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学报》2012,(9):1102
构建系统树是为了鉴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构建。具体要求如下:1.将鉴定菌的16S rRNA序列递交GenBank,用Blast软件搜索相似的16S rRNA,然后一起构树。  相似文献   
2.
Morris水迷宫在啮齿目动物的空间学习与记忆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研究表明摄食抗氧化剂能够增强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构树黄酮对昆明小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用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小鼠灌胃4周,然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这表明构树黄酮能显著增强小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同时研究还表明构树黄酮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就石灰岩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分别进行菌根真菌(简称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的单独接种、混合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幼苗生长3个月后测定其生长及光合生理指标,以期从光合水平上了解接种AM真菌对植物的生长、生理的响应。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促进了构树幼苗生长,接种组地茎、苗高、总叶面积较对照差异性显著,但单株幼苗叶片数较对照无显著差异。接种处理导致了幼苗较高的菌根侵染率,而非接种处理侵染率为0。较对照而言,接种处理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单接种G.diaphanum下降低,其他三种处理均显著提高。接种处理光合耗水量较对照处理显著降低,提高了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接种后叶绿素a、b含量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的研究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兰  徐莉 《菌物系统》2002,21(2):181-184
本文报道15种尾孢菌,其中有3个新种和12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寄生在枝构Broussonetia kaepferi上的构树生尾孢Cercospora broussonetiicola,寄生在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上的白屈菜尾孢Cercospora chelidonii,寄生在律草Humulus scandens上的律草生尾孢Cercospora humuligena。文中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英文描述并附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5.
构树钟乳体毛的发育及钟乳体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维 《植物学报》1991,8(4):40-42
构树(Broussonetis Papyrifea)幼茎、芽、叶的表面具钟乳体毛。它是一长圆锥状单细胞毛,基部有无管漏斗状基座包裹,腔内有呈轮纹状沉积的钟乳体。钟乳体毛发生很早,自芽的第3幼叶(自叶原基数起)开始发生。原表皮细胞进行不均等的垂周分裂,其小的发育成表皮细胞,大的发育成钟乳体毛。基座由原表皮细胞垂周及横分裂而形成。其内钟乳体发育较迟,要等叶长至6cm,宽4—5cm时,才从毛尖或毛尖之下侧壁处开始沉积。构树钟乳体成分中含硫酸钙,这可能正是构树积累硫的速度快,净化大气中有害的SO2气体和可能抗SO2污染很强的原因。对筛选和培育抗SO2毒气更强的植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树: 一种新型木本模式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献军  沈世华 《植物学报》2018,53(3):372-381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属于桑科(Moraceae)构属(Broussonetia)多年生乔木, 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多功能树种。构树叶可做蛋白饲料, 树皮是造纸的优质原料, 根、茎、叶、果实及种子均可入药。构树具有分布广和适应性强的特性, 其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迅速, 雌雄异株, 严格异交, 世代周期短, 后代种子数量大, 株型多样, 基因组紧凑, 易转化, 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丰富, 可以作为研究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黄酮类和氮代谢、异形叶形成、植物性别分化机制以及植物抗性和环境适应性进化等植物学领域重大关键问题的模式材料。该文重点阐述构树作为模式植物的主要依据, 简要介绍构树的研究进展, 并对今后构树的研究框架进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
将当年生构树幼苗置于含有不同浓度(04、1、2、3、4 g·kg-1)NaCl的土壤中,研究其生物量积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K+、Ca2+、Na+、Cl-等离子的吸收、分布及运输,并观察盐害症状.结果表明:构树幼苗的叶片质膜透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根冠比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于3 g·kg-1的土壤盐胁迫对构树叶片的质膜透性及植株的生物量积累影响显著.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含量随土壤NaCl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K+和Ca2+则随之降低,叶片各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盐胁迫影响根系对K+和Ca2+的吸收,并抑制了它们向地上部分的选择性运输,使叶和茎的K+和Ca2+含量下降.构树通过吸收积累Na+和Cl-抵御土壤盐分带来的渗透胁迫,但过量的Na+和Cl-积累会造成单盐毒害.作为抗盐性较高的非盐生植物,构树地上部分的拒盐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1985—1986年,从福建漳州,浙江杭州,上海,江苏南京,苏州,扬州,常州等地采集100多种植物进行分离,在雪松(Cedrus deodara),倒挂仙人鞭(Cereus flagelliformis),冬青卫茅(Euonymus japonieu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蓖麻(Ricinus communis),柑桔(Citrus reticulata),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芋(Colocasia esculenta),鳄梨(Persea americana),山茶(Camellia sp.),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蔓常春花(Vinca major),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14种寄主植物上分离到51个疫霉菌株,鉴定为9个种:烟草疫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de Haan(=P.parasitica Dast.),掘氏疫霉P.drechsleri Tucker,樟疫霉 P.ciunamomi Rands,棕榈疫霉P.palmivora(Butl.)Butl.,柑桔褐腐疫霉P.citrophthora(R.et E.Smith) Leon.,苎麻疫霉P.bochmeriae Saw.,蜜色疫霉P.meadii McRae,簇囊疫霉P.botryosa Chee,隐地疫霉P.cryptogea Pethyb.et Laff.。其中,烟草疫霉,掘氏疫霉,樟疫霉出现频率较高,分布较广,初步认为是上述地区植物疫病的主要病原菌。簇囊疫霉、蜜色疫霉是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有效面积,限制植被分布,也会对食物链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镉(Cd)污染尤为突出。选择重金属耐受性强的植物应用于尾矿区的土壤修复亟待进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先锋树种,为探明构树响应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从构树中克隆获得1个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转录因子(命名为BpbZIP1),对其基本生物信息、Cd胁迫响应及转化酵母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BpbZIP1响应Cd的功能。结果显示,BpbZIP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713 bp,编码的蛋白含5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2 902.38 Da,等电点为4.62。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bZIP1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在150 μmol·L-1 CdCl2处理下,BpbZIP1基因能被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在3 h时BpbZIP1在根中的表达为对照的17.4倍。将BpbZIP1转入酵母能显著提高转基因酵母的抗Cd能力,当浓度高于0.6%时,转基因酵母的生长活力是对照的1.54~1.71倍。以上结果表明BpbZIP1基因能积极响应Cd胁迫,其表达可改善Cd胁迫耐受力,是构树Cd胁迫响应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经过50~150 mmol·L-1 NaCl胁迫处理后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 L'Hrit. ex Vent. ]组培苗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构树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但均为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脂肪酸基本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及反亚油酸,但根中还含花生酸、山萮酸、木蜡酸、亚麻酸和二十碳二烯酸,叶片中还含反油酸;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大于叶片.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构树组培苗根和叶片内质网膜脂肪酸组成和蛋白质组成均有一定的影响.在NaCl胁迫条件下,根内质网膜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趋于减少,且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IUFA逐渐降低;叶片内质网膜中各脂肪酸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各异,但在低浓度NaCl条件下,IUFA较对照有所提高,随NaCl浓度的升高IUFA又低于对照,且叶片内质网膜IUFA的降幅小于根.根和叶片内质网膜中蛋白质组成明显不同;不同浓度NaCl胁迫除对内质网膜各蛋白质组分表达量有一定影响外,还导致根中相对分子质量70 000 的蛋白质条带消失,叶片中则出现了相对分子质量95 000 的新蛋白质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