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为提高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测定了‘珍珠’、‘水蜜’、‘红宝石’和‘西瓜’4个品种叶和幼果提取物中的酚类与黄酮含量,并分析了其与清除DPPH·、ABTS+、HO·自由基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了提取物的酚类成分。结果表明,4个番石榴品种叶的酚类和黄酮含量、清除自由基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显著高于幼果,‘珍珠’叶的酚类含量最高,生物活性最强。酚类、黄酮含量与清除自由基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UPLC-MS/MS鉴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叶酚类含量较高的均为槲皮素-3-O-葡萄糖苷、金丝桃苷、鞣花酸和杨梅苷,除鞣花酸外大部分存在于叶的酚类成分也存在于幼果中,且含量显著高于幼果。因此,4个品种中,‘珍珠’叶是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38例)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神经功能以及GC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其昏迷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的化学成分及其护肤活性。采用色谱法从美花石斛粗提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拖鞋状石斛素(1)、2,4,7-三羟基-9,10-二氢菲(2)、3,6,9-三羟基-3,4-二氢蒽-1(2H)-酮(3)、3,5′-二甲氧基-3′,4,9′-三羟基-7′,9-环氧-8,8′-木酚素(4)、5-(4-羟基-3-甲氧基苯乙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苯并二氢呋喃-3,7-二醇(5)、5-(4′′-羟基-3′′-甲氧基苯乙基)-2-(4′-羟基-5′-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3-醇(6)、丁香脂素(7)、异香草醛(8)、松柏醛(9)、2-甲氧基-5-羟甲基苯酚(10)、二氢松柏醇(11)、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2)。其中化合物3~5、7~12为首次从美花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6(100μg/mL)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80%);化合物2(10μg/mL)有一定促胶原蛋白分泌活性(>20%)。结果显示从美花石斛的茎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3个表现出良好的护肤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H_2O_2在杜鹃耐热性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高温胁迫下杜鹃活性氧清除系统的亚细胞分布,该研究以3个耐热性不同的杜鹃品种为实验材料,进行H_2O_2预处理后再进行高温胁迫,分析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等亚细胞组分中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1)‘胭脂蜜’、‘红月’、‘红珊瑚’分别为耐热、较耐热和热敏感品种。(2)高温胁迫下,3个杜鹃品种H_2O_2含量的亚细胞分布为细胞溶质叶绿体线粒体,各亚细胞组分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差异不显著;3个杜鹃品种均以细胞溶质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且热敏感杜鹃‘红月’和‘红珊瑚’中MDA亚细胞分布与H_2O_2相一致,但‘胭脂蜜’线粒体中MDA含量高于叶绿体。(3)高温胁迫下,‘胭脂蜜’和‘红珊瑚’亚细胞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排序为细胞溶质叶绿体线粒体,‘红月’相应排序为细胞溶质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胭脂蜜’和‘红月’亚细胞组分中的排序相同,线粒体中CAT活性高于细胞溶质和叶绿体,而在‘红珊瑚’中叶绿体CAT活性最高。(4)H_2O_2预处理可以通过增强耐热杜鹃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减轻杜鹃幼苗的过氧化损伤,尤其是对耐热性较差的杜鹃品种效果显著。研究发现,杜鹃叶片MDA、活性氧、抗氧化酶活性的亚细胞分布在高温胁迫下存在品种差异,MDA亚细胞分布与活性氧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热敏感杜鹃‘红月’和‘红珊瑚’叶绿体所受的过氧化损伤程度高于耐热品种‘胭脂蜜’;高温胁迫下,H_2O_2预处理对不同杜鹃品种各亚细胞器的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程度也表现出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是桦褐孔菌菌丝体中多酚类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菌治疗众多疾病的有效成分之一。然而人工培养桦褐孔菌黄酮等酚类化合物积累甚少,导致药理活性的明显下降。为此,我们研究了3种氨基酸和4种霉菌水提物对深层发酵桦褐孔菌黄酮的积累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所试验的3种氨基酸和4种霉菌水提物中,L-酪氨酸,黄曲霉和毛霉水提物能有效地增加该菌黄酮的积累。人工培养菌体中的黄酮至少由4种黄酮苷组成,苷元分别是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深层发酵菌丝体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与总黄酮的含量呈正相关。由L-酪氨酸,黄曲霉和毛霉水提物调控生长的桦褐孔菌菌丝体,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  相似文献   
7.
对西伯利亚蓼扦插苗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NaHCO3处理,研究了NaHCO3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西伯利亚蓼叶细胞膜脂过氧化和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aHCO3处理浓度分别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不同NaHCO3浓度处理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差异极显著,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差异显著;不同时间的NaHCO3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差异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印度块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坦  侯成林  魏磊  孙娟  范黎 《菌物学报》2010,29(4):569-575
对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子实体的提取物,包括55%乙醇粗提物(ECE)、石油醚提取物(PEF)和乙酸乙酯提取物(EAF)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铁离子鳌合能力以及各提取物的总酚含量等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鳌合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ECE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1.61g/L;EAF对羟基自由基及铁离子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或螯合的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3.31g/L和0.70g/L;EAF的总酚含量(2.964mg GAE/g提取物)最高,其次是ECE,总酚含量为(2.618mg GAE/g提取物);PEF的清除自由基和铁离子鳌合能力较差,其总酚含量也最低(1.124mg GAE/g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印度块菌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以及鳌合铁离子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天然抗氧化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症(Parkinson'sDisease,PD)和中风(脑卒中)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也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和NO自由基在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AD、PD和中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章综述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自由基机理和天然抗氧化剂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机理。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能够防止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预防6-OHDP诱导大鼠的PD症状;大豆异黄酮和尼古丁作为抗氧化剂可以防止Amyloid-β(Aβ)诱导的海马细胞凋亡和转基因小鼠脑中Aβ的沉积,抑制6-OHDA诱导细胞凋亡过程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在转基因鼠海马CA1区的Aβ斑中,铜、铁浓度比周围神经明显增高,用尼古丁处理明显减少海马CA1区Aβ斑及其周围神经中铜和铁的浓度,尼古丁可以抑制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激活,核因子...  相似文献   
10.
李树立  刘玉衡 《广西植物》2015,35(4):586-589
毛药忍冬(Lonicera serreana)为忍冬属(Lonicera)植物,其花和果实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但至今缺乏系统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为了寻找毛药忍冬中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忍冬属药用植物资源,该研究以DPPH自由基清除法为活性指导,首次对毛药忍冬干燥花蕾7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平均清除率为89.45%)。进一步应用现代色谱手段(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从毛药忍冬花蕾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分析技术(MS、1 H-NMR、13 C-NMR、COSY、HSQC、HMBC、ROESY),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毛药忍冬干燥花蕾7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个酚酸类化合物:绿原酸(1)、绿原酸甲酯(2)、绿原酸乙酯(3)、咖啡酸(4);4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1个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9)。所有化合物均为从毛药忍冬花蕾中首次分离得到。研究结果可为抗氧化类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