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水禽生态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水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水禽在保护区各地段的分布、繁殖规律、种类数量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并阐明水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圳福田的红树林群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的红树林是以桐花树占优势的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混交群落,其重要值分别为71.67,19.00和9.33,该群落叶面积指数为3.8,胸面积指数为0.028。本红树林植被可分为5个带,生态系列不明显,林下有少量幼苗,无幼株。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是海岸带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社会、生态及经济三大效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现存红树林日趋减少,为了进一步保护、发展和研究红树林,我国急需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来统筹全国红树林的研究工作,根据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工作基础、科研和生产设施及人员等有利条件,我们认为适宜在此设立中国红树林研究中心,现将关于建立红树林研究中心的条件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4.
台风“山竹”对深圳城市绿地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是影响沿海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最频繁的自然干扰因子。2018年9月的台风"山竹"以强台风等级袭击深圳,陆地最大阵风达46.5 m/s(15级)。以深圳市区绿地(公园绿地、居民区绿地、行道树)中的乔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灾后实地调研,采用相关统计方法以及生物量评估方法,探讨了台风"山竹"对深圳市区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圳市区调查树木受损比例高达21.4%,其中以轻度受损(枝干折断)为主;市区树冠生物量总量较台风之前下降了8.44%。(2)南部地区受损程度明显高于内陆,东南地区受损程度高于西北地区;福田区、龙岗区以及坪山新区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受损树木比例均超过30%。中东部树冠生物量损失程度高于西部地区。(3)公园绿地受损最为严重,居民区绿地的受损情况最轻。(4)行道树中黄金榕、腊肠树受损比例均超过50%,而棕榈科植物受损程度较轻。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市抗风树种的选择、不同类型绿地针对台风的减灾防灾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兰科新种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Z.J.Liu&L.J.Chen)作了描述和绘图。该新种产中国广东南部,与多枝拟兰(A.ramifera S.C.Chen&K.Y.Lang)和日本拟兰(A.nipponica Masamune)相近,但本新种的根生有块根;退化雄蕊明显长于花柱,而且上部约1/3不贴生于花柱,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深圳马峦山华南紫萁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马峦山地区华南紫萁占优势的植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紫萁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48科69属82种,种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性质;年龄结构显示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属于稳定型种群,群落总体处于稳定状态;群落的频度指数规律为A>B<C>D>E,与RaunKiaer频度定律、海南岛山地雨林优势种群的频度规律等不相符合;华南紫萁种群树高和个体数百分比显示,种群高度0.3~0.7 m植株占比例较大,种群处于旺盛发展期;物种多样性指数为SP=16.42,SW=4.56,均匀度指数为E=0.33,E′=0.83,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接近典型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类型。本研究揭示了华南紫萁野外生存状态,为该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9):F0002-F0002
临床微生态学是运用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菌群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分支学科。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与技术的不断突破,临床微生态学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过敏性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关系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生态用地景观连通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用地是快速城市化地区敏感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连通性是研究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互馈关系的重要途径.利用1996-2008年深圳市土地利用数据和基于图论的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斑块重要值,对深圳市生态用地的景观连通性进行动态评价,试图从空间上识别出维持整体景观连通性的重要斑块,并结合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评价生态控制线内外生态用地景观连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996-2008年,深圳市生态用地全局连通性基本呈下降趋势,维持连通性的重要斑块的重要程度及其分布均发生变化;基本生态控制线对维持线内生态用地的景观连通性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圳南山区天然植物群落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组平均聚类法,以44个样方中80个种的重要值为数据,对深圳南山区天然植物群落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南山区天然植物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9个群丛,较全面地反映了群落的组成结构以及群落的生境,为南山区植物群落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广东本地及移民学龄儿童的饮食结构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差异.[方法]以广东深圳为采样点,随机抽样选取48名广东本地儿童和34名移民儿童,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和晨便采集.采用Mann-Whitney U test分析本地及移民儿童饮食因子摄入频率的差异,并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儿童的肠道菌群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