娩,双绒毛膜囊双胎可妊娠至36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分娩的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的18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胎的发生率占双胎的1.08%,其中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diamniotic twin,MCDA)11例(61.11%),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ichorionic-diamniotic twin,DCDA)7例(38.89%)。胎儿死因:胎盘脐带因素3例(16.67%),胎儿畸形1例(5.56%),妊娠并发症3例(16.67%),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3例(16.67%),宫内感染3例(16.67%),不明原因5例(27.78%)。另一胎选择剖宫产者13例,阴道分娩3例。双胎一胎死亡后对母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较双绒毛膜双胎母儿结局存在差别;双胎一胎宫内死亡对母体及存活儿有一定影响。对于孕周小,胎儿尚不成熟的病例,可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情况,行期待治疗延长孕龄至足月再分娩。  相似文献   
7.
双胎输血综合征治疗方法有羊水减量术、胎儿镜下激光凝结胎盘血管交通支术、羊膜中隔打孔术和选择性减胎术。本文就TTTS的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辅肌动蛋白1(α-actinin1)基因对母牛产犊数的影响,以鲁西单胎牛,鲁西双胎牛,南阳牛,晋南牛,荷斯坦牛,三河牛和延边牛为研究对象,以α-actinin1为影响产犊数的候选基因,分别扩增418 bp和505 bp 2个片段,采用直接测序,RFLP-RsaⅠ和RFLP-Apa Ⅰ方法检测α-actinin1基因的多态性,并将其与产犊数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内含子15 第227 nt处的碱基发生G→A突变,和内含子10第3 124 nt处发生A→G突变,使其产生酶切多态.对2个酶切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χ2检验表明:在G227A位点,除了鲁西单胎牛外,其他群体都已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在A3 124G位点,除了鲁西双胎牛外,其余群体都已经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SAS 9.0的最小二乘拟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3 124G位点的AG基因型的产犊数的最小二乘均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A;而单倍型组合G G的产犊数的最小二乘均数显著高(P<0.01)于其它3种单倍型组合.α-actinin1基因有可能作为产犊数性状的候选分子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遗传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双生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10对7-12岁同性别双生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三种方法估计各项指标 的遗传率。结果表明;形态发育性状的遗传率较高,而生理发育性状的遗传率较低。遗传率估计结果 反映出各项指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TTT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胎盘间存在血管交通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但它难以解释胎儿所有的病理生理,而内分泌改变为TTT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TTTS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超声。Quintero分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分期标准,但其不能提供预测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方面,选择性胎儿镜下激光消融术有着较好的胎儿存活率及神经系统预后,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