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大脑的感觉、情绪、认知等功能与其神经振荡模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施加节律性刺激可以调控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个体感受、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等。与近年来常见的非侵入性电刺激和磁刺激相比,同样依赖于外部刺激输入的节律性感觉刺激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神经调控手段。本文以节律性听觉刺激为例,系统综述了不同类型的节律性听觉刺激如何影响大脑的神经振荡模式,进而影响相关状态和功能;并通过总结外部节律性听觉刺激对个体感知觉、情绪与认知功能的影响,讨论其生理机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动态神经网络中的同步振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一种假设认为同一视觉对象是由一群神经元的同步振荡活动来表征的。这一神经元发放活动的时间特性,是解决视觉信息处理中“结合问题(Bindingproblem)”的可能机制。本文用我们所提出的一种简化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1]所构造的时滞非线性振子网络[2],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同步振荡活动。并考虑了振子各参数的设置与振荡活动的关系,以及网络振子间耦联对同步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维非自治系统的周期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并利用齐次线性方程解的估计公式,获得了周期系统(1)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定理,对周期系统(2)给出了一个平稳振荡定理,最后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及对肺动态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0例ALI/ARDS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通气(CMV)模式联合PS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HFOV模式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治疗前后肺动态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氮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4 h、48 h时,观察组肺动态顺应性及PaO2、OI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时,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颅内出血、气漏、呼吸道感染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LI/ARDS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动态顺应性,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恢复,且可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下降,pH及P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T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建立树鼩(Tupaia belangeri)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纯化的方法,为利用新型实验动物树鼩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实验材料。将新生树鼩大脑皮质机械分离,皮质组织块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培养9~10 d后,分别采用直立手拍法、温和胰酶消化法以及恒温振荡法分离纯化树鼩小胶质细胞,通过差速贴壁进一步纯化。荧光显微镜下,利用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CD11b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第3天时呈静息状态,表现为梭形、杆状、分支状等不规则形态。细胞免疫荧光CD11b呈阳性。不同纯化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并计数显示,直立手拍法所获得的细胞产量明显高于恒温振荡法(P 0.05),细胞阳性率( 96%)明显高于温和胰酶消化法( 90%,P 0.05)。直立手拍法可获得产量及纯度高的树鼩原代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双CSTR耦合系统中乙醇发酵过程中的分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运用现代分岔理论方法,研究了双CSTR耦合系统中乙醇发酵过程中的多定态和振荡现象.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口糖浓度大于某值时,多定态普遍存在.同时振荡受到底物浓度S_0、两耦合反应器的体积比V_(12)及稀释率D的影响.同单CSTR相比,双CSTR加强了反应深度,并通过适当改变V_(12),产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Gamma神经振荡的频率在30~100 Hz之间,存在于动物和人类大脑的多个区域,如丘脑、体感皮层以及海马等部位,在各个尺度水平上都可被检测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是产生此高频节律性活动的主要条件之一.皮层的gamma神经振荡与丘脑-皮层系统有关.Gamma神经振荡具有易化突触可塑性和调节神经网络的作用,主要参与感觉特征绑定、选择性注意以及记忆等高级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CO2阶跃变化下茄子光合的振荡动态现象,采用CO2阶跃起点(Cal)和阶点(Ca2)处理,以及不周光照水平(PAR)下的CO2阶跃处理,结合光合系统反馈控制动态生化模型中传递函数的振荡单元,分析了茄子动态光合的振荡特征参数.通过稳态光合参数,将茄子光合速率(Pn)转化为羧化速率(Vc)的动态进程,发现在较低的CO2...  相似文献   
10.
一种高通量振荡流PCR微流控技术已被成功开发,借此来快速检测食品致病菌-单增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该PCR微流控装置主要由基于LabView的温度控制与采集系统、三个铜加热块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毛细管等构成.在该微流控装置上,三个铜块维持PCR反应所需要的三个温度,而包埋在铜块沟槽中的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