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2010,(5)
由中国科协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10年11月1~3日在福州市举办,主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中国科协批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牵头,联合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相似文献   
2.
章静波  董敏 《遗传》1991,13(5):25-26
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In situ nick translation method),比较T正常人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axia telangiectasia, A-T)患者培养细胞对强致癌物及弱诱变剂的反应。发现两种细胞对甲基硝基亚硝基孤(MNNG)的反应相同,但在低浓度的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作用下,A-T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NA损伤,而正常细胞未见改变,对此意义以及该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非诱变剂对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仪慧兰  张自立 《遗传》1995,17(3):27-30,38
检测了16种非诱变剂对大麦根端分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影响及其中9种成份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影响。在大麦细胞中,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维生素、氨基酸及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处理均能显著提高SCE频率。维生素、氨基酸和dNTP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SCE频率也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只是诱变剂能提高SCE频率,非诱变剂在一定高剂量时也能提高SCE频率。非诱变剂影响S  相似文献   
4.
《遗传》2009,31(6)
由中国科协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09年9月8—10日(周二-周四)在重庆市举办,主题为《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经过积极申请,已被中国科协批准设立第21分会场《环境.生殖.肿瘤与健康风险学术论坛》,现面向全国会员和从事本专业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征文:  相似文献   
5.
[目的] Glarea lozoyensis是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的产生菌,其突变菌株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已被报道。我们此前的研究发现诱变剂能引起该菌某些细胞核基因的突变,但诱变剂是否也能引起线粒体DNA序列的改变并不清楚。[方法] 组装野生型菌株ATCC 20868的线粒体基因组,并与发表的突变型菌株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通过PCR验证野生和突变菌株线粒体基因组间表现差异之处,并利用正确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新的分析。[结果] 我们成功组装出野生型菌株ATCC 20868的线粒体基因组,通过比较其与发表的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发现存在6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和2处具有长度差异的区域。然而,随后的PCR验证和序列比较并没有发现2个菌株间存在这些差异。最初观察到的碱基差异是因为发表的ATCC 74030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序列错误。有趣的是,在Glarea lozoyensis的线粒体基因组中,我们发现存在3个具有内含子的tRNA基因和1个rnpB基因。同时,该菌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多种重复序列,在其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也存在明显的DNA片段重复事件。[结论] 诱变剂没有引起G. lozoyensis线粒体DNA的任何改变;发表的ATCC 74030的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序列错误。我们报道G. lozoyensis正确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且发现该菌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频繁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产生和分离即使在表型上是沉默的一些特定点突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一个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它在给定的位置上与野生型是不同的)作为特定的诱变剂,并在体外把它整合到基因组DNA中。乍看起来,这种方法比其它方法更费劲,因为它需要一个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但是,有一种较新的合成方法缩短了取得寡脱氧核  相似文献   
7.
乙酰基亚硝基脲(ENU)对C57BL/6J雄鼠睾丸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乙酰基亚硝基脲(ENU)对雄鼠睾丸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影响,分析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探索ENU处理雄鼠后的最佳配种时间.方法 将8~10周龄的C57BL/6J雄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ENU 100 mg/kg,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首次注射ENU后的第1周至12周,每周分别取4只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剖检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其睾丸附睾称重及精子计数.记录死亡小鼠数量,并对其剖检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对死亡小鼠剖检发现胸腔纵隔内有巨大肿块,明显压迫心脏;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睾丸和肝脏有明显病变.实验组小鼠睾丸从ENU处理的第2周起开始萎缩,第9周开始恢复;精子数量第4周至第9周稀少.结论 ENU为小鼠的一种强诱变剂,纵隔肿瘤是导致雄鼠死亡的主要原因,雄鼠注射ENU后最佳配种时间应在首次注射后的第9周.  相似文献   
8.
诱变技术及其在获取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越性,其在环境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诱变作为一种从本质上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的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已经开发和应用的诱变技术,并对该技术近年来在获取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今后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获取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用磷酸铅沉淀技术研究了云杉幼龄针叶及成龄树针叶细胞的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定位。从形态结构上可以看到,种子萌发的幼龄针叶细胞的细胞壁较薄, ATP酶活性反应产物磷酸铅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成龄针叶细胞壁较厚,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ATP酶主要在细胞壁有较高的活性反应。两者细胞的液泡及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定位。幼龄针叶ATP酶活性较成龄针叶的活性较弱, 这种活性变化与不同发育时期叶的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与膜蛋白巯基具特异性结合的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标记完整的健康人血红细胞膜,由此测得的ESR波谱表明,氟化钠在单独作用时与膜蛋白巯基结合,及其与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或秋水仙素联合作用时增强与膜蛋白巯基的相互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以上作用不论单独或联合的都有温度点.与对照组比较,氟化钠在单独作用时使温变点降得最多;在联合作用时重铬酸钾和丝裂霉素C降低温变点,而秋水仙素则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