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湖北省蟹类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划线以31°N上下为过渡区,中部以汉水为界,113°E以东则逐步转向黄淮平原区,因此该省不仅是南北的转折,也是东西的交接地带。文中报道了两个新亚种:Sinopotamon denticulatum styxum S.depressum obliquum。  相似文献   
2.
1.向日葵不同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情况不同。2.较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向日葵幼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3.在同样条件下,2mm长的幼胚较其它时期的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高。4.在蔗糖浓度为17.5%并分别加入0.5—10.0ppm玉米素的Nitsch培养基中,向日葵幼胚产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随着玉米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加。5. 2,4-D能使体细胞胚胎发生,但不能分化器官。6.切片观察表明:在含玉米素的培养基上,幼胚产生了胚性细胞团和胚状体。并多数发生于子叶与下胚轴的深层。胚性细胞团周围细胞退化,使其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间隙。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引起两种幼虫表皮组织病变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引起黄粉(虫甲)(Tenebrio mclitor)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中毒征象和组织学病变.低剂量能引起幼虫蜕皮障碍,但看不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高剂量处理,不仅引起了严重的中毒征象,而且伴有明显的组织学病变:内表皮生长停滞,真皮细胞排列异常,在内表皮和真皮细胞之间出现附加层和球状颗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较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Ⅲ号在好气水环境中的降解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新农药灭幼脲Ⅲ号在好气水环境中的降解与代谢。在避光条件下,观察了灭菌组与实验组中灭幼脲Ⅲ号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消长过程,比较了它的化学水解与微生物降解的差异。在室内模拟好气系统中,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水体中的残留动态和生物降解半衰期,及其初期主要代谢途径的转化产物,同时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扫描,以及特征有机质谱图,对灭幼脲Ⅲ号的两种主要代谢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在室内好气环境中较易水解,而且水中微生物的存在能加速它的降解,母体化合物在水体中初期代谢主要途径为分子中的苯甲酰碳与脲氮键首先开裂,生成邻氯苯甲酸(CBA)和对氯苯基脲素(CPU)。  相似文献   
5.
棒头草幼穗在含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了胚性、非胚性和中间型愈伤组织。根据形态、淀粉粒等指标可将组成这些愈伤组织的细胞分为三类。改变培养基中2,4-D的浓度,能诱导三类愈伤组织相互转变。从胚性愈伤组织中诱导形成了大量体细胞胚;体细胞胚是从单个原胚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它们能正常萌发、再生小植株。这种再生能力现已保持了34个月。小植株移植在土壤中可以正常生长、分蘖、开花和结实。  相似文献   
6.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幼虫对灭幼脲具有一定的自然耐药力。本文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作为敏感性虫种与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灭幼脲对两种试虫的室内毒力相差4倍左右,引起差异的原因,在体壁结构方面主要在于:(1)小地老虎幼虫的表皮层较粘虫的厚4.2倍左右;(2)上表皮不是匀质结构,依靠少数蜡道与体表沟通;(3)几丁质片层内的孔道数较少,仅及粘虫的1/4。由此构成了表皮对疏水性的灭幼脲表现抗穿透的性能。小地老虎幼虫体壁还含有较强的生化防卫体系,灭幼脲对多功能氧化酶、芳基酰胺酶有明显激活效应,这两种酶都是灭幼脲的降解酶。由此认为,小地老虎幼虫对灭幼脲所表现的自然耐药力,是由体壁的抗穿透性能以及由灭幼脲所激活的适应酶所造成。  相似文献   
7.
8.
寡齿新银鱼同工酶及其与幼态持续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信伟  熊全沫 《遗传学报》1991,18(3):214-2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状连续电泳方法,对幼态持续(neoteny)的寡齿新银鱼(Neosalanx oligodontis Chen)13种同工酶的18个位点进行研究,并进行乳酸脱氢酶热变性实验。结果表明ADH、GOT、α-GPDH、LDH、MDH、ME、POX和SOD表现出一定的幼态持续的特征,其中LDH由A、B两个位点编码,C位点不表达,是因为个体发育早期C基因尚未表达时发生幼态持续的结果。ES和IDH无幼态持续特征。α-AMY、FUM和CAT因数据不足,未进行分析。寡齿新银鱼同工酶基因表达中幼态特征的表现为研究鱼类幼态持续的产生机制和遗传基础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蝉蟹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复振 《四川动物》1989,8(1):39-39
蝉蟹为蝉蟹总科Hippoidea的统称,隶属于甲壳动物十足目Decapoda歪尾派Anomura,在热带或亚热带浅海滩沙中生活的较多。参考国内外文献,全世界有50余种,中国有5种,今另采得2个新纪录种,共7种,即:一、管须蟹科Albuneidae Stimpson1858(一)东方管须蟹Albunea symnista(Linnaeus,1766),(二)长鞭管须蟹A.dayriti Serene et Umali1965,(三)解放眉足蟹Blepharipoda liberata Shen1949,(四)日本冠鞭蟹Lophomastix japonica(Durufle,1889)。二、蝉蟹科Hippidae Stimpson1858(五)侧指蝉蟹Hippa adactyla Fabricius1787,(六)茎额蝉蟹H.truncatif…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疟原虫在低于其最佳发育温度的变温状况下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本实验。方法自四川达县地区购回健康恒河猴,体重3.8kg,实验前血检未查见疟原虫。4月3日静脉接种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B株后第9天开始以实验室饲育的斯氏按蚊叮咬供血猴。自感染后第5天开始抽查蚊胃卵囊,15天起解剖唾腺,观察子孢子。室温控制及分组:恒温对照组置于25±3℃的恒温室。变温l组设在底楼,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平均最低自然室温分别为16.0±1.7、17.3±1.8和18.0±1.2℃;最高自然室温分别为17.0±1.5、20.2±2.1和20.7±1.0℃。变温2组设在顶层(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