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27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构建了含有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 ( AWTE)的真核表达质粒 p CMV- AWTE,以及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分泌性表达的原核表达质粒 p MC0 5 ,表达的蛋白 AWTE保持了疟原虫抗原的抗原性。将 p CMV- AWTE以及 AWTE两者混合各 1 0μg鼻腔免疫小鼠 ,一次后诱导机体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通报》2005,(1):43-43
Bioscience Technology 2003年7月31页报道:美国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最近推出GenomiPhi^TM DNA扩增试剂盒。利用这种试剂盒可从有限的生物材料制备高质量的DNA。这是一种简单的等温扩增技术,它不需要使用热循环器。原材料可以是来自全血、颊面拭子、细胞印迹纸、  相似文献   
4.
选择长度为15~20mm的籼粳杂种幼穗接种于附加6-BA2mg/L(单位下同),NAA4,2,4—D0.5的N_6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将产生的不定芽转至增殖培养基上,可促进芽的快速繁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时间以20d为间隔,其增殖系数最高。此法具有得苗快和繁殖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7.
本实验将neo及HPV-11两种DNA共同转染NIH 3T3细胞,以G418抗生素作为选择剂,对诱导的转化灶进行筛选。同时还就G418对NIH 3T3细胞的毒性进行了观察。neo单独使用诱导的转化灶数为44.00/1×10~5;neo与HPV-11合用诱导的转化灶数为162.66/1×10~5。由neo转化的细胞含有neo基因,由neo和HPV-11转化的细胞内含有该两种基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酸法猪皮制备明胶工艺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制胶过程中一直未被重视的重要参数,即绝对液体系数的概念。该参数对于提高明胶得率、降低后处理能耗具有极大的意义。通过实验发现,最佳绝对液体系数为1.2~1.6。  相似文献   
9.
10.
用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成年树茎尖和实生芽两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材料为外殖体,诱导它们休眠芽萌动,丛生芽条并诱导芽条生根。实验结果如下:1.以成年态的云南山楂侧芽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IAA 0.1—0.5mg/l+6-BA 1-2mg/l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芽的萌发;将芽继代培养在附加0.5—1mg/l 6-BA的SH或MS培养基上,40天后芽数增殖4—6倍;将芽条截下置于1/2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IAA或IBA,可得到50—80%的生根率。2.以实生芽为外殖体,在相同条件下,则20天后芽数增殖便可获4—6倍;98%以上生根。结果表明:云南山楂的幼年态要比成年态易脱分化和再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